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审计风险及管控措施探索

时间:2022-09-08 05:26:19

商业银行审计风险及管控措施探索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各类潜在风险导致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和流程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以商业银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概念和特点两方面作为切入点,阐述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面临的人员经济责任界定、审计要点把控、审计对象存在抵触情绪、审计资料的收集等问题,并从主观、客观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提出识别、评估、应对经济审计风险等管控措施,并从完善制度保障、建设审计队伍、保证技术支持三方面提出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风险管控措施

随着商业银行(下文简称“商行”)的发展,传统审计形式已难以更好地适应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需求。以审计风险作为导向,通过风险控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下文简称“经责审计”)环节存在的不足,可节约审计工作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当前,商行的经责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审计风险的控制为重点问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格的经济监管环境,如何高效找出审计风险、优化管控措施、完善商行审计工作管理值得相关人员展开深入研究。

1商行经责审计概念及特点

1.1概念。商行的经责审计主要指内审机构、纪检监察部门在金融机构的委托下,对相关人员经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查领导者财务收支、经济活动是否合法、经营效益是否真实等,审计过程涉及范围广,具有综合性特征。1.2特点。第一,审计对象主要特点体现在对人员的监督方面。审计对象、追责对象为银行的领导者,不仅仅是指其所在单位财务的收支情况。因此,审计工作程度更深,监督范围更大。第二,内容时间跨度大,经责审计工作不仅涉及财务收支内容,还包括管理者、领导者任期内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时间跨度3~5年,需要审计人员掌握全面的资料。第三,银行本身的特殊性,商行资本多数由国家直接投资,其市场份额、资产规模和经营利润在银行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1]。

2商行经责审计现存的问题

2.1人员经济责任界定。不同审计人员存在主观意识方面的差异性,对于经责审计工作认识程度不同,因此,在财务收支、效益、合法性等方面的评价也各不相同,在审计责任的界定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责任界定不清现象,造成相关责任人员相互推诿责任,增加审计风险。2.2审计对象存在抵触情绪。经责审计过程中,部分被审人员对于此项工作的认识不全面,错误地认为此工作只是“挑毛病”,认为审计过程就是组织怀疑自身存在作风、财务等方面的问题,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难以积极配合。另外,审计对象存在较强的自我意识,面对审计过程态度消极。以上对待审计过程的错误认识,对相关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此外,电子银行的发展对传统商行的业务带来冲击,导致银行经济效益下滑,部分银行管理者为实现业务指标,出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如利用银行名义销售不规范的理财产品,飞单以及违规放贷等。此时,审计对象为逃避责任,为审计人员提供非真实的资料,影响审计结果。2.3审计资料的收集。审计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对于定量、定性等考核十分关键。当收集到虚假信息时,就会混淆审计人员视线。此时,若审计人员不能发现虚假信息,就无法对被审对象展开准确评价,导致审计风险。与此同时,当审计人员过度依赖以往经验,单纯抽取自身认为较重要的材料进行审核,片面审计行为难以对被审人员展开综合判断,造成结果偏差,说服力不足。2.4审计成果难以高效利用。商行经责审计成果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审计立项之前,待审计人员去向已经明确,去留定型之后展开审计,实际结果对被审核主体影响不大,常常只是走流程,难以影响领导人员的选拔与任用结果。其二,审计结果使用过程存在矛盾。如针对同种审计问题,处罚方式出现不同,对审计人员的信誉造成影响,弱化审计监督的效果。

3商行经责审计问题的成因分析

3.1主观层面。3.1.1审计主体。当前商行的审计队伍中,存在部分业务能力不足的审计人员,其专业知识的结构较为单一,在处理复杂的审计问题时,往往避重就轻,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问题,这一现象影响审计对象评价环节,导致评价不全面,对成果的利用效率不高。同时,部分审计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问题,审计过程中出现违纪现象。如针对部分“权力”较大的审计对象时,出现弄虚作假行为,这种现象影响审计资料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影响具体工作顺利进行[2]。3.1.2审计对象。部分银行领导者难以正确认识经责审计相关内容,缺乏领导者对于审计内容重视程度,对审计结果高效利用十分不利。3.1.3审计方法经责审计环节,对于审计风险尚未建立风险控制理念,使用事后审计方法,可能出现“先离后审”的问题,致使前后任期领导者面临相关问题互相推诿责任,不但增加审计工作难度,而且威胁银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商行的高管人员展开经责审计工作时,难以准确界定其经责。3.2客观层面3.2.1制度关于经责审计,我国相关法规和制度尚未健全,相关意见和办法系统性有待提升。商行的经责审计相关内容虽然不断修订,原则性较强,但是审计操作相关规程和经济实际发展步调不一致,存在滞后性。如审计过程存在“先离后审”之弊端,不利于审计实践工作的衔接,相关法规难以制约,易造成审计流于表面形式,或者前后领导者责任的混淆问题[3]。3.2.2公众期望。国有商行经责审计工作敏感度高,社会公众期待银行领导者科学决策,为社会创造效益。但是部分公众也存在不合理期望,将经责审计和纪检部门置于同等地位。当审计工作结束后,不存在实际问题或者对于重大问题表述不清时,就会导致审计结果和公众期望差距较大。此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在公众期待的高要求下,可能对审计重点把握不清。

