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时间:2022-05-07 09:15:17

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文章基于“1+X”证书制度展开研究,阐述了“1+X”证书制度内涵,结合高职院校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情况,详细分析了“1+X”证书制度下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意义、建设困境,最后在“1+X”证书制度下从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校企合作深化和多元化考核评价制度构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路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高职院校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才培养;师资团队;校企合作;“1+X”证书

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本领,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方案指出将“1+X”证书制度与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随着“1+X”证书制度深入实施,“双高”院校建设深入推进,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高职院校农村经营管理专业急需贯彻实施国家方针政策,积极适应国家制度改革,以“1+X”证书制度实施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加快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推动专业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强保障。

1“1+X”证书制度内涵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其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促使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满足社会和企事业单位需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走向深水区,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指导文件,提出加快推动“1+X”证书制度实施[1],“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促进“1”和“X”相互融通,鼓励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时注重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引入企业岗位标准和社会发展需求,修订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教育本位特点。高职院校同样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体,通过专业建设带动“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教育、体现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实现培养技能技术人才要求的有力举措。“1+X”证书制度实施将促进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倒逼高职院校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策略,一方面专任教师积极深入企业实践,增长本专业企业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引进企业优秀工程师到校兼职任教,教授学生企业岗位技能技术,校企共建活页教材,共享优质资源,实现校企双元育人,共同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大国工匠人才。

2“1+X”证书制度下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意义

2.1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既能接受学历教育,又能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2],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企业岗位关键技能,多方面、全方位提高职场竞争力,满足企业社会岗位要求。同时也倒逼高职院校要勇于创新办学体制,推动实施三教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不断探索符合新型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彰显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教育的本质特征。

2.2为高职院校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发展定位

“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进一步夯实了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为高职院校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对专业发展进行了清晰定位,使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纯的校内教育,而是积极寻求与校外企业合作,实现深度融合,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助力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发展,积极把企业新工艺、新技术引入课堂,把用人单位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与课堂教学,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提高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发展活力,助力于缓解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带来的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

3“1+X”证书制度下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困境

当前,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需要大量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也促使高职院校农村经营管理专业要加快发展步伐,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但在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也有不少困难[3],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技能标准融合不够紧密、缺乏高水平师资团队、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3.1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标准融合不够紧密

高职院校农村经营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从事合作社组织与项目管理岗位、涉农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供销社系统基层组织管理岗位、合作经济组织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供销社系统组织与农业项目管理能力、农产品营销与农业品牌化建设能力以及为三农服务的其他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农村经营管理专业获取职业等级证书的学生比例较少,职业技能水平不高,学生在校期间虽学习了专业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离完成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有一定差距。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与“X”证书标准没有很好衔接,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对于“X”证书获得帮助较少,甚至需要额外报名参加“X”证书培训班,这也反映出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1+X”证书没有实现课证融通,存在课证分离现象。

3.2缺乏高水平师资团队

“1+X”证书制度实施和高水平农村经营管理专业群建设都离不开强大的师资队伍做支撑,现有的农村经营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的专业结构、知识素养、教科研能力等还不够科学合理,需要不断优化与提高,同时“双师型”教师[4]的比例不高,不少教师没有双师型证书,对职业技能提升重视程度不够。职教20条指出,鼓励职业院校从企业中引进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专业教师,丰富高职院校教师人员队伍,现在的农村经营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中企业引进教师较少,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引进专业教师虽具有丰富实践操作能力,但在教育教学上是新手,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加快提升,传统类型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但项目实践能力不强,也需要加快提升。高职院校也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鼓励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去企业挂职锻炼等,但由于无法实现完全脱产顶岗,故实施效果不佳。因此,针对农村经营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培养一批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从多方面提升其综合能力。

