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十篇

时间:2023-03-15 18:06:55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篇1

关键词:圆明园景区; 数据表现形式; DC元数据; 数据组织; 信息化规范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2-7788-06

Abstract: The Old Summer Palace scenic area is served as the research’s object. The data information’s forms of expression in historical culture,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 scenic area are analyzed. The content, quality, presentation, spatial reference, management mode and other characters of geographic data sets are described by using meta data model of DC standard. A clear and objective data organization is created. Moreover,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standar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standard management the Old Summer Palace scenic area are initially proposed.

Key words: the Old Summer Palace scenic area; data information’s forms of expression; meta data model of DC standard; data organization;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1 概述

随着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圆明园中大量文物古迹资料需要采集、加工、整理、规范为用户可查询、管理者可编辑的信息化系统。该文以“三山五园”中圆明园为背景,简单介绍了其历史沿革和选取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分析,并结合相关DC元数据资料,给出本文所用的4个基本数据元素。同时,该文将圆明园文物古迹资料规范为分类词表,供读者识别。在实际应用中,以兽首文物为例,首先给出各要素简洁的表格记录,继而采用DC元数据的4个基本元素核心,将其规范化。最后,结合理论和实例,试图提出圆明园景区信息化建设基础规范、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

2 圆明园简介

2.1 历史沿革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 ,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并亲题园额“圆明园”。雍正三年(1725) ,雍正帝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使得其成为“三山五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日常政务、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乾隆帝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先是劫掠,继而放火烧毁这座旷世名园,只留下残壁断垣,衰草荒烟。清朝倾覆后,各路军阀、地主,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进一步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也逐步展开。[1]

2.2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圆明园作为研究对象,与“三山五园”其他景区相比,圆明园景区有着与其他景区相同内容、相同性质的信息,而更有其相异的需要分别管理的信息。

① 文物古迹数量众多。圆明园作为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同时还收藏着许多图书、珍宝等艺术杰作。

② 文献对文物研究较多,对文物信息整体收集研究较少。圆明园作为中华民族璀璨历史中的明珠,同时也是一份痛苦的回忆,其特殊的历史性,使人们对其展开了大量文物、古迹等考证研究。但对于这些文物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却相对较少。

③ 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该文提出的圆明园景区信息化建设基础规范、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对建立完善的圆明园文物古迹信息资料体系等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④ 圆明园文物古迹信息采集具有一定规律性。选取其中典型文物,建立DC元数据规范化模型标准,即可套用规范化其他文物。

3 DC元数据概述

6 结束语

本文为建立完善的圆明园文物古迹信息资料体系、加快“三山五园”信息化建设步伐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继而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图技术、基于地理信息和时间的4D图片管理体系等多种先进技术建立“三山五园”地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员会,中国历史分册[M].中国大百科全书,1997.

[2] 郝亚玲.DC元数据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J].情报科学,2002(10):1069-1071.

[3] 邓进.对MARC与DUBLIN Core的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5):833-835.

[4] 张莹.信息分类编码在线查询――基于PHP+ Apache+ My SQL的Web数据库开发实例[J].情报科学,2004(4):510-512.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篇2

杭州重修雷峰塔,她是总设计师。她主持维修的六和塔,被视作文物建筑保护的范例。但献身建筑半生,她最大的梦想是守护圆明园。“我对这里一草一木都深有感情,希望恩师以我为傲。”

摸索中,被遗忘的圆明园一点点展现

郭黛生长于北京的四合院,自小便对满眼的青砖灰瓦兴致盎然。高中毕业,她如愿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建筑大师梁思成。

郭黛对圆明园的痴迷始于第一次去圆明园上课:画素描,老师选了西洋楼(圆明园内一景),当时她不了解,以樵裁髟熬褪俏餮舐ィ不知道还有那么多中式建筑。老师苦笑着,遥望远处怅然地说,万园之园,怎么可能就这一景呢?西洋楼只在园子最北侧一块很小的区域内,为的是满足皇帝的猎奇心理,圆明园主要区域都是中国传统建筑。当年,木结构建筑、花草园林都被烧毁,唯有“石头景”残留下来。

郭黛的心被刺痛了,之后,圆明园的一切,她都十分关注。

后来郭黛留任清华大学建筑系,被选为梁思成的助手,师生二人常在圆明园的断壁残垣间驻足。上世纪60年代,这一片成了农村,没有围墙,住着农民,分布着稻田,郭黛无数次暗暗叹息:这不该是圆明园应有的样子。

梁思成说:“150余年的营造毁于一旦,痛心啊。不论是颓败的残墙,还是残破的石刻,都是诉说着的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正是这句话,点燃了郭黛的梦想,她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为圆明园做点什么。

第一次机会源自偶然。上世纪80年代末,广东珠海市旅游局找到她,请她设计一个旅游景区圆明新园。郭黛觉得人生一下敞亮了,精选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加以复原。6年后景区开业,民众热情膨胀,每天的接待量都近十万人。

尽管如此,郭黛却心生难受。这些复建建筑,不过是满足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处景点而已,怎么能代表圆明园的文化内涵呢?

从珠海回来后,郭黛一有空就跑国家图书馆,查阅关于圆明园的档案。2000年,郭黛申报了圆明园档案资料研究这一课题。彼时计算机业刚起步,郭黛决定建一个圆明园的数据库,也许以后修复时用得着。

付出很快有了成效,圆明园管理处找到郭黛,希望做进一步的研究规划。

于是在圆明园里,经常能看到郭黛和学生们的身影。很多遗址人迹罕至,大家在一人高的草丛里艰难摸行。这样的摸索中,上下天光遗址的台阶被发现了,杏花春馆遗址的山洞、假山被找到了,濂溪乐处遗址的木桩于乱草丛中重见天日,天然图画遗址的湖心岛被准确定位……遗忘的园子一点点展现出来,那一刻,郭黛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直面质疑,拒绝让园林返老还童

研究圆明园之外,郭黛还有另一项重大任务:捍卫圆明园。

新世纪伊始,关于圆明园是否复建的话题,一度掀起社会大讨论。在甚嚣尘上的全面复建声中,郭黛坚决站在了反对面:圆明园不仅具有文物价值,更具有文化价值,即便复建,也要建立在对遗址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

因为她的捍卫,圆明园的修缮与保护最后确定为保持整体完整性,重点安排建筑遗址的清理,山形水系、植被景观、围墙园门的恢复。在此基础上,再复建部分向游客提供服务和展示功能的建筑和景点。

郭黛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作为最牵动民心的遗址公园,它承载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信息才最重要。”

