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1:21:29

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范文篇1

(一)农村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尚未建立,来自二、三产业所占农民增收份额较小。

(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导致农产品增收空间越来越小,农民的收益被增幅更高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消,使农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制约着农业增产增收。农民是否具备增收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基础设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中央及地方对改善农村状况的投入还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业基础设施较落后,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保障能力不足,制约着农业增产增收。

(四)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产品质量不高,制约了农民增收。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使农产品品种开发和加工滞后,导致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低、精深加工率低、附加值小,难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农民增收。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一)走出去,吸取新鲜的空气。农民渴望致富,也很勤劳,一些年轻人也敢于冒险、富有创造力,但因为见识少、或为民俗所囿,也只好跟着大家一样,还是传统的种植模式。所以,我们要鼓励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有知识、年轻的农民到农村经济发达、农业生产搞的好的地区参观学习,接受外界先进思想的熏陶。

(二)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围绕农业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大目标,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打破平均承包经营小块土地的格局,组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机械化配套,从而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依托地理优势,推进“农家乐”旅游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城里的孩子不识稼穑之艰辛,很令家长担忧,不少家长希望通过到农村、进农家、干农活,使孩子增长见识,接受教育。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城市人更加向往纯真、恬淡的田园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对城里人来说很新鲜、很有意思,“农家乐”无疑给他们的心灵找到一个休憩片段的宁静“港湾”。同时,“农家乐”也给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

(四)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劳动力外出情况、土地状况及耕地集中程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是按市场需求抓调整。把市场需求作为生产的第一信号,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安排生产,优化生产结构。二是按产品质量要求抓调整。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作为调整的主攻方向,淘汰劣质品种,大力引进、培育和推广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名优特新品种。三是抓住市场信息,结合自然环境,发挥资源优势,根据“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培植名牌产品。

(五)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效益。近年来,虽然大力发展种养业,但由于分散、品种类型零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保鲜措施差,导致辛勤的劳动得不到预期回报,农产品难卖的现象使农民对产业规模发展退避三舍。为了消除农民市场风险和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的龙头企业。

(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民增收。多渠道筹措资金,特别是争取国家农业项目资金,切实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增收。

(七)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有知识的青年农民走出去务工就业,增加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

农民增收范文篇2

党的**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面。粮食连续4年增产,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和扶贫开发迈出重大步伐。农村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业和农村形势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要求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要求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要求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要求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全党必须深刻认识“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把握新机遇新挑战,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农业的多种功能日益凸现,农业的基础作用日益彰显。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必须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要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做到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政策,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从**年起,国家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强的基本建设项目,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加强农业投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农业投入立法。

(二)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按照适合国情、着眼长远、逐步增加、健全机制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将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认真总结各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和做法,稳步扩大试点范围,科学确定补贴品种。全面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和奶牛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逐步形成稳定规范的制度。根据保障农产品供给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需要,统筹研究重要农产品的补贴政策。强农惠农政策要向重点产区倾斜,向提高生产能力倾斜。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三)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要通过结构优化增收,继续搞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要通过降低成本增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促进秸秆等副产品和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要通过非农就业增收,提高乡镇企业、家庭工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返乡创业环境。要通过政策支持增收,加大惠农力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合理调控重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一步明确农民家庭财产的法律地位,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收益权,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

(四)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立足发展国内生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

(一)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积极发展稻谷生产,扩大专用小麦播种面积,合理引导玉米消费。继续实施粮食生产各项工程。根据粮食产销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实施粮食战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在保护生态前提下,着手开发一批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的粮食后备产区。扩大西部退耕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要稳定粮食自给水平。支持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大力发展油料生产,鼓励优势区域发展棉花、糖料生产,着力提高品质和单产。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支持农垦企业建设大型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继续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积极推动蔬菜等园艺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对规模养殖实行“以奖代补”,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继续实行对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完善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执行液态奶标识制度。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落实禁渔休渔制度,加强渔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远洋渔业。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精细农业。建立健全生猪、奶牛等政策性保险制度。

(三)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农业标准修订制定工作。继续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依法开展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查,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深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启动实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工程。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等。探索采取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方式,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抓紧研究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龙头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健全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支持发展“一村一品”。

(五)加强和改善农产品市场调控。适应生产方式、产销格局和资源环境的变化,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和生产发展。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农产品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吞吐调节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商业性储备。抓紧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供求和价格监测预警体系。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农产品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完善大宗农产品进口管理和贸易救济预警制度。探索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有效手段,调节农产品进出口。驻外机构特别是我驻农产品主要贸易国使领馆要加强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和农业合作交流。

三、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

(一)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将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和小型排涝设施建设纳入补助范围。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兴建山区小型抗旱水源工程。采取奖励、补助等形式,调动农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非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办法,明确建设主体和管护责任。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提高服务能力。

(二)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农业综合开发要增加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和大中型灌区田间节水改造资金投入。搞好节水灌溉示范,引导农民积极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扩大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技术改造规模和范围,实施重点涝区治理。对农业灌排用电给予优惠。

(三)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幅度增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投入,健全责任制,加快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各地要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引导地方搞好河道疏浚。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库区移民政策。加快西南地区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扩大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投入,要重点支持基本农田整理、灾毁复垦和耕地质量建设。继续增加投入,加大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支持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加快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一批旱作节水示范区。

(五)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也为振兴农机工业提供了重要机遇。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加强先进适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的研发,重点在粮食主产区、南方丘陵区和血吸虫疫区加快推广应用。完善农业机械化税费优惠政策,对农机作业服务实行减免税,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继续落实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六)继续加强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立健全森林、草原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增强生态功能。继续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林业产业发展。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推进退牧还草,发展牧区水利,兴建人工草场。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体系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搞好长江、黄河、东北黑土区等重点流域、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大坡改梯、黄土高原淤地坝和南方崩岗治理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发展循环农业,推进以非粮油作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研究和开发。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抓紧制定规划,切实增加投入,落实治理责任,加快重点区域治理步伐。

四、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必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农业社会化服务迈出新步伐,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实现新提高。

(一)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切实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重点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继续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对国家政策规定必须确保的各项公益性服务,要抓紧健全相关机构和队伍,确保必要的经费。通过3到5年的建设,力争使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国家可采取委托、招标等形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网络。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

(二)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抓紧落实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继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范围。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加快研制高效安全农药、兽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基础工作,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并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继续实施植保工程,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三)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农。继续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构建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中等职业教育。支持高等学校设置和强化农林水类专业。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在高等学校农林水类专业就读的学生给予倾斜,对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农林水专业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毕业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对农林水类专业学生给予倾斜。

(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抓紧出台配套法规政策,尽快制定税收优惠办法,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申请承担国家的有关涉农项目。支持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用水管理和仓储运输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组织,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建立便民利民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公益服务站。

(五)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工程,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按工业用地对待的政策。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开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试点。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通过实施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鼓励商贸、邮政、医药、文化等企业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积极稳妥发展农产品期货品种。加快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省内外车辆无差别减免通行费政策。

