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竞技化与人文精神研究

时间:2022-10-16 11:07:41

高校体育竞技化与人文精神研究

摘要:高校体育人文精神不仅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体育文化的灵魂。因此,对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倾向与人文精神失落原因的剖析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的实质与特点进行阐释;其次,围绕阻碍我国高校体育竞技的和谐发展、导致高校体育“物化”与主体中的人性迷失、导致高校体育的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淹没、影响高校体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与人文精神失落的表征进行分析;最后,从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与设置的缺陷、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对体育人文精神塑造的影响、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场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进行透视,旨在对重拾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竞技化;体育人文精神;异化;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一、概述

高校的本质在于对学生素质、人格、个性进行发展、完善和解放。大学教育以培养“人”作为其天职,高校不仅以一种客观物质形式存在,而且其内涵核心在于人文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以一种灵魂或精神的存在形容更为贴切[1]。显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高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精神的两个组成部分中,人文精神对完善学生为人处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因此,人文精神在高校精神中处于更优先地位[2]。正如我国教育家竺可桢指出,我国高校要不仅办成而且办好,首先需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观,不仅需要知道中国的历史,还要洞明中国的现状,从中折射出人文精神在高校中的重要性。回顾国内外顶级高校的办学发展历程来看,高校体育精神是高校精神重要的组成拼图。真正的高校精神应该以体育人文精神作为向导性文化,来促进高校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可见,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倾向与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透视,旨在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略尽一份绵力。

二、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的实质与特点

(一)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的实质。竞技化就是我们所说的竞技的异化,是指竞技主体在比赛和日常训练过程中为了获得物化层面的东西(更好的成绩、经济报酬)而呈现忽略人全面发展的这种现象。用“重物轻人”来注解竞技的异化非常合适[3]。换言之,高校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最佳成绩,就要求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需要进行大负荷的训练,这显然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人的关怀大打折扣,体育竞技的实质由“拜人”变成了“拜物”,将原来追求“自身”的发展,反过来自身却被对象化了,即被运动成绩和物质奖励占有了,进而造成自我的异化。(二)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的特点忽略。“育人性”,偏重于“竞技性”,是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的真实写照。换句话说,只注重大学生竞技能力的培养和比赛成绩和名次的提高,而忽略人的价值需要以及教育过程参与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其一,高校高水平队占用了高校的优势体育资源,使得高校体育资源覆盖面非常小,加之竞技“物化与异化”的影响,这也造成了高校体育管理重心转移到高水平队的管理上。所以高水平运动队与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建设并没有很好的衔接,造成了高校体育人文健身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二,高校体育竞技水平对于提升学校名气以及综合排名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也是很多高校领导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上,加上,高校体育人文建设的周期长,其成果不仅慢,也很难以量化,所以高校体育育人功能受到忽视也是容易理解;其三,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出现“重物轻人,舍本逐末”的现象。有很多高校,运动队的成绩与所修学分、学费以及奖金直接挂钩。抓大学生的体能、竞训成绩和比赛的物质奖励等“物化”层面的“硬件”建设也就是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主要工作;最后,“重训轻教,主体迷失”也是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得特点之一。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与其他大学生有着相同的学习权利和义务。高校需要注重学生的“人物双修”,可见,我国高校体育不仅要对技能和体能等“物化”成分的训练,而且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与人文精神失落的表征分析