她反对在遗址上全面复建,更反对任何无厘头的新建、重建。

2005年,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文荣策划在横店重建圆明园,用于旅游和影视剧拍摄。他托人找到郭黛,咨询意见,也希望她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郭黛表示,在遗址上复建不可能,在异地复建也不可能。当年建造园子的很多资料、图纸早已遗失流散了;当初的建筑材料很多是海外进口,现在国内也找不到;目前工匠的建筑技艺水平也达不到当时的水平,很多工具都不会使用了;再者,古代建筑和山水的空间搭配很巧妙,现在去复建,也很难达到当时的意境。

徐文荣不甘心,几次三番登门拜访,还带来了横店影视城一些仿古建筑的照片,试图说明复建的东西可以很逼真。郭黛也不多说,带着徐文荣在圆明园好好走了一趟:“圆明园代表的历史信息无法复制和重现。即使能够重建整个园子,也绝非真实的它,不过是一个仿制品、一件赝品。”

郭黛牢牢记着恩师梁思成的叮嘱:那些善男信女要修一个佛寺,然后捐了钱,结果寺院却修得像返老还童。佛寺也好庙宇也好,随着岁月沧桑会有很多变化。现代人的修缮要使它们老当益壮,而不是返老还童。

“复建”圆梦,为了守护也为了传承

虽然尽力保护了圆明园,郭黛却并不痛快。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面对一个主要靠想象来弥补形象缺失的圆明园,这也是民族之大不幸。

于是,2009年,郭黛毅然领命,带领80余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开始了一次世界园林与遗址史上空前的研究――圆明园数字复原工程。

做三维仿真表现圆明园景区,并且把建筑细节也呈现出来,需要容纳大量信息。为了尽力真实再现,郭黛带领研究人员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甚至多次远赴异国他乡,才辗转求得。

这个过程的艰难自不用言。由于圆明园有关的图纸资料珍贵而脆弱,国内的保存机构管理严格,“概不外借”。郭黛不得不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去敲门。在国外,情况也没有好一些。

郭黛海外寻访第一站为美国,虽然美国国会图书馆接待了她,显然并不太热情。之后寻访小组又去其他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碰壁依然时有发生,即使开门迎客也相当戒备。更有一些馆内明明存有圆明园文物,却拒绝向寻访小组开放。

寻访难度极大,郭黛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到海外寻找线索是必要的,因为很多圆明园的陈设器物、字画等文物信息和档案都缺失,特别在英国,大量圆明园流失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经过两年的努力,团队完成了第一期项目。22个景区和55个不同时期的建筑全景,得以复原三维模型库。两年后,基于此的“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投入使用,游客可以通过郭黛的数字模拟系统,看到12个景区。

过去一些电影、电视里也出现过模拟圆明园的图景,但准确性不够,模型从3000面到2万面不等。郭黛要求做到15万面,这样就很逼真。团队先后画了4000张图纸,模型做了几千个,每个细节都自己建模,而不是贴图。

2017年4月,郭黛的虚拟复原取得长足进展,成功“复活”圆明园32个景区、270年间的面貌,其中九州清晏、含经堂等10个最具代表性的景区是首次上线。只要下载再现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App,便可跨越时空,看到圆明园多个历史时期的盛时景象。

这个系统推出后,一片惊叫声涌来。郭黛像所有用户一样激动:“我们将不止看到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还能从虚拟场景里感受到它曾有的辉煌。经历了多少变迁,这也是另一种还原。”

目前的复原占了圆明园全景的六成,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郭黛已经颇感欣慰:“也许等不到全景再现的那天,但我尽力了。我对得起作为华夏子孙的良心,对得起恩师当年的教诲。”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篇3

1999年,向北京五塔寺石刻博物馆捐赠圆明园遗失石刻50余件。

2009年,参加首届中外名人鼻烟壶邀请展

2010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曼妙生花――中国瓷鼻烟壶精粹》(上、中、下)限量

版明信片,亮相世博会。

2011年,接受东方早报、中国古玩网、收藏天下、腾讯网等多家媒体采访。

2012年10月,《灵泉斋藏重要宫廷瓷器》一书完成,并被大英博物馆、卢浮宫、法国吉

美博物馆等海外机构收藏。

2012年11月,当选“中国十大古玩人物”。

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至今仍是一道历史谜题。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除了在大英博物馆、枫丹白露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以外,还有谁在收藏呢?简单而言,以前在外国人手里,今天在中国人家中。

第一次认识这位收藏圆明园的人,是在新浪微博上,他的网名叫“五方居士”。其藏品之丰、质量之精、涉及之广,令人咋舌。2 012年末的一个大雪天,记者来到“灵泉斋”,“五方居士”罗嘉先生接受了我的采访。

罗嘉收藏的圆明园文物中,最重要的一件当属雍正时期“圆明园印玺”。据统计,目前已知圆明园印章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存三枚,而且每方都不相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枚;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有一枚;再有就是 “圆明园牛角冻狮钮印玺”这 一枚了,为罗嘉收藏。相比较前面两枚博物馆的馆藏品,罗嘉所藏这枚印玺最为精美,这是他当年在法国购入的。

罗嘉还有一件藏品,也备受海内外文博界关注,那就是著名的“御制青花龙纹太平有象台瓶”。这是雍正二年烧制的。档案记载:“照嘉窑太平有象双耳台瓶木样成对烧些来,不必落款,配座子,落不必太高,交圆明园后殿陈设。钦此。”此器原为雍正皇帝特别谕令景德镇御窑厂为圆明园烧造的陈设器,原样本参照了“明嘉靖青花龙纹台瓶”。但仿古的同时又有创新,并听取了外国传教士的意见,造型略带欧式风格,这与雍正皇帝经常在圆明园召见外国使节有关,意义非凡。

常人眼中的大藏家至少都是年过半百的,但刚过而立之年的罗嘉为何会收到令人羡慕的精品?其实,罗嘉对圆明园的收藏,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北大读书时,罗嘉平时一有空闲,就爱去圆明园溜达,去多了,那些欧式风格残缺的石柱在他脑海里也扎下了根。后来罗嘉发现,北大校园里也有很多圆明园风格的石雕,比如北大西门外的石狮、主楼外的麒麟、未名湖畔的诗碑、办公楼前的华表等,都是圆明园的文物。毕业后,他平时逛胡同,走街串巷时,也会特别留意哪里还有散落的圆明园建筑残件。随后三年,他收集整理了50余块圆明园残石。2001年,罗嘉和文博泰斗史树青先生结识了,史老劝他把这些石头捐了。罗嘉起初还有点舍不得。在常人眼里,这些可能只是一块块残石,殊不知,穿越这断壁残垣后,就能看清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在罗嘉心里也有着特殊的情结。可一想确实没地方放,罗嘉就一块没留地全捐献给了五塔寺石刻博物馆。

