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景观设计方法

时间:2022-03-24 03:36:57

新农村景观设计方法

摘要:吉林省农村系统分为三个体系,主要包括行政系统、森工系统和农垦系统,其中森工系统和农垦系统主要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与传统农村的意义有所差别。因此本文中所涉及的农村都是在吉林省建设厅区划的行政系统中开展,不包括森工系统和农垦系统。

关键词:吉林新农村;景观设计

1吉林新农村景观设计对象的层次分析

根据吉林省新农村人口和空间规模的不同,吉林新农村空间尺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以空间规模大小为依据,可将吉林新农村空间尺度划分为两个层级:一是乡村尺度;二是街区尺度。其中,乡村尺度主要是自然环境、土地利用、乡村道路在二维空间塑造的新农村空间尺度,以及随着时间变换的新农村天际线在三维空间所塑造的空间尺度;街区尺度指街区二维、二维空间尺度以及人们体验不同功能街区所感知的尺度。

2吉林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新农村景观设计的核心包括以农业为主题的生产性景观设计、以聚居环境为核心的新农村聚落景观设计和以自然生态为目标的生态景观设计。2.1绿地景观规划。新农村绿地景观的按照绿地的功能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的绿地景观,包括新农村河湖溪流、山谷平原,以及新农村外部道路绿化和或新农村周围的防护林:第二类是在新农村聚落内部,附属于居住功能的绿化用地包括新农村内部的绿地水池、街道绿化、庭院绿地;第三类农业绿化用地,包括农田路网的绿地、水池机井、林网、田垄等。2.2农业性景观规划。农业景观是人类与自然星湖作用的产物,是农村基础自然状况的反映。与人类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是农耕文明进步过程中人为留下的烙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1)果园景观果园是一种主要的农业景观,由于其同时具有农业生产价值和林地绿化价值的双重收益,与现代农村居民基本需求相契合切具备观赏性,故将果园景观归类于农业景观。由于林果业规模用地面积可大可小。果园是人工改造后的生态系统。现代果园已超出传统生产意义上的果园,而是集生产、观光、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果园。(2)农田景观农田在新农村地区的总面积中占地最大,2018年吉林省农田种植面积高达560.00万公顷,农田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粮食、蔬菜,油料等农副产品,是新农村景观中最常见的组成部分,新农村景观的基底和背景。从种植的方式分,有旱田景观、水田景观,根据种植的地形分有梯田、平原农田、山间农田等。因地势限制,吉林省的农田通常呈四边形,或是由于河流水源、村镇道路而形成不规则形状。现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嗜好作物)、工业原料作物、饲料作物,药用作物等类作物。不同的种植方式和作物搭配是制约农田景观的重要因素,不仅可以获得多种农产品,还可以使整个农田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提高农田自身的美学价值,体现不同地区风俗、特色,有利于发展农业景观旅游产业。

3生活性景观新农村生活性景观的构成

主要包括:新农村群落结构、新农村聚落形态和新农村建筑。3.1设计新农村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就是指基本无构筑物覆盖的公共开放空间,新农村开放空间由街道、广场、巷弄、庭院等元素围合形成,其地势形态、面积尺度等受其周边因素影响很大。包括水塘、林地等自然景观,也包括街道、节点空间和庭院。具有娱乐价值、自然资源保护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风景价值。可供人们休憩和日常使用。新农村公共空间设计具体包括;公共空间设计、绿地设计、步行街设计等。3.2设计新农村的立体轮廓。立体轮廓设计包括天际轮廓线设计和建筑高度分区规划。依据新农村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地形可以实现风格迥异的轮廓线设计,如在地势较高的位置,可以携动丘陵、树林、建筑等地貌构成的生动空间形态:在平原的新农村可以利用具有一定高度的建筑,形成与周围环境的对比。通过对不同建筑的轮廓,海拔的设计呈现出错落有致的轮廓线。3.3设计建筑群体形态风格。在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城镇整体形态结构和塑造区域特色的要求,结合新农村良然地理条件和东北文化特征,确定建筑的风格、高度、色彩、间距、体量、沿街后退、风格、间距、体量、沿街后退、风格、尺度、色彩、材料等。3.4新农村聚落体系布局。新农村是农村居民根据实际需求,因地制宜、自由造房形成的一种民建的聚落形式,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调整来维持平衡。以这种过程形成的村落,组织与内在精神凝聚力较弱。建筑主要以民居为主,以生产为本,具有特定的区域文化特征。新农村聚落不仅是居民生产的中心,同时也是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区域。新农村聚落体系布局且集国内业社会中聚居环境对地形、水源、周边设施、生活习惯的一种反映。是根据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要求,根据当地实际建设情况、功能和生产条件,确定乡(镇)行政区域内的聚落体系结构,规划主要聚落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3.5新农村公共交通规划。街道作为新农村的交通核心,具有提供居民户外活动空间,使人民接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功能。新农村街道可以反映新农村的历史、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新农村的风貌特色。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对街道的认知来认识新农村。街道是新农村的核心内容。诺伯格•舒尔兹曾强调过“路线”在空间结构中的知觉意义,并指出路径是“存在空间”水平结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新农村街道景观设计时,首先是要注意新农村的出入口的设计,新农村内部的街道节点设计,要把控好主街道的路面、立面景观设计。要能够依托道路形成新农村的外部大客厅,即形成新农村的景观休憩空间系统。在功能要上考虑步行街、车行街、休憩小路的设计。新农村街道要满足如下要求:(1)街道空间建设制约动态行为要求的因素包括却不限于功能性、经济性、文化性、设计性等,街道的进化与延长是多因素的互动随机过程。传统街道空间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只有创造功能的不定性和综合性的空间才能满足现代人行为的多样性。(2)整体性规律新农村街道空间作为新农村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必须与其它组成要素相互影响和作用。新农村道路把农田,水域,山体,新农村群落等不同景点连成了连续的景观序列,形成了新农村的景观视线走廊。在道路规划时要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充分考虑新农村实际条件和需求,将绿地、山林、水道、林荫道等自然因素与具有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人文因素以及新农村中的公共空间、商业街区、建筑等人工因素,以街道网络为基础,以步行方式为主,建立一个完整而连续的城镇景观体系。

4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近年来农副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农业生产发展地位的日益提升,农业生产力的核心居住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观规划建设逐渐得到了社会群众的关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结合现有农村发展资源合理进行景观规划设计,通过有效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将农村发展环境污染降低至最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为农民生产劳作和人际交流提供有益支持,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徐玥霞.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7(36),

[2]曲婷.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7(1)

[3]石字.浅谈新农村景观规划的更新[J].中国高新区2017(21)

[4]张晓晗.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17(10)

[5]周红,赵天宜.新农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

[6]牛厂元,孙丽娜,董爱晶,吴菜钢,宇思默.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7(24)

作者:朱少华 王天舒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