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动物的成语十篇

时间:2023-03-22 12:38:50

有关动物的成语

有关动物的成语篇1

1、非池中物: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2、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3、延颈鹤望:像鹤一样伸长颈子盼望。比喻盼望心切。

4、五毒俱全: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都做。

5、争猫丢牛:比喻贪小失大。

6、以蚓投鱼: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7、朱颜鹤发:朱颜:红润的脸。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8、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9、含沙射影: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10、獐麇马鹿: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11、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12、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13、狼虫虎豹: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14、普渡众生: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15、成群结伙:犹成群结队。谓众多的人或动物聚结成一群群、一伙伙。

16、鱼游釜中:釜:锅。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17、鸷鸟累百,不如一鹗: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1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19、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

20、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21、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2、脏污狼藉: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23、煮鹤焚琴: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24、葬身鱼腹:尸体为鱼所食。指淹死于水中。

25、鹰嘴鹞目:形容外貌奸诈凶狠。

26、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27、捉鼠拿猫: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28、鹰击毛挚: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

29、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30、鳄鱼眼泪: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31、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32、鱼馁肉败:馁:鱼臭烂;败:肉腐烂。鱼烂肉腐。泛指变质的食物。

33、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34、众盲摸象: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35、招蜂引蝶: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36、朝阳鸣凤: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37、走头无路: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38、鹰视狼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39、指天射鱼: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比喻办事一定落空。

40、逐鹿中原: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41、鹰拿燕雀:比喻捉拿毫不费力。

42、蚁穴溃堤: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43、羊狠狼贪: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44、兜肚连肠: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45、甑尘釜鱼: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形容穷困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46、翥凤翔鸾:盘旋飞举的凤凰。常比喻美妙的舞姿。

47、鸷击狼噬:谓凶狠地残害人。

48、渊鱼丛雀: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49、证龟成鳖: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50、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51、为鬼为蜮: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52、先天不足:先天:人或动物的胚胎时期。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53、鸷鸟将击,卑飞敛翼: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54、自相鱼肉: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55、中原逐鹿: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56、鸷狠狼戾:形容凶狠乖戾。

有关动物的成语篇2

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休牛放马:休:休息。将牛马放牧,停止军用。比喻天下太平,停止战争。梧凤之鸣: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骑驴倒堕:形容太平之世。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狗吠不惊: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景星凤凰: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有关动物的成语篇3

关键词:英汉动物习语 象征意义 文化信息 异同

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格言等词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体现了人们对动物大致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因而这些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不同文化下动物不同的含义,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学习这种文化和词语。本文就英汉习语语中的动物象征意义进行对比,旨在更好地了解英汉词语中动物不同和相似的象征意义。

一、英汉词语中动物相同或相似的象征意义

不同国家和民族,虽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但由于某些动物的共同体形特征、生活特征或行为习性,人们在表达某一语义时,两种语言会借用同一动物名称。在英汉语言中的确存在这些在语义表达和文化内涵上具有对等性的动物词语,他们有着同样的比喻、象征和联想意义。

1 利用动物形体特征形成的相同的象征意义。例如,根据蛇的体形及运动特点,英汉语言中都用“蛇”表示一种行进路线和行进方式,如“蛇行”和“snake its way through/across(蜿蜒斗折,沿曲折道路行进)”,又如“as slippery asan eel(像泥鳅一样圆滑)”。

2 由于语言翻译、词语借用和文化交流形成的相同的象征意义。如,汉语中有“纸老虎”之说,英语中有a pa-per tiger。英语中有a bird’s view,汉语中有“鸟瞰”一词。又如:a dark horse(黑马),an ugly duck(丑小鸭),bull market(牛市)等。

3 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形成的相同的象征意义。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猴、蛇、狐狸、狼”等动物都有相同的态度,因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表达着大致相同的意义。如英语中可以用“horse”指各类人,如a dark horse(黑马),a willing horse(积极工作的人),a Troian horse(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汉语中有“犬马、驽马、响马、马贼、探马、马前卒、老马识途”等。汉语中有“狡猾的狐狸”,英语里有asly/crafty fox,as cunning as a fox等。又如:a fish in troubledwater(浑水摸鱼),astimidasanlouse(胆小如鼠),asbusyasabee(像蜜蜂一样忙碌),as strong as a horse(人强马壮),wolf down(狼吞虎咽),acase of dogeat dog(狗咬狗)等。

二、英汉词语中动物相异的意义

英汉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种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完全不对等的动物习语最能表现出英汉两个民族观察世界和表达思想方式上的差异,反映出东西文化不同的宇宙观、审美观和信仰。

审美价值取向和民族心理因素是造成动物词汇产生象征意义的主要原因。动物千姿百态,特征突出。常被用来描述有关人或物的某种品质、性格,使之特征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似的联想,很多不同文化中引起不同民族的相似的联想。比如,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豺狼凶残贪婪,汉语说“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英语也有类似用法“greedy as a wolf”。老鼠在汉语中是胆小、无远见的象征,如“胆小如鼠,鼠目寸光”,但在英语中胆小的动物却是兔子。孔雀很美丽,但在英语中却绝无此意,而被视为自高自大的象征。兔子的迅捷,汉语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英语有as rapid as ahare。汉语和英语都用“母鸡”(hen)喻妻子,汉语说“母鸡司晨家不兴”,英语中的hen-pecked(被母鸡啄的)即指“妻管严”。这些联想表明不同的民族社会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点或相符(correspondence),这些相符点反映在不同体系的语言之中。

有关动物的成语篇4

关键词: 功能语言学 概念功能 及物性 春晚流行语

一、引言

流行语,既是一种词汇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流行文化,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段时间内关注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借助大众媒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相对广泛的影响力,改变人们的交流内容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语言类节目,如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这些艺术形式的主要特点在于语言的幽默性和表演的互动性,而语言类节目也逐渐成为流行语诞生的舞台。学术界对春晚的流行语分析相对丰富,但以往的研究多从词汇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和模因论等视角进行的,例如:英瑛的《春晚流行语的语用观察》[1],牟楠的《春晚流行语小议》[2],邵茜的《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春晚流行语》[3],马珲彬的《模因论视域下的言语幽默——以2012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为例》[4]等,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流行语分析的研究则基本空白。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即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概念功能视角分析央视微博评选出的2013年央视春晚流行语及其幽默效果。

二、概念功能与及物性系统理论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韩礼德把语言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汤普森又将概念功能细化为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扯的人和物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逻辑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单位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5]

及物性(transitivity)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5]

韩礼德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

1.物质过程不仅可以反映具体的动作,而且可以表示抽象的行为。它通常涉及身体动作,这个过程有两个参与者,即“动作者”和“目标”,描述动作发生的时间、空间、程度和方式等的部分是环境成分。

2.心理过程指描述内心世界的思想、喜好、欲望和感受等的过程,它通常涉及两个参与者:“感觉者”和“现象”,感觉者是发生心理变化的人或动物,现象指存在的人、物、事件和情景。

3.关系过程指反映事物与事物之间所处的关系的过程。它分成“修饰”型和“认同”型两大类。修饰型指某一实体具有的属性或归属关系。此类过程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载体”和“属性”。认同型的功能在于识别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其两个参与者是“被认同者”和“认同者”。

4.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苦笑等生理活动过程。它通常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在某些小句中,可能还有另一个参与者,即“范围”。

5.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过程的参与者分别是“说话人”、“受话人”或“目标”。“说话内容”可能是传递给受话人的某个信息,也可能是要受话者做的某件事。

6.存在过程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常用的动词有be,exist,arise等。在每个存在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6]

三、春晚十大流行语的及物性特征分析

在2013年春晚结束时,央视官方微博启动“转发选流行语”的活动,最终评选了官方的2013年春晚十大流行语。下面从概念功能的视角分析这些流行语的及物性特征:

1.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

流行语1是由两个小句构成,涉及两个关系过程。第一个小句中被识别者为“打败你的”,识别者为“天真”,第二个小句省略了被识别者,但从语境中我们可以得出被识别者还是“打败你的”,而识别者则是“无鞋”。表示这两个关系过程的动词都为“是”。

2.亮个相吧,小宝贝儿!

流行语2是由一个小句构成,包括一个物质过程。其目标为“个相”,而动作者“小宝贝”则放在了小句的末尾。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为“亮”。

3.你以为你办四个户口本就能控制房源吗!

流行语3是由一个主从复句构成,包括一个心理过程和一个物质过程。主句中感知着为“你”,现象为“你办四个户口本就能控制房源”。从句中动作者为“你”,目标为“四个户口本”,环境成分为“控制房源”。表示心理过程和物质过程的东西分别为“以为”和“办”。

4.疼不说呗。

流行语4是由一个小句构成,包括一个言语过程。语篇中省略了讲话者,但通过分析得知,讲话者为“我”,讲话内容为“疼”。表示言语过程的动词为“说”。

5.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流行语5是由两个小句构成,包括两个物质过程。第一个小句中,动作者为“恶心他妈”,目标为“恶心”和“门”。第二个小句中,动作者为“恶心”,目标为“家”。表示这两个物质过程的动词分别是表示连动式的“给……开”和“到”。

6.瞧你们那模样,长得就跟闹着玩似的。

流行语6是由两个小句构成,包括一个心理过程和一个行为过程。第一个小句中,语篇省略了感知者,但不难看出感知者为“你们”,现象为“你们那模样”,表示心理过程的动词为“瞧”。第二个小句,语篇省略了行为者“你们”,环境成分为“就跟闹着玩似的”,表示行为过程的动词为“长得”。

7.没想到你人是萎缩的,心还是猥琐的。

流行语7是由一个主从复句构成,包括一个心理过程和两个关系过程。主句中省去了感知者“我”,现象则是“你人是萎缩的,心还是猥琐的”这个“事实”,表示心理过程的动词为“想到”。从句中“你人是萎缩的”,载体为“你人”,属性为“萎缩的”;“心还是猥琐的”,载体为“心”,属性为“猥琐的”。表示这两个关系过程的动词均为“是”。

8.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

流行语8是由两个小句构成,包括一个关系过程和一个物质过程。第一个小句中省略了被识别者“我们”,识别者为“千年的狐狸”,表示关系过程的动词为“是”;第二个小句中省略了动作者“你”,目标为“什么聊斋”,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为“玩”。

9.像你这种站起来都像没站起的人都站起来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站起来。

流行语9是由两个小句构成,包括一个行为过程和一个物质过程。第一个小句中,行为者为“像你这种站起来都像没站起的人”,表示行为过程的动词为“站起来”;第二个小句中,动作者为“我”,目标为“什么理由”,表示物质过程的为连动式“有……站起来”。

10.你摊上大事儿了!

