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音乐剧发拓展问题叙述

时间:2022-05-09 03:56:00

有关音乐剧发拓展问题叙述

摘要:音乐剧现如今风靡全球,成为最成功的舞台剧种之一。在中国,音乐剧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和欣赏档次的提高,越来越多地人对于音乐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的新亮点。本文从音乐剧兴起的原因、内涵及特征、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音乐剧发展的趋向等方面,对近些年来我国音乐剧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我国音乐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音乐剧;娱乐性;商业化;市场

“音乐剧是激发人情感又给人娱乐的戏剧表演作品。”《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有关条目从理论上对音乐剧的娱乐性品格做出了明确界定。音乐剧是舶来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风靡全球。毫无疑问,音乐剧已经成为当代世界舞台剧中最成功的剧种之一。从音乐剧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很明确的发现音乐剧的本质,即是音乐、舞蹈、戏剧融为一体的大众化、商业化的演出形式,其特征是综合性、娱乐性、大众性及商业性。

近年来,音乐剧逐渐登上了中国的戏剧舞台,其中,既有由欧美原版移植来的,由外国音乐剧团来华展演的,也有我国艺术家自己创作。上海大剧院上演的著名音乐剧《猫》、《歌剧魅影》,前几年春晚演出的《不见不散》等等,都为国人献上了丰盛的“精神大餐”。这些都体现了音乐剧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国人对音乐剧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的思考。

根据1996年以来的文献检索,涉及到音乐剧发展的文章有四十多篇,主要来源于《音乐爱好者》、《人民音乐》、《大舞台》、等期刊及部分专业学院的校刊,主要内容是探讨音乐剧的规划与开发、经营管理等问题。文章以此为基础,总结归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关于音乐剧发展的研究状况,并展望其研究趋向。

一、音乐剧的特性及风靡全球的原因

(一)起源决定其特性——娱乐性

从音乐剧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它的源头由十九世纪欧洲大陆盛行的古典轻歌剧、喜歌剧和英国伦敦走红的戏剧和滑稽讽刺剧组成。最早的英国音乐剧,在当时往往被称为“音乐喜剧”或“音乐话剧”,其基本艺术特征是常常包含一个轻松、愉快、滑稽而又激情浪漫的松散剧情以及一组曲调通俗悦耳的歌曲与伴唱,色彩绚丽、赏心悦目的舞蹈。因此,它的创作、生产和存在的基本目的,就是取悦那些来到剧场寻求轻松、娱乐的观众。[2]13

遍览音乐剧作品,可发现每一部都打上了鲜明的娱乐性标识。文硕就曾经表示,其实,音乐剧就是一种娱乐型的文化、一种社会流行文化、流行艺术。音乐剧不是高雅艺术,而是世界范围内与现代都市文化最为贴近的娱乐产品,需要进行强有力的市场营销运作。娱乐的关键就是娱乐大众,所以从娱乐营销学角度看,一部音乐剧想要真正愉悦大众,在市场上的获得成功,就必须与观众建立一种感情上的联系,这样才能创造一种让观众无法拒绝的感情体验,从而获得最大盈利。音乐剧的娱乐性不仅表现在歌舞升平的表演形式和题材内容上,还体现在创作上的开放性。[4]103

寒春凌认为,音乐剧的综合性是从它的艺术构成来说的;娱乐性是它的性质,大众性是它的观看对象;商业性是它的包装运作方式;他的基本风格是戏剧性和幽默滑稽。由此可以看出,娱乐性是音乐剧的主要特征。

居其宏在其《音乐剧:摩登艺术与中国市场》阐述:对观众而言,娱乐性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磁力。没有音乐剧的娱乐性品格,就没有音乐剧的观众,也就没有音乐剧。市场是音乐剧生存的沃土,只有按市场规律运作,音乐剧才有生存、发展的希望。总结起来:在音乐剧制作过程中应当切实体现“以观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11]

