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德育中的大学体育论文

时间:2022-08-12 04:07:29

体育德育中的大学体育论文

一、高校体育必然作为德育的基础条件发生作用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在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举办的“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指出:“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都对青年人寄予了殷切期望。因此,青年的整体素质高低决定着其社会作用大小的发挥,影响着中华民族繁荣复兴速度。这里的整体素质既包括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也包括思想道德水平,还包括个人身体素质强弱等,即我们熟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中我们知道,我国高校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其中,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居首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因为,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制定高远的目标和追求,并在实现这些目标和追求时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唯有这样的人,才具备肩负起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重任的资格。可以说,德育在大学教育阶段甚至人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是青年学子成人成才的关键。而体育则体现的是基础保障作用。

同志曾在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这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文中,在谈及体育之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时,他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3]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再好的人才作用发挥也会受到限制。近几年,因“过劳死”而英年早逝的行业精英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轻。有媒体对2004年至2011年国内16位“过劳死”的企业壮年高管作过统计,发现其中30-40岁的5人,40-50岁的5人,50岁以上的6人。而30-50岁正值壮年和盛年,是人生事业的高峰和鼎盛期。此外,因“过劳死”而逝的还有许多年轻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他们的辞世,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损失。曾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而“80后”是主力。[4]除了工作压力过大外,其自身身体素质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健康意识,忽视运动锻炼对身体的强化作用,自身身体素质低,个人的抗压性也相对较弱。这与长期的体育教育地位低,国民运动保健观念淡薄,忽视体育的基础作用等因素是分不开。如果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支柱的“80后、90后”的年青一代,由于身体原因过早衰亡,就谈不上自我人生理想的实现,更无法为社会提供与其多年德育、智育教育成果相对称的社会价值,小则影响个人与家庭的和谐稳定,大则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发展,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环节的德育和体育,从其关系上来看,体育是德育的基础,它既保障着大学德育过程的顺利实施,也保障着德育成果的充分实现。没有良好的体魄作保证,德育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充分理解大学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不断提高大学体育的地位,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二、高校体育有效弥补了德育的不足,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补充

我们从物质的层面阐明了大学体育之于德育的重要基础作用,事实上,除为德育提供必要的身体条件外,体育在德育全过程也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一)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内容中关于人格修养的不足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德育,尤其是青少年的德育工作。但建国时,我国无论是治国方针还是教育模式都深受苏联影响,德育工作也不例外。在德育内容上,主要是强化社会主义教育和政治教育,忽视了对于人本身的人格修养教育。这种德育内容在建国初十分适用,一方面是因为新旧社会的交替需要强化国民的意识形态教育,将之作为德育的必需和必然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民众在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后,面对充满希望的新生活时具有极强的自律意识和较高的修养觉悟;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在当时,除了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单纯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要求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外,再无其他文化对人们能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人格修养的教育主要通过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引导和纠正,这样就在有意无意间弱化了人格修养教育在德育中的比重。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思潮也变得多元和异化,这种多元和异化对传统道德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冲击是迅速而且猛烈的。高校作为社会思潮激烈碰撞的前沿地域,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正是在这种时候,传统的德育内容显示出了对新思潮的应对不足,传统德育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面前力不从心。意志薄弱、自律意识差的青年学生便会因此沦陷,出现道德失范。如逃课、舞弊等学习行为失范,沉迷网络、制造虚假信息、传播电脑病毒等网络行为失范,在教室、寝室等公共场合不遵守公共秩序甚至偷盗他人钱财等社会公德失范,以及个人至上、蔑视高尚的价值取向错位等。[5]更为严重的是还出现了因对社会和自身状况不满而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学校恶性事件。如复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药加鑫事件、李刚事件等等,都是极端事例。事实上,由于德育失范,这类事件发生的越来越多。面对此困境,渗透着德育因素的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格方面显示出了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身体负荷和心理抗压能力而进行教学目标和难度的设置及持续不断地重复练习,培养了大学生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通过参与诸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体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走出人际冷漠困境,培养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配合意识以及利他利己思想;体育活动对各项规则的严格遵守,以及对体育教师或教练员战术意图的服从,培养了大学生服从组织安排、遵守纪律和社会规则的自律品格;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培养了大学生尊重他人、谦虚友好的道德品格;体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依据个人喜好选择项目,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大学生自信、创新和独立的品格;积极且持续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提升抗压性,培养其豁达、宽容的品格,强化心理素质。这些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人格修养,在帮助大学生应对多元思想的负面影响、体现大学德育效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大学德育内容的重要补充。