流行语10由一个小句构成,包括一个物质过程。动作者为“你”,目标为“大事儿”,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为“摊上”。

表1 2013年央视春晚流行语过程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和表1,不难看出2013年央视春晚十大流行语包含18个小句,就数量而言,物质过程最多,关系过程其次,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和言语过程较少,而存在过程没有出现。

四、从概念功能视角分析春晚流行语的幽默效果

下面我们将重点分析出现最多的体现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的流行语的幽默效果。

1.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有:亮、办、给……开、到、玩、有……站起来和摊上。根据带宾语的情况,这些动词分两类:及物动词包括“亮、办、给……开、到、玩、有和摊上”,不及物动词包括“站起来”。根据动词的情状可分为持续动词“亮、办、给……开、玩、站起来和摊上”,静态动词“有”,终结动词“到”。由此可见,这些动词构成的小句中必定会有动作者和目标,而且观众可以清楚地判断两者的关系,即动作者对目标施加了何种影响。如流行语10“你摊上大事儿了!”中,小品作者巧妙地将动作者“你”和目标“大事儿”由动词“摊上”联系,体现出某人惹上祸端,这是追求平安和谐的中国人不想看到的。而这句话结合小品的语境得知是讽刺贪官腐败,可谓针砭时弊,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2.表示心理过程的动词有“以为”、“瞧”和“想到”。例如,流行语3中,“你以为你办四个户口本就能控制房源吗!”小品作者运用表示心理过程的动词“以为”批评某些人过于主观,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控制房源的能力之大,揭露当前个别人以不法手段囤聚房产的社会现实。流行语7“没想到你人是萎缩的,心还是猥琐的”中,心理过程动词“没想到”的运用更让人感到一种出乎意料,而现象“人是萎缩的,心还是猥琐的”,通过运用“萎缩”和“猥琐”的谐音效果、词义差异体现了一种诙谐及对人刻薄的挖苦。

3.表示关系过程的动词有“是”,在春晚流行语中应用的比例也较大。如流行语1中,“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与被识别者“打败你的”相对应的“识别者”分别为“天真”和“无鞋”。作者巧妙地运用成语“天真无邪”的拆分及“无邪”和“无鞋”的谐音达到幽默效果。这与作品中的情景语境“无鞋”联系在一起,让人忍俊不禁。流行语8“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就更加巧妙。在中国文化中,狐狸被认为是狡猾的东西,而这种动物的形象在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名著《聊斋志异》中更是广泛提及。作者将被识别者“我们”和识别者为“千年的狐狸”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说话者的相同身份识别。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大家都是有思想、有经验的人,就不要攻击算计对方了。

总之,春晚流行语的幽默效果是综合运用修辞手段、情景语境、过程参与者之间关系的结果,这种效果与语言类作品作者高深的艺术造诣、细致的观察社会生活及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是分不开的。

五、结语

作为流行文化的一种,春晚流行语以其幽默、通俗的特点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流行语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日常交流的话题和内容。流行文化以流行语为载体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在欣赏和运用流行语中丰富和发展流行文化,传播和谐文化和正能量。如此,从不同角度研究流行语和流行文化就变得十分必要。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分析2013年央视春晚流行语及其幽默效果,是流行语分析的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同时期待学术界更多关于此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英瑛.春晚流行语的语用观察[J].文教资料,2011,18:41-42.

[2]牟楠.春晚流行语小议[J].知识经济,2011,21:75-77.

[3]邵茜.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春晚流行语[J].语文学刊,2009(11).

[4]马珲彬.模因论视域下的言语幽默——以2012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为例[J].海外英语,2012,17:243-244.

有关动物的成语篇5

关键词:泰汉动物熟语 象征意义 人文内涵

一、泰汉动物熟语的象征意义比较

(一)泰语熟语中动物的象征意义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泰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优良传统。从一些泰国熟语中可以看出,泰国的确是一个“象国”,大象尤其是珍贵的白象在泰国被奉为神圣的动物,而且法律规定在各地发现的白象都归国王所有。白象一向被尊崇为泰国皇室的象征。

大象在泰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比较高,可以说大象文化是泰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国的绘画、雕刻等艺术中都离不开大象的形象,因此,大象作为泰国人吉祥,神圣的象征,也会出现在泰语熟语中。如: (拿荷叶来盖死去的大象):纸包不住火

泰国熟语中出现较多的动物按比例排列顺序为:

虎(10.56%)狗(9.03%)鱼(8.61%)象(7.50%)牛(7.08%)鸡(6.81%)鸟(6.39%)乌鸦(4.31%)猪(4.03%)……

以上这些数字,大致可以反映出泰国人民传统生活中都注重的动物,并在熟语中赋予这些动物以象征意义。其中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泰国人对虎的敬畏、对鱼的喜爱、对牛的尊重和对鸡的重视。泰国人虽然认为狗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认为它是“忠臣”,但是在泰国人印象中又常常是被贬低的动物。因此泰国熟语中关于“狗”的联想常常带有讽刺、厌恶的意味。如: (狗心):邪恶的人

(二)汉语熟语中动物的象征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传说中国人饲养动物的历史已六千年以上。不管是在狩猎时代还是在转入农耕以后,中国人与动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人对动物深厚的情感,包括喜欢、厌恶等各种感情,也都会体现在汉语熟语中。

动物有关的汉语熟语数量庞大,有些动物形象及象征意义是汉语中独有的。作者从搜集的总共5430条汉语熟语中,可以看出这么一种规律。中国人依照心中的动物象征意义为标准,大体上把动物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中国人所喜爱、尊重的动物,这些动物不管是虚构出来的,还是真实存在的,一律都赋予了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另一种是他们所厌恶、鄙视的动物,这些动物就被中国古代人赋予了邪恶的象征意义。第三种是具有双重象征意义的动物。就是说,同一种动物,既在褒义熟语中出现,同时也存在于含贬义的熟语中。

1.汉语熟语中的吉祥动物。在中国人心目中,龙、凤、鹤、虎、龟、马、鱼、喜鹊等动物都是吉祥动物,由这些动物构成的熟语绝大部分是含褒义的熟语。比如龙。龙是中国人6000年以前就创造出来的一种神话动物。古时候,中国先民把龙这种既使人尊敬,又使人畏惧的动物作为自己族群的标志,他们希望得到龙的保护和帮助,希望龙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吉祥。于是龙由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图腾崇拜慢慢发展为他们的吉祥物。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龙被中国皇帝霸占,成了皇帝权力的象征,但是龙的漫长历史和它本身包含的民族文化含义,几乎没有动摇它作为中华民族吉祥物的历史地位。龙是中国人吉祥、力量和精神的象征。(在泰国,许多寺庙都有雕刻的中国龙的形象,可见,龙的影响之大)。反映在汉语中,于是就产生了很多由龙构成的熟语,如龙飞凤舞等。

2.汉语熟语中的不吉祥动物。作者搜集的5430条熟语中共包含98种动物,其中狼、狐狸、蛇、乌鸦、苍蝇、黄鼠狼等动物可以算不吉祥动物。从由它们组成词的熟语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这些动物的厌恶和憎恨。

3.汉语熟语中具有双重象征义的动物。作者发现,在汉语熟语中,纯吉祥动物和纯不吉祥动物并不多,只用于褒义熟语的纯吉祥动物只有凤凰、鹤、麒麟等几种动物,而仅用于贬义的不吉祥动物,也只有狼、狐、蛇、乌鸦、苍蝇等几种。大多数动物都具有吉祥和不吉祥的双重象征义。

在这些具有双重象征义的动物中,作者特意把“狗”这一动物拿出来重点谈谈。狗在中国和在泰国的命运一样,差不多都是在熟语里受冤枉的。在西方人眼里,狗是宠物,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因此语言中有关狗的词语含褒义的多,含贬义的少。但在中国人(也包括泰国人)的眼里,狗具有双重的象征义,但可惜的是,含褒义的熟语少(只有“犬马之报”“义犬救主”“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等几个),而多数为含贬义的熟语。比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三)泰汉动物象征意义异同的原因浅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泰汉熟语中的动物象征义同大于异。就是说相似的象征义多于有差异的象征义,泰汉人对牛、羊、虎、鱼等最常见动物在文化上的认知和在熟语中的意义基本是相似的,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泰汉文化都属于亚洲文化,地域的接近,加强了两国文化的交流。据说,泰国的泰人来自中国的南部,大约于公元十一世纪移居到泰国。中国傣族人南迁必然带去中国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化和语言中的熟语文化。

2.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佛教信仰也曾非常兴旺,共同的宗教影响导致文化观念的相似。

3.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代又一代的移民,对泰国多元化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使泰汉人的文化进一步交融。

泰汉动物象征义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泰语熟语以贬为主,汉语熟语有褒有贬,这大概是由于泰语熟语的构成内容不像汉语那样复杂。或者说,泰语熟语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汉语熟语中的惯用语及部分谚语。作者认为,两种熟语的构成上并不对称,所以增加了两种熟语在动物象征义上的差异。至于其他方面的差异,则是因为地理、气候、动物种群的功能等不同造成的。泰国人喜欢、尊崇大象,就如中国人喜欢龙、凤、鹤、麟一样。“象国”泰国跟“龙”的中国的吉祥动物相异,是很容易理解的。

二、泰汉动物熟语的人文内涵比较

(一)泰语动物熟语中的人文内涵

作者共收集了与53种动物有关的720条泰语熟语。从这些熟语中可以看出泰国人的处世哲学和大众信条,可以看出泰国人的人文传统和社会道德,也可以看出泰国人的经验与智慧,以及泰国社会的人情世态和社会习俗。

1.泰语动物熟语中的处世哲学和大众信条。泰国过去称为暹罗,是东南亚最具异国风情的国家。在现在6500万人口中,除了多数为泰族以外还生活着高棉人、老挝人、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在这个人种多元化的社会里,泰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处世哲学和大众信条,这些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大众共同遵守的道德也常常体现在泰语的动物熟语中。

2.泰语动物熟语中的民族智慧和人生经验。在某种意义上说,泰语熟语相当于汉语熟语中的谚语。。这些脍炙人口的谚语,一代一代地广泛流传到今天。泰语中的动物熟语就是以泰人熟知的动物作喻体,诉说表达着这个优秀民族超凡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

3.泰语动物熟语中的社会众生相和人生百态。泰语动物熟语中常利用动物的外观形状,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惯比喻社会上不同人的举止行为,刻画出不同的社会众生相。

(二)汉语动物熟语中的人文内涵

1.汉语动物成语中的中国古代社会风情与众生相。从作者搜集到的831条汉语动物成语中,可以了解到不少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了解到中国几千年悠久历史中衣、食、行、战争与灾难、婚姻与爱情等诸方面的习惯与风俗,可以读出中国古代人的喜怒哀乐。这831条以动物为喻体的汉语成语,组成了一部很有意思的中国古代风情画卷。

一些汉语动物成语是描写和形容中国古代人的各种心态,神态和举止之态的,作者从搜集到的800多条动物成语中经过粗略地整理归纳,根据成语中中国古代人物的各种形象,不同品格与各种为人处事。

2.汉语动物谚语中的中国社会风情和中国古代的智慧和经验。如果说,汉语成语是以四字格的古典风格传达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文信息,那么,汉语谚语则是用像诗句一般的修辞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几千年来直至今天还存在的社会风情画面。汉语谚语虽然像诗句一样生动,但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它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过去和现在的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观、事业观和人生交际观。

许多汉语谚语一直流传到今天,是因为这些谚语都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人生智慧和人生的总结。所以这些谚语是非常有价值的。由于汉语谚语特殊的构造形式,它们在大众之间广泛流传,成了中国人社会生活和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生百科。

作者搜集整理的与此66种动物有关系的1760条汉语谚语,大多数都闪烁着的中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很有价值的谚语必定会作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人生座右铭,一代一代流传下去。但作者发现,有极少数谚语似乎已经不合时宜,或者说,时代变了、中国变了,这不合时宜的少数谚语的含义不应再作为中国人人生的信条。

3.汉语动物惯用语中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病。惯用语是汉语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汉语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高频词语。惯用语常以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词组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用于比喻意义。它的出现和流行常常是与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和产生分不开的。

(三)泰汉动物熟语的人文内涵比较

1.泰汉动物熟语的人文内涵的相似或相近。从前文表述中可以看出,泰汉动物熟语的人文内涵基本上是相似或相近的。两种动物熟语都深深地包含着泰中两个国家人民的大众信条和人生哲学,都突出地反映出泰汉两个民族的闪光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都逼真地展示了两种社会中的众生相和人生百态。这种相似或相近源于人类的共性,同时也是因为泰汉文化都属于亚洲文化,文化的相似,国家地理位置的相近,加上大量华人移居泰国后带去的中华文化,都导致了两种语言中动物熟语人文内涵的相似或相近。

