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研究3篇

时间:2022-06-02 02:52:53

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研究3篇

第一篇

一、问题提出———高校专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介入

目前,对旅游院校专业见习和顶岗实习环节相关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几方面:第一,学生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包括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行业岗位需求和岗位特点、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学生的就业竞争和融入社会的压力;第二,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措施研究,包括教学体系方面的专业实践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实习基地建设、师资力量、校企合作、组织管理等方面;第三,专业实践教学的监控和评估研究,包括构建实践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力图形成一个能够满足行业岗位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文献资料显示,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环节的讨论,多是以就业导向、社会适应为目标,鲜有思想品德角度的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方面的考察。从宏观视野看,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的判断和要求相疏离。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看,也存在与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联系不紧密的情况。《意见》指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如何适应当前高校课程改革和培养方式的转变,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传统,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抓住可资利用的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突破口。

二、高校专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的专业性

结合专业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初始内容,是提高效果的一个关键点。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较多从自己的兴趣、未来就业和发展、自身客观实际情况以及人生目标出发定位的。随着入学专业教育以及大学学习生活的推进,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要求和未来发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从对专业的喜爱还是未来就业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比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学习。此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初始内容的选择上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精心安排。这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初始内容”这一概念,主要是从学生的接受心理角度来考虑,目的是化解、淡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抵触心理。因为,学生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会比较感兴趣,而且大多会比较重视,会从自己专业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来认真对待。这与大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初始内容的选择,与专业的关联性要强、要紧密。越是关联性强、越是密切,大学生越就容易接受,就越容易产生认同感。除此以外,思想政治教育初始内容的内涵还应具有延展性,能够符合逻辑地推导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相联系,这样教育效果就会更好。当前,旅游院校开设的旅游相关专业通常都包括导游、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饪、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等专业。以导游专业景区景点考察见习为例。从专业技能见习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的要求,一是要了解景区,二是实际观摩导游讲解技能。专业教师在选择景点的时候,可以考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古镇或者自然景观等,但不管选择哪种景点,都可以将推动学生对景区景点的了解、欣赏审美和专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比如,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该纪念馆的讲解员因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导游技能和精彩的才艺表演多次在导游风采大赛中获奖。从导游讲解技能训练和见习的角度看,该纪念馆是一个很好的见习基地。同时,该纪念馆是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的系统地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通过对有关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了解和学习,导游专业的学生就会对陈云同志的丰功伟绩、党的伟大历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更多了解。参加过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见习的学生说,通过见习,第一次真正了解和认识了陈云同志及其伟大的事迹,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结合,在初始内容上要精挑细选,既要注意专业业务要求,也要注意其内涵外延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育和引导。