18 6 0年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后,在园内所拥有的4 0个景中,还剩余13处。同治十二年,清廷调查后发现圆明园尚存13处景观,比如方壶胜景、蓬岛瑶台。由于这些景观都是建在水中的,英国人当时没有船,因而它们侥幸没有被火烧掉,有些建筑还保存得相当完整,圆明园的中国园林部分并未成为一片废墟。

然而,这场由英法联军一手造成的劫掠和焚烧,确实是圆明园这座世界名园蒙难的开始。随后,那些清朝驻守北京西郊的败兵游勇和地痞流氓,都趁慈禧以及清廷撤出北京的混乱之机,进入圆明园景区,大量砍伐古树盗卖,有的甚至烧成木炭,拿到市场上去卖。与此同时,圆明园残余的家具、陈设等也被大量洗劫,那些幸存的园中建筑物也开始被陆续拆毁。清王朝覆灭后,一些军阀、官僚、政客乘机对圆明园景区内的精美建筑石料巧取豪夺,民间也有人肆意取用圆明园的石料。据载,当时的军阀王怀庆曾把圆明园中的一些石料拉走,用于修建自己的达园。位于辽宁抚顺的陵墓也用了不少圆明园内的东西。所以,圆明园遗失的文物不光国外有,国内其实也有。如果能掌握更多关于圆明园历史信息的话,分辨出这些文物并不是太难的事。

有了这条线索后,罗嘉又先后查阅了《清宫瓷器档案》、《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以及国家第一档案馆的相关资料,并在国外国内不遗余力地展开整理与收藏。

原圆明园公园管理处主任魏怀中曾谈到,圆明园的建筑已不复存在,然而遗址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将世代流传。作为圆明园历史文化的载体,圆明园文物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历史沧桑,会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以及对圆明园的追寻。

“万园之园”圆明园的规模和重要性绝不逊于故宫,英法联军毁掉的不仅仅是一座皇家园林,更是几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因此,这些圆明园流散的珍宝是国耻的见证,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作为一个收藏家,罗嘉觉得能收藏到圆明园的文物很欣慰,起码能让更多的人感悟到这段无法触碰的历史,了解一些他们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收藏圆明园已经不再是一个愿望,而是一个事实。这是中国的收藏家自强的表现,只有自强才是硬道理!

对话罗嘉收藏绝不是光“拥有”这么简单

记者:您收藏圆明园遗失文物的初衷是什么?

罗嘉:想多了解一点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这些点点滴滴是缺不了的。而这些点滴,就是一件件散落在民间的圆明园文物。

记者:这类文物的价格是否要比一般文物高?

罗嘉:那是肯定的。大清朝六位皇在这里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寝。在清政治的鼎盛时期,圆明园的地位比故宫还要高,所以园子里面的文物,价值可想而知!

记者:我看到您的新书《灵泉斋藏重要宫廷瓷器》上著录了很多件圆明园失散文物。您的购买途径是什么?

罗嘉:灵泉斋亚洲私人收藏机构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都有负责人,主要任务就是从八国联军后裔或是晚清时期曾经来过中国的商人们家中寻找来源。当然了,在天津、上海,我们也有负责人,主要是关注一些已经回流到国内的文物。

记者:您的这些藏品将来会卖吗?

罗嘉:目前,我还在进行研究,还会再出5本书。至于将来嘛,我没想好。总之,这些东西即使不在我手里,也要留在中国。

记者:您怎么能分辨出哪些文物是从圆明园中流失出去的?

罗嘉:查资料,必须翻阅大量的资料。就拿圆明园的西洋楼来说吧,这是建于清朝乾隆 十二年至二十四 年期间的,由O世宁、蒋友仁、王致成这些欧洲传士设计监造的。它既有欧洲巴洛克的建筑形式,里面又有“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只有了解了更多的历史信息,才能清楚里面的陈设。总之一句话,这都是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能由钱来决定的。

记者:根据这么多年来的经验,您认为圆明园文物主要集中在哪儿呢?

罗嘉:从数量上来讲,美国最多,但法国、英国的质量比较好。有一点也很值得关注,那就是美国的个人收藏家手中也很多,应该还有很多文物没有露过面。随着欧美经济的波动,这些文物迟早会出来。无论是否被我买到,我都希望它们能尽快回到中国。

记者:作为一名收藏家,您能不能给广大收藏爱好者一些建议?

罗嘉:收藏是一件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了,这里面会存在艺术品投资、升值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这里面需要的专业知识很多,不是给大家泼冷水,真的很难。

记者:您觉得衡量收藏家的标准是什么?

罗嘉:一位成熟的收藏家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养。第一,他需要汲取各方面的收藏知识,做到善于学习,研究不怠。在此,学习研究的客体是多方面的,不光局限于艺术,也不单纯是学术。譬如,对于圆明园的了解,就不能光局限于文物本身,还需要涉及建筑、绘画、宫廷文化、宫廷生活等多个领域,因为古代艺术品的特性就是会贯穿各个门类。第二,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第三,成熟的收藏家,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收藏精神”,勇于承担自身对社会的责任,绝不是光“拥有”这么简单的事。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篇4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共同探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人教版小语第八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德育价值观,三个方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2、能力目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4、德育目标:教学中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 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通过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既是本课难点,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突破口,采用多种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语言文字感染力,拨动学生情弦。 (五)、教材处理 本课安排两课时,本堂课是第二课时,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突破。 二、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 2、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 3、利用图片与课件,今昔圆明园的对比,让学生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教法、学法 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本课拟认启发式和讨论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提问,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本文中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只有通过学生的反复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故又拟认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词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启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同频共振。 利用多媒体教学,实施探究性学生的教学模式,同时融入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请跟我一起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一) 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因本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故引入课题开门见山。 (二)、质疑问难,自主学习。 苏赫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引入新课之后,就质疑问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问题,请抽出来。”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分组学习,进行多形式读,整体感知,选择2、3、4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再让学生交流体会:看看从自己喜欢的那一段里体会到了什么?这既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又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通过读、思、勾、画等多种方式,抓住重点,整体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既培养了学生快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形成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知识、主动质疑的习惯。 (三)、品读交流,协作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绘画、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情景和协作对学习成功至关重要。”。今天,教科书不应该,而且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在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文字难词之后,再让他们回到课文中,理解体会圆明园风格各异的景观。为了突出这些景观各自的特点,让学生练习朗读,使他们在读中学习表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生对语言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再映出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图片,配上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解说,使课文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的辉煌。相信此时此刻的学生已完全置于人间仙景般的世外桃源之中,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通过想象具体表达出来。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昔日圆明园的布局和景观之后,师再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去研读、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通过默读画出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来说明圆明园的文物多,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抓住学生的激情让他们谈感受:“作为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就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师话锋一转,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掠、毁、烧”等词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就是这样的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夺、毁坏、烧毁之下,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通过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让学生突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此时此刻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深切领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以想象此刻的课堂,学生的情绪会是多么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中,师进行激情升华,激励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实践延伸,培养能力。 《新

