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探究

时间:2022-11-18 05:30:26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探究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服饰、脸谱等具有独特的魅力,都可以融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通过现代的产品设计,不断将京剧文化融入大众生活,是传播京剧艺术的有效手段。想要实现具有创意的产品设计,就要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各种属性与架构关系做深入了解,从中寻找到与京剧文化发生碰撞的共同特质,为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提供文化与理论基础,最终从设计定位、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入手,为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和研发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以求对京剧文化的推广有所帮助,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与传播。

一、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现状

京剧艺术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京剧文化在现今还不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为此,在常规的京剧演出、讲座等的基础上,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京剧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京剧的传播需要有良好的、适当的媒介来承载,旅游纪念品、礼品等是当前文化创意产品中流传最为广泛、相对较为实用的形式,京剧文化创意产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有机结合,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宣传京剧不失为一个合适的选择。但当前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与设计现状却不容乐观,产品缺乏明确的设计理念和时尚新颖的创意。京剧文化创意产品应在设计上扎根于大众生活中,这样才能实现产品的畅销和京剧艺术的广泛传播。第一,当前的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于单一,表现内容与形式千篇一律,通常将已有的京剧文化素材等平面元素直接移植在某一载体上,对京剧人物图案与产品做简单叠加;第二,一些京剧文化创意产品呈现低端趋势,缺乏创意,材质低廉,加工粗糙,技术也缺乏差异性,难以满足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第三,在京剧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缺少具有良好创意设计的高端产品,多以戏剧道具作为复制品生产,无法体现京剧文化的深刻内涵。如一些徽章、文件袋等,无法承载京剧文化的独特韵味,因此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四,对产品的纪念价值过于重视,却忽略了产品的实用性。

二、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模式

1.市场调研。通过相关优秀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发展,准确了解当前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趋势,为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实践奠定正确而积极的方向。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品的相关调研,掌握市场上与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相似的产品的信息,包括主题、内容、表现方式、特色等方面,对其类型、特征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分析相关文化元素,掌握与其相关的知识,如历史演变、关键人物、发展脉络、文化特色等,从而对文化形成感性认知,拟定不同的主题。做好对购买者喜好、受众范围、需求等的市场调研,为京剧文化创意产品找到更加精准的定位。2.设计定位。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确定符合受众需求的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主题与品牌特征。如腾讯在2012年设计制作了一套京剧QQ公仔,被誉为“腾讯国礼”。找到京剧文化元素与产品转化的契合点,完成概念创意、草图设计以及方案细化等相关设计过程。并确定文化创意产品的外观造型、功能特征等,完成产品效果图。3.产品实现与生产评估。寻找恰当的创意表现形式,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确定产品的色彩、材料、细节等各种特征。再根据造型和材料的特点确定制作工艺,并对产品进行外观评估、修正以及检验等。完成样品制作、成本分析以及产品包装设计等,确定批量化生产的组织生产流程等。4.持续创新。任何产品都会经历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周期阶段,包括文化创意产品。因此,在京剧文化创意产品推广期间,要不断对产品的主题、材料、工艺等各方面进行设计创新、实践拓展等,以期适应不断变换的市场需求。

