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时间:2022-07-19 08:32:1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结合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对农田的灌溉和排水,文章立足于辽宁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现状,采取定性与定量、多目标与主导目标、全面评估与抽样相结合的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模式,着重分析绩效评价模式内的各级考核指标的纳入标准及赋值方法,旨在为科学评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提升辽宁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体系;辽宁省

辽宁省由于水资源相对匮乏,农田水利建设较为落后,普遍存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仅有一半的农田水利工程达到完好标准,且多半为老旧工程,渠系配套率也达不到国家标准,急需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来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此带动辽宁省农业健康平稳发展。为积极响应中央报告号召推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2012年辽宁省采用竞争立项的方式开始加大力度重点投资建设县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是如何客观地量化评价农田水利工程预期投资效果,体现农田水利工程在推动农业生产及改善水利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价值,是目前辽宁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建立长效的绩效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绩效评分机制,才能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及经济效益作出客观评价。2009年财政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该政策文件分别从政策、经济、技术等层面提出指导性建议[1]。文献中该考评暂行办法结合网络分析法划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指标权重,并由社会化评价主体考核治理绩效,但是该工程绩效评价体系未将工程管理运维纳入指标范围,而无法客观反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前景[2]。文章通过深入剖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模式,分析该模式在辽宁省的实践效果,为提升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献计献策。

1绩效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1绩效评价的目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通过绩效评价体系,中央、省级财政可加强水利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力度,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发生,严格控制工程资金流向,加快工程资金转化率。为进一步强化建设管理水平,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渠道,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工程建设管理的薄弱环节,并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另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也反映了中央、各级水利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确保工程管护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支撑,加快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改革,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健康良性发展。1.2指标体系制定原则。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是科学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制定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原则是在涉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据信息中选择合理的绩效指标,并分别对工程立项,工程建设,工程产出等环节进行全面考核。深度细化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精确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指标筛选难度。应遵循绩效评价体系制定原则,在辽宁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目标指引下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明确各个指标内涵概念,使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全面概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成效,合理预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趋势,为工程建设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选择评价指标方面,应围绕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据信息来选择指标,充分考虑后期统计抽样的可操作性,尽量选择典型易量化且便于操作的指标,并注意围绕工程周期、工程立项、工程管理等重要环节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指标。

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指标体系基本框架。价值型指标、时间型指标和效率型指标是反映工程经济成效的几个重要指标类别,文章选择价值型指标来评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资金使用率及其经济效益。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点和国家法规政策逐步筛选确定指标范围,形成定性与定量、多目标与主导目标、全面评估与抽样相结合的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模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工程决策、工程管理和工程绩效三个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又细分到三级指标,各级指标配有评分条目,总计100分,见表1。2.2评价指标内涵与权重。多目标决策的核心是在合理的评价指标基础上,确定相对科学的评价指标比重,评价指标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的结果。为确保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性、客观性、专业性及全面性,由长期从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专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辽宁省实际出发参照国家相关文件办法,确定各指标比重,并为指标赋值。一级指标分为工程决策、工程管理和工程绩效。工程决策一级指标包含工程目标、工程定位、工程决策和资金配置4个二级指标,细化下设10个三级指标。工程管理一级指标分为投资管理、财务管理及工程实施3个二级指标,细化下设11个三级指标。工程绩效一级指标包括工程产出和工程效益2个二级指标,将其进一步细化可分为8个三级指标。每个三级指标又细化69个绩效标准评分条。主要分析一级评价指标内涵与权重。1)工程决策。工程决策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的起点,科学合理的工程决策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一级指标赋值20分,合理的工程定位是其关键因素,同时需要考察工程目标的明确性、工程决策的客观合理性及资金配置率等因素[1]。综观辽宁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率仅为32%,不到一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达到完好标准,73%的农田水利工程处于老化状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利用系数仅为0.317。可以推算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现有状态下,如果能确保灌溉率<55%,水利工程利用系数<40%,同时农田排涝低于3a周期,则表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决策合理到位,满足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排水精准化的要求。2)工程管理。工程管理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成效的重要环节,该项分值为20分。结合相关专业人士的经验判断基础上参照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制定相关定量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计算公式为:计划执行率=执行筹资额/计划筹资额;计划资金到位率=实际筹资额/计划筹资到位额;辅助资金到位率=实际辅助筹资额/计划辅助筹资额;资金整合率=实际资金使用率/工程总筹资额;带动农民筹资投劳率=农民筹资投劳额/工程总筹资额。定性工程管理指标包括资金使用合理性、资金到位时效性、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实施机构完整性、实施方法有效性和实施效果的成效性。3)工程绩效。评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筹资产出效益的关键性一级指标是工程绩效指标,赋值60分,主要包含工程产出和工程效益2个二级指标。工程产出主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筹资计划产出成效进行绩效评价,评定工程产出效率,主要考核是否在最短的产出进度内达成工程任务,产出质量是否达标,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等。工程效益二级指标是根据相关文件围绕以下4项评分条目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效益作出客观评价,即实施后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至少提高15%-20%,或达到65%以上;超过一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实现喷灌、微灌功能,丰水区渠系灌溉水利用系数≥0.60,缺水区渠系灌溉水利用系数≥0.70;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面积在现有基础上至少提高20%,或超过一半以上;辽宁省农业技术生产力至少提高25%,同时根据当地地质水文条件新增小型水源工程辅助缺乏灌溉条件的地区实现农田灌溉,以此确保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问题,通过重点发展农田水利工程使用对象,加快辽宁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与运行管理机制改革[4]。

3绩效评价方法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方法主要依托辽宁省各县级财政、水利部门,重点围绕服务对象即当地农民群众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抽样和问卷调查活动,以此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全面掌握辽宁省不同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真实反映不同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结果,文章针对不同地区的多种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在地区、批次、类型等特有属性将其划分为不同层级,并将各层级总体样本作为参考样本,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比例抽取相应的独立样本,以便在总体样本内有针对性地分析单独样本。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被划定抽样范围内的地区应根据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及时收集包括工程立项、资金配置、筹资管理、工程质量、经济效益、可持续影响等29个分项在内的所有文件信息。另外,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施工质量、运行维护、农民参与等8个主题设计制作农民满意度调查表,广泛调查35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样本地区农民的满意度。此举在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客观详尽的基础上,提高工程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度。

4结论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涉及众多综合因素的系统模式。文章在借鉴以往的文献研究基础之上,从农田水利工程实施特点出发,围绕工程决策、工程管理、工程绩效等指标因素形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评价结果,该水利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作出有效评价,为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及资金使用率,推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唐秀峰.农田水利的展望[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1984(03):35-37.

[2]李钟群.浙江省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刘宏丽,洪水.浅析工地集约经营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03):37-38.

[4]颜廷进.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户参与农田水利投资意愿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03):168-171.

作者:王明辉 单位:西丰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