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师课前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惧资料,收集资料,了解从先秦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所经历的时间及圆明园大大小小景点的数量。这样的设计,既遵循了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又勾通了课内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语文学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五、板书设计 最后,介绍板书设计。这样的设计,既表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再现了侵略者如何把它化为灰烬的变化,也体现民学生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淡化学科边缘,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但是,设想付诸实施,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的说课就到这儿。恳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21圆明园的毁灭 (爱) 瑰宝、精华 众星捧月 风格各异 (恨) 珍贵的文物 化为灰烬 掠 毁 烧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篇5

圆明园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宏伟,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高达三百五十多公顷,是浓缩最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的特点。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谁不想去看那全世界万众瞩目的万园之园——圆明园那具有中国特色的亭台楼阁和充满着欧陆风情别具一格的殿堂,奇花异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然而,这只是幻想,这一奇迹已经不复存在了。一八六零年,怀着狼子野心的英法联军肆意践踏我国领土,入侵我国首都北京,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亲眼目睹了它们进军圆明园。它们把圆明园抢劫一空,把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金银财宝统统掠走。后来为了销毁罪证,竟放火烧了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和一望无际的荒漠上的枯枝败叶。

这些可恶的侵略者,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不仅残杀百姓,还任意销毁我国建筑物。把我们中华民族搞的昏天暗地,啊!这一切的一切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在落后的旧中国里,这样的耻辱也何止一次呢?兼职多的数不胜数。不断有狡诈的敌人来侵入我国宝贵的领土。圆明园的毁灭就是留给后人的一次血的教训,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深仇大恨。如果忘记了,就等于背叛,就是汉奸走狗。如今,国家强盛了,成为世界一方的雄狮,再也没有人来侵略我们的国家,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巨龙腾飞了!

我们要把圆明园的毁灭的屈辱牢记在心,掌握知识,锻炼身体,培养品格,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圆明园的毁灭观后感500字(二)

这星期,班主任贾老师组织我们根据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查找到当时的视频观看。圆明园的美丽让人心醉,圆明园的毁灭也让人心碎啊!

这段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视频讲解了从开建圆明园的康熙帝直至圆明园毁灭时的咸丰帝的坎坷经历和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事件。看完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惋惜,第二感觉是气愤!一个多世纪才建成的圆明园,凝结了一个民族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在加上超人的想象力,才造就了这颗矗立在东方的璀璨明珠,却被英法联军无情地毁坏掉。我要对哪些杀人不眨眼的、毁坏东西随心所欲的强盗说:"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我们会努力加油,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国家。"我还想对腐败的清政府说:"应该重视科学,不要把科学当初玩物丧志的把戏。只有科学才能使我们国家更快地好起来。"

圆明园的美丽和优雅,哪一座宫殿都不能与之媲美,精美的东方建筑和罕见的西洋水法,都令人耳目一新、赞不绝口。让我最难忘的是马格尔尼勋爵的一段话:"大清帝国好比一只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没有沉没,完全是因为它的重量与面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管理的话,它就会沉入大海。"

由于咸丰帝的治理不当,导致帝国几乎灭亡,圆明园也几乎永远毁灭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从身边做起,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将来长大后报效我们的祖国!

圆明园的毁灭观后感500字(三)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9世纪中期英法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掠夺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向海外殖民扩张,于1840年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外国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国增加鸦片贸易与发展合法贸易存在着矛盾。由于鸦片战争后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大量对华输入鸦片,中国的白银继续外流,使中国出口茶叶、生丝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无力再多购买英国的工业品,这当然对英国是很不利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既要维护给它带来巨大利益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对华的工业品销售。这样,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开放更多的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篇6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34-02

目前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时,需要明确几点:(1)优化的路径,仍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进行;(2)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3)须在师生互动关系的平台上,完成课堂教学。

由此,本文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路径探讨”为主题,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3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1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塑造。

1.1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1.2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教学艺术也就无从展开。

2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跳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使学生主动的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2.1学生主动性的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2.2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的去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将使语文教学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2.3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引致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3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具体途径

诚然,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优化的途径还有许多种。并且,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

3.1学生主动性引致的实施途径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 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这样:(1)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3)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3.2教师讲授模式改善的实施途径

课堂教学的环境与氛围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受,推进教学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篇7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课件 因需而用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无疑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以“有声有色”的形象教学代替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抽象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课堂。但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一种不良的倾向,那就是唯课件是从,一堂课下来,课件频频展示,学生由学习的主动者成了被动的“欣赏者”,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使用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此,我认为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要因需而用,才能发挥最大功用。

一、消除陌生,“预热”提速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风景名胜等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培根说:“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会有出类拔萃的美。”如何让学生领略这“出类拔萃”的美呢?光靠老师口头的讲解是无法充分体会的,如果借助课件这个抓手,对课文的“预热”就会提速。

如教《一夜的工作》一文时,学生对其人其事都较陌生,对在“一夜的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的理解就有一定的困难,还要上升到由衷地对产生钦佩之情,这绝非易事。教学时,除了让学生课前查阅、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外,我也精心制作了课件。在课件中,我特别选取了在被确诊患了肺癌,拖着只剩下30公斤的重病之躯,仍顽强地工作的图片,还有一个刘欢深情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的MTV视频,视频中有生活、工作、与民同乐,以及死后,万千群众自发为他送行的感人画面,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都为之震惊和感动。短短几分钟课件的播放,消除了学生对的陌生感,拉近了学生与伟人之间的距离,学生对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

二、拓展空间,展开想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忽视知识的教学是失掉基础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恰当地利用课件不仅可以丰富文本的内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课文语言精练,具有极强的震撼力。教学本课时,我这样创设情境:

(一)出示圆明园整体示意图,与教室比较感知圆明园规模的宏大。

(二)欣赏圆明园局部景色,联系课文相关词句,感知圆明园的辉煌。

师:圆明园在艺术上的成就和馆藏品的价值到底如何?(课件出示圆明园珍宝及景色的图片、文字资料。)

通过看图片、看文字资料,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越来越清晰,为祖国灿烂的文化而赞叹,高昂的爱国热情被激发。

(三)播放电影片段,认识侵略者的贪婪与凶残。

师:法国作家雨果曾赞美圆明园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这样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是怎样毁于一旦的呢?(课件播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

在学生热情激发时播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巨大的反差给学生的内心带来强烈的震撼,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爱国情感悠然而生。此处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的情感水到渠成。

三、便于训练,容量增加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是多么美妙,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在六年级上册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了叩击学生的心灵,给予他们艺术的享受和熏陶,可以设计一组练习:

古诗应用题。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这样的练习如果是板书恐怕费力费时,但用课件却方便多了,不仅容量大,括号内的答案还可以先隐藏,等学生填完后再出现进行评讲,如此一举两得,岂不妙哉?