2.泰汉动物熟语人文内涵的差异。泰汉动物熟语的人文内涵基本上是相似的,但由于两国的历史长度不同,两国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物产也不同,再加上社会习俗,的差异,必定导致两种熟语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

①泰汉动物熟语的总量不同。汉语熟语是一个庞大的词汇群,根据作者的统计,这四种形成的动物熟语共有5430条。而泰语熟语只相当于汉语熟语中的谚语或惯用语,所以作者所搜集到的泰语动物熟语只有720条。种类、数量的差别悬殊,自然会造内涵含量的不等。

②表达方式的差异。泰汉动物熟语常常在表达同一内容和同一含义时,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中国人的性格有内敛和迂回的特点,许多时刻不太愿意痛快直爽地表达,而是采取高雅或委婉的表达方法。比如,中国人说“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也可以形容写字此太快而字迹潦草难认,这就显得很高雅,也很好听。“信笔涂鸦”也是这个意思但让觉得很文雅,不刺激人。而泰国人在形容一个人写字又快又潦草时,就说你写字“像鸡扒一样”“乱得像蚊子混战一样”。这种熟语的表达方法非常直接、非常形象。这可能与两国人民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情感表达方式有关。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中国人尤其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中国人喜欢用含蓄高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汉语熟语相对要书面化,经典化。而泰国人朴实、情、外向,他们的熟语大多来源日常生活和直接的人生体验,所以显得粗扩,显得更加生动,更加口语化。

3.泰汉人对动物态度的差异。作者在搜集泰汉动物熟语过程中,还发现泰汉两个民族都有热爱动物,珍视动物的共同美德。他们与动物相互依存,动物是两国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同伴。泰国人对“象”“鱼”的感情很深,中国人则对牛、马、羊、猪等家畜格外珍惜。

泰汉人对动物的态度基本上是一样,但仍然有一点差异。比如,在汉语动物熟语中“杀、抓、死、打”等动词用得比泰语熟语多,就是说,中国人喜欢吃的动物要比泰国人多得多,一般泰国人只吃猪肉、鸡肉,而中国人饭桌上则是飞禽走兽都有,连龙、凤都想吃。比如烹龙炮凤、麟肝凤髓、“要吃龙肉,亲自下海”等。

作者简介:

有关动物的成语篇6

关键词:名词性谓语句 类型 形成机制

一、引言

汉语中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除了作主宾语外,还可以构成名词性谓语。名词性谓语句是形式简单而又具有汉语特色的句型,它的核心成分通常是名词、名词性短语或数量短语,具有名词特征的部分代词和“的”字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也被归入名词性谓语句。广义的名词性谓语句指不借助动词的帮助,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而形成的、能够自足的主谓句。谓语中心成分包括单独名词作谓语、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副名结构作谓语、数量结构作谓语以及“的”字结构。名词性谓语句的描写规则是NP1+NP2,由于NP1对句子的自足与否影响不大,因此由名词性成分充当的NP2成为研究最小自足形式的对象。

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和形容词性谓语句在传统语法学中被称为判断句、叙事句和描写句,句子的动作性依次减弱。名词性谓语句也有叙事和描写功能,Hopper和Thompson(1980)在考察动词小句时,认为语言结构中的及物性不仅与动词本身有关,还与整个句子有关;及物性体现的不是及物与不及物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表现为连续统,在这个连续统上句子呈现出或高或低的及物性。名词性谓语句的及物性也呈现连续统变化的语义等级,项开喜(2001)定义名词性谓语句的语义等级为变化义、状态义、性质义、领有义、存在义、判断义和比例义,相应语法等级为加“了”、加状语、加“的”、加“有”、加“有/是”以及加“是”。连续统中表“变化”义的名词性谓语句比一般动词性谓语句的及物性弱,比其他名词性谓语句的及物性强,它所带的完成体范畴是衡量及物性的重要参数。

根据形成机制以及由指称到陈述转变的连续统理论,名词性谓语句可分成典型、次典型和非典型三类。典型名词性谓语句的核心成分是单独名词、“名词+名词”结构或“数量词+名词”结构,表“类别”义的判断句是最常用的典型性名词性谓语句,具有明显的语义框架。次典型名词性谓语句可看作准描写句,句子含有由“形容词+名词”构成的表示“性质”义、“状态”义的定语结构或者由“副词+名词”构成的状语结构。前者通过词的附加意义提取形成,具有认知语义框架;后者通过隐喻方法和焦点化形成,有词性变化的痕迹。非典型名词性谓语句指通过特定句式和语境构成的句子,可看作准叙述句。这类句子是通过对词义殊意义的提取、对语境义的关联和固定格式的运用形成的。其中,通过词义提取是基础阶段,通过语境义关联是质变阶段,固定框架则是定型阶段,达到约定俗成的效果。

在名词性谓语句分类的连续统中,分别通过典型框架化、隐喻的非典型框架化以及语法化、格式化形成层次不同的三种类型。名词性谓语句形成机制的分类应该考虑层次问题,这与人们对于名词性谓语句的直观感受相吻合。

二、典型名词性谓语句的框架化形成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分析和认知分不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概念伴随着认知经验的增长,建立概念与概念间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形成相对程式化的认知框架,程式化框架的使用频率越高,被认可度就越高。潘艳艳(2003)认为框架作为认知构建的一种手段,为词语在语言中的存在及话语的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力。框架将经验知识和语言结构结合起来,一个语义框架是一系列的图式推理结构,通过语言常规同词项相连,每个框架都呈现出图式化情景的概念角色。认知语义框架通过词与语义框架的联系,表示词的语义及句法特征,形成各种认知语义框架。认知语义框架具有开放性,由最基本的框架不断向复杂事件认知语义框架发展,从认可度角度来说,新形成的认知语义框架属于非典型性框架。

典型名词性谓语句的认可程度最高,其形式和所表达的意义具有稳定性,稳固在人脑的认知语义框架之中。符合一定要求的名词才能进入语义框架中谓语的句法位置,体现出名词的各种陈述意义。框架中的句法位置对于参与其中的词语有语法功能的转化和强化作用,名词在认知语义框架的不同句法位置,其空间性强弱也不同:位于主宾语位置上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空间性,定语位置上次之,谓语和状语位置上又次之。在典型名词性谓语句中充当谓语的名词一般没有性质义、状态义和顺序义,它们能够充当谓语是因为进入了认知语义框架的谓语位置,从而使这些词语在关联理论的作用下获得陈述性。NP1和NP2之间的语义联系是通过NP2的选择特征而确定的,进入框架的语义基础往往不是某一类词具有的特征,而是约定俗成的最佳关联。NP2或者包含单一的选择特征,或者能够通过词汇意义在语义网络中产生最佳关联而激活该名词的某个陈述义。

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主要用于解释的名词性谓语句的认知语义框架有:处所――存在物、整体――部分、人或物――类属以及事物――变化等几种。

(一)事物整体――部分、属性框架

框架中的前后两项表现为领有关系,NP1通常是有界实体名词,不能是无界事物,因为无界事物的内部是同质的,其中任一部分仍然是该事物本身。抽象名词难以分割,不能充当此类名词性谓语句的主语。NP2是NP1的一部分或属性,一般由受数量短语或形容词修饰的名词短语来充任。王珏(2001)依据主语部分是否有生命以及主谓间的领有关系把这种框架分为四种。

(1)这件大衣皮领子。

(2)那本书蓝色的封面。

表示的是无生命物――部件。

(3)小李大眼睛。

(4)他的女儿圆脸蛋。

表示的是有生命物――身体一部分。

(5)那辆汽车红颜色。

(6)这件裙子短袖子。

表示的是无生命物――不可分割的属性。其中“红颜色”“短袖子”是事物属性,不能离开主语所代表的事物独立存在。

(7)他肺炎。

(8)他的爷爷九十岁,奶奶八十六。

表示的是有生命物――附有属性。附有属性指事物本身就有的属性以及附着于事物之上的属性,是相对于与该物无关的它物而言的,像人的性格、脾气、年龄、爱好等固有属性和疾病、信仰等附着于生命肌体的属性。

(二)空间方所――存在事物框架

这类句子也被称为名词谓语存在句,NP1是表空间方位的方位词、方位短语或介宾短语,NP2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事物或在隐喻意义上占有空间的抽象事物。

(9)河面上一座很古典的小桥,河边长满低矮的松林。

(10)远处高楼上一阵渺茫的歌声。

在空间方位与事物构成的认知语义框架中,能根据NP1和NP2的空间包含关系补出“存在”的语义成分,补出的动词要根据两者各自的语义内涵及相对的空间关系而定,根据介宾短语“河面上”和“高楼上”可以补充出“有”和“传来”之类表存在的谓项。

依据NP1是否具有周遍性,具有空间方所――存在事物认知语义框架的名词性谓语句有两种不同类型。第一类句中NP1不表示周遍性的空间方位,NP2是数量名短语。

(11)窗外一片月光。

(12)山顶上一座巍巍的白塔。

句子表示在某个空间存在某些占有部分空间的事物,因此谓语要由数量短语限定,如果谓项没有数量限定,谓语只能指称某类事物,不能指称占有一定空间的某些事物。只有一定数量的事物才能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对于事物数量的限制,实质是对于事物占有空间量的限制。

第二类句中NP1指有周遍性的空间方位,NP2是单独名词。

(13)满脑袋怪念头。

(14)遍地瓜皮。

(15)一肚子坏水。

这种主语具有周遍性的句子表示某类事物分布广泛,充满了某方所,因此不需要数量词修饰。NP2可以是抽象的名词性成分,这和空间量的非限定性有关。当NP2表抽象事物时,句子在认知模式中采用了与空间范畴相关的隐喻方式,例如(13)中将“脑袋”隐喻为某种容器,将“念头”隐喻为某种可以装入容器的实体。

(三)时间――事件发生、需时框架

这种语义框架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在某一时间发生、施行某一事件或行为,NP1是时间名词或名词短语,NP2通常是与该时间相关联的事件或事物。

(16)明天元旦。

(17)昨天夜里大风暴。

核心名词一般含有过程义,马庆株(1998)称这类名词为过程名词,其概念中蕴含过程或动程,包括自然现象、人的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它们能和方位词组合表时间概念。在和其他名词构成的语义网络中,这些名词处于被凸显的位置,易被相应的语法手段激活语义中的过程义。有些名词并无过程义,但当NP1表示具有特定语义内涵的时间,NP2又和这个时间有特定的语义联系时,也能进入此类框架,但这种表达多采用对举的特殊句式,介于该语义框架和对举之间。

(18)初一饺子,初二面。

(19)明天上海,后天北京。

(四)人或物――类属框架

NP2指出NP1的类别和归属,这种框架在古代汉语中有迹可循,是认可程度最高的语义框架之一。处于框架主语位置的可以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等,处于框架谓语位置的名词一般表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和籍贯等,还可表示事物的归类、材质和来源等。

(20)他北京人。

(21)今天晴天。

此类句中人的身份往往不能加数量词,否则不能成立,因为这类核心名词不表示个体,而是指一类事物,空间性较弱。像“他一个画家”“小赵一个清洁工”都不能成立。

(五)人或物――称谓、关系框架

NP2是NP1的某种称谓,核心名词表示称呼和关系,也可以表示某种带有感情的称谓。

(22)邓小平,中国人民的儿子。

(23)太阳,你这个圆圆的魔术师。

能进入此类框架的两个名词有内在的等值关系,能被看作某种意义上的对等体。其中,表情感的称谓语并不表示语义真值上的对等,而是一种抽象的对等,蕴涵了情感因素。

(六)定量事物――估量、衡量框架

主语必须是定量事物,通常是数量名短语、指量名短语或指名短语,具有衡量的可能性,在语义搭配和句法上能够自足。

(24)一寸光阴一寸金。

(25)这桶水三十斤。

这种类型的句子有时会同省略了谓语动词的句子形成同形格式,需要加以鉴别。“乱扔垃圾要罚款,一个瓶子十块钱。”中“十块钱”前省略的动词“罚”在上文已出现,必须补上才能准确理解句义,而作为自足句的“一个瓶子十块钱”不需要语境便能准确理解句意。