(六)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在全国推广资费优惠的农业公益性服务电话。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五、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一)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对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扩大覆盖面,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补助标准,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加强农村教育经费使用的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实施中西部农村和边疆地区骨干教师远程培训计划,选派和组织城市教师到农村交流任教,鼓励和组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二)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年在全国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国家补助标准,适当增加农民个人缴费,规范基金管理,完善补偿机制,扩大农民受益面。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药品监管,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加大农村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力度。优先在农村落实扩大免费预防接种范围的政策。

(三)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和特别扶助制度。稳定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四)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社会风尚。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民书屋工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大力创作和生产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着力丰富偏远地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村文化建设。

(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健全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保障五保供养对象权益。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六)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增加扶贫开发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做好整村推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工作。加大移民扶贫力度。集中力量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

(七)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性资金、国债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强化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快实施渡改桥及渡口渡船改造等工程。完善扶持农村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改造,推动城乡客运协调发展。

(八)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加快实施进度,加强饮水水源地保护,对供水成本较高的可给予政策优惠或补助,让农民尽快喝上放心水。加强农村水能资源规划和管理,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增加农村沼气投入,积极发展户用沼气,组织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农牧区发展太阳能、风能。有序推进村庄治理,继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创建“绿色家园”行动。完善小城镇规划,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六、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深化农村改革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亿万农民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各地要切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认真开展延包后续完善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到户。加强农村土地承包规范管理,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期内不得调整、收回农户承包地的法律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坚决防止和纠正强迫农民流转、通过流转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等问题,依法制止乡、村组织通过“反租倒包”等形式侵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行为。稳步推进草原家庭承包经营,稳定渔民的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

(二)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征地纠纷调处裁决机制。对未履行征地报批程序、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不及时足额到位、社会保障不落实的,坚决不予报批用地。对违法违规占地批地的,坚决依法查处。严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严禁通过“以租”等方式提供建设用地。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试点,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批准的范围之内。依法规范农民宅基地整理工作。

(三)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从不同地区实际出发,明确乡镇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增强基层财政实力,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支持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试点。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推进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综合改革试点,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

(四)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在不改变林地用途前提下,承包人有权依法处置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可依法自主经营商品林。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补偿、林权抵押、政策性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切实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加大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三农”的力度。推进农业银行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治理结构,维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邮政储蓄银行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通过批发或转贷等方式,解决部分农村信用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制定符合农村信贷业务特点的监管制度。加强财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

(六)妥善处置乡村债务。各地要抓紧清理乡村债务,在锁定旧债、制止新债前提下,分类进行处置。对公益性债务的化解,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予以支持;对生产经营性债务,应按照市场原则协商解决。当前,要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化解试点工作,有条件的要以省为单位试点,暂不具备条件的也要进行局部试点。主要通过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债务。

(七)全面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固定居所的农民登记为城市居民的办法。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制定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与现行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扩大工伤、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提供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低租金房屋,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农民工输入地要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收费与当地学生平等对待。农民工输出地要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寄宿和监护条件。深入开展“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

七、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是落实农村政策、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织基础。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共建和谐的能力。

(一)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做法,深入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两推一选”的办法,选好配齐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广泛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等活动,健全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主选举,依法保障农民群众的推选权、直接提名权、投票权、罢免权。完善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村级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有条件的地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可交叉任职。坚决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家族势力干预基层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行为。坚持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切实推行村务公开,建立答疑纠错的监督制度。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

(三)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要求,注重从农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村级组织骨干力量。制定鼓励政策,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和选派县乡年轻干部到乡村任职。继续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力度。推广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普遍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并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探索乡村有效治理机制。引导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地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党组织领导下,培育和发展服务“三农”的社会组织,发挥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良性互动。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服务员制度。支持和帮助乡镇企业建立工会基层组织。发挥民兵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创新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优先在城市郊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加强农村警务和消防工作,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把农村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八、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是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把握“三农”工作主动权。

(一)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市场物价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机构的协调作用,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把握“三农”工作规律,不断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各地和有关部门要站在改革发展新的历史起点,研究谋划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要利用财政增收形势较好的有利时机,针对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力争在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动物疫病防控、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要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工作目标,确定时间步骤,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如期完成。

农民增收范文篇3

靠政策补贴拉动增收难。去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是历年来最大的,“两减免、三补贴”对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年,由于受中央和地方财力的限制,在上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财政支持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难度很大。

靠价格上涨拉动增收难。去年,由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纯收入人均增加165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2.5%。今年以来,主产区粮价跌势明显,6月份山东、河南、安徽小麦收购价格每百斤同比分别下降14%、9.9%和14.9%。从国际上看,去年世界谷物产量增长8.4%,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将下跌,这势必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因此,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将明显下降,有的地方、有些粮食品种甚至可能出现增产而减收的现象。

靠粮食增产拉动增收难。**年粮食增产,播种面积增加因素的作用占25%,单产提高因素的作用占75%,而适宜的气候是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今年没有再现去年的气候条件,加之播种面积也很难继续大幅度增加,所以,今年粮食产量无法在去年的水平上继续大幅度提高。

靠降低成本拉动增收难。据有关部门测算,去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上涨10.6%,其中化肥上涨12.8%,使种粮农民人均减收50多元,“两减免、三补贴”带给农民的好处大部分被抵消了。今年上半年化肥、种子价格继续上涨,涨幅全国平均达10%以上,明显影响了农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增收。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

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固然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靠提高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当前,根本出路在于稳定“一个基础”、做好“三篇文章”。

(一)稳定“一个基础”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基础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为此,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坚持立足国内为主、进口为辅解决粮食供给。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粮食贸易情况,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应保持在16亿亩左右,口粮供应要立足全部自给,饲料和工业用粮以自给为主、进口为辅。

坚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要保护好基本农田,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抗灾能力;另一方面,要靠科技进步,努力在粮食新品种培育、动植物病虫害防治、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突破,提高单产,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品质。

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粮食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其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主要由市场调节粮食购销。但粮食又是特殊商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国家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因此,既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又应加强政府对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宏观调控,通过储备粮吞吐、进出口等调节机制解决“卖粮难”和粮源紧缺的矛盾,通过采取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国际粮食市场紧密相关。我国粮食安全一定要立足国内生产和储备来保证,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进口和开发我国短缺或生产成本高的农产品来弥补国内生产的不足。适当进口粮食,就等于进口我国稀缺的耕地和水等资源。应培育“走出去”的农业大型企业,通过兴办、承包、租赁农场和合资合作办农场等形式,到境外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农业开发。

坚持节本增效“两条腿”走路。发展粮食生产,一方面要提高产出率,提高产出效益;另一方面要努力降低成本,实现节本增效。为此,既要引导农户节约使用生产要素,又要借鉴国外经验,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的投入品给予财政补贴,稳定种粮农民的收益。