四、促进互动,共享资源

随着交互白板、人人通等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的访问更加方便,促进生生、师生乃至孩子与家长的互动沟通,实现资源的共享。

如听我校杜老师教学《大禹治水》一课时,杜老师利用电子白板教学,出示电子课文,让学生上讲台用电磁笔在电子课文上圈画出大禹治水的动词,标注出段中的表示数词和副词等,让课堂教学直观地展现白板上,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学生对能亲自操作、上台演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发地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在《大禹治水》一课,副词的使用是一个难点,杜老师翻转课堂,事先制作了一个有关副词教学的微课视频,让学生提前在家自学,因此在课上,这一难点已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篇8

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应该包括背景描述、学教设计、学教过程(课堂实录)、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同伴互助(相互评价)五个要素。限于篇幅,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一下其中的三个要素――学教设计、学教过程(课堂实录)和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并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学教设计

关于学教设计,当下说法很多,如讲学稿、导学稿、导学案、教学案及导学设计等等,本质一致,是教师根据课标、学情设计的学习方案或教学措施,可谓尚待实施的教学“蓝图”。

学教设计一般包括学教目标、学教内容、学教形式、学教流程(或称学教步骤、学教测评)等。如金霞老师对“火烧圆明园――重读‘两个强盗的故事’”的学教设计如下。

(一)学教目标

根据课标“2-3-8: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到清朝统治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确立如下学教目标。

(1)从雨果的信获取并转达有关“火烧圆明园”的基本史实。

(2)在阅读学习材料的基础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自主问答解决部分问题。

(4)能在讨论中根据所学文史知识从多个角度发表见解。

(二)学教内容

教材“屈辱的岁月”一框,关于“火烧圆明园”仅有这样的描述:“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英、法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于1860年占领北京,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抢掠,洗劫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相关内容的文字寥寥无几,需要补充新的资料(法国布里赛《1860年,圆明园大劫难》摘录;1860年10月《纽约时报》摘录等)。

(三)学教方法

1.史料学习法

基于课本内容局限性与课标要求,本堂课主要采用了史料学习法,即教师补充提供史料,学生围绕史料联系阅读,组内自主问答、讨论等。(略)

2.小组合作学习法。(略)

(四)学教流程或步骤

笔者认为,金老师的学教设计总体上符合要求,值得肯定。但略有瑕疵,缺少“学教测评”环节。关于学教测评,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两个不好的现象:一是没有学教测评设计,二是整个学教测评单纯由各类测试题构成。学教测评是贯穿于学教过程始终的重要环节,少之肯定不妥; 但整个学教测评都成了细碎题目的堆积物,也失去了学教测评的本来意义和新课改的应有价值。

二、学教过程(课堂实录)

按照学教设计中的学教流程或步骤,再现课堂教学实况,包括教师的心理活动等,是描述学教过程(课堂实录)的几个要素。学教过程(课堂实录)呈现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原汁原味的课堂记录。仍以金霞老师教学的“火烧圆明园――重读‘两个强盗的故事’”一课为例,课堂摘录如下。

(一)引入

(教师课前用幻灯片呈现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摘录)

师:从同学们的眼神和表情中看出,大家熟悉雨果的这封信,因为在语文课里学过。谁能说说,是在哪篇文章里学过?

生1:好像巴什么上尉的信。

师:哪位同学能说完整一点?

生2:是《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吧?

师:完整的文章标题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请允许老师问一个历史与社会的专业问题,在这封信里,雨果描述了一个什么历史事件?

生3:火烧圆明园。

师:谁火烧圆明园?

生4:英法联军。

师:这件事发生在哪里?

生5:北京,圆明园。

师:什么时候?

生6:1861年。

师:确切地说是1860年,也就是雨果写信的前一年,这我们从信的时间落款可以推断出。通过这封信,我们大致了解了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基本史实。然而,作为一堂历史与社会课,我们对于历史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是什么,还应该关注更多细节,深入了解历史,追问为什么,思考怎么办。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圆明园,重读“两个强盗的故事”。

(二)师生活动

师:要进一步了解一个历史事件,可以有哪些途径?

生7:可以到网上查。

生8:可以问老师。

生9:还可以去图书馆查文献资料。

师:都可以。但在课堂里最方便的是查阅自己手头的课本。让我们翻开书本,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这一历史事件的。在第几页?

生10:第65页。

师:已经有同学翻到了。哪位同学站起来念一念?

生11:1856年10月,英、法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于1860年占领北京,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抢掠,洗劫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

师:看来书本上内容也不多,不足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习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发放学习资料)都拿到了吧?这些资料来自于法国和美国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文字记录和报道。大家不急于看,先抬起头看前面的幻灯片,听老师布置阅读任务(活动安排)。

(学生阅读、提问、互答,过程略)

师(巡视、参与):差不多了吧?老师发现每个组都有一些问题要提。哪一组先问?

生12(最先举手的组长):我们组有个问题弄不懂:为什么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要给中国当局送来武器?还有,英国当局对此事知情吗?马戛尔尼使团和清朝政府之间是什么关系?

师:其他组同学有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生13:我认为,马戛尔尼使团之所以要送给清朝政府两门榴弹炮,是想开辟一条打开中国市场的渠道,从中谋取利益。

生14:我反对。英国不止送来两门榴弹炮,还送来了全套制造榴弹炮的设备。榴弹炮的杀伤力很大,中、英两国军队在数量上相差很大,如果中国配置了那么精良的装备,英国想取胜就很难了。

师:还有其他看法呢?