三、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实践

1.京剧文化相关元素的梳理。京剧是集美术、武术、杂技、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传统曲艺形式,具有许多可以挖掘的视觉表达元素。比如戏衣的纹样,就内涵丰富、意蕴深厚。这些纹样图案将京剧的艺术特点与民族风格表现出来,是非常好的可供选择的视觉表达元素。京剧的戏衣以纹饰纹样居多,主要分为团花纹样和花边纹样,不同的纹样代表不同寓意。团花纹样是京剧服饰中最常出现的一种,以龙蟒鸾凤、珍禽瑞兽、花卉虫鱼、八仙八宝、几何纹饰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增加了戏衣的庄重之感。花边纹样多用于戏衣的衣边、领口、袖口等位置,通常以垂直或水平的二方连续图案为主,带给人清新淡雅之感。京剧戏衣的花边纹样众多,包含了散点、波状、直线等构成骨法,在统一中蕴含着变化,在变化中又包含着统一,给人连续反复的形式美感,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直接提取并不意味着对现有的京剧素材进行简单照搬和堆砌,而是将其提取后作为新的载体放入视觉环境中,以适用于现代的造型、72材质、工艺等,将传统艺术完美地融入到现代工艺中,打造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2.意象文化元素的设计方法。意象文化元素需要收集大量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并对产品的造型、色彩、细节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处理,以求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新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气息。在将意象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时需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与灵活性,可通过产品体现出京剧文化想要表达的独特意义,将吉祥、美好的寓意融入到设计中,使消费者在感受京剧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3.复象文化元素的设计方法。复象文化元素的设计注重文化关联。如何将传统文化符号完美融入到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并使其合理展现?这需要严谨的调研与分析,建立起传统主题与载体更契合的关系。例如选择景泰蓝工艺,是因为景泰蓝与京剧艺术有许多共同点,增加了创意产品和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景泰蓝戏瓶的设计中,瓶口可以使用青花孔雀牡丹纹进行处理,使其更像京剧中的人物。除此之外,在创意产品设计的背后,要有一段与主题相契合的文化故事,使其支撑整个创意产品设计的整体架构。文化故事可以是家喻户晓的,也可以是鲜为人知的,通过产品设计将其传达给消费者,告知大众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使人们对京剧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4.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京剧文化创意产品承载着京剧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背景,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重表现形式。当前,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可分为两种方法,以此帮助京剧文化进行创意输出,即在保持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发散思维进行创新,使文化与设计实现转换,这包括情景故事法与产品语义学。情景故事法是以使用者为主体,使使用者与文化故事、产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际生活中的使用场景为情境,从而确定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构想与主题,建立使用者与京剧文化创意产品之间的有效联系,加深使用者对京剧文化的了解,使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传递出去,使人们对京剧文化有更加深入的思考。产品语义学则是通过符号、抽象或具象图案等形式为使用者和文化创意产品建立信息桥梁,以此诠释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在含义。鉴于京剧文化艺术本身内容十分丰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设计者不但要对京剧文化的特色和内涵充分了解,还要考虑京剧文化的层次问题,对京剧文化进行深入的整理分析,完成文化到语义的转变。5.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技术环节。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要让京剧文化通过符号与图案的转换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其方式有两种。一是将抽象的京剧文化与具象的设计符号相互转换,这是京剧文化创意产品成功的要素之一。其设计需要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寻找相关的文化要素与符号,淘汰一些不重要的属性,创造符合当下潮流的属性或调节某些属性的存在比例,使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得到体现,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预期与要求。在此过程中,可利用信息整理技术对京剧文化做全方位的系统认知,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准确把握和筛选出更加有利于传播京剧文化的符号信息,并对其视觉元素进行提炼,从而形成设计符号。例如,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的徽章设计,就是对京剧元素进行提炼,把二维视觉系统核心图形转换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创意产品。在此过程中,需要设计者对京剧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利用产品设计将京剧文化更好地表现出来。如何寻找不同载体、不同材质、不同工艺与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关联性?就需要对载体、材质、工艺等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对比,进行多元实践,寻求最适合的载体,与京剧文化艺术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提升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艺术内涵与品质,赋予其新时代的视觉效果。二是要注重从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案到设计实现的材料和工艺等核心内容。这需要设计者对材料的属性、制作过程以及成型方法有一定了解,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和不同尝试,寻求材料表达的无限可能性,并将其合理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从而保证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顺利生产。6.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材料工艺。为避免出现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材料过于单一的问题,设计者要寻找更多可以用于创造设计的不同材料,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需求消费者的要求。不同的材料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不同的工艺设计也会使产品的造型形态、色彩质感等具有差异性,恰当的将其运用于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可以表达更加丰富的创意理念,给消费者不同的精神享受。如国家京剧院的文创产品,有用京剧行头设计的花丝镶嵌饰品。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方法进行实践,其本质都是要更丰富地展现京剧文化的内涵,使其与产品设计更加契合,以物载道,完美体现出产品的功用和京剧艺术的价值。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实践看似简单,但其间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这需要设计者不断进行思考、实践,不但对设计、制作文化创意产品钻研、深造,而且更需走进京剧艺术,细致、深入地了解京剧文化的内涵及精髓。反之,如果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制作缺乏新意和特色,不仅不会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还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成为无用品。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制作需要不断创新,做出让消费者更加喜爱的产品,同时让消费者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才是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的重中之重。

作者:邱欣欣 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