(二)做好“三篇文章”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包括设施蔬菜、水果、水产、特色农产品以及畜禽养殖小区和设施种养业等。实践证明,设施农业是高效农业,是解决“靠天吃饭”、避免自然风险的根本途径,是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它既适合分散经营,又适合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素质。目前全国有各类畜牧小区4万多个,以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为主的设施渔业养殖水体近5000万立方米,产量和效益比传统生产方式明显提高。辽宁省标准化日光温室亩均收益相当于大田作物的18倍,比大水漫灌的水浇地节水38%,还能避免水、旱、虫、雹、风等自然灾害。

统筹城乡就业。国内外经验表明,只有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农民才能富裕,农村才能繁荣。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吉林省采取统筹城乡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等多种形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其具体做法:一是建立管理体系,完善优惠政策。把农民进城就业和城镇居民就业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就业创造宽松环境和均等机会。二是强化基地建设,健全信息网络。各市县建立劳务输出横向服务网络,形成了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社会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劳务输出体系。同时,系统建立农村劳动力档案,做好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基础工作。三是实施“阳光工程”,提高就业能力。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服务、管理“四位一体”的新格局。四是发展非正规就业,拓展转移渠道。非正规部门具有经营方式灵活、对劳动技能要求相对不高、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的特点,依靠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模式。五是加快城镇建设,带动三产发展。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战略重点,统一规划,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商贸小区集中,通过“集聚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

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分割、工农分离,一、二、三产业脱节,农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股份合作制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类型的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民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重要形式,能够让农民真正分享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增值的利益。目前,这两种类型的产业化经营已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26%,应继续推广。调查表明,辽宁、吉林、四川三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吉林省去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带动农户238.8万户,使农民增收28亿元,户均增收1173元,比2000年增加近一倍。辽宁省今年龙头企业带动农户预计可达320万户,比上年增长12.3%;农民从农业产业链中获得的纯收入人均可达737元,比上年增长6%。二是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日益完善。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民专业运销大户,通过产销订单、股份合作、委托协议等,使公司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更加体现自愿、平等、互惠原则。三是注重科技联合攻关,龙头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四是实施名牌战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这必然带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和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解决这一矛盾,可参照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确定合理的粮食安全储备水平,划定国家专用商品粮基地,国家加大对专用商品粮基地农民的直补,全面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使种粮纯收入不低于当地种植经济作物的纯收入。这样,既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又可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惠农政策与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两个积极性的关系。国家在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等惠农政策时,对因减免税收造成的县乡财政短缺,本应全部由中央、省市转移支付弥补,但有的地方中央、省市只部分支付,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负担。我们看到,粮食主产区二、三产业普遍不发达,财政困难,县级政府感到负担较重。因此,对粮食主产区,国家应当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地方留成比例,对财政困难的粮食大县应当实行100%的转移支付,以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两方面的积极性。

农民增收范文篇4

一、要引导农民向身边的典型学习

下乡调查,了解到城郊有四类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最快:

一是“白领”型。现在,农村中一些人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去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学习深造;还有些人自发成立专业协会,交流学习各种技术,其中不少人被邻近县乡村组或农民聘请为技术员,收入颇丰。这些人并没有端国有农技推广部门的“饭碗”,但实际是农技推广的生力军。他们已不是原来意义的农民,成为农民“白领”,是农民中凭科学技术挣钱的新一代。

二是“机动”型。这类农民头脑灵活,观念新颖,信息灵通,思想活跃。他们时刻关注市场,不苛求经营范围,只要有需求,立即主动投入,通过利用信息打时间差、找空间差来“挣活钱”。中介、服务、贩卖、甚至单纯提供信息,什么都可以干,通过机动灵活的经营活动获利。

三是“创新”型。这类农民的最大特点是出新、出奇、出特。如有的养特种动物,有的种特种植物,有的搞“农家乐”,有的搞土特产。有位农民就专门将自己的家庭养殖特点概括为土产、绿色、野味,并大力宣传,使之更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自然销售效益大增。

四是“服务”型。面对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缺少务农劳力的实际,农村出现了打工、服务、租赁等新行业,甚至有人把自家承包田转包出去,专司农业服务,成为挣工资的“新型农民”:帮耕地、播种、防病虫害、收获,出租农具、农机;不但解决了经商务工农户缺劳困难,自己不出村也有了劳务收入。实际上,这是分工细化、社会发展的表现。

遗憾的是,这四类农民目前在农村仍然占少数。相当多的农户仍思路不清、途径不明,还在围绕种什么?收获了卖给谁等问题打转转,自己心里无数,实际还在市场经济大门外徘徊。

促进农民增收,要解决多数人的问题,否则就可能是一句空话。解决多数人的问题,重在引导。但引导必须得法;引导不是代替农民拿主意;更不能强迫农民走领导认定的“富路”。农民看重的是现实,信任的是身边的榜样。这四类农民的经营经验就发生在他们身边,直观实在,好学易推广。发现并总结本地的类似经验,并实事求是地予以宣传介绍推广,就可能让更多的农民认识优势,抓住机遇,走上可以奏效的增收路。

二、要着力帮助农民实现“三增”

走了几个村子,有一条深刻感受:要帮农民增收,需要先帮他们实现“三增”。

一是要帮“增志”。调查看到一些后进村街道泥泞难行,房屋低矮破旧,但村民安于闲散,推麻将打扑克成风;和他们聊天,明显感受到一种习惯懒散,满足温饱的悠闲心理。这种脱胎于小农经济的传统习惯,是经济滞后的重要原因。增收须先“增志”,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采用典型引路、参观学习、现身说法等有效措施,帮助群众摆脱传统观念束缚。

二是要帮“增智”。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多,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更少。不少渴求致富的农民,苦于脑袋“贫困”,难以掌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拚搏的本领。只有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卓有成效的科技下乡,把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农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意识和就业能力,才能有效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

三是要帮“增视”。调查发现多数农民几乎不看报,也少有订报,他们的信息主要通过电视获取,而看电视又一般不看新闻,导致信息闭塞甚至荒疏。信息渠道的这种堵塞不仅直接阻碍农民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还严重制约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知程度和驾驭水平。必须下功夫帮助他们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方式,使他们适应形势,认识机遇,善谋会干。

实现以上“三增”,需要干部们去农村工作时,重视讲道理,说实情,启发和提高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引导和启迪方面求实效。这当然不会立竿见影,难见轰动效应,但可能事半功倍。

三、要扶持和引导农民打造农产品品牌

下乡见到一位种菜能手,他种的菜在本地市场很抢手,创造过亩均种菜收入3万多元的纪录,临近许多乡村都请他传授种菜经验。但当建议他注册一个蔬菜销售商标时,他却感到茫然。

实际上,类似现象十分普遍,即便是基层干部也同样如此。由于传统农业的影响,农民和农业干部对“品牌”概念比较陌生。他们熟悉生产环节的精耕细作,却不善于在销售环节做文章,更不懂得运用创造品牌、扩大市场覆盖面这一类方式去提高销售收入。这就造成了许多农民在享受丰收喜悦之后,又不得不面对产品难销或低价销售的困惑,以至于增产不增收。