生15:这种看法不对。因为英国只是送了不多的榴弹炮,而中国的军队很庞大,只靠几门榴弹炮无法提高战斗力。

生16:英国随随便便就送出几门榴弹炮,说明当时的英国军事实力是很强大的,他们根本不在乎这几门榴弹炮。

生15:我想提醒这位同学一件事,就是后面还有六个字:以及全套设备。

师:还有人发言吗?再不介入,两位同学的争执就升级了。好!又有同学出手了。

……

(三)结束语

师: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我们离对这个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也越来越近了。我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最后再回到那封信上。实际上,雨果从来没来过中国,也从来没见过圆明园,可这位法国作家在这封信里表达了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愤怒和圆明园被毁的惋惜心情。可见,雨果是否来过中国并不影响他对这一事实的如实记录与判断。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圆明园遗址?

(学生摇头)

师:这已经不重要了。无论处于彼时的1861年11月25日和此时的2013年4月19日,当你站在圆明园遗址前时,你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幻灯片呈现)

(下课铃声响起)

师:时间不允许我们多说了,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到课外去思考吧!

另一种是有所取舍的教学叙事,如罗安波老师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垂直的牧场”教学作了如下的课堂叙事(摘录)。

一踏进教室,看到早已等待的师生个个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我,顿感局促、紧张。庆幸的是,前面的课堂教学如期顺利开展,通过“三毛生态旅游”这一情境的创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三毛生态旅游”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这是显性的; 而课程标准及学习目标的各项要求已有机地融合在活动之中,这是隐性的。学生兴致盎然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极大增强了我顺利完成教学的信心。

……

在哈萨克牧民“转场”这一教学环节中,为了突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我特地播放了一段关于牧民“转场”的录像。为了提高“自主讨论”的针对性,我在学生人手一份的“自主讨论学习任务单”上注明:如果你是三毛,对哈萨克牧民“转场”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什么疑惑吗?然后具体布置了自主讨论的有关要求。

……

在“个人问题纷呈”阶段,学生按小组讨论操作要求,个个拿着“任务单”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就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同伴的姓名。目睹此情此景,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嘛!于是,悠然自得地穿棱于各小组之间。但我很快从几位同学迟缓的动作和迷惘的眼神中意识到出了什么问题。容不得我细想,一位女生指着“任务单”问:“老师,这儿怎么写啊?什么是认识和建议呢?”正欲解,问题接踵而至:“老师,自己感兴趣并有价值的问题写几个?”“老师,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念头顿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任务单出问题了!”仔细地斟酌“任务单”,发现一些格式及文字是站在课题研究者角度设计和表述的,难怪学生搞不懂。于是,我忙不迭地说:“今天的讨论方式与同学们平时接触的方式有所不同,不大容易理解。这样吧,大家针对学习目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记录下你对此问题的思考,好吗?”“好的!”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

……

热火朝天的小组讨论开始了。在“问题自主生成”阶段,我从参与的几组活动中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如切口大小不一,表述不够精炼等,但多少与“牧民选择转场这一生产生活方式的原因及其科学性”主题有所联系,基本达到了讨论的目的。

……

在“组际交流互评”阶段,一位男生早早高举起手,一双期待的眼睛盯着我,似乎在说:“老师,让我来,我能行。”这股勇气和热情感染了我,他们小组自主生成的问题一定能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就示意这位男生回答。“老师,我感兴趣的问题是‘天山’为什么叫‘天山’?”此言一出,全班哗然,这位学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怯怯地耷拉下头来。我装作吃惊的样子:“哟,你提的问题把老师也难倒了!”同时微笑着点头示意其坐下,接着说:“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解开这一疑惑呢?”立即有学生说:“我认为是那儿的海拔高,远看像是在天上,所以叫‘天山’。”我赶紧说:“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有关天山的得名,同学们还可以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作进一步的考证。接下来,哪一组同学想把你们自主生成的问题交与大伙交流呢?”马上有一个小组学生说:“我们感兴趣并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是:哈萨克牧民为什么要转场?”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课堂教学终于言归正传了。

当然,课堂实录既可以完整呈现,也可以呈现片段,具体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处理。

三、课后反思(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是“死”的预案,而课堂教学则是“活”的过程,二者之间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这应该成为我们课后反思的重点。具体就是看我们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情况,如实施了多少?实施得如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实施?徐琼霞老师教学了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屈辱的岁月”后,写下如下课后反思。

1. 成功之处

作为一节常态课,这节课基本达成了预期的目标。

(1)用画年代尺和列表的方式梳理了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比较清晰地呈现了这段历史发展的脉络。

(2)对课堂上运用的关于“马戛尔尼1794年的预言”这段史料,学生比较感兴趣,讨论效果也较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用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3)中国与欧美国家比较视频的选择较为恰当,达成了综合运用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的目的。

2. 败笔之处

(1)虽然本节课综合性很强,但因学生已经学过课文内容,产生了填表格环节中生成性资源不够丰富这一缺陷,使本节课逊色了不少。看来,如何使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合学生,尚需多费思量。

(2)关于马戛尔尼预言的讨论,学生呈现了三种观点,赞同第一种观点的有两位,赞同第三种观点的有一位,其余学生都赞同第二种观点。由于持第一、三种观点的学生占少数,得到的支持力度显然不够,以致讨论双方各持己见、相持不下,无法沿着正确的轨迹充分、深入地展开。

(3)由于自己近一年时间没有上课了,教态显得有些不自然。如果要获得理想的效果,应该早作准备,从中发现并纠正教学问题,为达成教学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

3. 再教设计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篇9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包括新闻、传记、调查报告、社科论文等。2008年有四套试卷分别考查了传记、科技论文和评传等。考查包含三个层级能力:一是C层级的分析综合(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是E层级的鉴赏评价(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三是F层级的探究(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②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下面以表格形式展示2008年这类试题的大致情况:

[命题特点]

1、选材方面。体裁包含常见的实用文体。材料内容涉及教育家、科学家、学者等。

2、赋分方面。最低广东卷只有1 5分,最高的海南、宁夏卷虽只有4题,但分值却高达25分。

3、题型方面。以主观题为主,除了海南、宁夏卷分值较高,相应增加了1道客观多选题,江苏卷则是主观题与客观题各两道,其他考区均为主观题,主观题数量为3道或4道。

4、兼顾备个能力层级。能力层级为三个等级,其中分析综合能力属于c级;鉴赏评价能力属于E级;探究能力属于F级。

5、更加强调整体理解。如广东卷第21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这就必然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整体理解能力、准确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探究性能力的考查备受青睐。如海南、宁夏卷第18题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这类试题的设计与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个性发挥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大背景是相一致的。

[备考指导]

1、熟悉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实用类文本主要有传记、访谈、新闻、调查报告等,而它们有很多特征都是独有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如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如江苏卷第18题: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文中看,概括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事情,第一段是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第二段中有两点,分别是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第三段开头是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2、要抓住文章的叙事和描写中所充分展现出来的人物的个性。对文章中写得生动传神的片断,要反复地诵读、深入体会,把握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对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来达到条理明晰的效果。如山东卷第19题: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要做好这到题,必须要抓住 “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这句话。抓住了这句话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3、加强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就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包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三个方面。这类题开放性大、创新能力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山东卷第22题为例,要回答“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难度不大,材料中总结就行。而要回答“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文本找理由并加以概括,形成自己的看法。

[真题演练一]

是否该重新修建圆明园?