(二)风靡全球的原因

针对音乐剧风靡全球的原因,居其宏认为,音乐剧在不到半个世纪的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现象,能够使亿万不同种族、不同肤色和不同文化层次的普通人如痴如狂,社会学家、文化史家对它发生强烈的兴趣,努力探寻这种文化想象背后的人文价值;观众对它发生强烈兴趣,乃是因为它向人们提供了任何其它艺术形式均无法提供的那种被震撼、被征服的剧场体验;艺术家们对它产生强烈的兴趣,是因为它向他们从创作和表演两方面提出了自有艺术以来综合程度最高,因而也是最前面、最严峻的挑战;文化商人对它产生强烈兴趣,是因为它能够为他们赚取极为丰厚的利润。无论是艺术魅力的牵引还是商业利益的驱动,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中国的艺术家、文化商人纷纷涉足音乐剧,从此看来,中国音乐剧需要发展也同样毫无疑问。

二、音乐剧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一)起步晚,规模小

中国的音乐剧发展起步较晚,如今没有形成什么规模,据2006年3月《环球》杂志的一个数据可以充分表现出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状况,70%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音乐剧,90%的人没看过音乐剧。在大型城市,如上海和北京,也主要以引进外国经典音乐剧为主,像这些年引进的《悲惨世界》、《猫》、《音乐之声》、《巴黎圣母院》等。其中音乐剧《狮子王》在中国演艺界创造了101场演出、16万观众人次、7200万总票房、最高单日出票突破5000张的记录。而对于还在起步阶段的中国音乐剧,发展的过程困难重重:票房不理想、艺术水平不高,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中国音乐剧的创作者们。[6]

(二)原创音乐剧不景气

在上个世纪最后十多年中,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对音乐剧寄予改变中国戏剧不景气现况的厚望,或热心介绍国外音乐剧,或自己动手创作上演中国的音乐剧。一时间,国内剧坛煞是热闹。先是沈阳话剧院上演了根据台湾电影改编的音乐歌舞剧《搭错车》;接着,南京前线歌舞团的轻歌剧《芳草心》热热闹闹地晋京演出并被全国各地剧团学习和移植。而早在九十年代初,哈尔滨歌舞剧院在株洲全国歌剧观摩演出中推出《山野里的游戏》,这个我国首次正式挂牌音乐剧的“游戏”,不仅在国内市场颇受欢迎,而且还演到俄罗斯去了。接连几个戏成功的演出实践不仅大大鼓舞了音乐剧探索者们的士气,也让所有的业内人士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振兴中国戏剧事业的希望。然而,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接下来音乐剧的市场遭遇却每况愈下,新上演的音乐剧的演出状况一个不如一个,有的演不了几场就散场,有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演出了上百场,却还没有收回几百万投资成本的零头……最近几年来音乐剧的市场情况似乎向人们证明了一个事实:音乐剧可以振兴欧美戏剧,却改变不了中国戏剧不景气的状况。[8]在前段时间结束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中,《五姑娘》、《蓝眼睛,黑眼睛》、《快乐的推销员》三部原创音乐剧入围文华新剧目奖并参与竞争大奖,可它们能够走进中国艺术节可谓道路坎坷,而能否真正进入演出市场并收回成本甚至有盈余还是个未知数。这三部音乐剧虽然在艺术节前都分别演够了50场,但《五姑娘》和《蓝眼睛,黑眼睛》的很多场次是“硬撑着”演下来的。而1999年就亮相的《快乐的推销员》,四年来演出100余场,平均一年演出不到30场,这个数量也与音乐剧市场化运作应该达到的长线演出的目标相差甚远。[7]从总体而言,目前中国音乐剧仍处于初级阶段和描红状态。

三、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创作者及演员匮乏

文硕认为,中国自己创作演出的作品大都以失败告终,首先是在于这些剧目的创作者对于叙事音乐剧“珍藏着我们最需要的专业智慧”的漠视。他们完全忽视了百老汇鼎盛时期音乐剧经典剧目的一个共同经验,即在情节构造上的生动性、丰富性和“莎士比亚化”,以及必须对各个构成元素进行整体整合的创作理念;其次是中国音乐剧这个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创作体系中,有的创作与演出脱节,有些音乐剧从业者对这门新兴舞台综合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多,毫无理论准备,带着对欧美音乐剧历史与现状的诸多误解和误读的先天性缺憾,便满腔热情地投入创作和演出实践;最后是宣传营销方式不符合自身需求,他认为中国音乐剧的制作着眼于“低投入”“小制作”,这其实是脱离“文化产业”的造美机制来谈论音乐剧的生产的。