从一定意义讲,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品牌经济”。一个成功品牌,可以用集约的方式把产品的质量、服务等综合信息传递到顾客和消费者心目中,不但降低了顾客搜寻产品信息的成本,同样也降低生产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带来交换中的经济效益。工业是这样,农业同样也是这样。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外不少知名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就是一个例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农增收,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农民(也包括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树立和增强品牌意识,学会打造品牌。

打造农产品品牌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运作过程。一方面,产品生产者是品牌创立和管理的主体,品牌的创立和管理必须遵照经济规律,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市场对名牌的认定功能;但另一方面,当前农业处于严重弱势的现实,以及长期以来传统经济的影响,又决定了当前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品牌,政府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要有所作为:这其中包括加强对创名牌意识的教育,组织对技术质量和管理的辅导,营造生产名牌产品的环境以及组织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也包括在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标准化,改善市场环境、投资和税收等层面,采取必要的行政推动措施来促进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壮大;还包括动员和支持建立各种农业中介组织,帮助和支持农民自己成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等等。只有把政策战略导向、农民自身发展和中介组织协调这三者进行有效整合,才能促进农业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和农产品竞争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既是政府职能转变中应着力做好的工作,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要帮助农民学会喊“芝麻开门”

组织农民进城就业,增加外出务工收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调查发现:一方面大批农民进城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不少招工单位抱怨找不到技术工人,这是一对矛盾。

毋庸讳言,掌握熟练技术的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作后盾。在发达国家,熟练技术工人占劳动力的比重高达60%以上,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30%。我国劳动力剩余,主要是体力劳动力剩余,掌握熟练技术的劳动力则严重短缺。但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却无法弥补这一短缺。对他们来说,进城的难题之一恰恰是缺乏技术。没有技术,进城务工很难;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体力劳动或简单劳动,工资不高。其实,即使在家务农,不懂科学的栽培和养殖技术也难以增收。显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使之适应工业化、市场化乃至农业产业化的需求,既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需要,也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其急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阿拉伯童话集《一千零一夜》讲述了阿里巴巴的故事。阿里巴巴能够得到财富,首先是掌握了打开宝库的金钥匙:“在门外喊一声‘芝麻开门’”。搞好对农民的培训,实际就是帮助农民象阿里巴巴那样,会使用“芝麻开门”这句咒语,掌握打开市场经济大门的金钥匙。而要把培训农民这件事落到实处,使农民真正得到培训,从中受益,很重要的一条,当是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解决好认识问题。

培训农民,应该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职责。首先,历史地看问题,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民享受的教育资源远不如城市居民,政府有责任帮助农民解决缺少技能的困难;其次,培训农民不应是营利性的商业活动,培训资金应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因为大多数农民没有经济条件接受培训,否则的话,培训农民会演变为加重农民负担;第三,建设培训体系,全方位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潜力所在和重要的支撑体系,是地方政府应认真行使的行政职能,更是建立科学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不提高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农民增收也难以破题。只有从这样的认识出发,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务求实效,农民才能得实惠,增收才能真落实。

五、农民增收呼唤“全方位扶持”

在陕西的一个村子,我看到农民开发“立体套种”:果树地里套种西瓜、红薯、草莓、蔬菜,葡萄地里套种棉花、丹参、黄芩,亩均净收入2000到7000元。该村党支部书记说:“立体套种过去就有人搞,但由于投入大,税负多,风险大,种植户零零散散。今年区上取消了农业税,农民没负担,农产品价格好,就舍得投资了;镇政府又在技术和资金上大力支持,鼓动了农民立体套种的热情。”这件事让人感到欣喜,更发人深思。

欣喜,是农民增收又走出了新路;深思,则缘于这位支部书记的话。他的话至少传递了两条信息:一是“立体套种”能增收,这一点农民早知道,但过去制约因素多,所以发展不起来;二是现在既降低了税赋,又加强了扶持帮助,“没负担、价格好、技术和资金又大力扶持”,农民就有了积极性。显然,促农增收更需要的是扶持帮助。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农民增收范文篇5

一、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目前全省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一)从增长趋势看,由缓慢增长步入快速增长轨道。据抽查,××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比上年增加元增长。与年相比,净增收入元年均增加元增长。××年上半年抽查结果,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元,比上年同期增长,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

(二)从数量结构看,表现为两升一降。即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逐年上升。据抽查,××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元,占到纯收入的,与年相比,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提高了,年均增加元,年均增长。××年上半年我省人均工资性收入为元,同比增长,贡献率达;现金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上升。××年,现金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上升为。实物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下降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下降。××年,我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为元,占纯收入的比重由年的下降为××年的。××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元,贡献率为。

(三)从增收成因看,价格和政策因素对农民增收拉动效应较大。年以前,粮食价格连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现成效,全省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年××年,乡镇企业发展减速,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农产品相对过剩,价格持续回落,农民收入进入低速增长期。××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我省积极实施税费改革和粮食补贴政策,同时加强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普查和管理工作,有效地拉动了农民收入增长。据抽查分析,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元,比上年同期增长,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

四从收入水平看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拉大。××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元,最高的杨凌示范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元,最低的商洛市增加元,两者增幅相差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年的扩大到××年的。

二、农民增收面对的主要困难

(一)小农模式分散经营,增产不增收。我省农户多以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市场针对性,生产容易盲目跟风,农产品达不到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信息渠道不畅,经常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再加上从长期看,农产品需求弹性几乎不变,供给相对过剩,价格持续回落,经常会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公司农户模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生产产品附加值低,整体实力不强。截至××年年底,全省仅有个龙头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个,省级重点企业个,部级龙头企业个。在实践中,由于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不能组织起来维护自身的整体利益,在与企业的谈判博弈中往往处于被动吃亏的地位。一些龙头企业出于利益驱动,当某种农产品俏销时,往往抢先以其地缘、信息优势从农户手中以低价抢购农产品。而当市场低迷时,由于缺乏与农户之间紧密相连的利益机制和契约关系,这些企业又会率先收回订单,退出购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大量积压,不但不能发挥其连接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和农户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恶化了市场风险。公司农户模式亟待完善。

(三)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不大。一是乡镇企业发展减速,效益下滑,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增幅下降。从全省看,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年期间,总共增加了万家企业,年均增长速度为%,其中年为%,××年为%。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年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年均增长仅为。其中,年乡镇企业的就业人员就比年减少万人。由于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靠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市场秩序日益规范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加上国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使一些对生态损害严重、资源浪费大的乡镇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从而使乡镇企业支撑农民增收的力度逐渐减弱。二是国有企业不景气,城市下岗职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近年来,国有企业大量减员分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机会骤减,体力劳动的就业岗位也有相当一部分被下岗职工所取代,加上受自身文化素质及技能因素的制约,农民进城增收的门路越来越窄,再加上一些城市采取某些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限制的措施,而农村小城镇建设进展不快,这些因素都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困难。