(二)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方法上传统灌输式教育的不足

清末戊戌维新运动时期,西学东渐,我国开始兴办新式学堂,由此揭开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序幕。从此以后,受当时国家沦落、民族倍受压迫等社会现实的影响,救亡图存成为德育的主要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德育内容往往与政治教育内容直接等同,口头宣教鼓动成为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这就天然地将德育变为政治教育的手段之一,使近现代德育具备了较强的功利性。“由于德育的功利化目标定位,导致了把高校德育过程视为把社会统一要求的品德规范强加给学生的过程,德育方法也因而简单化为填鸭式、满堂灌的德育方法。”[6]而且,应试教育中的德育仅仅是教师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必须学习任务的产物,无论是教育主体还是教育客体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将德育效果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如此一来,学生对德育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也相应加大了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难度。针对此种现象,在提升了高校德育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德育实效,人们开始从如何改变德育工作方法入手,探讨德育工作方式创新。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媒体时代运用网络等开展德育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或设置心理学课程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开展各类户外实践活动进行教育等。通过探讨,我们发现,无论哪种德育工作方式创新,目的都是将德育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中解脱出来,运用各种手段来拉近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心理距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德育教育,达到德育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天然的具备德育方法期望达到的要求。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虽然德、智、体三者关系中,德育地位和实际德育教学力度远高于体育,但不可否认的是,体育在教育客体之中的受欢迎程度和实际影响力则远高于德育。在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下,体育活动作为难得的舒解方式而倍受大学生的喜爱。这一点从高校体育场馆里随时可见的大学生身影得以印证。这种先天的受欢迎性,加之大学生能以自身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体育课程项目,使得他们从心理上更容易因喜欢体育课而接受体育教学环节中的德育教育。而且,体育教学均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理论说教反而很少,这就给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充足的便利条件。只要教师充分利用体育中蕴含的德育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大学生就必然能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德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最高境界。

(三)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过程中的主客体互动不足

在任何教学活动中,教学相长才能提升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相长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能针对教学问题产生互动。教师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位学生针对不足找差距,从而学有所得。而在德育中,受前面所说种种因素的影响,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极少,德育课程中,以老师说、学生听为主,这也是灌输式教育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德育主客体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也随之大打折扣。而体育教学恰恰与此相反,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是主要模式。无论是体育课程上对每一个动作的教授,还是体育活动的组织安排,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是以肢体演示为主,语言解释为辅。老师通过演示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作要求和规范,而学生也只有通过展示才能让老师掌握其学习进度,从而为下一步教学目标的实现制定更为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同时,每位学生通过与老师的互动,能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身体状况和学习程度,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而达到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的最高境界。这一过程,既能奠定教师权威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信服程度,又能通过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减少学生对教学各环节的排斥和隔阂心理,使蕴含德育内容的体育教学能在大学生身上充分展开和实现,从而不断提升大学德育的教学效果。在大学体育中,无论是对德育内容的完善,对灌输式教育的补充,还是对互动式教育的天然优势,从根本上讲,都是从另外一个领域推动大学德育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德育的实效性。这也说明体育对德育具有较强地促进和推动作用,是大学德育的重要补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中从提升德育实效性的角度不断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改善体育教学设施,不断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以确保大学体育顺利有序的开展。

作者:胡国华1胡小燕2工作单位:1.武汉商贸职业学院2.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