4商行经责审计风险及管控措施的应用

4.1识别审计风险。4.1.1内外环境。国有商行的经责审计需要分析被审银行内外环境。从金融走势、监督环境和制度约束等方面加以分析,掌握商行所处金融环境,审计人员可更好地认定审计风险。国有商行和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联系紧密,由于面临环境复杂,导致风险种类较多。商行在审计之前,审计人员需分析国际金融走势,了解监管机构监督要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明确政府部门对商行业务支持,掌握银行资本管理与经营机制[4]。在内部环境方面,需要对被审人的决策行为、内控策略的运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展开评价,重点审核被审人员在职期间,是否为实现某项指标产生了违规行为。同时,还需审核管理者的述职报告,任期内下属各个分支行经营计划、指标完成等情况。此外,还需审核外审检查报告与处理意见等。4.1.2经营风险。商行业务层面风险直接影响经营目标的实现,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对经营风险加以识别、划分等级。从纵向维度分析,需要重视外部环境、内部管理产生的风险,将风险审计融合在经责审计过程中,可促使风险评估过程针对性更强。从横向维度分析,需精准识别业务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错报风险,重点面向国有商行的财务管理、信贷、存款和中间业务等。信贷作为商行重要业务之一,利息为重点收入来源,其风险主要包括借款人信用、利息回收、不良贷款监管、贷款流动性等。存款业务属于负债业务,也是展现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中可能存在“高息吸存”和“非法拆借”等违规行为,导致存款的利用效率不高、稳定性不足。财务管理贯穿整个经营全程,在经责审计环节,需重点核实被审人是否存在“修饰报表”“违规编制财务表”等行为,进而确认银行资产、损益和负债的合法性[5]。4.2评估审计风险。商行决策通常是行长、高级管理层及治理层共同决定,决策环境存在经营风险。在经责审计环节,可结合管理者战略规划和银行内外环境等分析银行面临的战略风险,并将风险影响程度加以排序。业务风险的评估利于审计人员正确分析银行存在的经营问题。以国有商行存款业务为例,此项业务主要基于公众的信任度,吸纳闲置资金,属于商行立足之本,也是主要负债业务类型。当银行工作人员难以抵御金钱诱惑时,可能出现侵占公款的问题,借工作之便,展开账外经营,还可能参与“洗钱”等违法活动。以上行为均可导致风险产生,直接影响银行存款的利用效率、存款稳定性等。在银行存款业务的经责审核过程中,应关注管理者在任期间,是否存在违规调整业务数量的行为,应付考核任务。如责任人对不需要贷款企业展开放贷,并存在以贷吸存行为,为避免企业支付较高的利息,在通过考核之后迅速回收贷款,同时还需重点关注责任人是否存在为客户提供高于行业标准的利息行为,展开不当竞争。此外,根据银行存款业务量化指标,可判断银行发展能力。从银行发展以及同业银行二者间比较展开评价,对比过往数据以及银保监会相关规定,确保风险评估效果。4.3应对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需要分析被审行总体环境,精准识别、评估存在的业务风险和全面风险等,进而确定剩余风险。充分分析审计财务报表、被审人员行为、业务等层面的风险,制定审计策略,最大化地降低风险。审计过程中,若存在控制薄弱环节,就会导致中间业务和财务报表等存在错报风险,此时,需要合理修改拟定审计程序。审计人员需针对风险制定出应对措施,监控审计流程,降低风险影响力[6]。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性,直接影响内控效果。审计人员在经责审计过程中,需要对待审银行的内控制度展开基础评估测试。单纯依赖审计人员手中的资源,难以对内控制度展开全面测试,所以需要按照风险评估结果,测试存在风险较大的内控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无论内控制度怎样健全,审计人员在重点环节的审计都需要展开实质性测试。发现内控制度存在弊端时,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找出责任主体,进行追责。

