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科技推广的现状及策略

时间:2022-02-17 03:06:09

畜牧科技推广的现状及策略

1畜牧业发展特点

1.1规模养殖比重越来越大

以母猪为例,2012年12月份,黄陂区能繁母猪为4.9万头,其中,散养不足1万头,比例为3.9∶1。规模养殖户对于科技服务较之散养户提出了更高要求。

1.2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和政策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市场风雨的不断洗礼和绿证培训、阳光培训等多项培训,多数养殖户越来越注重养殖政策和科技投入,从各种渠道来增加自己的养殖信息量,素质明显增强。

1.3畜牧产业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说现阶段广大的养殖户在政策水平和养殖技术上比原来有很大的提高,但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对畜牧产业化的含义、内容、基本要求不甚了解,特别是大多数中小型养殖户,对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概念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刻。

1.4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随着畜牧经济的快速发展,养殖污染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优质、高效、安全、生态成为养殖发展准则。

2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2.1机构不够健全

区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明确规定,现由畜禽品种改良站履行科技推广职能,属差额拨款单位;街乡镇没有设立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

2.2人员极度缺乏

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人员与当地兽医组为1套人马,其中50岁以上的占70%,大都是子承父业的非专业人员,工作能力和积极性都有欠缺;专业技术人员占整个系统的人员数不到30%,而这30%的专业技术人员往往是畜牧系统的中坚力量,一人都同时承担多项重任,很少有精力投入到技术推广工作中来,而专业性强的工作,技术推广工作又是长期、连续、繁重、人员的现状根本无法保证该项工作有效地开展。

2.3经费严重不足

畜牧技术推广是一项高投入无回报的服务性公益性工作,所需大量的工作经费只能由政府提供,但目前,该项经费从来没有被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中,单位更没有经费自行开展该项工作,多种原因造成了畜牧技术推广经费的空白,目前只能是有项目就干,无项目就看。

2.4政府重视不够

政府和业务部门没有将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即使上级任务部署下来,也仅仅附带在防疫、检疫、执法等工作之后简单地布置一下。虽然有《农业科技推广法》但各级政府与业务部门贯彻的也很不到位。近年来,黄陂区依照省市改革方案要求,制定了符合区实际情况的基层兽医体制改革方案上报到区政府,但迟迟未得到批复。这种状况大大地影响了畜牧业工作的正常开展。

2.5实用新技术缺乏

近年来,养殖业良种良法的普及虽然有了明显进展,但真正实用的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益的并不是很多,也相对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推广普及程度。比如2011年主推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当时黄陂区属全省率先推广,后因温度和消毒问题难以解决而搁浅。

2.6技术人员知识老化

绝大多数技术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大多是多年前来自学校学习的,存在老化现象。现在的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很快,而承担技术推广职责的基层技术人员很少有机会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

2.7考核激励制度缺失

优良的畜禽品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饲养技术是不是切切实实地被推广到需要的养殖户手中,在生产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等并没有严谨的科学考评标准。推广机构的管理及推广人员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成效怎样,也没有合理的考核制度,即使下达了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任务,发了文,可有没有转化为生产成果是另外一回事,长期以往就形成了机构与人员的涣散与懈怠。

2.8推广人员无固定收入

目前基层畜牧科技并无专职推广人员,主要是集防疫,治病,科技服务推广为一身,工资报酬主要为以钱养事中防疫劳务报酬和收取一定的诊疗费。经济条件好的乡镇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万左右,差的地区仅不足1万。

3对策与建议

以宣传新《农业科技推广法》为契机,依法开展畜牧推广工作。

3.1完善机构,明确职责

实行机构垂直管理、业务条块划分、人权财权由上而下统筹安排,建立省级、市级、区级、乡镇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省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负责全省畜牧新技术的开发研究、畜禽品种的繁育与引进,制定推广项目的决策与指导方案,提供技术支撑,并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推广不同品种及技术,引导形成一区一特色的养殖格局;同时,组织全省技术推广体系技术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最好采取技术研发单位直接培训技术推广人员的方式,使最新技术能够准确及时地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市级负责辖区的技术推广的监管与考评工作。区级技术推广机构具体负责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及时向上级反馈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技术的成效及不足、农民的需要及市场的导向。乡镇级推广机构具体实施区域内的畜牧科技推广的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的推广格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推广经费的争取和推广队伍的稳定工作。

