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国有企业绩效审计

时间:2022-09-08 05:48:10

浅探国有企业绩效审计

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主要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经济责任等进行审计。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对国企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重点分析了国企绩效审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审计;问题;策略

一、引言

绩效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在审计方向、审计目标和评价标准方面都有所不同,国有企业各个部门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逐渐成为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核心。开展绩效审计可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有效控制国有企业常见的腐败、低效问题。我们要重视国企绩效审计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国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国有企业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

1977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召开第九届国际会议,将绩效审计写入《利马宣言》。随着绩效审计理论的发展,各国相继制定或修订法律,授权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目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都把开展绩效审计作为促进完善政府责任机制、提高效率和强化责任的重要工具。当前,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开展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开展绩效审计是对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近年来,从各地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开展的绩效审计情况看,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国有企业决策失误、损失浪费和腐败等问题时有出现。比如,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不科学,财政资金使用不透明,重大国有资产处置不合规,重大对外担保及招商引资不规范,专项资金甚至中央资金被挪用现象存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方面不够重视等问题突出。通过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有助于强化和提高国有企业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对国有企业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能起到牵制和监管作用。(二)开展绩效审计可促进国有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为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并运用计划、财政、投资、金融等经济手段有效调节了宏观经济的运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国有资金使用效果如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常常指向“钱是怎么花的”,而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重点是考虑“花钱的效果”。通过绩效审计可促进国有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经营管理,彻底消除国有企业客观存在的“大锅饭”、“养懒汉”现象。(三)开展绩效审计有利于国有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让竞争更加激烈,国有企业要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除了要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手段,还要不断提高科技使用水平。通过绩效审计,可促进国有企业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绩效观念,优化政府资源配置,提高国有企业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促使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让长期亏损的企业学会“成长”,逐渐“断奶”。(四)开展绩效审计有利于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推进遗留问题处理目前,国内很多地区的国有企业正努力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运作等改革,部分国有企业加大了对民生项目的投入和推进力度。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将进一步化解国企历史遗留问题,降低国企经营风险,增强社会对国有企业的认同感,同时,也能为国企“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三、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绩效审计工作起步较晚,199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我国才首次提出了绩效审计概念,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绩效审计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认识不到位。当前,开展较多的国企绩效审计主要还是侧重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成果也一般未对社会公布,大多根据被审计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需要而进行。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对国企的绩效审计意识不强,国企机构和人员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通过财务报表审计发现和纠正。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国企的发展,甚至在同一区域内存在不同国有企业同类业务现象突出的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对国有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人才结构等问题亟需开展绩效审计。(二)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结果应用不够。国有企业的投入产出和效率效果大多具有公共服务性的特点,用客观具体的数据来对国企绩效进行科学的审计和评价难度较大。评价国有企业经济效率的指标很多,但国企绩效审计应抓住特点、找准重点。虽然通过开展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并通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等指标能进一步衡量国有企业的资产营运状况、财务效益情况、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但国企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性,而对审计提出的效率性和效果性应用还不足。(三)管理层重大错报风险加大了国有企业绩效审计难度。我们在开展国企绩效审计时主要还是以财务查账为手段,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技术方法应用较少,对国企风险管控问题、治理结构问题等分析不够深入,部分国有企业财务资料不够详实,评价基础的可靠性低,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让内控形同虚设,加大了检查风险和绩效审计的难度。(四)审计人员配备现状难以满足绩效审计要求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工作技术性强,专业化程度高,工作量大,因此,审计人员除应具备财务收支审计专业知识外,还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目前,我国的绩效审计人员多以财务人员为主,他们对技术经济、网络信息化、法律、环保等知识掌握相对较少,习惯于就账查账,局限于凭证和财务报表,系统性地研究和分析国企绩效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国企绩效审计需要。

四、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策略

由于政府长期大力的扶持导致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与创新创业精神。如何在新的审计环境下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工作,可采取以下对策。(一)与公司治理相结合,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意识。开展国企绩效审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合理地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国企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同时,要加大绩效审计宣传力度,提高国有企业对开展绩效审计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尤其要在重大投资项目建设、重大国有资产处置、招商引资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让绩效审计得到足够重视。进一步树立国企领导人的绩效意识和绩效理念,提高审计人员对国企绩效审计的研判质量。我们还要将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从公司治理结构、投融资状况、风险管控、大数据系统等方面查找存在的突出隐患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确保国企可持续发展。(二)提升绩效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坚持“防风险”与“促发展”并举并重。当前,为顺利开展国企绩效审计,我们要加快国企绩效审计人才培养,不断强化对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现代信息化技术运用水平、拓宽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审计实务能力,让绩效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满足绩效审计需要。绩效审计“防风险”、“促发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要通过绩效审计强化国企的底线思维,积极防范妥善化解国企运行风险,尤其是在经历了这场全球性的重大疫情后,需要通过绩效审计刺激国企“稳中求进”,切实防范化解运行风险,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强化国企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国企安全生产主题责任,激发国企市场主体活力。(三)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绩效。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既要独立于管理层,也要独立于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审计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报告评价的质量。要不断强化绩效审计的独立性,改善国企绩效审计环境,消除约束条件,使绩效审计判断不受任何利益相关者的支配和主导,保障审计人员独立作出审计判断和评价,及时发挥绩效审计作用。建立工作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理念,讲效益、控成本,坚持目标引领,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形成运行高效、制衡有力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让国有企业特有的腐败、低效问题消失。

作者:曾燕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