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改革研究4篇

时间:2022-06-12 08:09:22

高校体育改革研究4篇

第一篇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适应

一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主要是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进行体育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更要注重大学生多种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从而增强体育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但是,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来看,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和人才观的影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只注重体育技能的培训,而缺乏综合素质的锻炼。培养人才的工作机制具有短期性、短暂性和静态性,而缺乏长期性、前瞻性和变化性,往往只注重培养的结果,而忽略了培养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缺乏潜力的可挖掘性,这类人才往往做事死搬硬套,缺乏变通,其个人升值的可能性不大。由于陈旧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评价也相对滞后,主要是一次期末考试定乾坤,以分数论高低,以知识为重点,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评价,这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相违背的。有的高校仍然奉行的是竞技体育,忽略体育健康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问题。二是只注重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而将学生置于被接受的地位,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过于强调教师对学生主导、控制功能,而没有将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不注重学生身体健康。与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理念格格不入,也不能满足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2.缺乏课程的有效联系,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

一是不注重课程的纵向联系。从北京奥运会之后,一些与体育教育交叉的边缘学科开始兴起,如体育与体育市场营销、体育运动与竞赛管理等方面的高校人才备受青睐。高校体育主要应以培养实践、应用类人才为主,而基础体育教学中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内容。二是不注重课程体系的横向联系。课程设置仍停留在以基础理论、竞技体育为主的层面,没有注意到学科与学科之间交叉的内容,没有注意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与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教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发展需要。很多教材还是一直沿用的老版本教材,分支过细,内容单一、陈旧,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课时数分配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呆板,缺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有效渗透、体育与专业课程的联系。这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的体育技能不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不足的问题。

3.教学形式单一呆板,缺乏实用价值

从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来看,教学流程被模式化、格式化、固定化,强调形式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缺乏创新性,没有注意到教学流程设计的实用价值。我国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是沿用20世纪50年代的四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典型的苏联模式,机械呆板,千篇一律,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这种教学理念一般只是按部就班地走完程序,而不注重教学实用价值,从而出现一些运动负荷过大、强度过高,与学生身体实际不吻合的情况。

4.只注重教学结果,而忽略过程管理

一是从过去的体育教学评价来看,主要是以体能和运动技能为主要指标,看中的是运动的结果,而并不注意过程的培养,尤其是在学习态度、情感、过程等方面缺乏深入充分地考虑,这就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这样的评价也就容易抹杀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人才的培养。二是对学生就业发展方面的指导性评价不足,有的评价没有实事求是,夸大或缩小了事实,在学生心中失去了权威性,降低了可信度。三是没有注重当代大学生特点,不注重体育的德育渗透功能。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追求时尚、青春,崇尚个性。在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忽略这些特点,仅仅采用说服教育是很难奏效的。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一是瞄准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复合型的体育人才为目标,除了做好体育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外,还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不仅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二是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培养内容的前瞻性;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高校几年时间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切实摸清体育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使培养具有长期性、前瞻性和变化性。在学生培养时,应该狠抓过程管理,从而确保培养的效果。

2.加强课程间的联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一是切实加强课程的纵向联系。特别应该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的联系,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纵向系统,从而为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已使课程呈现人本化、现代化、实用化、文化多元化、生活化等特征,因此,作为为基础教育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学校,必须要加强课程开发力度,拥有更大的课程开发和规划责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基础教育对体育师资培养规格、结构和质量上的需求。二是切实狠抓课程体系的横向联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科的渗透、交叉和边缘化人才的培养。除了要设置必要的基础理论、竞技体育等内容外,还应该增设与课程设置相关的内容,加强体育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的结合。课程设置必须拓展选修课,深化必修课;增设教育类课程和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技术、技能、素质结构进行重组和整合,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设置课程体系应体现现代化,更新知识,充实内涵,学科间交叉与渗透。三是加快教材内容的更新,确保课程内容的新颖性。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的需要,设置符合学校实际、学生特点和专业需要的体育课程。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开设多元化课程,从而拓展体育课领域和课程资源的整合,使之适应社会体育多元化需求,使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相衔接。以培养体育应用型、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为主,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有效渗透,加强体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实效性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转变传统模式化、格式化、固定化的程序式,切实注重教学流程设计的实用性,改变三段式、四段式教学模式。一是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形象性和生动性,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将网络上丰富的体育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时刻走在课程发展的前沿,确保高校体育的前瞻性。二是因材施教,突出特长。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确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设计个性化的培养内容,使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使自己在某一方面具有过人的专长。三是分层教学,逐步提升。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为优秀层,应该在教学目标上以拓展性目标为主,适当开展一些难度较大的训练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将体育学习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结合;对于B层学生,可以要求其完成中等难度的训练任务即可,同时,要求其向更高的目标进发,加强与兴趣的结合;对于C层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及发展素质设置教学目标,安排学习任务,注重兴趣的激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4.切实注重过程评价,注重过程管理