三、高校专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渐进性

高校在学生专业培养方面,逐步形成了以模块化和渐进式为主要特征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学生专业培养计划或者培养方案当中,体现在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基本目标设置,包括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等方面,并进一步细化为课程、学分设置以及学年甚至各个学期课程和学分的设置,前置课程与后续课程以及实践教学安排等。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符合教学客观规律,也符合学生学习规律,能较大程度上提高和确保教学质量,能切实增强学生思维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旅游相关专业的专业实践通常分为两个阶段,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专业见习是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专业实习的前奏。专业见习通常安排在大学低年级,时间较短,以学生在校为主,结合课程或者专业教学,多为按照具体的、单一的目标开展专业见习。专业见习的目标和要求相对比较简单,以观摩、体验为主,较多属于集体行动。专业实习,通常又被称为顶岗实习,通常是安排在临近毕业前的一年或者半年。时间一般比较长,以在校外企业单位为主,通常以个体或者小组方式开展,较多属于个体分散性行动。顶岗实习是对学生培养的最全面、最复杂也是要求最高的一个环节,需要学生直接参与处理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类复杂的问题。从专业能力的角度看,这与渐进式培养学生的理念是一致的,而且与毕业就业关联密切。因此,专业实践逐渐引起各类高校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也应与专业培养的模块化和渐进式结合起来,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在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和方式也应有各自的针对性,也就是要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渐进性相契合。专业见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学针对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专业教师主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论结合实践,强化专业知识,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教育、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与探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专业教师的协助与指导下,学生逐步获得实践工作的能力。由于岗位安排多样化的缘故,专业实习则大多属于个体分散性行动。因此,专业实习或者顶岗实习阶段,教学和实习管理部门的顶岗前安全生产、实习管理、就业指导等教育,需要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强调对学生的引导与学生的自我教育。专业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运用现代企业对员工教育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内容,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衔接;要注重引导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和面向基层就业的积极的就业态度,在工作岗位上磨砺意志、展现自我,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形成责任意识,为今后人生之旅打下牢固基础。在专业实习环节中,还可以安排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考核内容,作为毕业需要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四、高校专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块化和渐进性,与全员育人、注重参与力量的多样性是逻辑一致的。各种力量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互动的要求,需要理顺和制度化此类关系,确保高校育人的效果。按照渐进和模块模式,大学低年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介入专业实践培养的方式途径与高年级应该不同,各类参与主体作用也应相异。相比较其他专业,旅游相关专业的实践性要求更为突出。在大学最初阶段,需要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时候,将专业见习、实习和实践培养方面的要求向学生详细讲解。可以结合行业特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习实践要求,专门拟定计划方案,使学生对自己未来实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政治理论课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以外,还可以根据旅游专业要求突出重点和特色,如旅游伦理、职业道德、行业规范等内容。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可以参与指导学生专业社团。在对学生专业培养中,旅游院校都重视强调职业养成教育,这一部分的工作可以纳入到学生日常品行考察中,由学生处、团委、辅导员等力量来推进。学校青年团组织在组织各类活动的时候,可以注意结合专业,实现校园活动与专业培养和学生思想工作相结合。到大学中期阶段,学生的专业见习安排通常要比第一阶段频繁。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在校专业学习,学生对专业要求、未来职业要求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为了加深学生理解和教学需要出发,此时有必要安排专业见习。前面已经论及专业见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初始内容选择等问题。对于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参与,则需要与专业教师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比如可以将旅游景点的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课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感悟。比如到陈云纪念馆的专业见习,可以引导学生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民主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内容结合起来思考。见习结束之后,可以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就上述等问题进行讨论,撰写见习心得等活动。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见习的结合,不再像是第一阶段那样,学生只是单方面被动接受,而是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具备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兼需专业教师和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从而比第一阶段要求更高,同时也更有效果。对于专业实习,即顶岗实习阶段,各个专业都比较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重视不够,缺乏周密的计划与安排。由于顶岗实习多属于分散性行动,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难以开展。因此,顶岗实习阶段,主要强调引导与自我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但同时,顶岗实习全方位的实训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机会。为了更好地与专业结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能使学生与辅导员、实习指导教师、旅游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主体流畅沟通的流程体系。在专业实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各类旅游企业积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政治理论课教师则还可以参与拟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嵌入到专业培养计划中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中去。

五、高校专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监控的常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制度保障是分不开的,要通过完善制度来实现全程性教育的评价与监控。在培养方案中,应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学校的育人目标和旅游相关专业专业见习和专业实践培养的现有条件,设计与专业见习和专业顶岗实习有关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系统性的要求,形成学生思想政治和职业素质方面的评价标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思政司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中,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板块,对学校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测评要求,比如,“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落实规定的学时学分”,“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年集中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部署和总结”等指标。除此以外,并没有就学生专业见习或专业实践设计比较具体的测评目标和指标。虽然旅游相关专业的专业见习和专业实践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上比较欠缺。在这种情况下,测评和监控体系则更无基础,还谈不上专业见习和顶岗专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测评监控的定位、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反馈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入专业实践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监控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内容、健全的评价组织、合理的评价方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动态的反馈机制。旅游相关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要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专业实习考核中,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实现培养方法与考评程序相互结合。既要重视专业技能培养,也要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育。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就为人处事以及职业、社会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修正自己的行为。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综合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对其专业技能的评价,同时也应对其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进行测评,以实现专业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的旅游业合格人才。

