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五维育人模式

时间:2022-06-23 11:30:5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五维育人模式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探索,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项目组主要从培育课程育人意识、击破课程育人困境、创造课程育人条件、打造课程育人结构、完善课程育人评价模式五维视角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模式,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新格局。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校大学生培育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充分挖掘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优势与功能,将全面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程,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是指高校各部门形成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效果,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元素,在“课程育人”管理、“课程育人”运行、“课程育人”评价的保障条件下,深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真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培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意识

(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教师队伍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教师队伍的“课程育人人”实施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教师队伍的“课程育人”意识,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效果的关键要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课程育人”意识,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准备上注重丰富“课程育人”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贯穿“课程育人”的理念,在教学结束后注重总结“课程育人”的经验教训,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育人实践。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育人”实施意识的前提(其整体素养主要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学术素养、能力素养),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开展“课程育人”工作的综合素质;推进教师队伍的教学改革进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育人”实施意识的关键,高校应在政策上倾斜课程改革,在设施上推动课程改革,在资金上支持课程改革,在方式上鼓励课程改革,以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深化“课程育人”效果;强化教师队伍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反馈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育人”实施意识的重要手段,高校提高教学效果反馈利用率,能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提升“课程育人”质量。

(二)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客体学生队伍的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客体学生队伍的“课程育人人”认同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培育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认同意识,是有效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基本前提。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认同是指:高校大学生从情感上赞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育人属性,从心理上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育人内容,从行为上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价值要求。培育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认同意识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身价值的认同,主要包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价值和大学生自身成长需要价值的双重认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内容的认同,主要包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导向性的认同、对教学内容时代性的认同和对教材内容的认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路径的认同,主要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理念丰富化与课程育人方式多样性等的认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评价的认同,主要包括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的认同。

二、击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困境

(一)扭转被动的扭转被动的“课程育人”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客体学生之间的现实关系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一个关键环节。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迫于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教学的激情与动力受到了影响,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特点与需求,甚至产生了职业倦怠,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而当今的大学生思维敏锐,个性张扬,注重自我发展,更期待学生本位的教学课堂,而部分高校的课堂教学现状与这一期待背道而驰,导致一些学生课上积极性较差,被动接受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需改变被动单向的课程育人现状,积极构建和谐平等、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与教育氛围。

(二)扭转失衡的扭转失衡的“课程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高校大学生政治导向、思想构建、行为内化的重任,全面挖掘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功能,有助于更好地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但当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主要的育人工作集中于课堂教学,较多地将课堂教学内容的灌输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手段,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失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涉及互动的育人关系、丰富的育人资源、多样的育人路径、广阔的育人平台等要素,单纯注重课堂教学育人功能的开发,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课程育人”的效果,须将育人工作置于整个“课程育人”体系之中,全方位挖掘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等“课程育人”功能,扭转“课程育人”功能失衡的现状。

(三)扭转单向的扭转单向的“课程育人”路径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单向”发展的问题。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单向讲授的现象居多,教学活动缺少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形成了单向的教学关系;在教学手段上,一些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缺乏创新,形成了单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形式上,一些高校更注重校内实践,通过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校内品牌项目等形式开展实践育人,但在实践过程中忽视了网络实践育人、校外实践育人等路径,造成单调的实践育人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善“课程育人”质量,提升“课程育人”效果,应着力拓宽课程育人路径,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课程育人”实践。

(四)扭转简单的扭转简单的“课程育人”评价方式

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评价体系,对于改进教学管理与决策、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评价体系不尽合理,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缺乏规范性、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公平性与客观性。高校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实践中探索和改进评价方式,力图构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评价模式。高校要以发展的评价标准、全面的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内容和灵活的评价方式创新“课程育人”评价体系,以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1]。

三、创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条件

(一)完善完善“课程育人”管理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要取得实效,需要学校党政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教务管理部门等多方协调,共同努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管理平台,从机制上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实施。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工作的领导,协调并组织成立“课程育人”领导小组,专门指导落实“课程育人”相关工作。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课程育人”工作,从管理层面、制度层面、投入层面、服务层面全方位支持“课程育人”的实施,以完备的管理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顺利进行。

(二)培育培育“课程育人”能力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素养,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关键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高校学生的成长进步,高校需培育一支既具备全面教学能力,又具备协同育人能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全面教学能力不仅包括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对学情的分析能力、对课程的驾驭能力、对教学媒体的运用能力,更包括对理论的研究能力、对知识储备的更新能力和对教学课程的改革能力,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功。协同育人能力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坚持“课程育人”的宗旨,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情感认知与行为认同的转化能力与协调能力,具备将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课后行为实践的衔接能力,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要求。