一是注重过程评价,加强过程管理。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训练情况纳入评价系统,给予一定的权重分,让学生注重在平时的学习表现和成绩,使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严格的过程管理中慢慢地夯实基础,获得提升。二是加强对学生就业发展方面的指导性评价,让学生确定就业努力方向,激发奋斗激情。同时,在平时的评价中要实事求是,把握分寸,注意场合,确保教师评价的激励性、有效性。三是注重当代大学生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评价学生。在体育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采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如手机短信、QQ等,从而使德育更有实效性。

5.注重专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科的渗透与整合精神,高校体育教师必须着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可以借助以下途径:一是借助书本,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二是借助网络,不断提升自我。现代网络上具有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了解新的信息,扩展知识领域,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三是利用书本和网络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参与培训和进修事宜。结合自身实际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采取多种方式综合学习和培训,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尤其应认真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体育教改经验,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融会贯通,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来,才能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有效的良性生长。

三、结语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体育自身发展的动力,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就业的需要。因而,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实践,努力探究,不断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加强课程间的联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实效性;注重过程评价和过程管理,切实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体育人才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罗青琴工作单位:武夷学院

第二篇

1前言

“体育生活化”的提出,是符合新时期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在体育生活化的视角下审视高校体育,将体育生活化与高校体育改革有机的结合起来,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新思路,促使大学生形成一种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生活方式.

2体育生活化

2.1体育生活化的概念

国内相关学者对于体育生活化的概念各有侧重,梁利民认为,体育生活化是一种隶属于现代生活方式系统,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变化发展影响下,起变革传统生活方式的推动作用[3].卢元镇认为,体育生活化是一种现代健康观念和体育观念指导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全面干预的、理性的体育行为[4].裴立新、肖剑认为,所谓“体育生活化”就是指将体育作为个体或家庭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使人们自觉自愿、经常性的参加体育活动,形成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一个过程[5].沈钟提出,体育生活化是以体育活动为形式和内容,以保持终身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自发的需要和日常行为的过程[6].王娟认为,体育生活化就是把体育健身活动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成为衣、食、住、行以外的又一个生活要素[7].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体育生活化概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有所改变,但其核心是将体育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倡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时空上体现社会生活主体对体育的“生存———享受———发展”模式的需求.因此,体育生活化的出现,标志着一种社会文化的创建,它反映了一种个体成员新人格的塑造,它代表了一种国际性生活标准和趋势.显而易见,体育生活化已成为时尚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标志人们崇尚文明、进步、健康生活的趋向.

2.2体育生活化的发展趋势

体育在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和健身需求也有了质的变化,追求健身的科学化和生活化,期待高品质的生活成为新形式下的新要求和新目标.

2.2.1更多的家庭把体育作为生活内容之一

实践体育生活化的基本社会单位是家庭[8].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观念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转移到对自身和家庭的健康问题上来,把通过体育健身的手段获取健康看得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了“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幸福美满的家庭需要高品质生活,而体育正是实现家庭高品质生活的有效途径,体育生活化的推出,符合时展的特征,将会是更多家庭生活内容的选择.

2.2.2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小康社会,以身心健康为基本前提.因病致贫,亚健康引起的各种问题频频发生,然而当一个人失去了健康,小康生活对于躺在病床上的垂危者而言不存在任何现实意义和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健身悄然兴起.通过轻松愉悦的体育生活,不仅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能促进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沟通交流,使人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因此体育生活化的效果不仅仅是健身,还在于健心、健美和健群的功效.不言而喻,体育将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2.2.3体育健身将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伴随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的机会和时间大大缩短;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使得文明病滋生蔓延,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体育运动是防止现代文明病的有效手段.人们在体育生活中进行社会交流,不良情绪得到及时有效的排解同时,提高了大家的健康水平,活跃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促进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体育生活化是一种现代健康观念和体育观念指导下,体会竞争、集体的归属感和服从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良性运行.

