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研究

时间:2022-11-26 08:51:25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研究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由起始阶段向纵深发展,对传承传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传播媒介的变迁,这对于文化传播来说是严峻的挑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是非遗有效传播的优质土壤。

媒介变迁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传播媒介在时展的过程中也在不停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重塑了非遗的形态和内涵。历史上的媒介变迁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术、摄影摄像等的传播方式。对于非遗来说,每一次媒介的变迁,是机遇更是挑战。很多非遗项目,在历史上并非纯粹文化现象,昆曲、京剧、诸宫调、元杂剧、大鼓、弹词等都是古代市场的产物。它们的成功,一定程度上都依靠着媒介。而有些非遗项目,在媒介的变迁中,则逐渐脱离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直至走向消逝。如:昌黎地秧歌、邵伯秧号子等。现实生活中,随着机器化生产的发展,这种边劳动边歌舞的需求不复存在,“秧歌”“秧号子”这种附着在劳动过程中的歌舞形式便在逐渐失去发展空间。现代传媒对部分非遗项目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大部分非遗在传统社会主要流传于民间,适应民间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作为一种知识类型,这类非遗不能准确解释客观现象,甚至会出现科学性错误,传说故事、巫术宗教等便属于这一类型。又例如在口承文化遗产中,常常存在高雅与低俗的问题。明代冯梦龙《挂枝儿》《山歌》对民间口承内容的改造,已经被现代学者诟病为对“原真性”的破坏。上述非遗进入大众传媒,不可避免要受到来自思想和雅俗方面的问题上的考查,以及对其形式与内容的改造。可见,媒介变迁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播面临着诸多问题,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很多非遗项目因失去生存空间而消逝。在提倡非遗保护的大环境下,高校的科研和传播力量介入是最佳的途径。

高校官方主导的新媒介非遗活态传播路径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同时,高校师生在对待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方面较之其他群体也是遥遥领先的。因此,高校介入非遗的传播,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非遗的活态传播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高校微信公众号推文传播

综合性高等院校的官方微信多为推介最新活动讯息,很少有官方微信公众号专辟非遗栏目进行推介,基本是有与非遗相关的活动时,用推文的方式来与活动相关的实时讯息。因此,非遗工作相关部门可与官方微信建立合作关系,非遗活动可借助相关高校官微的推介,来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借助官微平台来扩大影响,不仅为非遗活动扩大影响力,并且为官微争取流量,从而形成共赢的局面。

(二)结合“非遗”开展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识类课程,以普及学生的综合知识为目标而进行,其中多以文史类课程为主;另一方面是校园文化的公共空间,如道路两侧的宣传栏、教学楼、图书馆的公共空间。这两个方面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非遗项目本身就适合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如:民间文学、民间传说、昆曲、淮剧、扬剧等地方戏,本身就是生动并且易接受的形式,在进行通识类知识普及时,只需融入其中,便可达到效果。而公共空间中,则可以利用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短视频形式播放“非遗”知识,让学生全面认识非遗。

(三)“非遗”参与课程,全面实现思政

在课程思政的影响大环境下,非遗参与课程,既能实现课程改革,又能自然地实现课程思政。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也促成了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而这些多样性很多时候也是融入在非遗项目中,将“非遗”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基因充分挖掘,提炼至适宜的课程中。这对于授课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教师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研究非遗,并研究适合学生接受的形式融入课程,另一方面,非遗知识融入课程,有效地丰富了课程内容,提升了课程的文化内涵,为高校开发校本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和各类课程的有机融合,正是全面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成果。课程融入非遗知识,能够有效地打通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更是课程思政背景下,传统文化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当下,非遗发展呈多元化趋势,部分学生对于非遗本体的知识生成仍有很多误解,但通过课程融入,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非遗,纠错辨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非遗,以及非遗的地区差异,灵活应用到专业知识技能中,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全面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也赋予专业课程更多的使命和价值。

鼓励高校学生群体参与非遗传播

(一)利用“抖音”APP等短视频媒介实现碎片化传播

碎片化传播以可某一点呈现非遗的某一方面,这样虽然零散,但是能迅速在受众心目中形成易接受的模式。在长期润物细无声地浸润下,受众便形成了从点到面的整体知识的概念。但不可忽视的是受众接受的程度仍是现象层面的,甚至对于非遗的理解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及普及化程度的提高,大众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同时,抖音的记录功能,承载着“看”与“被看”的使命,加之技术门槛又低,迅速发展为异军突起的新媒介典型,所以利用“抖音”等短视频APP进行影像化传播成了非遗的推介路径之一。据统计,2020年的1372个部级非遗项目中,“抖音”上涵盖了1318项,涵盖率达96%,相关视频数量超过4800万,播放超过2000亿次,获得点赞超过64.8亿次。这意味着,抖音4亿用户,平均每个用户看过近500条相关视频。大学生群体是“抖音”重要的用户群,在观看非遗作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记录传播非遗项目,尤其是对非遗传承人的影像记录,对于非遗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机械化生产造成的传统手工业的转型,同时对于产品质量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手工业从业者的生存。但通过影像记录、传播,可以助推文化传承中的现实问题浮于水面,从而促成早解决问题冲击。

(二)引导学生创作与非遗相关的产品

当代课程的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施过程中,创新显得有些吃力,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而非遗包含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又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相关“非遗”知识已经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创新非遗项目,改变非遗的生存方式、拓展非遗的生存空间成为新一代大学生的使命。尤其艺术设计类学科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创新性,艺术设计类课程融入非遗成为设计的对象,可为学科建设提供各种新鲜的养料,实现学科建设的创新。学生除了参与非遗项目本身的改革创新以外,还可将非遗相关知识融入到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如,课程作业、毕业论文等可以将非遗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将文化内涵提炼、升华至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新的作品。教师再不断地引导学生修改,从学生时代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此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心怀远大理想、扎实专业知识、高超专业技能的人才从而保证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非遗”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随时代之变才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存空间,这也是非遗的活态传承表现之一。非遗的保护必须实现从“政府介入”到“文化自救”、从“旅游经营”到“大众参与”、从“文艺展演”到“行业认同”转换。因此,非遗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现代化的教育体系,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所以,高等学校的校园环境是非遗发展的优质土壤。

参考文献

[1]陈志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化与乡村振兴[J].文化遗产,2019(03):13-22.

作者:包春新 单位: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