(一)阻碍我国高校体育竞技的和谐发展。社会风气不仅是反应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精神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民众日益关心的主要问题。体育注重身体的参与性,体育人群的一举一动对社会风气影响颇大,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青少年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在有一定影响力的比赛中,从裁判员到教练员以及运动员为了获得更好成绩,不仅对各项竞赛规则视而不见,更是绞尽脑汁营私舞弊和弄虚作假,这不仅亵渎了奥林匹克公平、公正的精神,而且严重影响体育人文精神的健康发展,给社会分气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相反,如果在高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比赛中,从裁判员到教练员、运动员做到尊重裁判、尊重规则、不徇私情、秉公执法,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到每一位观众,同时,也会鼓励运动员努力拼搏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争取获得最佳成绩,这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人文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顽强拼搏、展示民族精神的多重任务。然而,在高校体育比赛中各种赛风问题也时常出现,在高校体育人文精神中,大学生价值观扭曲的现象也仍然存在。比如,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名次,隐瞒运动员的实际和真实身份,有的在赛场上辱骂对手和裁判,甚至大打出手,这些现象都阻碍我国高校体育竞技的和谐发展。(二)导致高校体育“物化”与主体中的人性迷失。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和源泉之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体育思想优劣息息相关。当前高校体育竞技化倾向对学生体育思想和行为造成了很大影响。帕斯卡尔曾把人比喻为“芦苇”,这种比喻有其一定道理。竞技人的根基在于体育思想,就如同植物必须扎根于土壤一样。如果没有体育思想的依托,竞技人就成了无根的浮萍。不容否认,“夺标”是竞技的本质所在。在国内相关运动理论中也大都基于竞技运动,通过挖掘人的身体潜力,凸显运动竞赛特征,以夺取金牌为目的的社会群体性活动。显然,如果高校体育仅仅围绕“锦标主义”开展,就会陷入一种“物化”现象中,使得高校体育参与主体的人性会处于迷失状态中。换言之,这种热衷于追逐运动技能和成绩提高的“物化”现象,具有易变性、流动性和易逝性特征。如果仅把“锦标主义”作为高校体育唯一的本质,必然导致把收获运动成绩作为学生的唯一目的。显而易见,大学生在现实的体育实践中,伴随着对奖牌和奖金的追求不断升级,其主体地位也必然会日趋下降,主体中的人性便迷失在了物质与功利之中。(三)导致高校体育的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淹没。工具理性只是满足欲求目标的工作,忽视对目标价值意义的思考,仅仅聚焦在满足欲求目标实现过程的程序与条件。对于高校体育的工具理性而言同样如此。高校体育工具理性主要导致身心与灵肉背离,只热衷于物化方面,比如奖金、成绩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灵魂以及心理等价值理性的思索与灌输。假如高校体育仅仅彰显工具理性而忽视或者摒弃价值理性,这将体育退回“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没有什么分别,这时的体育与古罗马斗兽场的场景之间可以划上等号。可知,高校体育价值理性主要是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本来高校开展的体育运动不仅使得学生强身健体,而且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对人存在意义与生活方式进行诠释。这些都是高校体育价值理性的精髓。反观,这些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价值理性被高校体育追逐“物化”的工具理性所吞没。总的来说,在争金夺银的高校竞技体育异化的过程中,高校体育竞技运动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之下,从教练员到高水平运动员沦为争金夺银的运动机器。这种对人本质的片面认识和对人发展的片面关注、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忽视,将是对人性的一种压抑和摧残。(四)影响高校体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在庆祝清华大学100周年之际,同志对高校的主要责任进行深刻总结,他指出高校关系到人民事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进而总结出为社会服务、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注重对人才人文精神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可见,高校不仅仅培养一般性的专门人才,更要注重对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其中体育就是高校全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反观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情况,在教学方面体育教师没有跳出技术技能的限制,高校体育课教学其内容上以技术技能为主,在教学评价方面以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社会适应、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很少涉及。此外,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理念上也呈现工具性和技术性色彩。这种无视“人”的教育活动在高校体育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显然影响高校体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四、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透视

(一)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与设置的缺陷。从政治学角度来看,社会运行的基础和人的存在方式都需要依托于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是社会形态的主体,也是剖析社会关系内在形式和结构的关键点所在[4]。政治因素分析就社会而言,作为社会关系的内在形式和结构,制度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是社会形态的主体,也是人的发展的存在方式。囿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倡导通情达理、于情于理,在法律制度的设计方面与西方的契约社会相比,存在一定不足,通过人际关系来弥补其中的不足[5]。显然仅靠自觉性和伦理来构建精神家园无异于在沙滩建房,体育人文精神也缺乏弘扬的场域。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与设置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竞赛制度、运行机制以及整体构建不完善;人才输送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也很滞后。正是上述环节不够完善,在竞赛中各种“物化”等不文明行为以及伦理问题都经常暴露出来,比如“消极比赛”就印证了比赛的编排上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所致。(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对体育人文精神塑造的影响。中西体育文化根据地理环境和各自文化的不同呈现了很大的差异,这也造成了中西体育人文精神方面也呈现各自的不同特点。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农耕经济为主,这种典型的农耕文化,造就了国人缺乏冒险和拓展的精神。因为土地是不流动的,也抑制了国人对体育实践的天性。更谈不上在农耕间隙期间,依靠我们祖先发展专门的体育锻炼手段来激发和塑造我们身体潜能。可以说,在漫长的封建时期,纯粹的以身体锻炼为主的精神文化没有独立形成,古人的肢体活动主要借助宗教活动等仪式为主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造成我国高校忽视体育的教育功能,重智轻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当前高校体育开展的主要项目和内容大都是西方舶来品,但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未继承其神,仅掌握其形。反观,西方是海洋体育文化。为什么古代奥运会诞生在古希腊。这与古希腊的海洋文化有很大关联。海洋文化的国家,土地资源贫瘠,这需要人们通过海上扩展来抢夺资源。显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驾驭船只,需要有强大的身体和极大冒险精神。海洋文明注重对身体塑造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也说明了古希腊在短短的二三百年创造灿烂的历史文明,得益于其完备的体育人文精神的塑造。(三)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场。首先,当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弱化源于高校教学对科学化倾斜所致。一方面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人文教育在科学教育的高校教育系统中沦为边缘化,高校体育的人文精神所应发挥的强大潜在教育力量也会被悄然消解,另一方面,“重理轻文”成为一种人才培养的尺度,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以及品格的养成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其次,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场也体现在体育人文性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遮蔽以及体育人文教育课程内容所占比例非常小。在科学主义的标尺量度下,人文教育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所谓人文课程科学化是指在人文教学中推崇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形成的传统教育方法被称为“唯理性教学模式”[6]。这种唯理性教学模式忽视人性人格和谐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教学现象在各级各类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随处可见,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场,以及加快提升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峰,毛明华.大学人文论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蒋波.竞技走向健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吴向东.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11.

[5]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张金福.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孙羽枫.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融合[J].高教学刊,2017(21):91-93.

作者:莫铭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