(四)农民负担仍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税费改革后,我省农民人均减负元,农民人均负担减幅达。××年,落实国家关于农业税总体上降低一个百分点政策,取消除烟叶外的特产税两项措施共减轻农民负担万元,农民人均减负元。和过去相比,全省农民人均负担得到了很大程度地减轻。但是,与目前农民人均年收入相比,农民负担依然是阻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民负担主要来自一是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过大,对农民增收幅度造成冲销。据监测统计,我省今年国产尿素比去年同期上涨,磷酸二铵比去年同期上涨;地膜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农用柴油上涨。二是税费改革后,乡村三提留、五统筹被取消,为了弥补日常开支缺口,个别乡村以各种名目向农民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三是县乡镇机构臃肿,财政收不抵支,将一些政策性开支、短缺经费直接转嫁到农民身上。有的基层政府为了出政绩,未经科学论证盲目上项目,浪费农民钱财;四是农民家庭难以承受日益高昂的医疗费用和教育费用,有看病上学返贫的现象;五是农村不良习俗比较普遍,修屋建房、婚丧嫁娶,相互攀比之风盛行,人为加重农民负担。

农民增收范文篇6

一、当前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就河南省来看,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农民大省,在农民收入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4.71元增加到4454.24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78.4%提高到93.6%,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显著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以来的五年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均超过7%,年均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额连续突破300元、500元、600元三个大台阶;尤其是2006年、2007年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两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民收入进入了增速最快、增幅最大、增长最稳定的阶段,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08年,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外出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河南农民收入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2008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54.24元,比上年增加602.64元,增长1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增加额最多的一年。在2008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602.64元中,主要增长点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经营纯收入。2008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9.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半壁江山”。二是工资性收入。去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500.01元,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8.5%,拉动农民纯收入增长6个百分点,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转移性收入。去年全省农民获得的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人均为255.02元,比上年增加69.36元,增长37.4%。尤其是农民得到的补贴、救济金等转移性纯收入人均为202.02元,增加69.02元,增长51.9%,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力量。

二、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第一,农业结构不合理。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的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区域结构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当前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大宗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相对过剩,出现“卖难”和价格下降。

第二,农产品成本高。突出表现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尽管对农民实行了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资价格上扬给农民造成的损失,但仍然影响了农民收益的持续增加。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导致了主要农产品价格已普遍超出国际市场水平。其结果,农产品增产空间越来越小,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使农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

第三,农业经营主体分散,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就河南的情况看,人均农业资源占有水平低,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1亩,约为世界平均的1/7,英国的1/80,美国的1/46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加之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造成农业经营主体分散,超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低下,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同时,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导致采用农业适用技术率不高,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和普及,使农民增收无力。

第四,非农岗位就业不足。农民的非农收入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劳务经济。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乡镇企业整体萎缩,增长速度回落,经济效益低下,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增幅也随之下降。与此同时,城市国有企业下岗或失业人员增加,加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进城务工的难度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机会减少,抑制了农民非农产业工资性收入,农民收入增幅下降。

第五,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2008年河南城镇化水平为36%,低于全国45.7%的平均水平。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造成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增收困难。与此相对应,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使农民的就业领域窄小,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农村经济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良性循环,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第六,农民负担过重。农民负担是农民向国家和社会无偿提供的支出,它与农民实际收入间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就河南目前情况看,自2002年底全面推行税费改革以来,的确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农民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降低了投入成本,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但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款,明确规定要将农民承担的绝对额控制在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但“三乱”现象屡禁不止,农民的政策性成本增多,使得农民收入很大一部分被挤掉。

三、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要继续加大和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建立稳定的种粮收益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的环节给予补贴。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粮价稳定在合理水平。加大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坚持开发式扶贫,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努力实现脱贫解困和巩固温饱的双重目标。真正落实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切实得到实惠。

(二)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就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来说,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继续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帮助农民增加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不断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拓宽粮食增值空间,实现粮食加工品种的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提高粮食精深加工水平;继续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要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创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等等。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化解农户经营的市场风险;还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户分享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后续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促进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按照市场要求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形成优质产品和主导产业,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要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保证农民从中真正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使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四)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产业化、规模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已势在必行。要鼓励企业和农村能人承包或租赁农户土地,再返聘农民、培训农民,有序合理地使用劳动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规模化生产。在能人或企业的带动下,农户能很快掌握农业科学技术,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要认真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提高组织的经济实力。应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选派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指导。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行业界限,组建强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民闯市场。应鼓励基层组织、供销社、乡镇农经中心等单位,利用它们的技术、资金、营销网络等优势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积极发挥社会能人的作用,引导鼓励能人牵头,联合农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鼓励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引导其逐步发展成为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围绕当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科技进步,发展品牌农产品,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为其提供优质生产原料,实现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民增收范文篇7

市场与政府是农民增收的两大激励主体,但在两者均失灵的情况下,农民只有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进行自助。社会资本可以扩大农民的经济关系范围、增加农民对外界的信任度、增强农民的自组织能力,从而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应积极培育农民的社会资本。

关键词:增加收入;社会资本;培育

2004年初,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再次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性,提出了包括政府资金倾斜与加强市场调节在内的一系列对策。至年底,我们发现农民的收入确实有近年来少有的增长。毋庸质疑,作为调控经济运行的两只手,市场与政府一直并仍将在农民增收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在市场与政府双重失灵的特殊情境下,农民只有靠自助,靠自身拥有的力量来促进自己收入的增长,因此农民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将显示出其独特的效用。

一双重调节与双重失灵

1.双重调节。改革以来,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导,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和乡镇企业谋生,农村中的非农产业也得以迅速发展,这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虽然市场机制能够使农民主动将分散的土地适度集中化,但它对其中的交易欺诈风险、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对城乡经济主体在信息获得上存在巨大鸿沟等问题却无能为力。而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负面作用。当市场失灵时,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将能够起到部分弥补缺陷的作用。政府以宏观调控与具体政策制度的方式介入,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外部保障:政策调控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进行资金投入;政策支持耕地的规模化经营、鼓励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种植;政策保障农民工的收入得以兑现、为农民工提供种种服务等。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在农民增收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双重失灵。K•布坎南的政府失效理论认为,政府是一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既使我们并不认为这一观点具有普适性,但“政府并非万能”的认识却是有其现实依据的。对于农民增收中的部分文化层面难题政府也无法应对,从而可能出现市场与政府双重失灵的局面。这些难题包括:一是“重农”思想与小农传统。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乡镇企业效益下降与外出务工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仍然有其生长与延续的天然土壤。二是内部信任。中国“家本位”的思想传统使农民在交往中奉行特殊主义的人际信任原则。长期处于“差序格局”中的农民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互动中的陌生人持着低信任的怀疑态度,对跨出狭小的生活圈与陌生人接触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和本能的排斥。相应地外出的农民工交往范围也局限于同乡与亲戚内部,其关系网络并没有整体性的格局改观,外部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关系链条没有太多的增加,这影响了其职业流动与经济活动范围的拓展,使收入增加的概率大为降低。三是合作意识缺乏,自治能力弱化。长期处于威权制度体系下的中国农民,形成了对国家全面服从的心态以及万事不求人的生存哲学,这使中国农民从来没有形成跨血缘与跨地域的自发性互助社团,对组织自治团体的必要性也完全没有察觉,对通过自发团体诉求其正当权益、寻求发展的外部支持的建议也完全不感兴趣。而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成为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藩篱。

