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黑木耳栽培技术研究

时间:2022-01-08 08:30:50

地区黑木耳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黑木耳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并且有“素中之王”之称,它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的特色产品,以东北地区的黑木耳品质最优。东北地区有多种黑木耳栽培技术,其中以段木栽培黑木耳技术和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最为常见,不同的栽培技术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针对东北地区黑木耳栽培技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黑木耳;食用菌;栽培技术

我国食用黑木耳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1],无论在食用价值还是药用价值上均受益匪浅。木耳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被众多的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2],黑木耳是一种优质的胶质食用菌,口感爽滑,味道鲜美,给人以独特的味觉享受,还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的含量堪比肉类,营养价值极高;铁含量是所有食用菌中最高的。黑木耳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如滋肾养胃、益气强身,还能抗血栓、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1黑木耳的生物学特征

黑木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也称木耳、光木耳。黑木耳的生长阶段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菌丝体阶段:由许多无色透明的管状菌丝构成,是黑木耳的营养器官;另一个是子实体,供人食用的部分,胶质,是黑木耳的繁殖器官[3]。子实体在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长成波浪状,并且它的正面凹而光滑,背面凸起,边缘稍微上卷,整个外形很像人的耳朵,颜色又呈黑褐色,所以称之为黑木耳。

2黑木耳栽培技术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黑木耳主产区之一,产量高,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黑木耳生长,主要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黑木耳生长,其中,黑龙江地区的黑木耳产量以及品质占全国首位。我国黑木耳的栽培技术有很多种,最早的是段木栽培技术,段木栽培就是将砍倒的榆树、槐树等树木木段作为培养基,培养黑木耳,这种栽培方法简单,成功率高,但是产量较低,最主要的是破坏生态环境,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尽可能不再用段木栽培黑木耳,转变成地栽黑木耳、代料栽培黑木耳等技术,这样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使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使黑木耳在高产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我国黑木耳产业历经了30年的快速发展,在将来,传统的段木栽培等技术生产定会被工厂化生产所取代。由于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产品的安全、健康等要求也变得更高,会更偏向于安全、高品质、有营养的产品。作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的黑木耳,在栽培过程中不会喷洒农药,不使用激素,是典型的无公害纯绿色食品,定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绿色无公害的黑木耳,产后的菌糠中富含有机质,可以饲喂家禽和牲畜等,还可作为有机肥有效改良土质,为环境的改善献一份力。