(三)开发开发“课程育人”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资源除了教材之外,还应开发更多形象、具体的“课程育人”资源,以不断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现实需要。开发文化育人资源,可将中国古典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等文化育人资源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化育人资源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科研育人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强化科研育人意识,深入挖掘科研育人内容,创新科研育人手段,通过科研实践将自身的科研成果、科研经验、科研方法等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此培育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学术道德与创新精神,充分利用科研育人的资源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效果。拓展实践育人资源,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深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课内可通过影像视频、专题讨论、辩论赛、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实践形式,将理论教学赋予实践性,引导学生在课堂实践情境中感悟和领会教学内容,构建自己的价值观;课外除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学外,还应完善社会服务实践育人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提供政策、制度、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保障,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社会服务实践的有机结合。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基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功能。

四、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式”育人结构

(一)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衔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两大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课程的育人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实践必须注重师生之间的衔接互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更注重突出教育客体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参与性,切实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学活动双方和谐、平等、互动的过程中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需要学习。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衔接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传递育人内容,而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与判断能力,课堂讲授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认知与成长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价值导向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有效转化为育人能量,提升育人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须有效将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三)传统教学媒介与新媒体衔接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陪伴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践应在发挥传统教学媒介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与新媒体技术衔接,突破传统教学技术的局限,更多地依托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来支撑课程育人活动,以教学媒介的现代化、多元化、高效化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社会问题衔接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大学生更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而课本内容的更新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课程育人”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学与实践内容的丰富补充,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将教学重点内容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对接,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优化课程育人效果。

(五)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衔接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是并重的,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基础,教学实践是科研的源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科研选题,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教研相长,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持教学与科研的衔接,以教学撬动科研能力,用科研改善教学水平,在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中促进育人水平的提升。

(六)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衔接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渗透性,其课程所传授的基本原理与思维方法不仅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部之间相互渗透,还可以渗透到人文社会学科和理工类学科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培养学生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辩证思维解决专业学习中的困惑,以专业学习中的逻辑思维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不断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2]。

五、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评价模式

(一)树立完善的树立完善的“课程育人”评价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评价工作应树立“三个理念”保障评价模式的完善有效。1.系统性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评价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涵盖多个环节的系统工作,“课程育人”评价应坚持系统性理念。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评价作为一项涉及主体、客体、环体、介体的系统工作体系,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更要考虑教育环境与教育介体对教育主体、客体之间的影响,以全面、系统、动态、互动的理念构建“课程育人”评价体系。2.发展性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课程育人”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蕴含发展性的理念,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与时俱进,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融入课程评价工作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的对象大学生也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课程育人”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也应随之优化和更新。3.全面性理念。科学、客观、公平的评价结果也要坚持全面性的评价理念,保障评价设计统筹兼顾、评价内容全面具体、评价方法灵活多样、评价分析客观到位。

(二)坚持科学的坚持科学的“课程育人”评价方法

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体现评价的原则性,又兼顾评价的灵活性。定量评价是通过事先设定的“课程育人”评价指标,对照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定性评价是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或比较的方法对“课程育人”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在全面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论。坚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效果的评价不能仅限于期末或年终的终结性静态评估,更应涵盖经常性、多元化的形成性动态评估,使“课程育人”效果的评价更科学有效。终结性静态评价一般在期末或年终通过考试或考核的方式对“课程育人”效果进行评估;形成性动态评价可在日常学习或生活过程中随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育人”效果评估,在动态过程的监测评估基础上得出评价结论。

(三)构建完整的构建完整的“课程育人”评价指标体系

客观有效的“课程育人”评价结果势必建立在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其“课程育人”评价指标体系可围绕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教育介体几个维度进行构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即教师队伍的评价,不仅要包括教师队伍基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更应包括对教师队伍创新能力与改革水平的评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客体即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包括对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学习水平、知识掌握的评价,也要涵盖对学生社会实践、日常活动表现等的行为实践评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环境的评价,既应包括课程教育的设备设施、经费投入等育人硬件设施的评价,也应包括课程文化建设、学习风气建设、课程管理建设等育人文化的评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介体的评价,应涵盖教育教学媒介手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内容[3]。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效果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五维育人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水平,更有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金丽馥,陈文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现状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0(4):66-70.

[2]冯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18-23.

[3]陈书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方式科学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22-125.

作者:李海霞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