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4-26 11:00:3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人文关怀源自西方人文主义,提倡一种具有公平、民主、自由的权利状态。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对人类及尊重人的理性化思维十分关键,该理念决定了人类人性价值和自身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将其融入人文关怀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并提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作为核心,融合我国社会发展途径、大政方向和传统教学理念,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和政治理念教育,为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以及道德观。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展现为硬性传导,而在柔性管理与引导中有诸多不足,人性关怀方面还有诸多欠缺,限制了高校学生未来人格的开拓与潜能的激发。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意义

人文关怀属于人在满足生存所需及物质所需后,在精神与心理领域的高层次所需,并且无法通过其他所需而取缔。人文关怀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效表现,愈发体现出人的主体作用,其存在于社会的不同领域,在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中,对社会未来的人才,也就是高校学生的人文关怀具有良好的意义。高校人文关怀属于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高校学生不但能够建设并创造未来社会,还是未来的父母与师长,所以人文关怀对社会发展进步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学生将要担负教育下一代的义务与责任,他们在人文关怀中学习到的关怀与能量会不断延续下去。高校人文关怀与当前教育理念的素质培养中的德育及理想相融合,是高校教育演变的结果,也成为维持高校教育永远保持生命力的主要精神,通过谅解、大度的心胸为具备远大志向的青年给予较好的教育环境[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

1.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及个体发展尊重高校学生个体差别,依照学生实情给予教育。然而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充分。所有大学生在家庭教育背景乃至社会环境均不同,具有较大差异,对学生的个性乃至兴趣有着不同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发展潜能造成差异。2.欠缺人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较为落后高校在发展时,必须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知识教育一同发展,这不但成为目前社会与新形势所需,还成为学生自我发展所需。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排上,并未从全局着手,课程设定较为单一,极少融合历史、文学、语言、艺术等人文知识教育学生,所以造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背离的状况,从而加速了大学生人文知识欠缺与人文精神欠缺的不良情况。3.对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出现边缘化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与自身心理健康具有莫大关联,而学生心理健康则与学校心理疏导密切相关。依照现实状况不难看出,近些年由于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刑事犯罪案件不断攀升,这些案件的出现为社会及高校敲响了警钟,这不仅因为高校在管理学生时无作为,还由于欠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边缘化。在目前的快节奏发展中,大学生面临的不单单是来自负家庭的压力,还要面对自我发展及自我理想造成的压力,正是由于这些综合因素,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过重,有些大学生不知晓该如何排解压力,也未将这些压力转变成动力,从而造成了相应的社会悲剧。这些均与高校心理疏导工作的欠缺具有必然联系。4.欠缺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均源于实践。在高校人文建设中,需知晓社会实践的庞大力量。社会实践不但是大学生提升理论认知的良好渠道,也是大学生从理论至行动的必经历程。大学生通过积极进行社会实践,能够强化自己对政治与国情的认知,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建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还有利于学生群体在新时期创建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做一名品德兼备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可是,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难发现,高校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成了自身的特点,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可是在高校探寻合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实践中,依旧具有不少需要尽快处理的问题。例如大学生受到专业课程的压力,不能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是因为高校不给予重视,未有效引导学生群体,令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的效果并不良好[2]。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对策

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学生与教师两方面考量,可以看出学生是高校进行各科教学的主体,在教学创新中,也需要教师足够注重学生主体,所以,若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的执行人文关怀,不但需正确定位高校学生,还需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意识到只有学生置身于课堂中,学生本身想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与综合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为理想的效果。教师需不断激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担当活动志愿者,协助学生积极承担责任,让学生具备独立处理问题与认识问题的责任,让学生有效展现自身主体效果,从而在不断的锻炼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针对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科学引导中,令高校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置身于课堂中,从而真正学习到思想政治的理论内容。2.在灌输理论中渗透情感关怀情感是一个人最真实的展现,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忽略对学生的情感关心,令人文关怀效果不佳,学生发展受阻。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情感关怀与理论知识相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当更加注重学生课堂表现,透过分析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相应知识的体会,在社会问题的知识传授中,更为委婉的传输其中具有的知识,以免发生传授的知识过于犀利而延误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当在社会事件中解析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将此理论知识与自身发展相融合,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情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通过为学生灌注人文关怀,加快学生思想情感的提升[3]。3.注重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以及生活背景均具有显著差别,令高校学生在性格、爱好、精神乃至思想等具有较大的差异,假如高校教师只从由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与教学内容方面着手,则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忽略学生个性发展。所以,为了让高校学生能够朝着正确、有个性的方向前进,在为其传授理论知识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对学生给予调查,认真研究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心理特征,并且在教学之前,通过不同角度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学习所需与个性特点,在真正清楚学生个性发展方向后,建立极具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划与方案。在这一过程里,教师不可一直顺应学生个性特征进行教学工作,需针对学生在发展中具有的不恰当之处,有效帮助学生给予纠正,从而有利于学生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达成个性化发展。4.正确疏导学生心理认真分析高校大学生发展特征与学习状况,发觉高校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常会产生紧张、不安、焦躁、惧怕的情绪,只有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确疏导,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全面掌握学生课堂表现、对于某件社会现象的反应、沟通探究过程中是否发生不合理状况等。对于学生产生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这一状态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创建完善的心理疏导制度,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令人文关怀能够有效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程度[4]。5.融合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校园活动正确的校园活动不但能够调动校园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时体会到自身主体性、充分理解到相关思想政治知识。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教师则能够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向给予人文关怀,透过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掌握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当成主要方面进行校园活动。在举行校园活动时,教师也应激励学生提出意见,并将合理的意见归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展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大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前提下再学习做事,只有真正掌握了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才可以创建科学的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为艰辛,却势在必行,只有建立完善的政治教学体系、不断改善执行政策,打造健全的人文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才可打造出能够为人民服务的人才。在教学中应当一直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出具备人文精神的国家接棒人。

参考文献

[1]韩春晶.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J].环球市场,2016(26):145.

[2]王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103-107.

[3]任健.浅谈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与对策[J].神州.2014(11):146.

[4]韩春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2):109-112.

作者:陈昱竹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