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

时间:2022-07-11 08:46:04

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

摘要:胶东作为革命发起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我院地处胶东地区,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方式,提升育人效果。

关键词:胶东红色文化;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应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中强调指出,保障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提升思政课生命力与实效性。我院地处胶东半岛,胶东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胶东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社会实践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又能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实现胶东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完美发挥与我院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完美推进的多赢效应。

一、胶东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习在谈到红色文化资源时曾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挖掘胶东红色文化教育价值,探讨胶东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更好发挥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的作用。胶东地区是中国革命发起地之一。1923年底,郭寿生根据罗章龙的指示,建立了中共烟台小组——胶东地区最早的共产党组织,领导胶东人民发动革命斗争。革命时期,胶东地区共产党员数量占人口比例达到2.87%。抗日战争初期,党组织又领导胶东人民建立了胶东革命根据地,进行反侵略的艰苦斗争。如“中国北方城市长期坚持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红军队伍,在革命低潮时期保存了革命力量”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推动胶东革命事业不断发展,为全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胶东红色文化,充分体现了胶东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1、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胶东红色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来自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一一•四”暴动领导者张连珠在刑场上仍大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必定要在全中国取得胜利……”。东海纵队副司令员宋干卿被进行惨无人道的肉体折磨,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中共胶东临时特委书记理琪,被敌人拷打、逼问,坚守党的秘密,出狱后继续领导斗争,成立了胶东人民抗日武装。这些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学生感受信仰的力量,真正理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内涵。2、培育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革命时期,胶东人民从革命大局出发,甘于奉献牺牲,尽最大努力支援胶东地区革命及其全国革命。根据1942年的《山东省优抗工作统计表》显示:胶东抗属户数3.1万、人口13万,分别占全省的33.3%、48%,居全省第一位。山东省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烈士59475名,其中胶东为18072名,占30.4%,全省抗日烈士数前十位的县胶东就有5个。胶东保育所的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抚育乳儿,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她们的精神激励着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3、增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胶东党组织从建立之初,领导革命群众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从“一一•四”暴动,到天福山起义,从雷神庙战斗到胶东保卫战,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英雄,他们用行动和生命诠释着什么是历史担当和责任。胶东党组织的奋斗历程,让学生深刻领悟胶东红色文化中蕴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珍惜今天的和平美好生活。胶东儿女勇于担当的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承担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二、胶东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虽有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不高或实践获得感较差等。我院不断探索,将地域资源——胶东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融合方式,做到“三个三”。一是做到三个融入,做好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胶东红色文化教育。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作为一门课程,要做到课程与课程之间形成教学链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我院所在地———莱阳,胶东第一个农村共产党支部、胶东第一个县委诞生地。新生入校的第一课“红色印记”在我院(原莱阳地委专署旧址)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进行。此展馆集中展示胶东红色文化。学生通过参观展馆,聆听其背后的故事,初步了解胶东红色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及发展历程。融入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社会实践教学开展前,根据思政课不同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与课程相关章节联系密切的、有代表性的胶东红色文化素材,融入思政课课程理论教学,为学生后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铺垫,保障实践效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挖掘莱阳红色史料,讲好校园故事,在校报上连载“与莱阳梨”、“许世友与莱阳梨”等,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其次利用红色节点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举办胶东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二是实现三个改变,改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被动性,改变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不理想的状况。改变部门间协同育人差的局面。我院是三本独立学院,以往思政育人工作中,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思政部与学工部之间工作沟通少。我院思政部现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和学院其他部门的思政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将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同学工部、团委组织的学生实践活动,同学生社团组织的学生文体活动结合起来,避免了部门间活动形式和内容上的重复,既减轻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又改善了活动效果。改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实践中,更要体现于实践前的组织和策划。每年春季学期中旬,学院思政部下发暑期社会实践通知。学生根据通知自主组建社会实践团队,确定社会实践主题,制定社会实践方案。指导教师组织社会实践团队进行方案的论证答辩,形成最终方案。从选题到最终的方案,学生的参与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局面,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改变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活动效果。改变考核方式,打破一个报告、一份心得评定的考核体系。把考核的重点放在两个过程,一是实践过程,即时呈现社会实践活动状况,重点放在实践活动中结合新媒体技术所采取的多样化宣传;一是实践结束后,学生的“三个一”展示活动,“一场胶东红色文化宣讲”“一次胶东红色文化展”和“一部胶东红色文化微电影”。根据两个过程的表现,给予考核评价,提高学生投身于红色文化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坚持三个结合,做到承前启后,传承革命精神。同近代屈辱史相结合,展现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复兴的伟大革命历程。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胶东半岛,浓缩了中国近现代史和革命史。如威海地区既是天福山起义、胶东保育所等胶东红色文化纪念地,又是甲午海战纪念馆所在地;烟台有杨子荣纪念馆、牟平雷神庙战斗遗址、海阳地雷战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近代史上,1861年烟台正式开埠,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在烟台签订,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在烟台换约生效。利用地理条件优势,在组织学生进行胶东红色文化实践的过程中,体验近代中国史的发展进程,让学生深入理解三个选择。同改革开放成就相结合,呈现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1984年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烟台是唯一的革命老区。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曾经的革命老区,历经苦难,走在时代的前列。在进行胶东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将革命时期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历史把握胶东革命精神的传承,坚定四个自信。同时代人物相结合。胶东既有全国闻名的英雄杨子荣和胶东人民爱戴的烈士理琪,又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启迪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通过参观走访,用先驱的胆识启迪人、用先锋的精神感染人、用先进的事迹教育人、用先行的成果激励人。

三、结语

通过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增强理论教学的效果。将胶东红色文化这种地方资源融入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并积极探索胶东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将进一步提升我院思政课教书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萍.胶东红色文化的基因特性与当代价值[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6,(12).

[2]王朋朋,刘健康.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

[3]李东清.地方特色资源融合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探析[J].社科纵横,2018,(8).

[4]刁静洋.新时代背景下胶东红色文化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及实践研究———以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为例[J].现代交际,2018,(20).

[5]曲春杰.胶东革命斗争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J].世纪桥,2015,(9).[6]黄亚林.伟大的胶东根据地[N].烟台日报,2015-03-27.

[7]宋伟,吕连仁.论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胶东革命精神的形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05).

[8]黄立新.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促进烟台文化产业的发展[J].理论学刊,2016,(02).

作者:修艳竹 刘信玉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