(七)事件――时间状况框架

这类句子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状况。

(26)我到家一星期了。

(27)改革开放快三十年了。

主语部分一般表示一个事件,常由动词、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联合短语、主谓短语以及谓词性成分充任,其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最常见。

认知语义框架具有开放性,对典型名词性谓语句的认知语义框架进行全面总结有难度,但其他类别可以看作是以上几类主要框架的变体或是从其他角度总结出来的对应体。

三、次典型名词性谓语句的非典型框架化形成机制

次典型名词性谓语句介于典型名词性谓语句和非典型名词性谓语句之间,主要特征表现为句子包含表示性质义、状态义的“形容词+名词”构成的定语结构或“副词+名词”构成的状语结构。前者通过词的附加意义的提取而成句,具有非典型的认知语义框架;后者通过隐喻方法和焦点化成句,有功能变化的痕迹。

(一)通过定语成句

核心成分具有性质义或状态义,主要由性质或状态形容词以及一价名词共同构成的名词性偏正短语组成。从形成方式上看,成句与定语的作用有关,同时又可以形成一定的语义框架。名词性短语的修饰成分对中心语的性质和状态起到描写作用,因此主谓语之间一般存在领属关系,谓语中心语是主语的一部分。

(28)小李小嘴巴,大眼睛。

(29)那间房子木头门。

(30)他那个人小心眼。

由于充当修饰成分的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是其逻辑上的谓述主体核心名词,核心名词又是主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所以这类句子存在变换形式,如“小李嘴巴小,眼睛大”“那个房子,门木头的”和“他那个人心眼小”。

定语是句子传递的新信息,是句子的焦点。因为这类句子在使用上具有普遍性,因此也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语义框架。这种语义框架和典型名词性谓语句的认知语义框架相比,常用性和稳定性较弱。

(31)陈小姐高挑的身材,细长的腰。

(32)这件衣服白领子。

上述句子表示的是人或物――性状框架,框架中的谓语部分表示事物性状。这类框架反映了认识事物的顺序:先对事物做整体判断,然后对其性状进行感知。框架直观地反映了认知过程,因而易被接受。

(33)他们连长坏脾气。

(34)她的论文高水平。

上述句子表示的是人或物――评价框架,NP2是对NP1的评价。主语通常表示相对确定的可以评价的事物,核心名词由表示性质义或状态义的形容词修饰。这些形容词一般不能省略,程度副词也可以修饰核心名词,表示或褒或贬的评价。核心名词前修饰成分的语义指向是核心名词,整个核心成分的语义指向是主语,表示对主语的评价义。这类句子可以变换为“他们连长脾气坏”“她的论文水平高”。

(二)通过状语成句

束定芳(2000)认为,隐喻作为认知现象,与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作为语言现象,隐喻的作用体现在语言发展的规律之中。名词通过隐喻思维获得陈述义的途径各不相同,能进入“副词+名词”结构的名词性谓语的核心名词的语义认知基础有三类。

第一类是核心名词的性状特征意义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现出来,人们在思维的作用下,把某两种实际上不一样的事物当成同一种事物,因而产生了隐喻。在隐喻过程中,通过对核心名词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特征与其他事物相似性的联想来理解名词的性状义,这些名词所代表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或是与别的事物的相似性。周勤(2004)认为心理学家在研究隐喻时,把注意力放在隐喻使用者对喻体和本体之间相似性的意识程度上。使用者在对喻体和本体间差异了解或是不了解的情况下,试图通过两者间的相似性传达用其他方法无法传达的信息。

(35)这个人很古董。

上句表达“一个人思想迂腐保守”,使用隐喻联想“古董”的“古老、陈旧”,通过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能够获得某种新的信息,同时使词义得到延伸。

第二类在“程度副词+名词”构成的名词性谓语句中,核心名词的特征义通过凸现作用来表现,根据关联性有意识地凸现名词性状义来理解名词在句中的意义。虽然进入这种格式的核心名词的语义认知基础不同,但是它们在结构功能上的变化是相同的,即用被凸现的性状义代替原生意义。有的名词即使自身具有了潜在的陈述义,但由于其陈述义不完备,不能单独进入谓语句法位置,这时需要一些具有限制功能的程度副词来帮助其完成陈述任务。

(36)这个人挺文化。

“文化”是性质义名词,表示“儒雅、有内涵”,但这种性质上的陈述缺乏量的限制,需要与具有限定功能的程度副词“挺”配合,才能表达完整的陈述,表示其所具有的性质的程度。这类名词除了正常的指称义外,还有附加的性状义。如果没有相关程度副词的激发,其陈述义就不会表现出来,程度副词在结构中起到激活和强化名词自身具有的性状义的作用。

第三类是通过副词表达主观感觉和情感。这类副词一般是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用以表达主观上对事物范围的大小以及时间的先后等的看法。名词与这些副词组合时,词义发生扩展和具体化。这个过程中的不同领域、不同范畴的意义扩展和定向化链接在一起时,起关键作用的是隐喻思维,隐喻思维中的类比规则建立起意义和认知的关联区域。Goatly(1997)认为,名词在获得陈述义的过程中,由静态、指称义变为了动态、性质、描写义,即放弃了理性意义,而采用了附加在其上的内在深层语义特征。和本义项相比,喻义项更有可能成为最常规的解释。英语名词作谓语的结果是被词汇化而收入词典,但在汉语中往往被视为特定语境中的修辞转换而并未词汇化,这可视为在由指称向陈述转化的过程中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刘正光(2000)认为,这种转换过程与其它隐喻思维过程一样,用某一种经历、体验、活动或存在来构建和设定另一种经验与存在,使其更直接、更形象,体现了思维过程的简化与凝炼。

四、非典型名词性谓语句的语法化和格式化形成机制

通过助词、特定句式和语境构成的名词性谓语句使用率较低,但是句中核心名词的陈述性比前两类都要高,这类句子可划归为非典型名词性谓语句。通过助词“了”成句的机制是:用语法化的助词激发核心名词的顺序义,以实现其陈述义。通过特定句式成句的机制是:通过固定的格式化句式使核心名词产生陈述性。这种格式虽然形式简单,但具有固定性,经过长期使用已经变得接近习语。通过语境成句的机制是: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交际双方在当时语境下根据核心名词与主语的关系产生最佳关联而成句。核心名词在语境中产生很强的语境陈述义,这种名词的语境义由于使用频率相对较少而不稳定,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获得这种语境陈述义。

(一)通过助词成句

名词的推移性或者顺序义,是对事物变化连续统的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伴随着时间的连续变化表现出顺序性,这种顺序性是名词顺序义的来源。在实际语言材料中,部分名词因某种原因而附带一定的时间性,能够通过助词“了”的作用构成名词性谓语句的名词就是如此。这类名词的语义具有顺序义的特征,顺序义名词在句中的量变不仅是数量变化,往往还涉及时间变化,即含有广义数量义的顺序义名词同时包含一定的时间性,成为带有时间性的非典型名词。并不是所有名词都能在外部世界的时间流程中获得时间性,只有那些具有顺序义或临时获得顺序义的名词才有这种表义功能。这些非典型名词按照位置分布的家族相似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名词性,并同时相应地带有其他词类的语法特征。具有顺序义的名词在某种程度上名词的空间性变弱,动词的时间性变强。通常情况下,名词的典型性成员在功能上的表现相对稳定,只有非典型性成员在功能上才表现出一定的游移性。

这些带有动词语法特征、具有顺序义的谓语名词所具有的时间性和动词所具有的时间性不完全相同。这类名词所具有的时间性是和内部时间性相对应的外部时间性,即名词词义中不包含时间性,而是在句子的使用中获得时间性。当具有一定空间性特征的名词进入到具体的句子中时,它的空间性发生变化,在某些特殊句法位置被削弱甚至消除。具有顺序义的名词进入句子充当谓语,就失去空间性,而在使用中产生一定的时间性意义。在顺序义名词性谓语句中,正是由于具有顺序义的谓语名词的范畴性义素使空间性发生变化,所以名词性身份出现了松动,从而占据谓语的位置。顺序义名词所具有的时间性特征及其导致的空间性变化情况是顺序义名词性谓语句形成机制的内部表现。

助词“了”可以看作名词功能迁移的形态标记,“了”表示动态过程的实现,它要求所搭配的词语必须有动态性。这种动态性表现为跟“了”搭配的词语表示从以前到自身实现之间有动态变化的过程,变化过程中,“了”使处于从属地位的名词的附加陈述义得以显现。

(37)他二十岁了。

(38)今天星期三了。

(39)他都教授了。

句子表示变化义时一般不能缺少“了”,这是词义变化的外在表现。例(39)不能说成“他都教授”,反映了“了”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强制性。

在一般情况下,表示指称的名词,在助词“了”的帮助下激发并加强词中蕴含的处于潜伏状态的变化义,从而使名词在句子中具有了叙述义。“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有形态化作用的语法手段,其形态功能是名词性谓语句形成机制的外部表现。

(二)通过特定句式成句

句式本身表达了一定的语法意义,因此句式能够影响句中词语的意义,如果句式给名词带来陈述义,就可能形成名词性谓语句。这些名词谓语没有特殊的语义基础,也没有外在的形态标记,但可以进入谓语的句法位置,这是受句式的影响而形成的。姚振武(2000)认为指称转化为陈述不是建立在内部逻辑真值的基础上,而是来自于语言使用者根据最佳关联产生的一种主观认定。这种主观认定的基础就是指称与陈述的兼容性,此兼容性来源于符号概念和类概念这种概念结构内在的二元性。在非范畴化作用下,两类概念根据语篇需要发生转移,产生指称与陈述的转化,表示对举义的名词性谓语句中的陈述义就是由这种句式带来的。

(40)你上海,我天津。

(41)她《新闻晚报》,我《参考消息》。

名词“上海、天津”没有特殊语义,也没有形态标记,但是它们进入表示对举义的句子形式,这种句式便赋予其名词叙述义。

(42)他比黄世仁还黄世仁。

(43)张三比阿Q还阿Q。

句式“比N还N”表示某物比另一物更具有某种性质。

(44)凉面就凉面,凑活吃点就行。

句式“N就N”表示一种让步义。

许有胜(2005)认为,在这些句式中,两个名词之间的语义制约越是紧密,关系越明确,动词的选择余地就越小,选择的结果就越单一,形成名词性谓语句的可能性就越大。两个名词语义制约越是松散,联系越是疏远,动词的可选择性就越大,使用动词的必然性就越大。如果不使用动词,就会造成超出理解范围的歧义,一般就不会出现名词性谓语句。像“管它N不N”“什么N不N”“比N还(更)N”“N就(便)N”“不N1不N2”“N1不N1,N2不N2”句式中的两个名词关系紧密,动词选择余地较小,形成名词性谓语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一些固定格式中,句式本身的强制性促使句中核心名词具备了某些陈述性,因而名词可以充当谓语。

(三)通过语境成句

通过语境构成的名词性谓语句中的核心名词一般没有上述类型中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临时性。这种临时性和活用相比,又较常用,介于变化义名词性谓语句和名词活用的中间状态。