3体育生活化引发的高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基于对“体育生化”基础理论的理解,从体育生活化的视野来看高校体育,将拓宽高校体育改革的空间、延伸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高校体育改革将赋予更多、更新的理念.

3.1以政策与法规为导向,倡导高校体育生活化

相关高校体育政策与法规对体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影响,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无疑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为高校体育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它将要求高校体育更加注重学生身心、能力、人格品质的和谐统一,实施体育生活化教育正好符合这一特征,体现社会生活主体对体育的“生存———享受———发展”模式的需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相关领导对“体育生活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进学生对体育的价值、意义、功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倡导体育生活化的理念,增强参与意识,形成每天除课堂体育教学之外的课余时间都有个人或集体形式参加的各类健身活动,更有花钱到健身房或俱乐部进行健身活动的体育消费现象.形成“好体魄,好生活”的体育生活理念.因此,转变思想观念是体育生活化融入高校体育改革中的纵深发展思路,普及推广是体育生活化融入高校体育改革的横向发展手段.

3.2树立高校体育生活化可持续发展观念

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就高校体育而言,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和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社会体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又自成体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和未来的国家栋梁,是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者,也是体育生活化的领头羊.通过高校体育融入体育生活化的教育,掌握相关的体育健身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努力形成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统一.因此,体育生活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时展对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体育的正确发展方向.总之,高校体育生活化,理当形成高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三者的合力与互补,才能是具有现实意义之上的可持续发展.

3.3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高校体育生活化内涵

文化是体育的“灵魂”,对校园体育生活化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高校体育教育怎样利用更多更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体育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体育的文化功能让学生自觉接受人文熏染和人格塑造,促进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并自然地接受积极健康的人文熏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心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大学生相关的体育生活方式包括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协会和俱乐部.与体育教学强调统一、严密性不同,这类体育锻炼以其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等特征吸引着学生的参与.因具有不受时间、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优良的品质,发展自己的个性.体育生活方式既可以完成体育技能和体育素质的练习,又能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4建立高校体育改革反馈机制

加强高校体育改革的市场动向和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高效体育改革反馈机制.体育生活化的运行,离不开人的需要与创造,没有人的需要,就不会选择体育运动形式,从而也无所谓体育生活化;没有创造,人只能是本能性、自然性或被动性的活动或运动[9].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功能日益丰富,它已经从单纯的强身健体扩大到以强身健体为基础,追求体育所能带给人的审美、娱乐、休闲、交往等多种功能.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体育生活化的需要为核心,既要考虑该项活动是否具备多方面的功能,是否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还要考虑该项活动是否具有日后推广参与健身的价值,满足大众参与的市场的需要.因此,架构一条体育生活化与高校体育之间的桥梁,取长补短,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具有可参考价值的建议,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良性发展.

3.5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生活化环境

良好的健身环境和健身氛围,是高校体育生活化的根本保证.高校虽然具备比较齐备的场地与设施,但存在开放不够的难堪境地.比如以当前的难点问题:学校体育场馆如何向社会开放为例,在国内部分城市进行了相关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开放机制还有待完善,还需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这样,高校体育生活化环境就损失掉了一次难得的生活化机会,关闭了一道由学校向社会之间的大门.因此,高校体育生活化需要依靠健身环境和健身氛围,使体育健身成为学生生活的内容之一,从而有效的推动高校体育改革.

4结语

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是对体育的价值存在的贬低,而是体育意识难以付之行动则为难点.在全社会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形势要求下,从体育生活化视角对高校体育改革进行分析研究,充分体现了高校体育改革的时代特征,突破了高校体育改革的局限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适应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多元性需求,为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能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理念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为高校体育改革开拓新视角、提供新思路.

