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观念现状分析

时间:2022-04-03 10:28:38

农民教育观念现状分析

摘要: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历史、经济的影响,广大农民教育理念还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片面、人才观片面、教育经验主义、教育脱离生产等方面,要改变农民教育理念就要从教育管理、资金投入、制度建设、政府服务、社会风气等方面进行改变,从而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

关键词:农民教育观念;农村经济;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但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在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局面。农村经济要振兴,农民教育观念要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就是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1农民教育观念的表现

1.1对学校的推崇观念。教书育人在学校,系统的知识学习在学校,所以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即学校的观念禁锢在农民心里,农民只关注到对学校,对教师的推崇,忽视各种农民培训,职业技术教育落后,把学校同教育对等起来从而缩小了教育的范畴,农村的农业知识得不到有效的整理和传承。自上而下的封闭教育观念导致缺乏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知识构建,从而使农村经济发展得不到强有力的智力支撑。1.2片面人才观念。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农村地区人才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而在农村地区,农民对人才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分子层面,大部分农民的人才观念仅限于专家、学者、科学家、工程师等,而忽视从事一线的农业工作者,忽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新时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1]。新农村建设需要不同的人才共同努力,片面的人才观念使得专业人才得不到认可与尊重,片面人才观在广大农村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不利于农村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1.3教育同生产对立观念。教育同生产本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可以为生产服务,生产也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地区,经济至上的观念还大量存在,缺少人才培养的观念,甚至认为让农民学习会影响农业生产,看不到教育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把发展经济同农民教育对立起来,这样的观念造成农民教育无法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也不能快速地促进教育的发展,所以教育同生产是农村的两翼,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我国农民教育观念的措施

2.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农民的教育观念要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充分动员农民的学习积极性是农民树立科学观念的第一步,农民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教育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民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当把农民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国民教育的发展中来[2]。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扩大人才的范畴,尊重人才,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树立终生教育观念,农民教育既要不断地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要满足农民自身的发展。新时期,对农民的教育宣传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教育宣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加强农村教育宣传的具体工作,让农民能够很好地接受教育,从中懂得如何正确维护自身教育权益。同时,农村教育要增强灵活度,不要只政府出面实施,在普法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宣传过程中抓住农村农民的基本特性,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内容通俗易懂、使农民接受的教育更形象化。2.2优化农民教育环境。首先加大投入,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农民的重要物质基础。应该合理布局,扩大农民教育资金投入与平衡,从而改善农村教育不平衡的状况。其次要加大宣传。鼓励农民教育投入,对农民再教育进行制度保障和物质补贴,加强农民教育的制度建设,引导保障农民的教育权利,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更要加强教育制度的建立健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农民教育的正确观念。最后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社会环境是对农民实施教育的最直接环境。在农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从全社会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从而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教育积极性,也会增强农民教育实际效果。2.3树立科技兴农的教育理念。首先,抓好农民义务教育。农民教育与城市教育差距很大,农村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上落后于城市,政府方面应该优化资源,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相应的教育资源,争取将义务教育的基础工程做到位,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其次,大力发展农民夜校教育。充分利用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有效利用农民的闲暇时间开展夜校教育传授系统的教育知识,这不仅能充分利用农民时间,也提高了农民素质,让农民学到科学知识,为农村的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通过以上的措施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民科技教育使农民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提高产量,提高农村经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农民科技致富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3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农村的生产载体,在三农政策、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指引下,农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和社会应当为农民的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与物质保障,同时广大农民应该紧跟国家的政策,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秋锦.、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部分论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王景英.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模式与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朱绍欢.探究农村普法教育的困境和出路[J].科技文汇,2010(7):199-201.(008)

作者:辛晓梦 单位: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