熙(1983)指出语言的基本形式是指称和陈述,而指称的形式在语法上的对应体是句子中的名词性成分,陈述形式在语法上的对应体是谓词性成分;指称与陈述可以转化,而促使转化得以实现的机制是语义成分提取。徐盛桓(2001)提出“名动互含”理论,认为名词和动词都同时含有表动作和表事物的语义成分,名动互含为语义成分提取勾勒了具体的范围和途径。高芳等(2000)认为,名词陈述义的实现涉及一个基础和两个过程:名词语义内容含有表动作的语义成分是名词获得陈述义的语义基础,名词获得陈述义的过程包括了以功能代谢为特征的语法过程和以句义含意化为特征的语义过程。指称向陈述的转化,是通过提取原来用作指称的名词中表动作的语义成分来实现的。如果把具有陈述义、但未在句中表现出来的名词本身称为原生名词,那么名词获得陈述义入句,就使原生名词从原来所起的指称作用转化为陈述作用,这个转化过程就是语义成分提取。名词获得陈述义的本质是指称向陈述的转化,或者说在指称中寄寓了陈述的含意。原生名词能够获得动词的语义功能有其内在原因,动作的实施离不开事物,事物的性状和特征只有在一定的动作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并被实现,因此能够从名词指称的事物中感知并联想到某些动作意义。语义和功能转化所形成的指称与陈述的转化往往先出现在口语中,再进入到书面语中。用动词作谓语缘于直接从动词中获取动作义,用名词作谓语则是从名词语义中间接获取动作义,这同样是对不同载体的不同功能的补偿。语义功能对语法功能的补偿,必须以语义功能的足够强度为条件。

这种名词用法达到一定的频度,就可能成为活用,更进一步被认可为兼类。类似活用的名词性谓语句是一种使语言简化且使信息强化的有效手段,名词获得陈述义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载体转换的过程。

五、结语

研究名词性谓语句的类型不仅能够区分在语言认知中差别较大的几类句子,还可以解释其形成机制。依据由指称到陈述转变的理论,名词性谓语句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典型的名词性谓语句,句中核心名词能够直接进入语义框架中的谓语位置,从而实现陈述义。这些名词成分包括单独名词以及“名词+名词”或“数量词+名词”结构。第二类是次典型名词性谓语句,这一类包括定语表示性质义、状态义的“形容词+名词”结构的准描写句和“副词+名词”结构的句子。前者通过词的附加意义的提取而成句,后者通过隐喻方法成句。第三类是非典型名词性谓语句,又称准叙述句,通过特定句式或语境成句,成句手段主要是对词的特殊意义的提取、对语境义的关联以及固定格式的运用。

从第一类到第三类形成机制的连续统中,分别通过典型框架化、隐喻方式的非典型框架化、语法化以及格式化等方法形成层次不同的三类名词性谓语句。

从语言形式上看,名词性谓语句的形成是通过潜在或显现的形式来达到成句的目的。句子不仅是语言单位,也属于动态的言语单位。因此,影响名词性谓语句自足的因素除了定语、状语和虚词等语言形式以外,句法、语义以及语用都对句子有制约作用。这些语言形式的存在,满足了名词性谓语句的成句条件。

参考文献:

[1]Goatly.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New York:Routledge,

1997.

[2]Hopper,P.J.&S.A.Thompson.The discourse basis for

lexical categories in universal grammar[J].Language,1984,60:703-752.

[3]高芳,徐盛桓.名动转用与语用推理[J].外国语,2000,(2):

7-14.

[4]刘正光.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

语文双月刊),2000,(9):339.

[5]潘艳艳.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J].外语研究,2003,(5):15.

[6]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外语学刊,

2000,(2):23-33.

[7]苏宝荣.词语兼类的功能显示与深层语义分析[J].语文研究,

2005,(1):10.

[8]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项开喜.体词谓语句的功能透视[J].汉语学习,2001,(2):14.

[10]徐盛桓.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J].外国语,2001,(2):15-23.

[11]许有胜.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5.

[12]姚振武.指称与陈述的兼容性与引申问题[J].中国语文,2000,

(6):564-570.

[13]周勤.隐喻的认知语言学与动态概念语义学诠释[D].武汉:武

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

有关动物的成语篇7

关键词:动物比喻 隐含意义 翻译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象征,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之间形成了不同隐含意义的动物比喻,使得文化交流和翻译成为一个难题。动物比喻的隐含意义是语言之外、人体感觉以及社会行为方面的意义,是人们使用语言时附加给语言的内在含义,具体而言就是使用动物比喻来表达人类交际时语言之外的一种特殊文化性意义。早在1870年时,英国的E. C. Brewer就编撰了一部字典(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全面收录了动物词语(郭著章,2000:106)。国内邓炎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也设专章,对不同国家的动物文化的内涵差异及其对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2. 英汉动物比喻隐含差异的原因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动物比喻隐含。英汉动物比喻隐含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的,包括民族文化、文化内容与心理、民族地理、自然环境特色、宗教和习俗、思维方式等。

2.1 不同的文化传统、内容与心理

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动物比喻的隐含不可避免地由一个民族的文化所决定,并在文化这一体系中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内容和心理。这种现象是漫长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社会习俗、政治体制的综合结果。举例来说,西方人通常用蝙蝠来指吸血鬼。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蝙蝠却象征好运,因为蝙蝠中的“蝠”字与汉字“福”同音,意为福气。

2.2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情况

不同的国家位于不同地区。因此,不同国家的人对同样的动物也有着不同的联想,从而折射出不同的动物比喻隐含意义。英语源自不列颠岛国(除了英语本有的词汇,许多流入的外来词,也源于临海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英国作为一个海上国家,农业薄弱但工业发达,尤其是渔业和海上运输。因此,在英语中关于渔业和海上运输的动物比喻隐含比比皆是,尤其对鱼有特殊的偏好。相反地,中国是一个有漫长历史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主要从事农业耕作。因此,许多动物比喻隐含与陆地相关,像牛、猴、老虎等。例如:英语的“To drink like a fish (像鱼一样喝水)”对应着汉语的“牛饮”。英语“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 (要想去捉鱼,别怕弄湿身)” 指汉语中的“欲得虎子者,莫惧入虎穴”(俞雪华, 1992:80)。这些动物比喻隐含的差异均是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情况所决定的。

2.3 宗教与习俗

宗教与习俗广泛地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之中,在漫长的历史中对隐含产生了重要影响。英语大多受到基督教及其宗教教义《圣经》和教堂影响,许多动物比喻文化隐含源自《圣经》。例如,口衔橄榄枝的鸽子用来表示和平和希望,出自《旧约》里《诺亚方舟》的故事。尽管中国是一个拥有许多宗教的国家,但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最深刻。比如,凤凰涉及佛教中的涅,故此它被视作中国四大灵兽之一。

2.4 思维方式

一种语言的特殊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奈达,1993:105)。许多英汉之间的动物比喻隐含是由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大致上来说,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微观性的,极具逻辑的,较注重深入的定量分析。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就是宏观性,这种思维方式常用实物来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形象表达抽象内容,注重整体联系和定性分析。通常,中国人将比喻隐含与动物的真实形象联系在一起(Samovar & Porter,1994),这种因素使得动物比喻隐含的空缺在两种语言中产生。

3. 英汉动物比喻隐含的分类

从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隐含异同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大类:

3.1 英汉表达同样的动物文化比喻隐含

尽管英汉在社会、政治方面有不同之处,但许多动物比喻还是有着相同或相似的隐含,如:狐狸喻狡猾、蜜蜂喻勤劳、狼喻残忍、癞蛤蟆喻丑陋等。许多动物比喻文化隐含在英语与汉语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意义。产生这种相似性和对应性的原因是由动物的相同性格、特征、行为决定的。许多动物分布广泛,遍及全世界,相同的动物自然有着相似的行为、特征和习惯。根据这些相似性,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创造出了相同的动物比喻隐含。这些相似的动物比喻隐含无不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共同点,是英汉两种语言交流与理解的基础。

3.2 英汉表达不同的动物比喻隐含

3.2.1同一动物形象表达不同比喻隐含

关于同一动物形象表达不同的比喻隐含,以狗和dog为例。在中国文化中,“狗”普遍被赋予贬义。狗胆包天、狗头军师、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都是反映人们对狗的一种厌恶态度。但在西方文化中,这一点却大相径庭。尽管在英语中也存在贬义的“狗”的比喻隐含,如:doghole(狗窝)等,但这仅是少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西方人视狗为人类的忠实朋友,因此,“狗”的比喻隐含多偏于褒义。例如: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lucky dog (幸运儿);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魏志成,2003:222)等均体现了西方人对狗的喜爱。

3.2.2不同动物形象表达同一比喻隐含

英汉同一比喻隐含有着不同的动物形象。在中国人眼中,虎与狮都是强大、暴力的动物。二者之中,中国倾向于将老虎视作百兽之王,而非狮子。但是西方则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英国还用狮子来作为国家的象征,不列颠雄狮指的就是英国。但是,不论是老虎还是狮子,两者均有着崇高、王权、凶猛、统治之意。

3.3 隐含空缺的动物比喻隐含

隐含空缺的动物比喻隐含的存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特殊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通常,汉语中的动物比喻隐含在英语就会发生变化甚至空缺,反之亦然。

3.3.1汉语有而英语空缺的动物比喻隐含

(1)鸳鸯 mandarin duck――夫妻之间真实、长久的爱情象征。

(2)鲤鱼 common carp――勇敢、毅力的象征,鲤鱼跳龙门。

(3)比目鱼 halibut ――象征永不分离的恋人或朋友。

3.3.2英语有而汉语空缺的动物比喻隐含

(4)Oyster牡蛎――沉默寡言的人。据说这一比喻隐含来自盛产牡蛎的英国肯特郡。因为最好的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所以牡蛎指那些严守秘密的人。

(5)Ostrich 鸵鸟 ――鸵鸟有许多比喻隐含,包括:愚蠢、傻笨、逃避、好胃口等。“Ostrich belief (鸵鸟信念)” 指“掩耳盗铃的想法”。“To bury one’s head ostrich-like in the sand(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堆里)”指“逃避现实的人”。“Have the digestion of an ostrich (胃口好如鸵鸟)” 指“好胃口”。

(6) Albatross following a ship跟船的信天翁――“跟船的信天翁”来自克勒律治的《老水手之歌》。在诗中,信天翁将水手带出了危险地带,但水手却恩将仇报,射杀了一只信天翁,随后遭信天翁集体报复,直到一个水手将射杀的信天翁挂在脖颈上以示忏悔才作罢。因此,信天翁既是吉兆的象征,又是沉重的负担。(廖光蓉,2000:17)

4. 英汉动物比喻隐含的基本翻译方法

与上文中的三个分类相结合,英汉动物比喻隐含可分为三种关系――对应关系、非对应关系以及空缺关系。对于这种对应关系,汉语中的动物比喻隐含可以直接翻译为英语,不必作改动,反之亦然。为了达到语用等效原则,首先就是要正确理解源语。在翻译英汉对等动物比喻隐含时,译文要力求保留原文中的动物比喻形象,即将英语或汉语中的动物比喻隐含翻译成与原文中相对应的另一种语言。例如,“as fat as a pig”译作“像猪一样肥”,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译作“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is chased by all”。

英汉非对应关系不仅指完全不对应关系,也指半对应关系。前者表明在英语与汉语的比喻隐含中动物形象完全不同。后者指英汉动物比喻隐含有部分对应,但不是完全相同。在这些情况下,翻译要根据不同情况来译。对于同一动物形象在英语与汉语中表达不同隐含这种情况,译者可以采用替换的手法,将原语中的动物比喻形象转换成另一适合于目标语文化的动物比喻形象。对于那些不同动物形象在英语于汉语中表达同一比喻隐含的情况,译者要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动物形象来表达比喻隐含。例如:“Don’t stand there as dumb as a duck.”在这句英语中,“鸭子”的比喻隐含指的是愚笨、迟钝的人。但是“鸭子”这个词在汉语中没有相类似的隐含。因此,在翻译该句时,“鸭子”这一动物形象就要进行替换,转变为便于中国读者认知、理解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汉语中的“木鸡”正对应着英语中“鸭子”这一比喻隐含。相应地,此例可以翻译成“不要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采用替换的优点就是保留了原语中生动的动物形象,完整地体现了句子的独有特征。