六、结语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联接学校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现全员、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填补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环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场”。这样既能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又寓思想教育于专业教学,最终实现两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共通共融。(本文来自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周利方工作单位: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第二篇

在学科建设方面,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逐步发展与完善,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与其他学科的发展相比,这一学科还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这一学科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存在着“杂、散、疑、平、虚”,以及“学科定位与归属认识不清,专业方向缺乏明确性、稳定性,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从业人员层次不一,招生人数扩大,社会态度冷淡”等问题。在专业建设方面,“目前思政专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近些年来思政专业的改革缺乏从总体上对改革方向的定位研究,改革举措常带有盲目和急功近利的倾向,还有的忙于利用本专业‘孵化’新的实用性专业,实行‘工作重点转移’,而思政专业这只‘母鸡’却备受冷落。第二,本专业在有效地研究和宣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方面不够主动,‘等’‘靠’的思想比较严重,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距离,导致本专业的社会地位日渐下降。第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直接需求逐渐减少,存在着学生不爱报考本专业,考上了不爱学,学了也不好就业,就业了往往也不干本行的尴尬局面,造成了高校资源的严重浪费”[1]。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有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学门下二级学科时期遗留下来的“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属于教育学的争议”未解决的影响,也有明确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二级学科后,虽然形式上定位明确,但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的关系至今没有理顺的现实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学科属性,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归属在哪?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来承担还是由其他二级学科担负?综合考察学科设置情况,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担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

诚如有的学者所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都是为了实现群众的根本目的——提高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满足群众促进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科学性特征,正是这种内在联系的体现。所以,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理论的同时,也创造了把自己的理论转化为群众的思想、行为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革命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内容,这既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特性。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人、教育人,就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2]既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作为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在许多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招生中增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向,又如何理解?同时,该学科的重心是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在于教育,仍然是目前学界争论的重点。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教育,是一个政治学学科和教育学学科交叉性的学科,应当正名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表现于教育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其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代名词。还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之间界限不明,国家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二级学科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厘清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边界关系,故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德育学来替换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既可增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其他二级学科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又可与我国古代德育或西方德育接轨并突显与它们的本质区别;为此,应该将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法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单独成为一个门类,其中马克思主义德育学应包括以下分支,即德育学原理、德育方法论、中国德育史、外国德育史、比较德育学、德育心理学、应用德育学(包括网络德育、传媒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3]

不仅如此,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特别是伴随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推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又引起了人们的争议。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政府部门和学界习惯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简单地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比附,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是对应的。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原“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对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在2005年的学科规划中,没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对应学科,于是,“为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2008年4月,国家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此类认识充斥于各部门文件与部分学者的论述中,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我们始终有一个疑问: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还是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如果是为了后者,那能否将意识形态建设仅仅等同于几门课?

对于上述这些认识我们应如何看待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梳理一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学科化的过程,寻找其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内在根据。虽然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初,在阶级关系的互动中,在阶级、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需求中,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产生,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学科化的实现却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中国共产党来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早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问题,就提出了党员教育的“政治化”和“科学化”问题。1938年,他又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研究军事的理论,研究战略和战术,研究军队政治工作,不可或缓。”[4](P554)建国以来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工作是科学”的是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1954年,他在南京军事学院讲授政治工作课程时,明确提出要把政治工作当作科学来看待、来研究。这些提法虽然意识到了政治工作的政治化、科学化,但是没有得到及时总结与深化。重新提出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问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5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重大发展。”[5]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专门论述了思想理论工作的任务,对思想理论工作的政治化、科学化问题做了明确说明,认为“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这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6(]P180)、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探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正是在此指导下,中国思想界开始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大讨论。