解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可以发现,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农村、农业与农民的外部支持力度,在增强农民自身的增收能力的同时,削弱农村中与现代性不相宜的传统因子对发展的内耗性影响,从而使农村从“类发展困境”中走出来[1]。对于前者,政府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支持、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等手段增强农民寻求生存资源的能力,以提高其物质资本的绝对存量。而减少内耗则是考虑在外部支持与约束力度一定的条件下如何消除内部消极因子对农民增收的阻力,从而使农民的物质资本的相对存量得以增加。经济学家们着意于对前者的研究,而以“减缩社会代价”为已任的社会学家则对后者进行了更多的关注[2]。

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来看,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方向是一个以人为本、个人与自然共存、人与社会双赢的互构共变的境地[3]。但目前的中国农村实际上处于一个新旧更替的全面转型之中。传统性因子、对传统性进行全面反动的努力一直在交替主宰着农村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后者中,还存在着以征服自然、无视个人需求为特征的旧式现代性与强调个人与社会和谐、社会与自然共存共生的新式现代性的区别。因此,目前农村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空前紧张,农民对相对收入下降的不满及其一系列不良后果即为一个突出的表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既是传统因子作祟的结果,也是旧式现代性发展理念所产生的负面结局如生态破坏、制度缺位的衍生物。本文仅对前者加以考察。在目前的中国农村,来自内部的传统性内耗因子削弱了来自系统外部的增收支持力度,成为农民增收的深层樊篱。这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系网络同质化导致的信息匮乏,使信息滞后成为农民经济行为的重要阻力。二是特殊主义信任观使农民对互动中的陌生人不信任、对跨出狭小的生活圈的具有恐惧感和本能的排斥感,这可能使外界对农民的支持行为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三是对国家全面服从的心态以及万事不求人的生存哲学,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合作意识缺乏、自治能力弱化,无法适应现代大规模组织生产活动。

在社会学的资本研究视野里,关系资源短缺、特殊主义信任观及合作意识与规范匮乏等实为农民的传统消极性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具体表象。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并称的无形资本。虽然对社会资本外延的界定至今仍众说纷纭,如有学者仅将之狭义地定义为社会关系网络资本[4],也有学者将之界定为通过关系网络仍至整个社会结构来获得资源的能力[5]。但他们均强调社会资本应包括上述的社会关系网络、信任及自发性组织等方面,譬如S•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社会组织等[6]。R•普特南也认为,社会资本包括信任、规范及网络等[7]。实质上,社会资本是将个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及其衍生物如信任、规范等视为一种社会资源,并借助这种特殊的关系机制影响不同社会群体及个人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获得能力与具体配置。社会资本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前者为传统型社会资本如上述特殊主义信任观等,它是对长期封闭凝滞的传统社会适应的结果。后者如普遍主义信任观等则与现代性融洽相处。同时如波茨(Portes)所述,社会资本也有不同分析层面之别。以人际关系为中轴,农民的社会资本在个体层面上表现为个人建立的关系网络;在组织层面上表现为人际关系制度化的组织及其规范;在制度与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嵌入”结构的制度性、系统性信任的健全程度与执行绩效。农民在上述三个层面上由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向将从内部形成促进收入增加的良性运行机制。

在农民增收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一直是人们寄希望的资源支撑主体,由此外部力量强行干涉农村这个自运作体系(self—managed)体系,并与农民形成支持与被支持关系,就被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与决策者当成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法宝。但是当双重失灵的局面出现的时候,政府与市场就会对现存的上述农民增收难题无计可施。但我们会发现,农民群体却可以通过自助性的行为,通过增加自身的积极性社会资本的存量来消解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自身经济资本的增加。

会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并存的无形资本。虽然有学者仅将之狭义地定义为社会关系网络资本,也有学者将之界定为通过网络仍至整个社会结构来获得资源的能力,但他们均强调社会资本至少应包括关系网络、信任及自发性组织这三个方面,它将人们之间特定的社会关系视为一种社会资源,借助这种特殊的关系机制,社会资本可以影响群体成员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置。具体而言,农民可以通过扩大自身经济关系范围、增强自组织能力以及扩大对外界的信任度等形式,消减自身现有的消极性社会资本,增加积极性社会资本,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收入的增长。

二农民利用社会资本增收

1.强弱关系的运用。从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假设”出发,可以发现农民的人际关系有“强关系”与“弱关系”之分。前者以血统姻亲等初级群体为基础,交往遵循供给法则与人情法则,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后者遵循需求法则,是在理性权衡的基础上为谋求自身利益而发展的社会关系。农民由于长期处于“生于斯,长于斯,老死于斯”的传统生活氛围之下,小农经济的发达与政策壁垒的存在使他们发展“弱关系”的需要极其薄弱,没有形成扩展并利用“弱关系”以获得经济利益的文化气息。而伴随着市场化而至的初级关系联系松散、信任度降低以及“杀熟”等现象使农民“强关系”网络所蕴涵的潜在资源大为下降。因此,可以通过固化“强关系”、发展“弱关系”来帮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其一,“强关系”网络提供生存与发展支持。“强关系”可以帮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提供非正式渠道的信息、可以为其生产过程提供人力与物力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在外地的农民工提供生存的基本情感支持与经济支持,如张文宏与阮丹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亲属在城乡居民财务与精神支持网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李强、风笑天等人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亲友的资金资助与职业信息的提供将使农民工较快的获得较高的收入。边燕杰的研究结果更是证明,与美国相反,在中国“强关系”是求得较好职业与收入的最大保证。.其二,“弱关系”网络提供信息支持。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中国是一个“关系无界”的社会。“强关系”向外延展所形成的“弱关系”网络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可靠信息,从而减少信息搜寻、鉴别的成本。“弱关系”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顶端的提高、网络密度的下降等可以为农民工的经济交易、职业变更等提供充分而迅捷的信息。譬如在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信息缺乏、信息滞后将使农村经济主体在经济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并妨碍农民收入的增加。以笔者调查的乡村建设运动基地河北定州翟城村为例,该村村民在获得市场缺少绿化树木的信息后,一致同意划出相当规模的耕地种植树苗,但三四年后当翟城村的树木可以进入市场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销售市场,没有砍伐作柴火用的树木仍然占据着该村大量土地,这其中因没有利用“弱关系”与外部市场保持经常性的人际联系与信息沟通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无形机会成本是巨大的。