作者:胡玖英工作单位: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

第三篇

一、积极心理学的导源和发展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人文取向的心理学理论形态,它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在2000年1月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5]。积极心理学反转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弱点的研究取向,它将心理学引向探索和促进人类性格力量发展和美德完善的轨道,着重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性中积极方面,使心理科学更加科学地理解人性,并实施更有效的、积极的干预,以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6-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撑点)来开展相关的研究,而且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8-9]。积极心理学在积极体验方面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福乐、流畅感、积极情感扩建理论;在积极人格特质方面已经提出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对乐观、希望、感恩、宽恕等已开展了多项研究;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理论和观点,主要有自我预防、积极应对和生活质量等理论。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已经渗透进了心理治疗、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各领域。完整的心理科学与心理实践应对痛苦、幸福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都予以关注和理解,并建立有效的减轻痛苦与增进幸福二者兼顾的干预措施。以力量与美德为出发点的积极临床心理学治疗模式和干预措施,将可以帮助个体发掘、建构那些有益的人类品质,使人们科学地学会缓冲心灵的创伤,更好地预防精神以及躯体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则是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思想、一种技术、一种行动,引起了巨大反响。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我国积极心理学自21世纪初开始进行研究,从2007年至今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关注幸福以外的诸如爱、未来预期、高尚和舒畅等积极主观体验的理论研究;研究视野拓宽至美德、力量等以外的积极品质的研究,有意识地完善积极分类技术;有意识地在社会生态学等交叉学科视野中开展对幸福、有尊严和有价值的生活的理论探讨;着手开展有利于培养个体积极品质的社会机制考察和构建研究;未来目标将定位于采用缓冲方法建立更好的预防机制,推动心理学从利己走向博爱等[10]。目前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深入研究和本土化研究。自1992年起,赛里格曼教授就在他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目前在全美共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而哈佛大学TalBen-Shahar教授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一度成为该校上座率最高的课程。2007年我国岳晓东教授等也陆续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在教育界及社会各层面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目前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心理治疗等其他领域的运用及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积极心理学在体育学科的运用仅限于其对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借鉴[11],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运用,还未有研究涉及。因此,本文将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其在教育领域内的实践研究成果,着力探讨它在大学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方法。

二、高校体育课程积极心理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①。课程的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是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青年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它提出教育要激发青少年内在的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成为热爱学习、积极生活的人。可见,高校体育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它们都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不断挖掘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潜能,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高校体育课程的积极心理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言谈和意识上,还没有将关注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真正落实到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其主要原因有:(1)心理发展教学目标设定的笼统化。学生积极心理体验或意志品质发展目标的确立缺乏针对性,目标定位模糊造成操作难以落实,教师的主要视角还是落在了学生运动能力发展上,对于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缺乏具体的教学过程。(2)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目前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运动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有关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传授得相对较少,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无条件地接受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教学过程中心理教育的形式化。教师因缺乏丰富的积极心理教育知识及技能,因此只能简单地进行一些语言鼓励、批判或者引导,还不能完全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学习倦怠等一系列问题,以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行为、培养意志品质。

(二)高校体育课程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问题

1.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取向消极。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都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上,教师们都会极大关注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比如对学习困难、自卑、有焦虑、抑郁、冲动、有攻击行为等问题的学生进行筛选、观察、引导和教育,而忽略了注重绝大部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教学目标,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得不到全面的提升。一般情况下,还不能积极地去塑造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品质,如自信心、自制力、情绪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真诚、正直、信用等品质,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焕发自身的光芒,身处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从而达到对心理问题积极预防、整体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的目标。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心,还没有从面向少数问题学生转向广大普通学生,从关注问题转向关注学生。

2.教学过程和评价的形式化。高校体育课程的五维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运动参与、运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主要还是侧重在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上,怎样更好地挖掘每个学生积极潜能,教师们却还无法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与具体操作方法,尤其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未能真正抓住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因势利导,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行为,比如对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勇于克服困难、合作学习行为等给予一定的加分或奖励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有意识地挖掘自己的积极潜能。因此,相比其他课程的教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还不能够更加具体而又突出地抓住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因素,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的宣传及行为干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上还没有真正能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会采用积极心理教育的各种策略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最佳的积极心理体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和本质功能。

三、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设想

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方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对未来的乐观精神,心理的流畅感,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动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创新等等,它更关注和挖掘个体和群体中最积极的品质和潜能,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个体最大化地体现出积极的品质,而不是消极地矫正心理疾病,这为实践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心功能提供了新视角。下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设想。

