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的由来与发展阐述

时间:2022-08-17 11:28:07

环境伦理的由来与发展阐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明确把处理和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

1现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兴起和演化

现代环境伦理思想,在学术界又称为“环境哲学”、“生态伦理”,从它创立伊始,就主张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要求人类将善良、正义、义务等观点应用到处理自然、生态关系中去,所以它是关于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道德学说。在这之前,道德调整的只是人与人的关系,现在要把人类伦理行为扩大到自然环境,赋予它们以价值,承认自然的生存权利,并制定新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约束人的行为,这一转变无疑是伦理学新的进化,是人们在对环境危机反思中应运而生的一种价值取向。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在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由于人类有限的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还没有超过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人与自然之间总体上仍维持着大体的平衡,人与自然是相对亲近、和谐相处的。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在人类加快了对自然索取的同时,产生了人类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人类中心主义。该理论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只有人才是价值的主体,自然界是没有价值的,自然界的价值应以人类的需要为前提。例如,培根主张通过获得知识达到对自然的统治,而笛卡儿则宣称“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这样,人类只注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恒的内在价值,自然成了人随意索取的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走向分离,人类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与对立程度不断加剧。当今面临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食物安全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人类陷入了自身导演的生态困境之中。因此,在21世纪,如果人类仍不断地加大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利用,加大对环境的破坏和干扰,那么,“即使没有核战争,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足以毁灭人类自身,足以亡家亡国”。正是这种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定位的理论探讨。最早对人与自然关系作出新思考的是法国思想家施韦兹。1923年,施韦兹在其《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伦理观: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标志着环境伦理思想的开端。1933年,美国思想家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主张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际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并且要改变以经济价值为判断尺度的传统伦理价值尺度,建立起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新的价值尺度,“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一书中系统地论证了将生态规律转换为道德义务的必要性,环境伦理的合理性,科学地阐述了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等问题,建构了环境伦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2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

现代环境伦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伦理学说,与我们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价值和目标上都是一致的,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价值。首先,现代环境伦理思想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从深层次上看,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伦理问题,是人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问题,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方式的选择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伦理学家认为,当前世界环境退化,是传统文化发展产生的直接后果。《环境伦理汉城宣言》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的全球环境危机,是由于我们的贪婪、过度的利己主义以及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盲目自满造成的,换一句话,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导致了这一场危机,如果我们再不对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进行反思,其结果将是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最终导致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崩溃。”归根到底,环境问题是人类与环境关系不协调的结果,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环境伦理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应该充分尊重自然内在的价值规律,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次,现代环境伦理思想要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存在价值上的一致性。现代环境伦理思想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强调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不能急功近利,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互为中介,相辅相成的。再次,现代环境伦理思想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目标上是一致的。我们党明确把保持良好生态系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与社会的和谐,核心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伦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准则

3.1加强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今天,环境科学日益发达、环境立法也日趋完善,但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大量有法不依的问题,现象的实质是道德的问题,即是环境道德的问题。英国的“卢卡斯模式”提出: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态度、价值观和积极的环境行为。当前,我国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环境伦理道德还远没有形成社会公德,需要不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增强人们的环境责任感。

3.2构建环境伦理道德规范,养成环境伦理行为习‘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伦理的道德规范如: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等等。总之,构建环境伦理道德规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3弘扬环境伦理道德精神,保证环境法规的实施任何一种法律法规的实施都与道德精神相关,环境法在20世纪中叶以后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价值观发生了转变,成为人类环境立法的重要依据和催化剂。目前我国公众的环境守法观念淡漠,不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环境是违法的事情,也是不道德的行为。当前,在政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如“节能减排”等措施的同时,要弘扬环境伦理道德精神。总之,环境伦理作为和谐社会主题之一,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践。环境伦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必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道德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