3.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作为技术支撑机构,要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懂业务、能实践、善管理、会沟通的新型技术人才队伍。省市级部门要把推广培训作为提高推广人员素质的关键环节来抓,以便推广人员更新自己的知识,必要时,随时举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技术培训,培训工作不要流于形式,要切实讲求实效,畜牧科技推广人员可采取考试考核法公共招聘的方式,把作风好、技术好的专业人才吸收到推广队伍中来,同时在科技人员工资报酬上面也要重点考虑。确保队伍的稳定性。

3.3完善考核制度,健全岗位责任

考评考核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材料上,要组织考核人员到基层、到区域、到农户进行走访、考察、考评,以便使考评考核工作真正地起到监督、督促的作用,而不是为了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为了完成项目而完成项目。

3.4扩大经费投入,确保专款专用

在经费投入上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制定出适合我国实情的经费投入制度。美国农业推广的经费主要由联邦、州和县的财政提供,另外还有私人团体和个人的捐款、农业部推广教育基金和广大志愿者的服务。荷兰国家推广体系的全部经费由国家付给,国家每年拨出约9000万美元的资金作为推广、试验示范的经费,这些经费主要用于支付推广人员的工资、出差补助、推广资料的生产、组织各种推广活动、试验示范等。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为了彻底改变现状,使农业推广体系长期保持活力,而且是高效率、高质量、协调有效的进行农业推广工作,必需加大技术推广工作经费的投入,并能够做到专款专用。

3.5依托专业院校,推广新型实用技术

充分发挥区域内外农业院校及科研机构的能动性,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使他们直接参与到实际推广工作中,一方面使院校的教育面向社会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解决科研成果与转化生产脱节的问题,使最新的科学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被推广应用。近两年黄陂区成功推广的法系大白猪健康饲养技术主要就是依托湖北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

3.6推广内容广泛,方式方法灵活

要鼓励推广人员自主创新地进行推广工作,而不是强行地生硬地要求推广人员怎样去开展工作。推广的内容不仅要涉及生产,甚至法律法规,还要涉及加工、销售、环境保护与利用、推广的方式方法应该包括技术咨询、信息、组织培训、专业讲座以及入户一对一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

3.7创新推广理念,展现推广活力

2012年初,黄陂区肉牛品改工作脱离了项目支持,笔者等就积极探索牛品改工作推广新理念,多次组织各罐点站负责人和品改员召开座谈会并深入农村调研,在有利于牛品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场化推广的新模式,网罗社会人才。由畜牧部门一家推广这种传统而单一的推广模式只能适应有项目的支持,离开了项目的支持这种陈旧的推广模式就难以发挥作用。2012年初,在脱离项目的支持后,笔者等大胆启用由“区品改站+当地兽医站+专业户”建立冻配点的市场化推广理念,将牛改工作全面推向市场。经过1年的运作,充分证明了这种推广模式的后劲与活力。

3.8开展示范建点,逐步辐射全区

2012年黄陂区畜禽品种改良站立足本职,转变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创新思维,采用畜牧部门带专业户的新型联营模式,示范建点,重点打造姚集、李集、蔡榨生猪人工授精工程,形成示范点,发挥带动效应,然后由点到面,把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向全区。

3.9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资源共享

以黄陂区信息网络平台为依托,大力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开设畜牧科技推广专版,区畜牧科技推广机构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信息、好经验及时在网上,为当地农民提供最新的科技、市场信息服务。畜牧科技推广离不开科技推广人员素质和推广体系建设,科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主观原因,推广体系建设是客观原因,二者缺一不可。科技推广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才能有所为。作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严格遵照新《新农业科技推广法》,不断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各级农业推广机构,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和推广人员报酬,确保队伍稳定,并明确各级推广机构的责任和义务。科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全面完善,齐头并进,才能推动农业推广工作上一个更好的台阶。

本文作者:高辉工作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畜牧科技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