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时间:2022-01-23 10:12:05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新时期高校重大而迫切的现实课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益而必要的补充。高校应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打造全能高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方法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在高校校园中的广泛应用,正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针对网络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变化,高校应与时俱进,适应网络化趋势,积极探索网络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已成为新时期高校重大而迫切的现实课题。

1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运用互联网媒介,参与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关注学生所处的网络生态,在传递理解、关爱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陪伴学生健康成长,实现线下和线上思想教育的有效对接。1.1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时代变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互联网信息时代来临,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跟不上形势,不能与学生在网络上“同频共振”,就容易形成新的“网沟”。旧的代沟尚未填平,新的“网沟”危机已然来临,当“代沟”与“网沟”叠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无法做到了解学生,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轻易丢掉一个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当学生把互联网玩的轻车熟路,互联网已然成为学生一种生活状态的情形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及时跟进,主动占领“网络思政”的阵地,就不能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手段、解决新问题,最终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境地。1.2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在校人数逐年上升,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跟进不足。在很多学校教师与学生的配比早已超过教育部的规定,教师和辅导员要针对性地做好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长成才引导几乎是不可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另外一个成果就是新校园建设。校园变大了,导致教师和学生见面的机会减少,面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充分开展。高校的“学分制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级建制,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因为选课的不同,也很难凑在一起。这些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集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互联网功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学生对互联网的充分使用,使得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解决这些难题有了实现的可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好互联网,投身网络,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网络生态,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网络事件、网络情绪,关注他们的网络生活状态和网络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与回应、引导和纠正,在网络上开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和新战场。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和根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党课、班会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人进行交流谈话,或者深入进课堂、进宿舍等,摸清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等,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还可以打造学生干部队伍,协助作好班风和学风建设。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制度和方法上的历史积累,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绝对不可以偏废。2.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必要而。有益的补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及时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和网络上随时可能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情绪,这些问题和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疏导,很可能会引发大的群体事件和心理危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做不到随时随地进行引导和纠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教育的全方位和无死角。我们在通过传统思想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到场,即使到场的学生我们无法保证他认真倾听我们的每一句教导,而通过网络媒介撰文“发声”效果就要好得多。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他们每天都要占用大量时间来浏览网络。老师在网络上传递的教育信息,会被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接收和消化,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做到“延伸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面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时效性。会议和谈话结束后,教育的内容因为学生的接收、理解程度不同和时间的延伸而出现打折和衰减,更无法做到“不折不扣”的同学间传递。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音视频和文字可以被学生重复、完整地获取,同时,也利于同学间的互相传递,这样就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限“延伸”。但“网络思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只能做“补充”,这是因为“网络思政”的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利用即时的网络通信还是通过网络博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都无法准确获取真实的效果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70%以上的信息是由肢体语言传递的,而网络交流对这70%信息的传递无法获取。经常有学生明明一副满脸不屑一顾、甚至反感的表情,却在网络上应付老师“收到”,“同意”、“很好”和各种点赞,造成“一呼百应”的假象。事实上,教育的目的并未达成。教育其实是信息的传递过程。面对面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和情绪准确把握信息传递的是否准确,辨别学生对信息的接收程度,从而及时对教育进行调整,保证了教育信息输出和输入的高度同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很难做到。另外,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还不够,无法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3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索

3.1打造全能高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校急需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效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这支队伍应该包括教授学者、相关校系领导、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网络教育技术人才,他们既具备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能力,又掌握一定的信息网络技术。这是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学校创造条件,支持相关科研项目,给予外出培训和进修,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的积极作用,增强参与性和积极性,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深入有效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3.2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技术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在就业、学业、情感等方面较易产生问题,网络平台具有专业性、教育性、实用性、服务性等特性,青年大学生较喜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教育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平台。当前,创业创新教育网、就业指导教育网、休闲娱乐网等很受学生的欢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服务作用。通过建立专业的网络互动平台,把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到网络世界,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学生成长成才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介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展示先进典型,使家长、学生和社会更好地理解学校。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安全便捷,这将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3.3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的网络讨论与正确引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全天候”关注网络,把握网络舆情。挖掘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有选择的就近期国内外有教育意义的重大事件深度跟踪,借机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网上发现的小问题、小事情作起,关注网络舆情,找准网上教育契机,最终实现于无形中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的目的。例如,对2017年3月以来的美韩“萨德事件”,在网上网下围绕“萨德事件”而引发的大战,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理国。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不能提倡这种不理智的“爱国”行为。毕竟动机、目的再正义,也不能做出非法的行为。爱国其实离我们很近,因为爱国就是点点滴滴的行动!爱国是一种深沉的情怀,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爱国是一份理解和支持,爱国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是用点点滴滴的行动来支持国家!作为大学生,在爱国的道路上,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应当做“继承优良传统,具有仁慈和宽容之范的国人代表”,将爱国之心化为强国行动。作为大学生,在爱国的道路上,我们,义不容辞。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发展的思维、务实的态度,把浓烈的爱国情、报国志,化为现实的力量,不被一些煽动性言论所蒙蔽,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不被民族狭隘主义所诱惑,做好自己的事,合法、理性、智慧地展现出青春的风采,扛起理国的大旗,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风采,用实际行动将爱国进行到底。3.4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平台。心理素质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其中。快速的社会节奏,使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情感、人际、就业等方面产生困惑与问题。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少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的一些弊端,更安全便捷,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倾诉交流自己的困惑与问题,尊重了学生,学生畅所欲言,没有了顾虑,这将是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论坛、心理咨询邮箱、心理咨询博客和网络聊天软件,为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发现学生的问题,为大学生排忧解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人生、事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当好大学生的参谋和向导,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寿萌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效能建设探析[J].现代商业,2010,(9).

[2]于天红.关注“90后”大学生上网行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

[3]李平生.山东大学: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不能“被动挨打”[EB/OL].http://m.people.cn/n,2015.

[4]郑文斌.论思想政治网络载体的构建管理与操作[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作者:吕春燕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