5完善商行经责审计风险管控的主要措施

5.1完善制度。保障经责审计需要重视风险管控,制定风险预警机制,可从源头上鞭策银行管理者关注风险,治理腐败。具体制度的制定,需要审计人员、银行领导等共同决策,对于相关信息开展检测,自我排查,定期就腐败控制问题展开讨论,将容易产生腐败的环节视为风险预警重点内容。在实际审计环节,加强对管理者廉政风险、管理责任、追责制度的把关。全面落实风险预警层面的考核,打造良好的风险控制氛围。自国有商行管理体制不断变革后,内审体系逐渐完善,商行内审准则、操作流程等逐渐规范。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保证审计质量是当前经责审计工作面临的重点问题。体系的建立可结合审计各项业务流程,优化实施。现有的审计程序硬性要求明确,但执行环节较为僵化,可能导致部分银行管理层人员针对审计内容“提前准备”,导致审计效果弱化。对此,需要审计人员灵活运用审计制度,制定出优化机制。建立审计工作质控体系,实事求是开展审计工作,化解潜在的审计风险,强化对风险的控制与监督,可为国有商行的经责审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7]。5.2建设审计队伍。对于经责审计来说,审计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十分重要。在实践过程中,单纯地掌握分析、审核会计资料等技能远远不够,还需进一步强化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其技能、综合知识等,使其能够把握银行所处的宏观经济动态,熟知国家政策,提高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在经责审计过程中,基于风险导向审核流程,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深入掌握国有商行管理者资料信息以及其管辖分行中业务种类和交易过程的注意事项。同时,还需培养审计人员专业理论,强化实践指导,积累经验,运用专业的审计知识、财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等,高效完成工作,为经责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人才基础。专业审计队伍的打造需要“硬技能”和“软实力”两手抓。在技能方面,强化理论和实践审计内容培训,为审计人员运用新型审计方法、技术等提供机会。与此同时,要求审计人员参与到国有商行风险防范系统建设以及发展战略的制定中,拓宽其视野,更好地运用审计技术。在实力方面,需不断提升审计人员对风险审计相关理念的认识,着重培养其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转型时期银行经责风险审计工作的变化。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其参与审计活动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普通的财务审计工作,国有商行的经责审计存在的风险较高,需要人员能够独立进行审计,规避风险。因此,审计人员需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掌握心理学、经济学、法律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等,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8]。5.3保证技术支持。部分国有商行使用现场审计形式展开经责审计工作,因此,可能受到审计时间、方式、范围和内容等方面的制约,难以在特定的时间以及固有的资料中对待审银行存在的风险准确评估。对此,非现场审计的引入十分必要。当前,部分国有银行逐渐在审计过程中使用此项技术,建立审计数据库,针对国有商行的管理者建立数据库,将待审对象基本信息、过往审计问题、线索移交、案件处理等各类信息资料收录其中,展开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并及时更新数据。非现场审计不但能够提高审计信息的管理水平,还能强化对银行领导者的监督,逐渐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因经责审计相关内容资料多、范围广,建立审计数据库,落实对各项信息的管理,可缩短审计人员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时间,高效分析电子数据,节约成本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会更高。在国有商行的风险评估过程中,建立非现场风险评估数据库,可对风险数据资料等展开规范化管理,量化评估结果,合理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在建立风险评估系统时,需要全面收集资料,确保系统数据的精确性与时效性,确定风险因素指标,先由分支机构评估风险,之后量化评估结果,持续展开审计工作。商行责任人员职位的不同,在职期间面临的风险也各不相同,风险衡量方法也有所差异,对此审计人员可使用定性、定量等方式。将多元化评估方法加以整合,结合银行环境,选择适合的方法评估风险[9]。

6结语

总之,商行的经责审计工作,融入风险导向原则,基于审计工作重点展开分析,可弥补传统审计工作存在的缺陷。面临审计实务中的重点问题,找出成因,确认审计风险类型,并制定出风险的防控措施,对商行的经责审计工作发展十分重要。此外,针对审计风险,制定出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审计过程中的人才质量、技术应用、制度完善,有效监督银行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制定出完善的内控制度,督促被审主体严格履行自身职责,规范经营,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保证银行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滔滔.浅析商行经责审计方式[J].价值工程,2019,38(31).

[2]任学红.商行经责审计程序及范围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

[3]李群华.商行经责审计需要多管齐下[J].上海商业,2019(06).

[4]钱程.国有商行支行行长经责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9.

[5]周城旭.浅析我国商行经责审计评价体系[J].时代金融,2018(36).

[6]李杉杉.新形势下商行经责审计面临的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8(19).

[7]张光军.如何规范商行经责审计程序和范围[J].中国内部审计,2018(07).

[8]赵颖.任中经责审计在商行风险防控中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7).

[9]黄力.商行经责审计工作模式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7(05).

作者:陆慰 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审计局上海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