3.3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够

目前,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展开合作,但合作效果不是很理想,展开的合作不够紧密,合作深度、广度和维度都不够深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没有很好融入企业岗位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校企共同开发教材仍有一定难度,横项课题立项较少,企业的优质资源未能有效利用,离实现全面的产教融合仍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企业工程师业务较多,工作量较大,精力有限,对于顶岗实习学生也不能全力指导,学生在企业得到的技能技术能力提升不高;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实践有一定差距或关联性较少,企业也会由于一些岗位涉及保密等问题,不允许学生参与项目中去。因此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上,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幅度不大,与新型职业教育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4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5]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现在农村经营管理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首先,农村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类型较多,包括公共课、专业核心课、实训课、顶岗实习、课程设计等,目前大多采用同一个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由于每个课程类型都有其特点,无法实现个性化评定。在评价标准制定时企业参与较少,没有引入企业真实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学生考试虽能拿到高分,但企业实践操作能力还相对较弱。其次,学生的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衔接不够紧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紧密衔接的课程较少,部分课程实现了衔接,但在考评体系中未较好体现,学生缺少考取职业等级证书的积极性。最后,由于没有健全的制度作保障,教师在职业技能提升方面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不利于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

4“1+X”证书制度下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路径研究

4.1以“1+X”证书为切入点,重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一是根据农村经营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需要学生掌握的技术技能进行细化,以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为基础,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构建“基础理论+综合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能力。二是积极主动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系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梳理人才培养目标、毕业标准等关键性要素,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能力要求、考核要素等内容融入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新时代职业教育特点。三是坚持职业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并举,分析企业行业特点、发展趋势、市场岗位需求,重新梳理农村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将“X”证书标准融入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创新开发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重构农村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企业岗位与课证相互融通。

4.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团队高水平实践技能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日常教学,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发展需要,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6]。一是加强与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机构合作,共建共享师资团队,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培训机构师资对高职教师进行赋能培训,提高教师团队在“1+X”标准下进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开发、技能培训的能力,能够把“1+X”证书制度理念、内容、标准融入日常教学,同时应积极鼓励在职教师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首先提升自己职业技能本领。二是建立“引进来”与“走出去”制度,积极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学生兼职导师,在专业技术领域为学生答疑解惑,积极引进企业一线员工为学生实训和实践课程做指导,多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建立在职教师企业脱产锻炼制度,定期安排在职教师到企业一线学习实践,掌握企业前沿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实践操作能力。三是深化与企业合作,提高教师团队教科研能力,积极鼓励教师申请企业横向课题,积极参与企业项目研究,鼓励为企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通过与企业真实项目合作,提高教师队伍综合能力。

4.3推动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农村经营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此时不仅需要扩大深度,同时也要扩大广度与维度,做到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助力于专业的可持久性发展。首先,引入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把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目标,根据新技术发展趋势与企业应用需要优化课程设置,新增或删减相关课程,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其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农村经营管理专业的规划发展,尤其是校企合作要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建设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同时也要发挥制度优势,灵活合作模式,不断探索出一些新模式、新形态,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最后,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应积极与“1+X”证书单位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指导帮助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积极与行业协会、行业委员会、职教集团等企业联合建立农村经营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依托基地开展有针对性培训,提升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增长学生就业本领,培育出更多、更优质的专业性对口人才。

4.4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制度,为专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考核评价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一个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将助力于专业建设发展,反之则会不利于专业发展,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制度也需要随之改变,一是迫切需要加快落实“学分银行”制度,深入推进制度创新,实现职业技能提升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考核评价制度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二是加快建立全方位评价体系,细化评价指标,优化评价元素,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全过程评价,从自评、他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学生提升职业技能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建立全方位教师评价体系,把企业实践、双师证书等引入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肯定教师在各个方面的努力,加大在职业技能能力水平的考核比重,鼓励教师考取“1+X”的等级证书,加快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与专业理论水平,勇于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进行教学教法探索,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实施。

5结语

“1+X”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的切入点,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高职院校农村经营管理专业而言,需要充分认识到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制定、双师型教师建设、校企合作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不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处于“双高”院校建设的关键期,应抓住职业教育发展契机,以“1+X”证书制度实施为抓手,从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校企合作、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建设与创新,积极探索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新路径,助力于高职院校农村经营管理专业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志孝.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6):29-33.

[2]张强,秦亚东.基于“职教20条”对“1+X”证书制度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9):34-36.

[3]贾颖.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改革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0):64-67.

[4]沈伟玲.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1):139-141.

[5]徐淑华,但沁佩.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路径[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2-43.

[6]袁嘉,韩永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0(13):94-95.

作者:宋琪 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