空缺关系指的是一些动物比喻隐含在一种语言中存在而在另一种语言中空缺的情况。对于这种特殊关系,译者应主要根据文化来译,以使不同语言的国家能自然而然地理解。对于这种空缺关系,翻译时动物比喻形象可以舍弃,这是因为,由于不同国家的环境、经历、观念等不尽相同,一种动物形象虽存在于一种文化之中,却无法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以便能清楚、准确地表达这种隐含。“The stork visited the Howard Johnston yesterday.”在这个句子中,“stork” (鹳鸟)是一种鸟。在英语神话中,孩子是由鹳鸟带来的。“A visit by the stork”指新生儿的诞生。但在汉语中却没有这种隐含。因此,这句话应意译为“霍华德・约翰斯顿家昨天添了个小孩”,而不是“昨天鹳鸟拜访了霍华德・约翰斯顿家”。但是,舍弃动物形象的方法在翻译中应慎用。因为无论怎样,翻译的首要原则是保持原文内容与形象,从而保持文化的整体性。

5. 英汉动物比喻隐含的特殊翻译方法

除了上述的几种基本翻译方法之外,还有另外一些特殊的方法可应用于动物比喻隐含的翻译。

5.1 注释:注释的使用使得翻译更为精确。“Religion, like a phoenix, 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丁菲菲, 2004:47),凤凰作为百鸟之王,在汉语中,是温暖、收获、美丽的象征。英语中的凤凰是长生鸟。这一隐含源于埃及神话,在神话中凤凰每五百年自焚一次,又在灰烬中重生。英汉两种语言对“凤凰”的比喻隐含完全不同。由此在翻译中,加注能使目标语读者更清楚地理解这一动物比喻隐含。该例可译作“宗教就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注:在西方文化中,凤凰象征‘死而复生,永生、完美之物’)。”

5.2 套用:套用是将普通词语译成鲜明意象的翻译方法。例如,“抖露事情”是汉语中的普通表达。但如果将其译成“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就能感到这一生动形象的表达。

5.3 仿译:仿译与直译类似。仿译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将提出的“纸老虎”直接译作“paper tiger”。这一译法不仅准确表达了比喻隐含,而且显示出中国文字的创造性。

5.4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这一方法看似复杂,却是实际翻译过程中最广泛、最实用的方法,它既能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同时又能够完整地传达意义。句子“She is a little lamb”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表达。该句可译为“她像个小羊羔”或“她是个温顺的女孩”。但是,这两种译法都无法很好地表达出比喻隐含的特色。因此,在翻译中可将二者结合成“她是个像小羊一样温顺的女孩”。通过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原语中的动物比喻隐含被生动地表达出来。再如:“every bird likes its nest”译作“鸟爱自己的巢,人爱自己的家”。后半部分不仅不累赘,而且十分必要,因为它完整地表达了该谚语所要传达的目的。

6. 结语

动物比喻隐含的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其形象,要么对其进行效仿,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Newmark, 2001: 113)。文化的差异,使得如何恰当地翻译不同语言中的动物比喻隐含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一方面,译者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抓住动物比喻隐含的本质,以正确理解表达其内在的含义,达到翻译的目的;另一方面,译者也要尊重原语的文化,体现原语的风格,对原文化作出恰当的介绍。在动物比喻隐含的跨文化翻译中,译者要掌握大量的关于两种文化的知识,适度地把握其隐含,来增进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动物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有趣现象,在对动物比喻隐含的分析比较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英汉差异,促进读者的阅读、写作及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Samovar, L. A. & Porter, R. E.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7th edition)[C].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94.

[4]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丁菲菲. 翻译入门――汉译英 [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6]郭著章. 布鲁尔动物词语初探 [A].杨自俭.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廖光蓉. 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 [J]. 外国语,2000, (5).

[8]潘红. 动物比喻的语用含义及翻译 [J]. 中国翻译,1994, (6).

有关动物的成语篇8

摘 要: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名物化是语法隐喻的一项重要来源。英语是一种名物化的语言。英语名物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语篇语序逻辑紧密、语言简洁生动、内容客观丰富、经验意义抽象化。本文用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对名物化的概念功能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和掌握名物化结构的用法。

关键词:名物化 语法隐喻 概念功能

作者简介:武惠娟,1984年10月,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09级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前言

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产生,语言有三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语言理解和反映主客观世界的功能,包括及物性系统、语态系统和归一性系统;人际功能是语言作用于他人的功能,包括语气系统和语调系统;语篇功能是语言通过语篇将上述两功能结合的功能,包括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语言系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为实现不同的语义功能而形成的,人们在系统中的选择哪种组织或表达形式是根据所要实现的语义功能而进行的有动因的活动。表达形式可普遍分为一致式和非一致式。人们对词类的划分反映了其对经验的划分,一致式是直接按这种划分来表现语言使用者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反之为非一致式。后者被韩礼德称为语法隐喻。韩礼德还认为名物化是最强大的语法隐喻的源泉,通过名物化,过程或属性被隐喻为名词,充当名词词组中的事物。

2.语法隐喻理论对名物化的解释

韩礼德(1994)认为,名物化指任何在小句中充当名词或名词短语的成分或成分组,他在《功能语法导论》一书的“语法隐喻”一章中讲到名物化结构时,从名物化在语篇中的语义功能方面进行了详尽解释。隐喻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语法级阶的“向下”转移:小句复合体小句名词词组。这种级转移同时伴随着语法类别的转变,其结果是使系统得以扩展:序列不仅可以通过小句复合体来实现,也可以由小句或词组/短语体现。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13大类,其中名物化是制造语法隐喻最主要的资源。韩礼德&马丁(1993)通过对现代科技英语语篇的研究,详细分析了语法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作用。

3.名词化隐喻的定义与类型

3.1.名物化隐喻的定义

名物化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复杂的语言现象之一。英语中最灵活最具创造性的语言手段就是名物化。关于名物化,胡壮麟(1996)给出的定义是:名物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加者。范文芳(2001)又进一步指出名物化隐喻体现参加者和过程两种语义,这种结构既有事物的特征从而体现参加者意义,又具有动词特征从而体现过程意义。韩礼德认为制造概念隐喻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动词或形容词物化,简称为名物化,即把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转换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使名词或名词词组获得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而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名物化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功能手段。

3.2.名物化隐喻的类型

在研究名词化现象时,语言学界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同一类型,即把过程看做事物。而事实上,名词化还有其他一些不大引起人们注意的类型。下面我们讨论名词化的各种类型。

3.2.1.把过程看做事物

按照一致式的要求,过程由动词体现。而在非一致式中,则可以由名词来体现。这就是说,讲话者可以把过程当做事物来看待,例如:下面句中(b)中的斜体部分

[1a] The economy of India mainly depends on exports.

[1b] The economy of India has its main dependence on exports.

[2a] The tsunami considerably eroded Japan.

[2b] There was considerable erosion of Japan from the tsunami.

这类现象属于韩礼德( 1985/1994)所说的概念隐喻范畴,也是语言学界最为关注的一种名词化。

3.2.2.把特征看做事物

在一致式中,事物的特征一般是由形容词体现的。而在非一致式中,则可以由名词来体现。这就是说,讲话者把特征看做事物,如[3b]、[4b]:

[3a] I was not hungry to be a lawyer.

[3b] I was not born with a hunger to be a lawyer.

[4a] Recognizing he was their friend, they ceased to be hostile.

[4b] Recognizing he was their friend,they ceased hostilities.

这类现象也属于韩礼德( 1985/1994)所说的概念隐喻范畴。与上一类别不同的是,在这个类别中,变成事物的不是过程,而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个特征。一旦特征被看做事物,体现这些事物的名词化就会由特征变为环境成分。

3.2.3.把评价看做事物

在一致式中,评价意义由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体现。而在非一致式中,则可以由名词来体现。这就是说,讲话者把评价看做事物,如[5b]、[6b]、[7b]和[8b]:

[5a] I achieved what I could. [5b] I achieved my potential.

[6a] You can go to the cinema now.

[6a] You have got my permission to go to the cinema now.

[7a] That"s what you should do. [7b] It is your obligation to do that.

[8a] I must do it. [8b]It is my responsibility to do it.

这类现象属于韩礼德(1985/1994)的人际隐喻范畴。如must,should等情态动词不仅意义不同,如[5a]中的could表示能力,[6a]中的can表示许可,[7a]中的should表示义务,[8a]中的must表示责任,而且在表现讲话者的态度方面存在程度上的差异,must的程度最强,could的程度最弱。然而,这些情态动词都具有口语的特点和非正式的风格,而相应的名词化形式则显得正式、严肃。这样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人际意义的产生,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话语参与者之间。

4.名物化结构在概念元功能中的作用

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也就是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因素。概念功能包括“及物性”“语态”和“归一度”。及物性是英语中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加者”和“环境成分”。及物系统包括六种过程: 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

4.1.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一般由动态动词来表示,“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一般由名词或代词来表示。如果一个物质过程既有动作者又有目标,所在的小句既可以是主动语态又可以是被动语态。无论是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动作者均可由名物化结构充当。例如:

物质过程不但可以表现具体的动作,而且也可以反映抽象的行为。这种抽象的行为往往由名物化结构来表达。

例如:The headmaster resigned and his resignation would lead to a serious consequence.

4.2.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心理过程一般有两个参加者:一个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即“感觉者”;另一个是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心理过程中的名物化结构不可能是感觉者,只能是“现象”。名物化结构还可放在主位的位置上。如:

名物化结构还可放在主位的位置上。如:

4.3. 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关系过程可以分为“归属”和“识别”两类。归属类指某个实体具有哪些属性,或者归于哪种类型。识别类指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是统一的。关系过程中的识别成分和被识别成分均可由名物化结构充当。例如:

4.4. 其他过程

及物系统又可区分为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和存在六个过程,并把前三种称为“主要过程”,把后三种称之为“次要过程”。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讲话者”不一定是人,“受话者”也可以作为一个参加者出现。“讲话内容”可能是把某个信息告诉受话者,也可能是要受话者做某事。讲话内容可能是直接引语,也可能是间接引语。讲话内容可能一个小句,也可能是一个词组。在言语过程中,以上所有成分均可由名物化结构充当。例如:

行为过程是人类的生理行为,如呼吸、咳嗽、微笑等。与言语过程不同的是,行为过程没有明显的语法特征。通常情况下,行为过程只有一个参与者,即人类“行为者”。但在一些小句中,也可能有另外一个参与者,即“范围”。行为过程中有时也有“环境成分”。范围和环境成分均可由名物化结构充当。例如:

5.结语

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个潜势系统,人们根据交际的目的等因素来选择系统中的语言形式而意义就是通过这些形式表达出来的,名物化结构成为正式语体的一大特征,就是因为名词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和广泛的语法可溶性。使得正式语体的意义能够按其特定的要求表达出来,如客观, 严密,简练,信息度高,术语丰富等。 所以名物化现象对正式文体的写作,翻译等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粗浅地讨论了名物化的概念功能,希望通过以上的讨论能够给正式语体的写作,翻译等应用中名物化结构的使用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 范文芳, 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 外语研究 1999(1)9-12

[2] Halliday,M.A .K .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 : Edward Arnold,1994.