2.自发性社团组织的建立。个人关系网络的拓展有其作用边界,这是因为非正式关系网络的支持缺乏强有力制度规范的约束,不具有正式制度层面的合法性,这使得信息获得与经济支持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因此,农民可以通过正式的自发性组织来发展关系资源、拓宽信息渠道。经济学家M•奥尔森认为,小集团能够激发组织成员活力,促使成员为增加集团共同利益而积极努力。故而可以由自发性组织提供合作规范与信任保证,农民通过组织建立合作性关系,通过协商进行资源互享互助,从而使成员个体的可利用资源得以增加。其一,提供信息来源。自发性组织使农民的交流有了正式的固定场所,成员间正式与非正式的互动使组织成员获得大量而及时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供求信息,并可以依此自发调整耕种结构,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自发性组织也将使农民工之间的互动与互助跨越亲缘与地缘的社会边界,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农民工通过共同的组织如同业工会、地方工会等进行职业供求、收入增损以及生活保障等方面信息的共享。其二,提供合作规范。自发性社团具有“选择性激励机制(selectiveincentives)”,即组织遵循着正式的行为准则,支持成员的合作行为,对成员间的背弃与欺诈行为进行舆论的与经济的约制。从而为成员之间合作的延续性与稳定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璄,减少了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用于收集对方信用状况的成本,也减少了成员因为初识而需要磨合的时间成本、更为成员间的合作与互助行为节约了大量的契约制定与执行成本。譬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通过成员招纳、信用状况登记等方式约束成员的不信任行为的出现,使作为组织成员的农民对组织内的陌生人信任程度提高,相互间的交易如粮食供给买卖、土地转手承包以及招工进城谋生等成功的机率有所增加,获得更多收入的机会也会相应增多。

3.信任关系的扩大化。自发性组织无法解决成员与外部集团及个人交往的紧张状态。对组织外的外姓人、外乡人不信任将使交易的成功需额外支付更多的事务性成本,如谈判、完善正式契约的成本等。而正如N•卢曼所言信任是一种简化机制,将信任关系扩大化,可以简约外部世界的复杂性,从而解决外群体间的磨擦及内部信任问题,减少社会交易成本、增加经济收入。其一,普遍主义人际信任的普及。传统的人际信任模式呈现为一种差序格局状态,即人们对亲友与熟人信任程度较高,而对一般人信任程度却较低。普遍主义信任的确立将从心理上解除农民与外部进行经济联系、从事非农职业以及异地转移进城的深层障碍,使农民对体制的信任、对他人角色技能的信任逐渐取代建立在既定身份基础之上的情感义务性信任。这将导致农民在经济活动中自觉遵循普遍主义信任观、约束背信行为的出现。同时经济交易复杂性的简化也使农民对经济活动成功的预期值有所增加,使农民无所依从的乏力感减少而对外部世界的信任感与亲和感得以增强,并由此而使土地集中化、产业非农化与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加速。其二,制度信任的建构。随着经济利益的分化以及初级关系的“疏松化”,中国农民将面临着人际信任不足而制度信任匮乏的两难困境。由此形成的信任“失范”现象将导致严重的信任危机。信任制度建设如健全金融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等可以完善社会的信任评价体系,保证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及个体行动者遵循共同的信任模式。从而使信任在正式的制度层面日趋完善,而农民对制度信任意识的心理认同与自觉内化,将使其在信任观方面实现向现代性的转变,提高应对外部风险、增加自身收入的信心与能力,并最终突破村落的经济、自然、社会、行政以及文化的边界,使自身完全融于现代性社会。

三农民社会资本的培育

无论是将社会资本视为政府与市场失灵状态下暂时替代两者职能的“临时工”,还是将之视为独立于两者之外的资源配置力量,社会资本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独特角色这一事实却是无可置疑的。因此,在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采取政府政策支持、社区互助、家庭关系强化等措施来增加农民积极性社会资本的存量是必要的。

1.政府健全对农民的支持网络。政府组织(GO)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当然行动主体。在培育社会资本方面,政府应创造一个能够扩大农民参与机会的社会关系环境,积极支持与鼓励农民扩大合法关系资源的行为。其一应避免部分阶层的人员因政治资源短缺而导致关系资源缺乏的局面出现。为此,国家可以通过完善民主、健全法制来改变政治资源为少数人垄断的不合理局面,以全民选举、法规建设、民主制、任期制、监督制等措施确保各阶层对政权机构具有较均衡的控制能力,吸收城市贫困者参与社会政策的决策过程;以《济贫法》、《社会救助法》等法规形式确认贫困者重新获取各类资源的正义性,最终实现各阶层之间政治资源分配的合理化。以正式的规范确认农民参加或组织互助团体的权利。权力机构以法规政策形式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保障农村自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农民工自助组织的建立,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如农产品行业协会及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成立与有效运作。指导组织的发展方向,监督组织内部规章制度的完善及执行状况,纠正组织内部的违规背弃行为,仲裁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纠纷。各级财政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其二,建立政府组织与农民间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垂直组织结构、大众传媒以及农民的自发性组织等渠道向农民提供实用而快捷的致富信息。改变过去由政府单向垂直输送信息的“输血式”机制,由专门的农业管理部门收集并向上提供农民经济生活中所急需的信息。同时规定由该部门专门负责经济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2.社区强化培育职能。在培育农民的积极性社会资本方面,社区侧重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同化。未来的城市社区应当是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较理想的基本单位,其原因在于:第一,社区是弱势群体最集中的地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作单位已逐渐向纯粹的赢利式功能实体回归,单位对个人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谋生的职业上,其他的保障功能已逐渐社会化,社会成员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成员”回到社区中。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绝大部分城市贫困人口是缺乏就业保障(无业、失业或半失业)或已退出就业领域(退休、工伤等)的社会成员,社区是其社会生活的主要空间。第二,社区是社会支持资源的主要集聚地。在社区建设中逐渐发育成长起来的社区不仅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同时也是社会支持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之一,各种社会支持资源最终要通过社区流向居住其中的弱势群体。长期居住于同一社区的人们容易产生心理认同感与信任感,而信任又是社会关系网络与合作行为得以存在与维系的基础。因此,可以由非营利组织(NGO)及社会工作者以公益性社会服务的形式来培养社区内的关系资源及普遍信任的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区工作和团体工作如座谈会、联谊会等,可以加强社区内与社区间的居民人际交往与互相信任程度。通过个案工作,可以扩大农村贫困家庭人际交往的范围,可以直接向贫困者提供脱贫、保障及救济等方面信息,可以鼓励农民参加、组织并利用自助性组织以摆脱贫困。此外社区还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鼓励农民学习遵循共同的组织规则、培养对制度信任氛围的适应,增加对外界的了解及与外部的联系。

3.个人关系网络的维系发展。有关研究已经证明,第一,亲属在城乡居民财务支持网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亲属在精神支持网络中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亲属中,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发挥着比父母更大的作用;同事和朋友在精神支持网中的作用比其在财务支持网络中更大。开发与利用个人关系资源是农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其一,在农村社区中提倡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培养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的道德传统,提倡亲属间的无私帮助与相亲相爱的传统美德,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与亲戚关系氛围,使有所松散的家庭与亲戚关系重新得以整合。其二,小群体理论认为,生活圈的大小以及圈内成员的构成是社会成员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可以提倡建立在地缘、业缘与志趣关系基础上的朋友、邻居与同事间的互助。其三,运用法律和制度保障关系网络的延续。建立在道义基础之上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对个人的行为抉择仅具有道德约束力,支持网络极易受到破坏。因此可以运用法律和制度对故意破坏初级社会关系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如对恶意离婚者、拒不赡养老人者、遗弃子女者、故意制造亲戚关系紧张者,或运用民事手段进行经济惩罚,或运用刑事手段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行政处罚。