1980年4月14日,《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提出:“革命的政治工作同样是一种专业知识,一门科学。”1980年5月27日~6月6日,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集中讨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引发了全国大讨论。在座谈会上,原一机部副部长孙友余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概念。随后,《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纸发表了大量文章,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学科。1980年8月11日,严求实在《光明日报》上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为题,专门论证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问题也很关心,他于《文汇报》上发表了《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的文章。其中在第四部分,专门就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问题作了论述,提出要早日建立马克思主义德育学。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大讨论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整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把它列为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这实际上就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1982年11月,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宋任穷在全国党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1983年,、中组部等单位联合下发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科学性、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是专业干部。”[7(]P381)1987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概括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8(]P103)这是我党第一次在文件中公开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意味着全党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认识。以上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认识及党的文件中的相关规定,既宣告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确立,又为其学科化提供了政治与制度保证,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明确要求:“中央和地方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9(]P380)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建立问题开始被国家提上议事日程。按照中央有关要求,教育部召开了学科专业论证会,确定学科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1984年4月,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批准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1984年起试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当年招生计划为360人,这标志着国家通过正规化教育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开始。6月,为培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教育部又批准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此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普通高校相继创办,学科建设逐步加强。

1987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要求“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10(]P103)。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了研究生专业目录,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军事学一级学科中增设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从1988年起开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年,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10所院校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从而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步入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进程。1991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许征帆教授开始领衔挂靠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方向的博士生。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明确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们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发展规律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11(]P186)1997年,国家把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专业整合,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全国只有三家: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清华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作)。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被确立为部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本科层次的学科名称仍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置师范与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既可授法学学位,也可授教育学学位。这样就形成了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上的不一致。2004年始,中央在多个文件中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2005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同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新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4月,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这样,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经隶属于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历经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二级学科阶级,最终其学科定位、学科属性得以明确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30505,学科性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12(]P477)。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三个认识。第一,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确立根据与根本任务在于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组合词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活动与学科,是关于“思想政治”的教育,而不是其他。在这其中,教育是活动的方式,是手段,它限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状态与运行模式——必须按照教育的方式进行,遵循教育的规律,实现教育的目的,但它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本质还在于“思想政治”,在中国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知识教育之处在于它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播思想,更要实现思想的改变;它不同于思想教育之处在于,它解决的不是所有思想问题,而是与政治紧密相关的思想问题;它不同于政治教育之处在于,它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性,还要融政治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以这三个认识去比照前面我们所提到的相关争论,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首先,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肩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其重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教育,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学科中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或方向是画蛇添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意义与规划的认识不到位所致。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确承担着德育的任务,但是我们一般所讲德育主要限于对人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品质的培养,两者在道德思想的灌输方面有着交叉,但相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特色更为明显,思想政治教育之道德思想教育主要在于实现其政治目的,德育却带有提升人的道德素质的普遍意义。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着学科支撑,但不是仅仅为其服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应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虽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找到了学科归属,也找到了人才培养的归属学科,但由此而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对人才的培养,只是为了培养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教师,进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狭隘地定位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服务,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各学科的建设的确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着学理上的支撑,但学科建设的内容更为广泛,它不仅仅是个课程建设问题,其目的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培养马克思主义人才。

如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仅定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那就失去了建立一级学科的价值与意义。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说,将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地作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母胎”,不仅没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明确,相反却使培养人,具有满足人的政治社会化需求之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陷入迷失。这样做,不但使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难以体现与实现,而且其特有的培养、巩固社会民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职能难以展现与展开。甚至就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这一直接目的也难以实现,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覆盖的不仅仅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它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课程,为它们提供着如何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如何提升民众(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指导与借鉴。

作者:李合亮工作单位:聊城大学

第三篇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诸类视角

1.基于文化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众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中,关于文化本性的研究是最为常见的。通过梳理可以发现,该视角研究着重于四个层面的论述,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用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的论述。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即其实践性。韩迎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及使命》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作为文化存在的合理性阐释与论证。[1]由此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描述其文化本质与属性的范畴,而文化本性是作为社会规则意义上的发生、人类内在精神文化意义上的发生和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发生等三个层面延展而来的。从哲学层面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能动的本体存在,自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运行的规律,并在规律的指导下把科学知识、道德价值、政治理性等内化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张耀灿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在于通过形成“文化场”来促进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耦合[2(]P400),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不是在于文化本身,而是“以文化人”的教育价值。沈根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应由渗透、传承、过滤、控制、纠偏、变迁等具体文化价值来体现。[3]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源于自身的目标定位和结构体系。陈建斌从文化学的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进行解读,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主要是通过其独特的目标定位、内容体系和过程特征体现出来的。[4]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必然带有鲜明的阶级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也必然是它所服务对象(无产阶级)的政治本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进行统治和控制的一种手段,是一个社会文化生态的重要部分。”[5]顾友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既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文化的高度概括与集中表达,更是特定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的深化与超越。[6]

