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研究

时间:2022-11-07 08:50:19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研究

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必要性分析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制约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首先,在传统数学课堂中,课堂教学模式相对死板,教师普遍采用“灌输法”,片面注重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整个教学课堂毫无生气,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提不起学习兴趣。其次,传统数学教学思想落后,主要围绕应试教育开展,以知识掌握及成绩的提高为目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也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初中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对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改善。

(一)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学生可以向自己的合作伙伴阐述自己的见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越来越浓。

(三)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

相对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合作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强调了每一个学生的重要性,学生可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大大激发了其学习热情。这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在一定程度能促进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四)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合作学习是一个崭新的学习策略,它将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有良好表现就必须认真预习数学内容。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

(一)课堂预习案例研究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意识地进行数学理论预习。例如,在“认识三角形”这一章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A通过预结出三角形的定义,组B通过预习弄清楚三角形的主要组成部分,组C通过预习找出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教师的干预使预习变得更具目标化、严谨化、完善化。

(二)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合作学习应用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例如:在“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章中,教师可以利用两个不同的圆让学生自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较一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请各组组长做好记录,将结果记到记录单上;比一比哪个小组用时最短。学生便会在教师带动下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合理分工,有的动手,有的记录,小组长边指导小组活动,边等待比较结果。在教师的干预下,小组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

三、教师干预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师干预不宜过早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有效干预,看学生是否需要教师的帮助。如果学生正处于讨论中,情绪高涨,教师这时候如果进行干预,便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讨论热情,从而无法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干预要抓住时机

所谓时机,就是指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应该立即给予他帮助,正确引导学生。如果学生处于挫败情绪中,教师无法给予帮助,该学生一定会丧失学习情绪,从而抗拒数学学习。

(三)教师干预要站在学生角度上

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一味灌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在干预时也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逐个环节看是否需要干预,如果干预了会产生何种后果。只有明确这点,教师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总之,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然而在某些方面依旧存在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效率,我们必须采取合作学习策略,从根本上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审时度势,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作者:胡少华 单位:福建省沙县 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