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体育教育对不文明行为的干预

时间:2022-08-26 04:36:49

生命化体育教育对不文明行为的干预

摘要:校园不文明行为不仅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左,更与和谐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要义相悖。从体育学科的人文精神教化价值和学科本质出发,探究开展体育生命化教育的意义与应用价值,探索生命化体育教育的干预价值及其干预机制,以增强我国学生群体广泛的生命敬畏感、自我保护意识等人文精神,降低校园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率。

关键词:生命化;体育教育;校园不文明行为;干预价值与机制

1前言

所谓生命化体育教育是指体育教学应关照体育教育本质,以培育完备和谐的生命个体作为教育根本目的,充分遵循个体的生命特性及发展规律,以实现由“身体素质教育”“健康第一”转变为“生命为本”教育理念,校园不文明行为是指在校园中发生的不文明行为,当事双方均为学生。校园不文明行为并不利于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和谐校园建设,也与和谐校园及素质教育宗旨完全相悖。而校园不文明行为的隐蔽性往往使得教师、家长的干预难以做到及时、有效,这也是校园不文明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截至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校园不文明行为设立相关法律、法规及惩戒办法,特别是教师惩戒权的缺失使得校园不文明行为的惩戒效果并不明显。在我国当前教育体系下,应主动探索学科教育和校园不文明行为之间的制约关系,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多学科联合培养是一个重要出路。

2生命化体育教育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的干预价值影响

21利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提升,以降低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不文明行为动机。生命化体育教育内容首先注重对生命价值、生命存在的意义和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教育,因此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从而实现精准关注学生个体社会行为发展和身心健康水平规律。大量调研结果显示,促使学生个体产生不文明行为的心理机制多为该群体社交能力和交际艺术教育的缺失而产生的不稳定心理及行为。生命化体育教育可通过和谐、竞争有序、文明开化的课堂氛围建设让学生们在一定的课堂内容规约下和丰富有趣的课堂组织形式中得以释放,在集体性、合作性活动中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锻炼社交能力,则可大大降低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不文明行为动机。22加强教师、家庭、学校等监护主体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剪除不文明行为发生环境与条件。生命化体育教育的第二大要义即实现去功利化教育,从生命的视角重新审视个体的存在意义、价值和成长。生命化体育教育更能依据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逻辑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与发展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及多样性,体现生命的自主性与超越性,重视生命的情感体验、运动体验价值,并注重唤醒个体的生命价值、存在意义与自我成长需求,促进个体完满和谐生命价值与精神体系的生成,实现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教育宗旨。在生命化体育教育下,教师具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培养,对体育人文的教育价值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进行深度学习,更加关照学生身心发展问题共性及个体差异。去功利化教学价值体系影响下,生命化体育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理念也会对家庭教育、养育观和学校教育的价值观、教育观则会产生较强的影响力,真正关心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运动需求,而非成绩,只有教师、家庭、学校这三个最重要的教育主体对生命教育的意义清晰的认知,才能实现去功利化教育,尊重学生个体与需求,从根源上减少学业压力和成长焦虑所带来的身心障碍发生的环境与条件。

3生命化体育教育预防校园不文明行为干预机制研究

31教育职能部门构建生命化一体化干预体制,打造知情合一的健全发展教育体系。学生群体之所以出现校园不文明行为现象,主要在于学校教育缺乏丰富而富有教育价值的生命教育课程及活动,部分学生对于生命价值和生命的脆弱性缺乏正确认知。因此加强生命教育,让其建立尊重、敬畏生命的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心理与行为动机。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体育教育最应该回归的教育本质,虽然生命化体育教育理念在近几年已被提出,但一直囿于功利化教育思想和考核机制的制约,尚未得到广泛开展。笔者认为探索生命化体育教育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的干预机制首先要要依靠教育职能部门的行政权威与政策架构能力,构建生命化一体化干预体制,通过上层建筑的影响力,自上而下形成激励机制、教育理念与教学手段,打造知情合一的健全发展教育体系。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对知情关系的认知时指出,“认知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探索的智能活动,情感是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体验的自我满足,认知与情感是互为发展、交叉渗透的。”因此打造生命化体育教育干预机制必须要坚持体育知识、运动认知与运动情感的融合发展,形成理智化、道德化、审美化的体育情感,建立以生命的存在为逻辑起点,以生命发展和体育教育规律为逻辑主线,以不断提升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乃至梦想追求为体育教育实践活动的归宿,获得生命张力与活力,因此注重知情合一是构建生命化体育教育干预机制的关键。32构建全面教育关怀机制,加强社会教育关怀功能建设,创建生命化协同人文发展氛围。深度分析校园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动机多为缺乏关怀或引起监护者的关注。因此针对校园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根源,需加强探索青少年全面教育关怀工作,加快研究生命化体育教育干预机制。笔者认为生命化体育教育干预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构建全面教育关怀机制,加强社会教育关怀功能建设,创建生命化协同人文发展氛围。在生命化协同人文发展氛围中,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生命化体育活动的创设,使家长、社会、组织等各个阶层都清晰地认清青少年群体当前思想状态和心理发展水平,在各自的范围内对该群体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宽容,让他们在社会教育关怀体系中接受人的健全发展教育,并通过富有温度与生命价值感的生命化协同人文发展氛围加强自我生命化教育,建立与社会的正确联结与关系,形成稳定、阳光、富有朝气与活力的情感与身心发展水平。33注重良好同伴群体建设,在体育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发挥集体影响力。构建该干预机制最终是要注重良好同伴群体建设,在体育教育中始终要渗透情感教育,发挥集体影响力在构建促进人健全发展的教育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教育,推动良好同伴群体的形成和建设生命化协调教育氛围,加强教育关怀功能,最终让被不文明行为者敢于对各种校园不文明行为说“不”,形成正确的防御能力,通过集体的感化和生命化教育,通过教育疏导使之明白正确的价值观,对生命学会尊重和敬畏,从而剪除校园不文明行为的现实生存土壤。

作者:张亚晶 周万斌 刘树峰 王鑫刚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