就音乐剧演员本身而言,综合性的素质训练要求很高,要能歌善舞会表演。而我国艺术院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专业化教学模式,不利于综合型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不利于综合性表演素质的提高。只是某个专业比较强,极少有舞蹈、声乐、表演这些音乐剧必备的表演要素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这样,即使有好的音乐剧本,很难找到合适的演员去演绎,同样也限制了音乐剧的推广。

(二)创作创新少,脱离群众

资小玉说中国音乐剧在创作方面,缺少创新意识。在音乐方面,基本上符合戏剧情节需要但多套用现成流行曲调,或照搬符合剧情内容及节奏的流行歌曲。在舞蹈方面,未能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舞蹈多为搭配成分,而没有成为剧情的构成要素,一般只发挥了其烘托性而忽略了抒情性和叙事性,且主角演员多无舞蹈语言来表现内心情感、心理动机等。在剧情方面,无论原创还是改编,故事情节都非常简单。戏剧情节设置中时有漏洞,缺乏严谨和一定的深度。规模形式上,浓缩化、简单化、模式化了。[1]

二毛认为,中国的原创音乐剧步调整齐地追随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的步伐,集体向印象当中的百老汇想当然地看齐,一样的百老汇故事结构,一样的音乐风格体例,一样的豪华场面的铺陈,呈现出单一化、百老汇化的倾向,没有创新和进行本土化的改进。[3]

著名作曲家伯恩斯坦都说,美国人渴望看到新戏,就像渴望看到一场精彩的棒球赛一般。可见,创新对于音乐剧来说,对于观众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中国歌剧院刘诗嵘认为,目前音乐剧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原因是我们脱离了群众,没有深入到群众内心,观众不买帐。要把中国观众的内心所想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观众喜欢的好作品。

(三)受众有限

任何一门艺术想要长久地发展并且保持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不能缺少的是真正懂得欣赏它的受众群。《猫》这一类的音乐剧在西方是一个规模超过百亿美元的巨大文化产业,要在中国本土演出,必须要有打造高端艺术精品的意识和经营大宗项目的能力,还要考虑中国观众对异域文化的接受和投入程度。这不是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区域或普通观众能承受得起的。于是可见,以《猫》为代表的西方音乐剧引入中国,在中国目前的文化艺术范畴内,可谓是一种贵族精英艺术。它主要局限在经济发达、文化艺术氛围浓厚且存在一定数量的有较高经济收入、文化素质较高层次的观众群(以白领阶层为主)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它票价昂贵,受众有限。音乐剧到底还能在中国热多久?[1]它能否在中国持续良好的发展,这正是人们所担忧的。

中央歌剧院蒋力认为应充分考虑那些不了解音乐剧的观众,音乐剧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要加大。只有吸引观众才能实现音乐剧的发展。

(四)缺乏产业化运作

方世忠同时还指出国内专家们的讨论总停留在音乐剧的表演和制作样式上,对于音乐剧的产业化运作却很少关注。音乐剧是在商业运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该以商业化运作为目的,从创作之初就要考虑市场回报,这样才能投入大于产出,以达到一年演出上百场的状态。西方音乐剧的生存之道则寄托在赢得观众青睐的眼球经济上,寄托在观众的腰包上。在中国的演出一直采取“高票价、短档期”战略,以规避风险;而这种战略恰恰极其短视的和自杀性的,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音乐剧“低票价、长档期”的市场规律,把最广大的受众群排斥在音乐剧剧场之外。并且,缺少专业化的演员梯队和舞台技术人员,常常靠明星来打造音乐剧。著名音乐剧制作商卡麦隆?麦金托什就曾对中国媒体指出:“音乐剧是制造明星的,不是靠明星的。”不仅如此,还缺少强大的品牌推广能力,缺少规模的制作模式,缺少专业化剧院硬件,特别是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

上海大剧院的方世忠认为,中国音乐剧市场的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极个别大型剧院才可以承办音乐剧的演出,也只有整个行业合作或是学院才有能力创作一部较为成功的音乐剧的。这样,整个中国音乐剧市场就没有竞争的压力,这种推动音乐剧向前发展的力量就几乎没有,只有来自媒体和大众的压力。可行业间的压力是相互竞争比较优劣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行业之间看出自己的不足与优势,从而进行改进,推动行业内部的前进。[9]374