3东北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3.1瓶栽黑木耳技术

瓶栽黑木耳技术属于代料栽培,代料栽培就是利用木屑、废弃的秸秆、树林中的废弃物及工业下脚料等物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方法。选择适合当地的黑木耳菌种,无病虫害、生长温度范围广、食物转化率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优点。确定黑木耳的栽培季节,瓶栽黑木耳技术一年可安排两次,分别在春季和秋季。选择栽培场所,可以选在室内,也可选择在室外。若要室内栽培黑木耳,温度、湿度、通气条件比较容易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光照条件,并且需要给室内通风,以满足黑木耳对氧气的需求。栽培场所附近环境应保持干净,且有方便并干净的水资源。配制培养料,可以选择的培养料有很多,比如棉籽壳、木屑、秸秆、稻草、玉米芯等,这些材料必须保持新鲜、干燥、无霉变,再根据本地的各项条件来选择配方和用量,然后将培养料灭菌,再接入提前选好的菌种发菌。出耳管理及采收过程中,要保持湿度。在菌瓶开口上架后,应在室内地面浇一次大水,以水泥地面稍有积水为宜。一般从开孔至出现耳基3-5d,相对湿度不能低于90%;原基至耳片分化约3-4d,相对湿度不能低于85%;耳片生长至成熟约6-7d,相对湿度不能低于90%,从开孔至采收第一潮木耳约需12h-1d,其中除在采耳前后各停水1-2d外,其他时间均应浇水保湿。控制温度:出耳阶段室温以控制在23-24℃最为适宜,在此条件下出耳整齐、健壮、开片好,最低不能低于20℃,最高不能短过26-27℃,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耳片的生长。室温低于20℃则耳片分化困难,在18-20℃时,虽然湿度保持在正常水平,但已分化的木耳生长不良,其直径只有1-2cm,商品价值低。因此秋栽出耳后期要采取加温措施。通风换气:黑木耳出耳期需要充足的氧气,对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很敏感,会抑制黑木耳的正常生长。因此,室内瓶栽或其他室内栽培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尤其是夏季出耳,因气温高,室内空气湿度大,要经常保持空气对流,这不仅有利于出耳和耳片生长,也是防止病害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通风还要与喷水、湿度调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喷水前通风,喷水后1h停止通风;高温季节早晚通风,低温季节只在中午或下午通风,喷水后若耳片较湿,颜色较深,应增加通风时间;阴雨天气一直保持通风、刮风、干燥天气微风。耳场内要保持空气清新流畅,不能有郁闷的感觉。增加光照:黑木耳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充足散射光和一定量的直射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耳片肥厚、色深、品质好。因此,室内栽培除要求有充足的散射光外,力求增加室内直接透射光。据观察,在1000lx光照度下,耳片色泽深黑,在500lx光照度下分化的耳片为黄白色。如果把暗光条件下形成的黄白色子实体,移到3000lx以上的地方照射6h后,子实体逐渐由耳片边缘向内转为黄褐色;经过2d的处理,耳片就会全部变为黑色或棕色,故在出耳期,应将出耳架上的耳瓶(袋)经常移位,以调节自然光照的不足,提高出耳品质,耳场保持七阳三阴,以能见到花花太阳为好。适时消毒杀虫:春季气温较高时,耳场内地面、棚体及耳场周围每隔7-10d要全面喷洒消毒剂和杀虫药液各一次,注意防止药液喷到耳片上。采收及加工:瓶栽木耳只能控制原基发生的部位,而不能控制原基发生的数量,耳片常呈丛生状,因此要注意采收的方法。正在生长中的幼耳,呈深褐色,耳片内卷,富有弹性,耳根扁而宽当耳片颜色变浅、耳片舒展变软,耳根由粗变细、基部收缩,腹面略见孢子时,为采收适期。采收阶段要求勤采、细采,确保高产优质。具体采收的方法是用手指将整朵耳片连同基部一起捏住,稍扭动,即可将耳片完整地采下来。采收时要将耳根采摘干净,但是要留下耳芽,采耳后,均保持好温度、湿度和阳光,促使黑木耳菌丝周身生长。黑木耳加工主要是干制,鲜耳含水量约为干制品的10-22倍。晴天采回的黑木耳,立即薄薄地摊放在晒席上,在烈日下2d即可晒干,晒时,湿耳不宜经常翻动,以免耳片卷成拳耳或破碎、影响质量。阴雨天采收的黑木耳可用微火烘干,烘烤的温度从35℃逐渐升到60℃,经常通风换气,排除烘房内湿热空气,使鲜耳的水分很快蒸发掉,当温度升到60℃时,可关闭通气孔,促使黑木耳很快烘干。黑木耳干制后,应拣净杂质,及时装入无毒的塑料袋内密封贮存或出售。