(一)强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体验性

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积极心理培养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各种积极力量与品质;二是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对这些积极力量的运用。因此,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更强调体验性。(1)体验正面情绪,即有愉快的生活,帮助学生多体验正面、积极的情绪,并减少负面、消极情绪的体验。(2)体验投入的行为,即帮助学生全心投入他们从事的活动中,尽量体验“心理流畅”。(3)体验有意义的生活,即帮助学生在各种生活事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提出了拓延———构建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12],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快乐、尊重、感激、关心、赞赏、宽容等情感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自身潜能得到开发,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关心、会创造,能够承担各种风险、压力和挑战的学生。强调积极体验的意义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主观幸福感。主现幸福感泛指一个人愉悦的情绪反应、范畴满足及整体的生活满足感。一般主观幸福感高的人多体验愉悦情绪而少体验不愉悦情绪,对未来充满了乐观期盼。主观幸福感可以拓展个人的思维与行动能力,也会强化个人在智力、体能、社交和心理等方面的活动资源,这包括智力资源(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掌握新信息等)、体能资源(如提高协调能力、提高体质和心血管健康等)、社会资源(如加强社会联系、建立新关系等)和心理资源(如提高压弹与乐观态度、提高自我确认与生活目标等)[13-15]。

(二)强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自主性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提示我们: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的,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的人格品质,都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的能力,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各种不同的问题,有快乐也有痛苦,积极的心理体验与实践可以促进机体的健康,能够帮助人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同时,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人积极的个性。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积极的品质,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心理学服务的对象[16]。因此,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更强调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有效的引领下,让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教学的主要目标体现在:(1)增强学生自我的成效感,即增强自信和对自我表现的期盼。(2)增强学生自我的决心,即增强自控和自制力。(3)增强学生自我的管理,即增强自我的生活管理和时间观念。(4)培养学生更积极的乐观解释风格,即增强积极的归因能力。(5)增强更多对他人的理解与关注,即增强同感共情。

(三)强化高校体育教师的主导性

积极心理学理念可以促使体育教育者建立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不断发展积极的情感,摈弃原有对人性的各种消极认识和评价,以及个人的好恶偏向,从而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开辟工作视野,懂得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意义。人性的积极因素能抵御和降低人性中负面因素的困扰;坚信个体发展所需求的不仅是终结痛苦,更期待充实美好的生活。因此,体育教育者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实现体育教学的心理建设功能,成为学生心灵家园的一位出色园丁。首先,体育教师们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要在教学中进行积极心理学的实践,就必须学习一些相应的学科知识。只有真正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观点,懂得了一些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辅导的方法,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刘毅等人研究了学习者内部动机的一个典型表现———“自主学习”,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教师角色有较强期待,其中动机维持者和动机激发者角色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更重要。这一研究以实证表明,教师不仅要学会去“教”(传播知识),还要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动机[17]。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真实和真切关注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就必须在目标设置中有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渗透,在教学引导中有所展现,在教学评价中有所引用等等,决不能只是停留在意识阶段。其次,就是设计渗透积极心理教育,这个设计包含三个方面:(1)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渗透积极心理建设,明确一节课对学生进行什么方面的积极鼓励与启发。(2)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组织一些合适的环节帮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并进行强化。(3)在教学评价语的设计中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是重视的、充满希望的。Ryff等描述了人们应付问题的认知与动机过程,发现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人的心理健康极有价值。诸如积极幻觉显现;从消极事件吸取积极的意义;应用幽默、信念、意志应付困难;不钻牛角尖;用适合的方式进行社会比较等均能够减少应激并促进心理健康[18]。这种研究途径为实施积极的心理调控与干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向和可行的策略,广大体育教育者们应开展科学深入的实践。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是对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提升,教育内容的拓展,教育方式及途径的改变,教育关系的改善融合,体育教育资源的挖掘等。应该更多的注重更新理念并不断深化改革学校体育教育,从发展的角度,以预防为主,以开发智能、提高创造性、完善个性、增进社会适应品质为重点,更多地关注对人的心理关怀,关注人的心理发展,发挥人的生理与心理潜能,体现人的生命价值。我们应该更好的把握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精髓,进一步开发体育课程的心理建设功能,不断发展与完善现有的积极体育教育模式,如快乐体育教育、阳光体育教育、情境体育教育、创造体育教育、生存体育教育模式等,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少部分学生由不健康变得健康,由不快乐变得快乐,由不幸福变得幸福,同时更要让绝大部分健康者更健康,让快乐者更快乐,让幸福者更幸福。