从维熙

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月圆时,有“花好月圆”之美词;月残时,又有“一镰钩月”之雅说。如果把这一美学概念,引伸到建筑学领域之内,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情趣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民族心态的大问题了。

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最终他还是等到了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成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开动了摄影机。

笔者之所以要重温这段往事,实因是重新修复圆明园还是保留其历史原貌之争,这是既关联到建筑又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完全可以理解,但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发奋图强;但偏有一些建筑学家与一些考古学者,难以割舍中华民族的“圆月情结”,慷慨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再现恢复圆明园昔日的风华。

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它将让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溶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仅举两例: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座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为何许人也?他是第一个将德意志统一成为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之为德意志之祖。人们在科布伦茨两条美丽河流的汇合口,铸成了一座巍峨的青铜雕像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不偏不斜落在这尊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德意志之祖,策马张弓的雕像消失了。待我去这块圣地朝圣时,那儿只留下一座空空墩台,当时正是深秋,墩台上飘满了黄色的落叶和白色的鸟粪,让每个来这儿的游者无不感到凄切和悲凉。这是例证之一。例证之二,在德国柏林最热闹的裤裆大街,昔日曾经耸立着一座著名的尖顶教堂,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那座教堂的顶部正好被炮火自上而下地劈去了一半,多少年过去了,那教堂也没有重建和修复,地站在繁华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着它的历史沧桑。对此,我曾以中国人的心态,垂询过许多德国人,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精心保存这些历史残缺,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

当年,德国是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还在千方百计地保留历史残缺;而我们当年是被弱肉强食的民族,倒反而不惜花费重金,克隆往日的历史辉煌,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更为令人心悸的是,现在又杀出来一个某集团,要拿出200个亿,在并非圆明园遗址的横店,再克隆出另一个新的圆明园来,这种病态心理与科学思维,距离究竟有多远?世界上恐怕还找不到一种量器,能丈量出这种距离!笔者要问的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哪个更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哪个更富有时代的前瞻性?哪个更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德国而论,它今天的经济实力,不要说再建起一座威廉大帝的青铜雕像,就是竖起再多的金像,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知道那是遮盖民族的耻辱,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难道我们这个近百年来,不断被列强肢解和侵略的民族,就能遮自家之丑,重新修建圆明园(实质为“克隆”),来淡化被世界列强瓜分的国耻?

中国有两句古话,似乎可以拿来当作此文的结论:

假凤虚凰者误国!卧薪尝胆者兴邦!

1、怎样理解画线句子“这是既关联到建筑又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 的含意,这句话中的“这”又指代什么内容。

2、作者在文中引用德国人对待“青铜雕像”和“尖顶教堂”的目的是什么?

3、文章结尾引用古人的话有什么作用。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4、依据文意来看,作者对圆明园是否重建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真题演练二]

“国学狂人”刘文典传奇的一生

柳已青

提起古籍校勘大家刘文典,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狂生的形象,风骨嶙峋,清高孤傲,特立独行。刘文典的逸闻广为流传,在安徽大学任校长时,与发生争执,痛斥为“新军阀”;在西南联大时期,跑警报遇到沈从文,喝斥沈“你为何跑警报”;圆月之夜为联大学生讲《月赋》;因迷恋云南鸦片和火腿,被称为“二云居士”,最终因贪食鸦片离校未归被解聘……这是人们熟悉的刘文典。

刘文典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一面。早年参加同盟会,师承刘师培、章太炎,发扬光大“章疯子”的狂狷个性,章太炎曾作联语“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赠刘文典。追随孙中山,担任秘书,起草英文电稿。在新文化运动中,刘文典加盟《新青年》,高举科学大旗。执教北京大学时,参与营救陈独秀,驱逐章士钊。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时,请陈寅恪出大学入学考题对对子“孙行者”。……在云南大学执教时期,被尊为 国宝级 教授,成了云南省主席的“座上宾”,吸食鸦片,是云南省政府特批的。1946年10月,刘文典为60大寿写骈文祝寿。

《狂人刘文典》作为第一本为刘文典而作的传记,以翔实的文史资料,展现了被忽略的“国学狂人”传奇的一生。作者章玉政为写此书,深入北京、云南、安徽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查阅第一手的资料,访问知情人,厘清了刘文典生平中的“疑点”,做到了记其事功,传其神采。

作者这种严谨、细致、扎实的态度,使得这本传记建立在有价值的史料之上。章玉政在《狂人刘文典》后记中说,尽量坚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史家态度,强调故事性与学术性并存。写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书中有美中不足之处。笔者觉得有些地方作者下的判断过于草率了。

比如,刘文典被西南联大辞退这桩公案。有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分歧,即使相同的史料,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943年刘文典应普洱(磨黑)大豪绅、盐商张孟希之邀,为其母撰墓志,张孟希赠他“云土”50两。他的普洱之行遭到了联大同事的非议,认为他不堪为人师表。闻一多强烈反对,坚决不再聘请。即使刘文典收到了聘书,也要收回。于是,刘文典被联大解聘。章玉政在“恩怨闻一多”这一章,有为刘文典翻案的意味。刘文典磨黑之行,章玉政解释为生计所迫;刘文典贪食鸦片,章玉政归结为缓解丧子之痛;刘文典被解聘,归结为与闻一多的恩怨和矛盾。刘文典被解聘的真正原因,在梅贻琦延迟回复刘文典的信中,说的很明白:“尊驾亦已于春间离校,致上学期联大课业不无困难。”刘文典的磨黑之行,“自问实无大过”,但犯了联大学者的大忌。精神独立,不依附任何权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联大学者的精神写照。

刘文典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魏晋风度和名士派头,这本传记抓住了刘文典的精神内核“狂”。章玉政认为,刘文典的“狂”,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与努力,是一种对权贵的蔑视与逃离,是一种对尊严的坚守与把握。刘文典和他同时代的学者,在那个动荡起伏的时代,集体绽放“思想光芒”。

【注释】《狂人刘文典: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章玉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选自《广州日报》2008年06月14日,略有删节)

1、人们熟悉的刘文典是怎样的形象?文章列举哪些事例加以佐证?