3.2袋栽黑木耳技术

袋栽黑木耳技术也属于代料栽培,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吊袋式栽培黑木耳,二是架上栽培黑木耳。3.2.1吊袋式栽培黑木耳也就是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首先要选择质量好并适合本地栽培的菌种;再确定栽培时间;然后选好场地,场地应选择光照以及通风良好,水源清洁的地方;然后配制培养料,装入菌袋,进行灭菌等步骤;然后接菌,发菌;然后进行挂袋出耳管理;最后进行采收。棚室跨度应该在8-12m,长度则根据场地确定,大棚的高度应在2.8m以上。保证地面平整,并铺上炉灰或者细沙等,过道上铺砖。菌袋养好菌后,要进行开口和封口,开口方式选择“O”或“Y”形较好,当菌丝封住开过的出耳口后,就可以挂袋,进行出耳管理[6]。注意,挂袋前,棚室内要先进行消毒,可在地面上洒少许石灰。挂袋的方式,一般用以下两种:“三线脚扣”挂袋和“单钩双线”挂袋[7]。菌袋在挂上去的2-3d内不要浇水,恢复菌丝生长,避免袋料分离,产生污染。过两三天后早晚浇水,应避免前期菌袋进水产生青苔,发现污染及时剔除,控制棚室相对湿度达到90%,白天进行通风,一直到子实体原基形成,待耳芽长到拇指盖大小时,早晚浇大水,浇水时,放下遮阴网,增加湿度,白天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5°C左右,上午把背向阳一面遮阴网掀起,进行晒袋、通风,中午温度较高,把遮阴放下,下午同样把背向阳光一面遮阴网掀起,进行晒袋、通风,但是,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菌袋上;浇水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和耳片吸水的状况对浇水进行调整,若是晴天,早晨少喷水或不喷水;白天不要喷水,防止高温、高湿而产生杂菌,造成污染;晚间气温较低,应多浇水,有利于耳片生长,而且水分蒸发较慢;若是阴天,早晨、白天还有晚上都要喷水,也就是当耳片缺水时,就应该喷水,这样能够使耳片加速生长;若是下雨天,则不用喷水。在耳片形成后,既采收阶段,应保持开放管理,要对木耳的生长进行控制,能采收的木耳应及时采收,浇水则保持干湿交替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棚内温度会逐渐升高,所以随着温度的变化,棚膜要卷起至适宜的高度,出耳管理后及时采收及晾晒。在某些地区,黑木耳的栽培已经告别了普通大棚栽培模式,改用智能化管理的模式栽培、生产黑木耳。他们用全自动智能温室吊袋栽培黑木耳,不需要亲自去大棚内,在计算机控制中心就能够准确的操控适于黑木耳各项生长的条件,整个木耳栽培过程中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能够智能化的监测,使黑木耳在最适合生长的条件下生长,能有效地提高黑木耳的质量和产量。3.2.2架上栽培黑木耳具体步骤与大棚挂袋栽培相似,只是架上栽培是将菌袋放在大棚内的架子上进行出耳管理,同瓶栽黑木耳。

3.3地栽黑木耳技术

地栽黑木耳技术也属于代料栽培,采用塑料袋栽培模式。首先确定栽培季节,一般选择春季栽培。选择栽培场地,要求通风良好的平整场地。选择适合的菌种,性状优良。配制培养料,以木屑、秸秆、玉米芯等为主,然后对培养料进行灭菌。接种已选好的菌种,培养菌丝。长满菌丝后,将菌袋摆在田间大地,在菌床上横放一些木棍,用一层薄的稻草帘子覆盖,几天后可见开口处出现许多小黑点,即黑木耳原基。出耳管理。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等的控制,防病防虫等技术,让耳片生长开片,如果温度超过26°C,则木耳长成块状不开片,湿度超过80%,培养料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菌皮,影响耳芽产生和发育,最后进行采收晾晒。这种地栽黑木耳技术改变了我国依靠木段生产黑木耳的历史,使黑木耳的栽培从林下栽培转变为田间大地栽培。

3.4林下栽培黑木耳技术

林下栽培黑木耳技术属于仿野生栽培。场地选择。选择间距为2-4m五年以上的阔叶林,并且气候要温暖、湿润、透气性强,场地要求接近水源,向阳,地面无凹陷或凸起,若地面不平,应做相应措施,比如凹陷的地面要用沙石垫平,整理好场地后要杀虫除菌,并在场内四周撒上石灰,进行消毒,做好准备。出耳管理。采用悬挂栽培模式进行出耳。催耳后的菌袋要进行固定悬挂,大约每9袋串成一条,悬挂菌袋应该在1-2d内完成,耳基形成时期进行间歇性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始终在90%左右,当耳芽长到黄豆粒大小之后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进入子实体管理阶段,正常情况下每天要喷水3-4次,时间则是在早晚,尽量在袋温与气温一致时进行喷水,每次喷水要喷全、喷足,当空气干燥时,需增加喷水的次数[8]。阴天一般不喷水,耳场风很大时也可喷适量的水,遇高温天气要在空间内喷水已达到降温的目的,避免喷到吊袋上。注意对耳场内的杂草进行清理,确保通风良好。木耳在第一次采收后应停止喷水,等到菌丝恢复后再进行木耳生长的管理[4]。采收及加工。同瓶栽。