四、中国音乐剧发展趋向

(一)发展的民族化

回顾美国音乐剧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成功的两大法宝,这就是不断创新和本土化、民族化。任何一种外来文化都必须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够开花结果,音乐剧同样如此。欧美音乐剧是在欧美深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与东方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差异,如果不缩小这种差异,就会发生排异反应。

方世忠认为选择“本土化”道路,需要借助国际专业音乐剧公司的品牌资源和创作规范,采用国际通行的商业运作模式,完成音乐剧产业化资源的互补,打造和完美中国音乐剧的产业链,才是一条尽快实现由依据产业化目标的捷径。这样不仅是技术和资源上的合作,更是着眼于未来的长期战略合作,通过此举,可皆足国内强大的演艺资源和媒体资源,结合国外音乐剧公司的剧目品质优势和专业制作实力,打造音乐剧产业化孵化平台。其目标就是要实现以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本土化的人才团对制作中国自己的音乐剧。[9]15-16

曾泽刚认为,只有把音乐剧这种外来形式与我国的传统戏曲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民族音乐剧的形式,从而走出一条振兴中国戏剧的新路来。戏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程式化了。程式化了的戏曲的音乐舞蹈都已经与时代相去甚远,因此,现代人与它产生了距离和隔膜,使人非得带上一种欣赏文物的眼光才能够走近它;同时,程式化的瓶子太小,现代五花八门的生活内容无法装进去,这就使得它在内容上也无法吸引现代人的目光。这就是戏曲为什么会逐渐衰落、中国戏剧一直景气不起来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它与音乐剧结合的最大障碍。好在音乐剧不拘一格,没有任何程式可言,只要打破了戏曲的程式,就能建立起我国的民族音乐剧来。我国的音乐剧要建立建设好民族音乐剧,把欧美音乐剧的形式与我国传统的戏曲形式相结合是唯一可行的道路。这不仅有利于音乐剧在我国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戏曲的革新。[8]

寒春凌认为,思想感情的名族化是音乐剧能够在中国生存发展的深厚基础。创作者与表演者对蕴藏着民族性格与民族气质思想情感的展现,是音乐剧张扬独特人文内涵的审美体现;其次,艺术表现的民族化是音乐剧在中国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最后,题材资源的民族化是音乐剧能够在中国生存发展的无尽宝藏。

郭芳认为要实现中国的音乐剧之梦,首先要从模仿开始。学习欧美音乐剧的先进经验,不仅是在课堂上,甚至在剧场里也可以搬演欧美音乐剧的经典剧目,来培养我国的音乐剧场制作人才和观众。其次,“原创也是一条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思路。”当现代音乐剧传到中国时,如何使外来的音乐剧“中国化”,似乎成为当代中国音乐剧创作与研究的中心课题。要发展中国的音乐剧,就必须使它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使她中国化和本土化,中国的悠久文化,那么多动人的故事,为音乐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源泉,所以创造本土音乐剧有必要作为发展中国音乐剧的主流。

(二)产业化操作

居其宏在第三届全国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和全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理论研讨会会上就曾经开宗明义地申明了观点:产业化一定是中国音乐剧的必由之路,如果不走产业化之路,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欧美音乐剧的历史也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其产业化之路,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中国同行借鉴,而中国音乐剧在市场探索方面,几乎没有成功经验。

寒春凌认为,音乐剧在中国市场化过程应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观念的创新;第二是要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第三是要创建一个良好的运作机制,即实行“制作人”制,来保证优秀的词作家、音乐家和导演、舞蹈编导对制作人权为的绝对遵从;保证长期上演的优秀剧作可能在连演唱长二十多年、连换了多批演员时,始终有一个制作人在管理、运营剧目的演出,并保持其风格不变。