2、“刘文典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一面。”这“鲜为人知”的事情有哪些?依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写出6点即可)

3、文章说“作者这种严谨、细致、扎实的态度,使得这本传记建立在有价值的史料之上”的依据是什么?

4、联大学者的精神写照是什么? 依据文章内容,谈谈怎样理解刘文典的“狂”。

[参考答案]

[真题演练一]

1、这句话实际上是作者对这场争论发表的观点,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因而圆明园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建筑,而是成了一个民族―― 中华民族――心态上的建筑。“这” 是指重新修复圆明园还是保留其历史原貌的争论。

2、这是一种对比论证的方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国人,保存历史的残缺更容易让后人记住历史,记住自己民族的兴衰成败,记住自己民族的荣辱。

3、这样的结尾的目的有三:一是总结全文,表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警告那些要重修圆明园的人,不要做那些伤财劳民误国的事情;三是号召国人,不要用华丽的外衣或是自欺欺人的做法麻痹自己,掩盖国耻,而是应该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振奋自己的精神,使自己的民族、国家更真正的强大起来。

4、作者的观点是圆明园不需要重建。他的理由有:圆明园是中国百年耻辱的象征,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残破的圆明园更能够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 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发愤图强。

[真题演练二]

1、人们熟悉的刘文典是一个风骨嶙峋,清高孤傲,特立独行的狂生的形象。任安徽大学校长时,痛斥为“新军阀”;在西南联大时期,喝斥沈从文“你为何跑警报”;圆月之夜为联大学生讲《月赋》;迷恋云南鸦片和火腿,被称为“二云居士”,最终因贪食鸦片离校未归被解聘。

2、早年参加同盟会,师承刘师培、章太炎,发扬光大“章疯子”的狂狷个性。追随孙中山,担任秘书,起草英文电稿。新文化运动中,加盟《新青年》,高举科学大旗。执教北京大学时,参与营救陈独秀,驱逐章士钊。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时,请陈寅恪出大学入学考题对对子“孙行者”。在云南大学执教时期,被尊为国宝级教授,成了云南省主席的“座上宾”,吸食鸦片,是云南省政府特批的。1946年10月,刘文典为60大寿写骈文祝寿。

3、传记《狂人刘文典》以翔实的文史资料,展现了被忽略的“国学狂人”传奇的一生。作者章玉政为写此书,深入北京、云南、安徽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查阅第一手的资料,访问知情人,厘清了刘文典生平中的“疑点”,做到了记其事功,传其神采。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远教资源;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45-01

1.远教资源能给语文教师备课提供便利

语文教师传统的备课内容比较单一,知识信息含量低,缺乏时代气息,更缺乏科学化。有了远教资源,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到资源网上去查找相关的资料、收集相关的素材。资料的查阅也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给教师备课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师将查找的资料和素材通过加工写成备课材料,制作电子教案,也解放了教师的劳动力,通过实践,"老教师"也羡慕新方法。这种方式让多数教师体验到远教的优势:轻松、实惠、质量高,调动了教师备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备课质量。在远教资源下备课,还能做到图文、声像并茂,美观整洁,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语文视野,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远教资源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远教资源走进语文课堂,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情境,促进语文教学信息化、条理化,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抑制学生厌学情绪,让以往的传统教法靠边。利用远教资源中的与课文配套动画,边讲边放动画,直观形象,可以让学生很快掌握文章内容,打破了语文课堂上的呆板、空洞、乏味的氛围。有了远教资源,可以使得语文教学能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书本之外的信息也得到充分地学习。掌握科技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远教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课文内容的情境创设、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能力的自我构建者。如本人在执教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这一课时,内容艰深难懂,于是我布置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整合课文,能独特的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样一来课文内容就迎刃而解了。给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诱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语文教育培养了他们丰富的人性。

3.远教资源,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中可以看出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中的资源具有--情景不受时空限制且声色并茂、生动有趣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积极性。语文的教学情景是生活与文字的互换,直观教具、图片才易被理解,而这些是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具等载体无法完成的。传统的教育下,学生的认知、理解、思维等认识机能总会受到抑制、阻碍。而现代远教资源则是创设一种尽量真实的情景来吸引、感染、熏陶学生,是最有现代表现力的,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描写的气氛,获得美的享受,是学生探索的催化剂。本人在执教《犟龟》把各种动物劝阻乌龟的语气、神态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图文并茂,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觉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优美的音乐背景、鲜活的画面、栩栩如生的动画、简洁的图表能让课文更具强烈的感染力,更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产生感情共鸣;能拟出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使抽象的课文文字叙述变成优美的诗情画境,给学生听觉、视觉等以感官上的享受,促使学生体会课文的美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把难以观察清楚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成新的知识。这样既高层次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有力地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4.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品味文字,潜移默化,激感

语文属于语言艺术,有很强的感染力,它通过语言文字的生动描述,把大自然之美和人类创造的艺术之美再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但由于学生的理解、审美、明辨是非等的能力都需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与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和情节美更是锦上添花,行之有效地好办法。例如:在《荷花》一文的教学中,学生一边欣赏资源中的画面,一边品读着书上的文字,将文字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潜意识中提高了学生审美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又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首先结合远程教育中的课件引导学生分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表现在的三个方面(一、园林艺术的瑰宝;二、建筑艺术的精华;三、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然后进一步利用资源中的课件赏析圆明园的建筑美、文物的珍奇等,激发学生热爱圆明园的情感;再播放《火烧圆明园》中侵略者入侵圆明园纵火焚烧、肆意掠夺的电影片段,结合书上的描述,配上激情朗读,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最后让学生对"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一话题进行辩论。让学生一步一步沉浸到特定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感,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5.运用远教资源,搭建语文教研教改平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受经费问题的限制,使得乡村中学无法走出去,只能在网络上精选语文教坛精英的教学示范课例优化组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样远教资源成为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和了解教育发展最新动态的直接通道,成为教师感受高水平教师上课的课堂气氛、领悟高水平教师教学方法的平台,成为教师熟悉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载体。这种通道、平台、载体作用会使学校语文教研活动克服以往难以逾越的障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和有意义。

总之,运用远教资源进行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理解、探索,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逐步从积累知识、发现知识到创新知识,能起到了投石击浪之效。农村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好远教资源,才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使教育公平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中英西南参与式教学课本》

[2] 《爱因斯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