[3] 胡壮麟,1996,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有关动物的成语篇9

关键词:动物词语;文化内涵;归化;异化;翻译

一、关于动物词语

由于人类和动物关系极为密切,在人们长期的驯服和饲养动物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了动物的相关生活习性,因而,关于动物类的词语和习语也不断增多。随着国家间交往的不断深入,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各国由于气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不同,人们对待同一种动物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尽相同,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中所代表的意义有可能相差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与动物相关的词语和习语时,必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即,归化和异化,只有这样才能贴切的传达其本来的意义,使译入语读者能够认同和理解译文,从而达到更好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

(一)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人文性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 而是该民族认识、阐述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因而语言都具有人文性——即不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客观、静止、孤立、冷峻、在形式上自足的对象, 而把语言看作一个人参与其的、与人文环境至为关照的、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阐述的过程。”(申小龙1995)动物类词语是构成英汉语言的重要材料,它们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例如:

ass ——驴;傻瓜,蠢人

bear ——熊;粗鲁的人;笨拙的人

bee ——蜜蜂;忙碌的人

bird ——鸟;(俚) 人,家伙,姑娘

dog ——狗;(美俚)

dragon ——龙;凶暴的人;严厉的人

duck ——鸭;(口) 亲爱的人;(美俚) 家伙

ferret ——雪貂;搜索者;侦察员

fox ——狐;狡猾的人

pig ——猪;(口)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美俚)

quail ——鹌鹑;(美俚)漂亮姑娘;青年女子

seal ——海豹;(美俚)(贬)黑人妇女;黑人

分析一下以上词语的语义,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文化现象:一是相当一部分动物类词语都打上了人文性的烙印, 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体说来,这些动物类词语并非单指动物本身,而是打上了人文的烙印,指有某种动物特征的人;二是动物类词语反映了英语民族中存在的社会矛盾。特别表现在:妇女地位低下,种族歧视明显。英语中的动物类词语在用来指女性时,一般贬义词较多,在美国俚语中就突出了。“cat”指“心地恶毒的女人”,“dog”指“”,“pig”指“”等,这些词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及对她们的鄙视。同样, 在英语民族中,尤其是在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最为明显的是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歧视。在美国俚语中“seal”指“黑人妇女”、“黑人”。

(二)动物词语的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

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和交往的加深,在人类同动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对某一种动物的象征意义的认识逐渐趋同,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它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也相同或相近。

汉语的“鸽子”和英语中的dove所指相同,感彩也完全等值,都象征着和平,我们把鸽子称之为“和平鸽”。在一些重大的庆典活动中,经常能够看到放飞鸽子的情境,代表着人类盼望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英汉民族对“蛇”( snake,viper) 都持有恐惧、厌恶的态度及心理,用它来象征狠毒的心肠或狠毒的人, 汉语俗语有“蛇蝎之心”; 英语中的“snake”和“viper”都可用来喻指狠毒险恶的人(a wicked or ungrateful person who does harm to others)。

另外,“天鹅”(swan)都是“高贵”和“圣洁”的象征;“蜜蜂”(bee) 使人都想到“辛勤、忙碌”(as busy as a bee);狐狸是动物中最狡猾的,汉语有“狡猾的狐狸”之说,英语也有“as sly as a fox”之喻;汉语有“蠢驴”,英语有“as stupid as an ass”;“鹦鹉学舌”在中国耳熟能详,英语中也有相应的说法——“to parrot what others say”。这些例子反映了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契合点。

(三)所指动物相同,但只在一种文化中有特殊的内涵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制约,不同民族的语言所代表的信息就不同,这就是所谓超语言信息获得的特殊性。有些词语的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积累,本族人可以领悟、感受、联想出深藏在背后的东西,而没有相应文化背景的外族人则很难得到相关信息,只照字面理解或死译,就会给交际造成障碍。

例如:中国人从“狼烟”一词就会想到“报警的烽火”,想到“战争”;鹤是长寿的象征,如“鹤年”、“鹤龄”、“松鹤延年”等;乌龟被比作外遇者的丈夫,如“王八”、“王八蛋”;“凤凰”(phoenix)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百鸟之王,有“百鸟朝凤”的说法。古时,人们相信凤凰出现可以预示天下太平,所以后世多以龙比喻皇帝,凤凰比喻皇后,帝王成婚称为“龙凤呈祥”。

同样,英语中也存在许多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动物类词语,学习英语的外族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相异文化修养,准确地把握这些词语所发出的信息,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例如:在西方文化中a bull让人联想到行为粗鲁、手脚笨拙、会惹麻烦的人,如behave 1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 比喻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chicken指懦夫、胆小鬼;山羊(goat) ——“好色之徒”;badger game ——美人计;cats and dogs ——(美俚) 价值低估的股票;rain cats and dogs ——下倾盆大雨;lead a cat and dog life ——过争吵不休的生活;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泄露秘密。诸如此类的词语或习语,读者或译者只有在充分考虑到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时,才不至于闹出像“white elephant”之类的笑话。

(四)所指动物相同,但文化内涵不同或相反

英汉两种语言在动物的内涵上虽然存在诸多共性,但由于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历史传统等存在巨大差异,从而反映在有关动物的褒贬意义上有的却相反或完全不同。最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是人们对狗和龙的态度。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英语中许多带有dog 的词语都含有明显的褒义。例如: “a clever dog”(聪明伶俐的小孩) 、“a lucky dog”(幸运儿) 、“a jolly dog”(快活的人) 、“a top dog”(优胜者,头头) 、“water dog”(善于游水的人——水鸭子) 。英语中也含有dog 的贬义词语(如a dirty dog ,下流坯) ,但数量较少。而汉语则相反,含有“狗”字的词语几乎都是贬义词甚至是侮辱性的词语。如:“狗屁”、“落水狗”、“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屎堆”、“狗腿子”、“走狗”等。西方人在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时,对狗在汉语文化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常常困惑不解。狗在中西文化与语言的遭遇不同,其根源则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龙”(dragon) 在汉文化中一直是“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中国人对传说中的“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华夏民族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龙”是硕大、恐怖的古怪野兽,满嘴喷火,凶狠残暴,与“邪恶”同义,深为英语民族所厌恶,认为应予消灭。因此,在把汉语的“龙”在译成英文时必须考虑到这种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汉语“望子成龙”绝不能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而应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同样,我们所说的亚洲四小龙不是“four small dragons of asia”而是“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

另外,西方人把猫头鹰(owl)看作是智慧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而中国人则相反,认为它是厄运的征兆。例如,“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厄运即将来临。海燕(petrel)中国人认为海燕是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象征。特别是在高尔基写的《海燕》这篇文章翻译成汉语时,进一步提升了海燕所代表的那种勇敢和不畏艰险的形象。因此,海燕常常被用作小孩的名字和商标。而西方人对海燕没有多少好感,他们认为海燕是灾难、纠纷等的象征。“猫”(cat) 在中国人眼中是温顺乖巧的动物,如果按照汉文化习俗把这句英文“she is a perfect cat”,翻译成“她十分温顺乖巧”,那就大错特错了。英文中“cat”用来描述妇女时,是一个贬义词,专指那些爱撒谎、饶舌、

恶毒的妇人。“she is a perfect cat”的原意是“她是个十足的长舌妇”。

三、归化和异化的内涵与动物习语的翻译

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对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如下: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则“是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venuti,1995:20)从这个定义我们看出文化地位的不同会造成对待外来文化心里的差异,从而在翻译上我们就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归化翻译要求其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规范和表达方式,以满足读者对本族语的原味的需求;异化强调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以丰富译语的语言和文化,以满足译语读者对译文新奇感的需求。鲁迅认为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具体说来就是不仅要有新思想和新内容,而且还要有新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被认为是归化论的进一步延伸。在国际上,nida可以说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的概念,“译文基本上应是原语信息最近的自然对等”。而异化论的代表人物venuti提出“反翻译”的概念,这种翻译强调在译入语的文本中,在语言风格和手法上突出原文的“异”其目的是用一种新的翻译理论实践来抵御译入语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现象,从而突出原语和译入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异化译法:披着羊皮的狼

同化译法:口蜜腹剑的人

例2.pour not water on a drowned mouse

异化译法:不要往淹死的老鼠上泼水

同化译法:不要落井下石

例3.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异化译法:一个石头打死两只鸟

同化译法: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例4.as merry as crickets

同化译法:非常快活/ 快活似神仙

异化译法:像蟋蟀一样快乐

例5. dark horse

异化译法:黑马

同化译法:爆出冷门的人(或物)

例6. 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leep

异化译法:叫狼看守羊

同化译法:引狼入室

例7.he who scrubs every pig he sees will not long be clean himself

异化译法:见猪就洗的人, 很快就会自己脏。

同化译法:近墨者黑

例8.a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

异化译法:豹难去其斑,人难移其性。

同化译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例9.狐狸精

异化译法:a fox spirit

同化译法:a seductive woman

例10.天下乌鸦一般黑。

异化译法:all crows under the sun are black.

同化译法:in every country dogs bite.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看出,在翻译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时,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褒贬意义,在为更好地文化交流的前提下采取归化和异化等不同的翻译方法。比如,例1、例5、例9等“异化”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有“异国情调”,显得“洋气”。除此之外,还有,cry wolf??狼来了、paper tiger——纸老虎等。而相比之下,例2、例3、例4、例6、例8等采取“归化”的译法则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传统,这样才能满足读者对本族语原味的需求。

总之,笔者认为,无论采用“归化”还是“异化”其根本目的是使译入语读者认同和理解译文。这与尤金·奈达所说的“用目的语复制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等值体”的翻译宗旨是一致的。因此,在翻译动物类词语时,我们必须根据原文的风格和内容,为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和满足译入语读者对不同译文风味的需求,相应地运用归化和异化地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

cation press,199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关[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2.

[4]申小龙,语文的阐释[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5]喻云根张积模,英汉动物词的比较和翻译[j].外语研究,1992.

有关动物的成语篇10

[关键词]科技文本翻译;概念隐喻;过程;功能成分;词汇语法层

1 概念隐喻

Halliday在《功能语法入门》一书中专门论述了语法隐喻问题,他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和人际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两种形式,并认为语法隐喻从语法层面上降低了句法阶级(down in rank)。(Halliday,1985/1994)系统功能的级阶理论认为概念意义依据其语义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order):1)复合体(语义序列[sequence]),词汇语法层由小句复合体来体现;

2)构型极(语义的构建[figure]),词汇语法层体现为小句;3)基本成分级(语义成分[element]),词汇语法层体现为小句的成分(词组或短语)。(Halli—day,1999)这是概念意义在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关系。当这三个层级转移(rank shift)到词汇语法的其他层级时,就构成了概念隐喻。胡壮麟认为,概念隐喻是通过过程转换、功能成分转换和词汇语法转换来实现的。概念隐喻中过程(process)的转换主要体现在及物(transitivity)系统中六种不同过程之间的转换,包括物质(materia1)过程、心理(menta1)过程、关系(relationa1)过程、行为(behaviora1)过程、言语(verba1)过程和存在(exis—tentia1)过程。每个过程都有其相应的参与者(par.ticipant),如在物质过程中,参与者为“动作者”(ac.tor)和“目标”(goa1);心理过程的参与者为“感觉者”(sensor)和“现象”(phenomenon),关系过程的参者为“载体”(carrier)和“属性”(attribute)或“被认同者”(identified)和“认同者”(identifier等。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环境因子(circumstantial element)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层上体现为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胡壮麟,2004)一个概念在词汇语法层(1exical grammar)既可以通过一般情况下的“一致式”(congruent form)来体现,也可以是通过转化之后的“隐喻式”(meta.phorical form)来实现。在一致式中,语义和形式、语义和语法之间存在“自然”的关系,如在及物系统中,过程由动词词组体现,参与者由名词词组体现。而在隐喻式中,语义和语法之间存在“非自然”的关系,比如过程和特征可以由名词词组体现,逻辑关系由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和介词词组来体现。简而言之,隐喻式指一个小句中含有较多的语义长而复杂的词组和短语,而同样的语义在一致式中可分解为较多简明的小句。概念隐喻是由一致式向隐喻式转移的过程,是对一致式的偏离(deviation)。(严世清,2004)