2.基于文化心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学界纷纷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范畴进行研究,厘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反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化亲和等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齐卫平教授指出,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视角反省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自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大问题。这种不自信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价值的不自信、对思想理论战线上正确与错误博弈制胜不自信、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功效不自信、对用先进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不自信。这些问题既有外在客观层面,更有内在心理层面。因此,他认为破解文化心理桎梏,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建立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意义的自觉和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价值的自信。苏振芳认为要破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认同的问题。他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文化认同教育要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以及文化认同与诸多深层次矛盾等三个层面的关系。破解文化认同难题需要从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注重文化阵地建设、坚持正确文化导向、发展大众文化等几个方面着手。[8]除研究受教育主体心理外,学界还关注到了文化自身感染力和亲和力的问题,这一研究视角既突显了文化本质属性,又体现了教育的人本精神。构建文化亲和力的路径有三点:其一,大众化理论和指导性实践相结合,优化亲和力的内容;其二,专题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丰富亲和力的形式;其三,自然性和夸饰性相结合,改善亲和力的环境。综上来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化亲和等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文化心理合力。在当下文化心理失衡的情况下,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心理层面的研究对于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大有裨益。

3.基于文化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研究,侧重于三个视角。第一,文化安全的视角。当前面对西方广播文化、影视文化、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等文化渗透和文化安全威胁,思想政治教育应自觉担负起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认同的历史使命。第二,文化牵引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高低取决于文化环境牵引力的强弱。当前,我国文化环境繁杂,各环境要素之间相互抵肘,难以形成牵引合力。吴成钢认为,文化牵引力是一把“双刃剑”,先进的文化能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引导人们追求高尚和健康的生活,落后的文化会复活和产生一些腐朽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人们追求庸俗和堕落的生活。[9]因此,必须重视文化牵引力问题,消弥不利文化力量影响。第三,文化思潮的视角。在全球化进展的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此消彼长,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伦理道德和精神信仰等领域表现出强大的吞噬与同化效应,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和困惑。学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性质作出正确判断,对其历史过程、多重内涵和现实表现及其派系纠葛作出科学分析,化解社会思潮的吞噬与同化效应。以上三个层面虽然视角不同,但都共同指向了文化环境选取的价值目标。

4.基于文化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目前,基于文化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共有三个大类:第一类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域性文化比较。例如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比较、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比较、内地发达省区与欠发达省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比较等。此类比较多从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等层面入手,描述差异、鉴别甄选。第二类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历史性比较。这类比较是面向历史纵向的比较。主要有中国历史诸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理论体系、方法手段、价值目标、结构体系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比较;西方不同历史时期主流教育思想的研究与比较等。第三类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文化与外在文化比较。这类比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具有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以及大学文化、地域文化、网络文化、流行文化等具体形态文化之间的比较。多年来,这三大类比较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诸多全新的研究视野。

5.基于文化范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已经十分普遍,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研究却不多,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因为文化具有属人性,因而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研究作为人学范式的一部分单列出来;二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教育性重于文化性,而没有独立研究的必要。近年来,有关研究多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内涵、体系、价值等角度进行论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成两个独立的主体,割裂了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特有内涵和逻辑架构。由此可见,在文化范式层面上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体系建构。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批判审视

1.概念界定存在偏差,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性之一,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不能与其它形态文化相混淆。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文化学上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母体存在的文化多数被划归到广义文化之列。所谓广义文化,李秀林先生将其定义为“人的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即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一切人化的事物”[10]。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多数学者认为是文化孕育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宏观意义上文化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通过优势选取和良性发展最终引领文化母体的发展。这种认知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作为广义文化的附庸,只看到了其一般属性而没有看到自身特殊性,在概念界定上存在偏差。笔者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造的理论体系和践行模式,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原则、精神意志、价值规范、组织实施、运作方式、教学研究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狭义文化,不能使其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应清晰地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强调其拥有的政治性、教育性、意识形态性和层次性等特殊属性。