作者:王玉秀郭芙茉李伟工作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体育科研所

第四篇

1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

1.1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之间的区别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具体来说,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目标、内容两个主要的方面。首先,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两者之间在目标上的区别。终身体育的目标是通过终身体育的开展来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其所追求的是终身的健康。因此,在终身体育的目标中,全民性、自主性、普及性等要素是非常重要的。而高效体育强调的则是高校这一个学习阶段的阶段效应,追求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问题。由此可见,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在目标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其次,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两者在内容方面的区别。高校体育的内容主要是由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本校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等所决定的,虽然说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但是必须要控制在大纲和条例的基本要求之内,并不能不加约束的随意改变。而终身体育则相对要更加重视自由和自主,其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因终身体育所追求的是终身的健康,因此,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也不可能针对其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

1.2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之间的联系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阶段。因受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开始逐渐向着终身化的方向发展,而高校时期作为学生思想意识、行为认知等逐渐成形的重要阶段,高校体育的科学开展,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以及发展学生科学的锻炼意识等方面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高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阶段。其次,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中一个特殊的阶段或者是说一个特殊的环节。如果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终身体育的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在进入社会之后,就很难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和体育锻炼意识,从而就会影响到其后续的体育锻炼活动和终身体育意识。而终身体育作为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普遍重视的指导思想之一,其对高校体育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没有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高校体育会很容易与社会体育出现脱节的问题。由此可见,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最后,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两者之间虽然在目标、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契合点,能够很好的进行衔接和融合。在上文分析了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两者之间在目标、内容等方面存在的区别,但是虽然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契合点,为两者间的关联和融合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而学校体育又是终身体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终身体育实际上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和发展,同样也就是高校体育的延伸和发展。(3)高校体育和终身体育两者在目标上实际上同样关注的都是人的健康发展问题,同样重视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4)高校体育和终身体育虽然在内容上有所区别,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和相似。例如:足球、篮球、健美操、羽毛球等运动不但是终身体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多数高校开设的重要体育教学课程,同样的在其它方面很多体育内容和体育运动项目也都有所交叉或相似。

2终身体育视域下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应将终身体育思想纳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范畴

在我国所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就有相关的内容明确指出,要在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终身体育教育,以尽可能的在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由此可知,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所以,高校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考虑这一问题,将终身体育思想纳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范畴之中,将终身体育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重视通过高校体育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习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应将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中加以体现

只有将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中有意识的加以体现,才能够确保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具体来说,要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现终身体育的思想应注意如下两点问题。首先,在设置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时,应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问题。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则是实现长期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中体现终身体育的思想,就要重视和体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问题。其次,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中有意识的体现终身体育思想应注意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科学结合。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着眼点不应仅仅放在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运动成绩上,还应从长期的角度、终身的角度来考虑学生的终身健康问题。也就是说,还应注意考虑学生在走出大学校园,走入社会之后,能否独立的、科学的、长期的开展体育锻炼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中有意识的体现终身体育思想时,就应注意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科学结合,不但要实现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学习任务还要在设置目标是着重考虑学生长远的身体健康问题,为学生日后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3应将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开展中进行落实

将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中进行有效的落实,是终身体育思想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并发挥其应有作用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概况来说,在将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落实时,主要应注意关注如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选择应在确保可接受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丰富多样。所组织和选择的教学内容只有丰富多样,且容易为学生所接收,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将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落实时,就要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组织和选择一些能够为学生所接收的、丰富多样的,且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在将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落实时,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科学性。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效,而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则有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为了将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全面、有效的加以落实,就要注意选择符合终身体育要求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避免教学方法过于呆板,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影响到其终身体育形成和发展。最后,在将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落实时,应注意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的渗透。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决定终身体育能否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顺利得以应用的关键环节。通常来说,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应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等特点,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渗透终身体育思想是也同样应注意关注这几个问题。

作者:郑重工作单位: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