郭克俭认为产业化造作涉及到市场、观众和票价问题。就市场问题,崔新认为,中国的市场很难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市场”等量齐观,中国的市场并不完全以观众来衡量,没有观众不等于没有市场,政府投资、企业集团投资搞公益活动都是市场。作为与国外等同的“市场”概念,居其宏提出中国音乐剧主市场的概念,他说,就现阶段和可以预见的未来十年而言,中国音乐剧主市场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观众问题,是必须建立在好戏和好演员的基础之上的,音乐剧并不缺少观众,他们以高校学生、白领阶层、中青年知识分子、城市青年为主,其收入及经济来源不一,大受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影响,投入文化娱乐消费的份额相对较少,属于弹性观众,制约他们的是音乐剧的艺术水准和门票价位,如果票价处在经济可承受的始终位置,他们便可成为剧院的常客,否则则无缘音乐剧。而票价问题,郭克俭认为,票价应该和国民平均收入成正比。像中国现在动辄数百上千元的票价,普通工薪阶层及时非常爱好音乐剧,看看新鲜还可以,让其每月为一场戏倾囊而出,是绝不可能的。显然,这种一锤子买卖的音乐剧票价,是典型的“短期”行为。[6]

(三)政府应有的正确角色

就音乐剧现状而言,到目前为止,音乐剧的生产依然靠政府的投资为主。音乐剧的生产尽管本应是一种市场化的操作,但在中国现阶段,依然离不开政府。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在支持中国音乐剧的发展、促进中国音乐剧事业的繁荣等方面的作用依然巨大。

周稽认为,影响音乐剧发展的无外乎两个因素,一是音乐剧自身质量的提高,二是政府支持,歌剧界应努力调整和更新观念,政府的支持则要求政府必须认真的把音乐剧的发展放在工作日程上,真正关心了解其内部规律、现状和存在问题民制定出能够促进音乐剧事业发胀的有效政策。他同时认为,文艺体制改革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改革的外部环境很差,如剧院人才属于院团,未真正流动,致使人员剥离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于庆新认为,政府领导除给钱外,应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尊重艺术规律,抓住精品。刘峙荣归结为“多管少卡”,“多管吃住”、“关心剧院城站”、“关心艺术发展”,“少卡演出剧目”。

五、对于音乐剧研究的展望

中国音乐剧面临着最严峻的国际竞争,而音乐剧是时尚与商业的混合产物,它的表演没有限制,活动的道具和舞蹈一起,构成了一个流动感非常强的舞台,在它背后的商业开发模式却是严格而规范。舞台上的自由和舞台下的规范造就了音乐剧的魅力。音乐剧在中国,音乐剧制作人是中国人,与观众之间不存在异质文化的隔膜,中国的音乐剧制作人与中国的观众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这些优势是任何外国人无法比拟的。只有适合于中国的音乐剧才能最终长久地大面积地覆盖中国市场![10]

在音乐剧研究方面,我国的音乐剧研究者,已经作过了积极且深入的研究,从音乐剧剧本的创作开始,包括舞蹈、音乐、剧情方面都作了精心研究;在专业音乐剧演员的培养、训练方面,从针对于音乐剧的学院培养开始,都作了细致的规划,包括演员的专业性、对于市场的了解、以及演员的综合素质都作了详细的要求;如何适应中国观众进行民族化的发展,如何就利益方面进行产业化的操作,都作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笔者觉得对于中国音乐剧民族化,研究者多强调与中国的民族戏剧与民族舞蹈相结合,在创作中融入民族情感和思想,以及在题材资源上的民族化。但在细节方面还是没能够真正指导到和启发到音乐剧创作者和演出者以及制作人,使他们从新热情的投入到创作演出中去。至于产业化问题,研究者提出的产业化都只是一个大框架,不够细致,中国与外国是有差距的,观众整体艺术修养、整体消费水平、中国的民族文化、以及如何适合中国现有的公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的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资小玉.音乐剧在中国本土的“二分夹层”现象[J].当代戏剧,2005,13(9).

[2]张旭,文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二毛.国产音乐剧: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J].音乐爱好者,2004,4(6).

[4]文硕.音乐剧的文硕视野[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慕羽.百老汇音乐剧――美国梦和一个恒久的象征[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6]郭克俭.聚焦文化市场,打造世纪平台[J].中国音乐学,2006,8(2).

[7]居其宏.音乐剧:摩登艺术与中国市场[J].音乐爱好者,1996,5(10).

[8]曾泽刚.戏剧的新路——谈音乐剧的民族化问题[N].中国音乐,2005-9-26.

[9]方世忠.音乐剧@上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10]居其宏.中国原创音乐剧如何走向辉煌[EB].,2002-03-21.

[11]Macmillan.NewGroveDictionaryofMusicandmusician[M].London:TheUniversityofLondon,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