2.范畴界定不明确,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应有归属。界定范畴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提,范畴不明确,研究必然失之偏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也应如此。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学者通过不同视角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进行了解构和范畴界定,但不明确、不科学的情况多有存在。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自我独特的逻辑体系和逻辑结构,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客观存在的具体内容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主要体现在客观可视的有形体,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规则、原则和技术方法等。这一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最为表层的部分。第二,作为精神意志和观念形态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个层面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核心。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规范、精神理念等。第三,作为运行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主要包括组织实施、协调运行等。这个层次主要指向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功能性和实践性。也就是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的文化形态存在,也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存在。

3.范式不清晰,未能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独特范式。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已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由价值取向、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知识语素等五个要素构成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是什么呢?学界并没有给出较为清晰的回答。笔者认为,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生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它也理应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五个要素。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应有五个层面的主张: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应确定与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和认识方式;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借助于文化哲学理论;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要有具体的方法手段;第四,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外部诸要素;第五,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合理的文化选取。这五个层面的主张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独特范式的建立带来了可能。

4.语言体系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语言欠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范式的缺失使其很难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需要借助于文化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但并不等于其它学科的语言体系就完全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遗憾的是一些研究将相关学科语言简单拿来、生硬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中来,完全不顾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需求。笔者认为,文化研究本身就是在跨学科的丰富语境中不断建构自己新的研究话语,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例如在文化增殖、文化参照、文化情景、文化激活等问题的研究,都需要利用思想政治学学科语言加以改造和革新,对其内涵、外延、本性等进行重新阐释,以生成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研究话语。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未来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分支和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理应有自己的研究范式。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应突出三个层面的内容。

1.面向问题层面的研究。“问题”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1]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发现有价值的现实问题、积极研究困扰学科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积极探索效能强大的实践问题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之一,它是把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研究范式。尽管现在学界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并不能说明该领域的“问题”已经穷尽。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运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等诸“问题”,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领域。就目前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领域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实证分析,注重文化问题的数据实例剖析,提升该领域研究的说服力。其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微观问题的研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多,而关于文化主体间性、文化激活、文化冲突、文化范式、文化信仰等微观层面问题的研究不足。因此,应该在延续宏观研究的同时,加强微观层面的研究。第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应用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当是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领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应用问题,如文化咨询问题、文化引领问题、文化错位与纠偏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向实践层面提供了方向。

2.面向信仰层面的研究。人本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特性,它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关心人、帮助人、教育人和提高人,根本方法在于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牢固树立人的科学信仰。刘建军教授指出:信仰的确立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体对其所遇到的各种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比较、认识和选择的过程。信仰的确立有多种途径,恩格斯提出的三种途径有很丰富的理论内容。要保持住自己的人生信仰,需要做许多工作并借助许多社会条件;需要与其他社会成员取得信仰上的一致,并形成一个稳定的信仰团体;需要有强大的国家意识形态做背景力量。[1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正是承担了确立、保持个体或社会群体科学信仰,化解信仰危机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蕴涵了大量信仰导向和信仰资源,学界开展文化信仰领域的研究除要明确研究责任、目标、原则、方法外,应放眼于文化融合、文化伦理、文化失灵与重构等更广阔的领域。通过细致的观察、严谨的考证,提升文化信仰层面的研究效能。

3.面向规律层面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规定性。正是基于这些质的规定性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同样具有规律性和质的规定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具体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普遍性规律的同时,更应注重研究特殊性和具体性规律。所谓普遍性规律,通常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领域与思想政治教育其它研究领域共有的规律,如适度超越律、双向互动律、内化外化律、协调控制律等,这些规律不仅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领域,同样也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其它领域。所谓特殊性和具体性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区别于其它研究领域的规律,如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规律、接受规律、发展规律、实践规律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规律研究,必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作者:马寒工作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