3.5段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段木栽培是比较传统的黑木耳栽培技术。耳场的选择。同林下栽培。耳树选择及段木准备。黑木耳可选择的树有很多,麻栎、榆树、桑树、悬铃木等。段木准备包括砍树(注意砍树的时期,是从树木进入休眠之后到新芽萌发之前这一段时间)、剔枝、截段、架晒。接种:选择适宜的菌种进行人工接种(分木屑菌种接种法和枝条菌种接种法),接种时注意接种温度。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上堆发菌:上堆场所应选择向阳、通风、干燥的地方,上堆方法通常采用“井”字形或“山”字形。散堆排场:常用平铺式排场,注意温度,通风良好,干湿交替的环境条件。起棚上架:一般多采用“人”字架形。病虫害防治:采用常规方法。采收及加工:出耳采收及越冬管理[5];加工同瓶栽黑木耳。

4东北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技术存在的优势及问题

按照国家标准示范基地对黑木耳栽培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优质产业化发展,提高黑木耳培育水平,确保黑木耳栽培方式标准化,实现优质高产栽培,确保黑木耳在东北地区的需求量,优质的培育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黑木耳产量,对黑木耳产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方式培育的黑木耳,研究出更加适合黑木耳培育的优化方案,无论是瓶栽黑木耳技术、袋栽黑木耳技术、地栽黑木耳技术、林下栽培黑木耳技术还是段木栽培黑木耳技术,都存在优势及问题[6],如表1所示。

5东北地区黑木耳栽培的建议

我国东北地区地大物博,物产种类繁多,可以利用东北地区的地理优势,选配专用的木耳栽培原料。而良好的地区培育环境还需要有合理的培育模式,采用不同菌种培育方式对黑木耳栽培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有计划地进行不同品种黑木耳的采摘,并分析不同时期采摘的黑木耳的形态、营养成分,根据结论,持续稳定地发展黑木耳栽培的优质原料以及培育模式[7]。生产后的黑木耳,在市场上常见的是晾干的黑木耳。也就是只有粗加工,加工出来的产品单一、价值不高、档次也比较低。我们可以研发新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比如研发能够即买即食的产品,这样既能推动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又能带动餐饮业的发展。在当代,人们偏爱有食品保障、对身体有益的食品,而黑木耳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很多人都知道,我国黑木耳的某些产品已经出口,并且出口量逐年上升,这又带动了物流等产业的发展,也使黑木耳产业逐渐壮大,产业壮大,需要的劳动力也会增多,会为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机会,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注重食用健康食品,黑木耳的保健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从而扩大了黑木耳的发展前景。本文以东北地区黑木耳栽培技术为主,阐述了五种栽培技术,具体应用时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栽培条件等对菌种以及栽培技术进行选择,以达到高产的目的,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彤军,白广利.黑龙江省黑木耳资源价值与开发利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5,43(12):44-47.

〔2〕马民.黑龙江省东宁县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许国兴.北方黑木耳栽培实用技术[J].科技向导,2015,23(02):12-13.

〔4〕陈新.食用菌栽培技术-黑木耳种植技术[J].北京农业,2013,34(06):17.

〔5〕冯立健.黑龙江野生黑木耳种质资源的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4.

〔6〕史磊,王廷锋,王金贺.寒地秋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J].中国食用菌,2016,35(06):84-85.

〔7〕朱洪生,杜振和,李子刚.东北大棚挂袋黑木耳栽培管理要点[J].园艺特产,2015,14(17):96.

〔8〕刘岩岩,张敏,宋莹.北方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35(02):130-131.

作者:王秀艳 田慧敏 单位:赤峰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