2 名物化

概念隐喻的各个过程之间的隐喻化都是在语义功能层次上发生的变化,这些语义范畴要经历“体现”(realization)过程才能进入词汇语法。也就是说在词汇语法层次上也存在隐喻化,最常见的就是“名物化”(nominalization)。概念功能词汇语法层中表达经验意义的动词、形容词、小句以及嵌入句(im.bedded clause)发生级转移(rank shift),在词汇语法层体现为名物化,经验意义被抽象化。通过名物化,一致式中表达过程的动词和作为特征的形容词被隐喻化为名词,它们的作用己不再是在小句中充当过程或属性,而是以名词词组的形式表达“事物性”。(高志清、石云霞。2007)如:technology is getting better is impaired by alcohol impairment描述事物时,名词化结构能有效地提高文体的客观程度。首先,名物化能够尽量摆脱动作执行者、环境成分对过程的影响,增加文本的客观性。比如一致式中的参与者可能会在隐喻式中变成名物化过程的修饰语,或在隐喻式中被省略。其次,名物化还能尽量减少句子中人际功能的发挥,能增加文本的客观性、公正性。Halliday认为语言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种纯理功能。在正式语体中,经验功能突显,人际功能应尽可能被抑制。名物化过没有限定成分(finite),使得叙述不依附任何具体的时间、场合,显得更加客观。此外,名物化过程没有语气的选择,使得叙述具有不可协商性(non—negotiable)。(Halliday,1985/1994)名物化结构也是提高语篇信息度的一个有效途径。一个语篇的信息度可以通过词汇密度(1exicaldensity[指一个语篇中的实词项与小句之比])来衡量。语篇的词汇密度越大,该语篇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名物化可以使语篇以较少的语言表达出更多的内容,具有囊括(encapsulation)和浓缩(condensa—tion)的功能(Thompson,2000)

3 概念隐喻和科技文本翻译

科技文本是语言中的一种功能变体,其主要文体风格体现在客观性、正式性和信息高度密集性。那么,在科技翻译中如何充分体现科技文体特征呢?我们认为,为实现特定的语义和文体功能,译者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语法手段,而概念隐喻正是实现科技语篇的文体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科技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语境变量和文体特征选择一致式或隐喻式来表达语义概念以实现科技文体功能。以下从过程、功能成分,词汇语法和文本信息等层面发出,分析如何借助概念隐喻促使译文从一致式转变到隐喻式以实现科技文体的客观性、正式性和信息高度密集性等文体特征。

3.1 概念隐喻和科技汉语英译

Halliday认为科技英语为了表达更负责的经验和更高度的认知,其句型基本上是隐喻式的。他还认为,科技英语概念隐喻化的趋势是“事物化”(thingization),体现在语法上是“名词化”(nominal—ization),因为名词化使得构造技术术语的层次关系成为可能。(Halliday,1985/1994)科技英语中的概念隐喻包括高级阶的语法隐喻综合症(higher rank名物化advance in technologyalcohol impairmentsyndromes)和低级阶的语法隐喻综合症(1ower ranksyndromes)。前者如从表达序列(sequence)向句子组合(clause nexus)向小句的转换。简单地说,就是从一段文字向复合句简单句的转换。后者主要指名物化现象。(严世清,2003)以下分析如何借助概念隐喻将一致式译文中简单的小句“打包”(pack)成词组,将两三个小句“打包”成一个小句,从而转换为隐喻式译文以实现科技英语的特殊文体功能。

例1.检查后发现机器存在一些功率损耗一致式译文a:① After we tested the ma·chines,② we found③ that some power was lost inthe m achine.隐喻式译文b.A testing of the machines revealedsom e power loss.

首先,从小句层面上看,译文从一致式到隐喻式转变中发生的过程、功能成分和词汇语法转变有:一致式译文a的小句① “Aftcr we tested the machines”中的参与者“we”被省略;其中表达物质过程的动词“tested”被名词化为表示个体的名词“testin”,整个状语从句被隐喻化为名词词组”A testing of the ma—chines”;小句② “and we found”中的感觉者“we”消失,表达心理过程的动词“f0und”变成了表关系过程的动词“revealed”,标志着译文从主观心理过程转变成了客观关系过程;宾语从句③ “that some power islost in the machine”中表物质过程的动词“lost”被名词化为个体名词“loss”,充当主体的名词“power”被喻化成了表属性的形容词,从而使得一致式译文中由7个单词组成的宾语从句③ 被名物化为仅包含3个单词的名词词组“some power loss”,极大地浓缩了语义,但经名物化浓缩后的语义却同样丰富,因为“ some power loss”所含的语义仍然是“a loss of powerin the machines”。其次从整个句子过程的转换来看,一致式译文由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组成,以人称代词“ we”做主语,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而概念隐喻后,译文仅包含物质和关系过程,省略了主观心理过程,而且抽象名词替代原来的人称代词做主语,从而使句子的语体显得更客观、正式。最后,从文本信息度讲,一致式译文a是由3个小句构成的复合体序列,其词汇密度(实词项与小句之比)为8/3,隐喻式译文b是只包含1个小句的简单句,词汇密度为5/1。显然隐喻式译文b的信息度大于一致式译文a的信息度。概念隐喻是个高度概括、浓缩信息的过程,经过概念隐喻后的译文显得更简洁、实质概念意义更突出。此外,从概念隐喻对信息的重组引起语句结构的变化来讲,一致式译文 读起来较口语化,句式冗长,形式上比较零散缺乏严谨性。经过概念隐喻后的译文 显得更严谨、更规范、更正式,符合科技文体的正式性特征。

例2. 实验分析揭示了工艺的复杂性

一致式译文a:① W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⑦and what we found③ made US realize④ thatthe technique is quite complex.隐喻式译文b: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showed technical complexity.首先,科技英语的客观性特征要求小句的主位即整个小句的出发点应该是客观事实,而不是动作的过程的执行者或心理过程的感觉者,因此一致式译文a中小句① “We analyzed the expenment”中的参与者“we”和② “and what we found”中的感觉者“ we”及表示现象的名词“what”,以及③ “made USrealize”中的感觉者“US”在隐喻式译文 中都被省略。主语的消失引起了相应的谓语动词的变化:①中表示过程的动词“analyzed”被喻化为表个体的名词“analysis”;其中表示目标的名词“experiment”被喻化为表性状或属性的形容词“experimental”,这样小句① “W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就被名词化为词组“Experimental analysis”。表达关系过程的小句

④ “that the technique is quite complex中的载体“thetechnique”转化为表性状的形容词“technical”,原来表属性的形容词“complex”则转化为表实体的名词“ complexity”。名词化后,整个小句被名词短语“technical complexity”替代,即由关系过程转变为抽象名词所体现的个体。小句③ “made US realize”中表示心理过程的动词“realize”被隐喻化为表示关系过程的动词“showed”。这样,第一人称主语“we”的消失,名物化过程引起的带有主观色彩的主语的省略和主观心理过程到客观关系过程的转变都使得隐喻式译文显得更客观。此外,从整个句子来看,抽象名词替代原来的人称代词做主语使得句子的语体更加正式。

其次,从概念隐喻引起的过程变化和信息重组角度看,一致式译文a是由物质、心理、心理和关系过程构成的包含4个小句的复合体序列,其词汇密度为9/4。而经概念隐喻后的译文b则变成了只包含物质、关系过程的简单句,词汇密度为5/1。这样隐喻式译文将更多的信息结构融于一体,表达更加细密,极大浓缩了语义,使得隐喻式译文信息高度密度化。如小句① 中表物质过程的小句被隐喻化为名词词组“Experimental analysis”;包含6个单词的小句④ 被名物化为由2个单词组成的名词短语”tech。nical complexity”,使句子显得更加精练严谨。此外,译文a较口语化语义相对松散,而译文b较正式、严谨。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虽然一致式译文 和隐喻式译文 都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语义,但经过概念隐喻后的译文 不论从语旨、语式还是信息度上看都更符合科技英语的客观、正式、简洁等特点。 3.2 概念隐喻与科技英语汉译

科技汉语重事实的叙述,语法结构严密,用语力求客观、准确、简洁。科技汉语也存在概念隐喻,即将句子打包或压缩,使级降后的成分可以起和上一级单位一样的语义功能。(林芳,2002)

例3.Repetitive brief coronary artery inflationresults in less electrical instability of m yocardium .一致式译文a:因为冠脉球囊内的短暂、反复的扩张,所以心肌细胞的电不稳定性减少了。隐喻式译文b:短暂反复的冠脉球囊扩张可减轻心肌细胞的电不稳定性。

上面提到,科技英语是将简单小句打包成词组或将几个小句打包成一个小句的过程。汉译过程

中,首先要理解原文中的概念隐喻,因此需要经历一个“拆开”(unpack)的过程。在此例中,首先,名词短语“coronary artery inflation”本身是概念隐喻的产物,其一致式表达式应该是表示环境成分的介词词组“the inflation in coronary artery”,隐喻化后的“cor—onary artery”变成了表属性的类别词(classifier),起限定作用。汉语中也存在类似的概念隐喻,即将表环境成分的介词词组喻化为表属性的形容词。所以此例不宜直接翻译成“在冠脉球囊内存在的扩张”而要将一致式中作为环境成分的介词词组“在冠脉球囊内”隐喻化为“冠脉球囊”作为修饰语。其次,原文小句“result in less electrical instabili—ty of myocardium.”中的过程动词“result in”是由表关系的连词“SO”,通过概念隐喻转化而来的。同样,汉语也将表关系成分的连词概念隐喻为表过程的动词。因此,汉译过程中我们要将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因为,⋯所以⋯ 减少了”隐喻为过程动词“导致⋯的减轻”即“减轻”。因此经过概念隐喻后的译文b更符合科技汉语的正式、信息密度较高等特点。

例4.Higher pad temperature occurred in theupper guide bearing of som e pum ped storage powergenerator unit.一致式译文a:某抽水蓄能机组的上导轴承存在偏高的瓦温。隐喻式译文b:某抽水蓄能机组的上导轴承瓦温偏高。高质量的科技翻译要求译者采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表达方式,使译文读起来通顺、易懂。此例中,若译者不借助概念隐喻将“Higher pad temperatureoccurred”中“occurred”这个表过程的动词进行转化,就会得出一致式译文a“⋯存在偏高的瓦温”,不仅读起来很拗口,也不符合科技汉语的简洁性特点。概念隐喻将表过程的动词词组“存在偏高的瓦温”转变为表属性的形容词后补短语“瓦温偏高”,保存了科技文体的简洁性风格。

例5.Television is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images of moving objects by radio waves.一致式译文a:电视是通过电波对运动着的物

体的图像的装置的发送和接受。

隐喻式译文b:电视是通过电波发送和接收运动物体的图像的装置。翻译科技文献时,对原文的透彻理解是非常关键的。此例中,“transmission”和“reception”都是名物化的产物,是从表过程的动词“transmits”和“re.ceives”经概念隐喻转化而来的,译成汉语中表过程的动词“发送和接收”。

4 小结

概念隐喻通过层级转移把由若干小句构成的复合体喻化为一个小句,把小句喻化为一个实体或属性,使隐喻后的词语具有高度概括性。(丁建平,2006)名物化使一致式中由动词体现的过程转而由表个体的名词来体现,省略了一致式中动作的主语,使得文本更加客观、正式、高度概括。可见,科技文本翻译中采用隐喻式的译文比转化成一致式的科技语言有优越性,它能充分体现出科技语言的正式性、客观性和信息高密度性等文体特征。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Limited,1985/1994.

[2] Halliday M A K.& C.M.I.M.Matthiessen.Construc—t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anguage 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 ,1999.

[3]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J].外国语,2003,(3):51—57.

[5] 高忘怀,石云霞.英语名物化的功能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2):121—125.

[6] 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