参考文献

[1][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

[2]王华.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天津社会科学,2004(5)

[3]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

[4]边燕杰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鹭江出版社2000

[5]邓伟志,秦琴.关于社会资源网络配置的新认识.河北学刊2004(1)

[6]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社会学研究2003(1)

[7]董绍忠.关于当前农民增收的几个问题,理论前沿2004(17)

[8]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张润君,李宗植.试论我国农民增收的组织保证,生产力研究2003(4)

[10]李培林.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江苏社会科学2004(1)

农民增收范文篇8

取得这个成就,应当归因于全党统一意志,成功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和四个坚持)基本路线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过去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集中释放,促进经济增加。

走向胜利的道路不会是平坦无阻的,近几年来,经济领域,生产供给强劲而消费需求疲软,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改变的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农村需求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只有后者的1/4左右,因而影响到购买力提升。此时,农民收入问题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而收入乃是一连串事件。

1、农业年产5亿吨粮食的生产能力,农民自给有余,还能向3.5亿非农业人口提供食品,发展非农产业,推进社会进步。问题在于农业收益外溢,农民往往苦于增产并不增收。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生存需要的第一产业,但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它既是经济生产,又是生物生产,生物是有生命的。不同于工业,后者可以在人工控制下进行。农业从总体上讲还受自然条件制约,无法避免自然灾害袭击。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无论资源禀赋如何,政府都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按年度给予财政支持。几十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是很重视的,可是保护力度似显不足,有时甚至是取多予少的负保护。

3、在经济上,受恩格尔系数制约,人们的食品消费的收入弹性较低,人们吃饱到吃好,需求到此而止,故而使农业除蒙受自然灾害外,还常遭受市场波动的打击,也就是常说的″谷贱伤农″。为调节市场供求,我国政府多年来均拥有一定粮食储备,起到一定调节作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未能按预期完全有效地平抑市场波动。

4、我国资源禀赋,人多地少。近13亿人口,20亿耕地,人均占有土地值是世界平均数的1/4。人均估有的资产量微薄,决定了收入提升异常缓慢。城乡收入差别正在扩大,1980年为2.501,2000年为2.701。

5、我国有近9亿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近70%。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存在劳力过剩状态。耕地在减少,人口在增加,就业压力正在不断加大。

6、受资源制约,我国还保持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而且不容易消失。到本世纪中期,城市化水平达到50%,至时全国进入小康社会,农民收入会有所提高,但总人口增至16亿,还会有8亿人滞留在农村,小农经济格局仍将继续,农民仍将是一个低收入群体。城乡二元结构也不可能完全改观。

历史上,为摆脱小农局限性,倡导一大二公,消灭了小私有制。那时,由于工业化才启动,未能解决人口转移问题,实际上形不成大农经济。现在只能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逐步改变小农经济局限性,解决好三农问题。

过去几十年,农业曾为工业化提供近万亿元积累和无法计量的无偿劳力,目前农业产值占GDP的份额不过15%左右,农业收益扣除生产投入和上缴税费,农民只够解决温饱。今天工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可以也应当反哺农业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是根据三中全会统筹城乡的发展方针,选择必要的政策措施推进这一过程:

——废费免税,免征农业税和废除土特产税,将来可推行城乡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某些省(区)因此而出现财政短收,可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改进农产品流通机制。大力发展服务型合作组织,实行产业化经营。目前政府需要对经营粮食的中介机构发放大量补贴,应使粮食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把这种间接补贴改为对生产者的直接补贴。

——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法,三十年不变。禁止村级组织任意调整,但允许土地有偿转让,按物权原则处置,使原承包户得一笔地租。允许农民凭承包田抵押贷款,解决融资困难。

建议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土地国有,由农民长期使用的新体制。

应该及时建立土地市场,承包土地转为非农用途,必须有相应的补偿,其数额应按土地市场形成的价格支付,或在土地承包户参与下制定交换价格。

——积极筹划适合农村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农业投资融资金融支持体系,完成对3000万人口的扶贫项目,解救弱势群体。

——农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重视质量,按政府制订的标准,改进生产技术,延长农业生产链条,发展食品加工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国家保证九年义务教育投资,培育人力资本,引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使农业技术贡献率,提高到55%左右的水平。这是农业实现现代化一项必要的条件。

——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一定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和平环境下,决不可以损害人的生命安全为代价去建设经济。

——取消城乡有别的户籍制,代之以城乡统一的居民户籍制,保障居民迁移自由权。政府要善待农民工,有关城市应有计划地安排农民进城求职事项。农民工可以加入工会,提出自己的诉求。

——提高城市比重,使二三产业发挥聚集效应,节约交易成本。

民营经济,是一个经济新增量,可为农民创造非农就业岗位,20年内每年吸纳800万~1000万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政府应大力给予支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恢复农民协会组织,让农民取得谈判地位,保护自身权益。政府应转变职能,更加重视为公众服务,城乡均应有与政权并存的公民社会,处理公共事务。

党政领导要广开言路,发扬民主,团结多数,保持信息对称,上下沟通。

建议将村自治范围扩大到乡镇一级范围。

农民增收范文篇9

通津铺镇地处**县西北部,距县城26公里,辖27个村(居)委会,27000余人,总面积94.7平方公里。我镇山多地少,南部以旱地为主,北部以水田为主,人均拥有旱地、水田均不足8分,农业产业占据全镇经济的绝对份额。去年以来,我们镇党委、政府抓住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坚持从镇情实际出发,三策并举,做活农字文章,谱写了农民增收的新篇章。

一、抓订单,稳定增收。我镇耕地特征为“碗口田、砂钵地”,一般农作物产量都不高,唯有红薯盛产,而且品种纯正,淀粉含量高,历史丰产年份总产量曾高达2万余吨。但由于产品转化渠道不畅,当地红薯历来只用作喂养牲畜,经济效益十分低下。为了给这一大宗农产品开辟转化渠道,实现升值增效,镇党委、政府以原乡镇企业化工二厂闲置的厂房和生产设施为载体,成功引入以红薯为原料生产酒精的洪晟化工有限公司。这家投资四千多万元的酒精生产企业,当时正好面临生产原料缺乏的困难,急需寻找原材料供应伙伴。迎合市场的节拍,在镇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宣传发动下,生产企业和当地农民“喜结连理”,搞起了订单农业:一方面企业与各村各户签订红薯生产收购合同,形成“企业+农户”、“企业+基地”的产销保障模式;另一方面,4000户农民放心大胆地种下10500亩的优质红薯,为企业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材料。目前,洪晟公司正依据《收购合同》加紧收购订单红薯,今年预计总收购量将超过2.7万吨,全镇农民仅此一项就将增收400多万元,人均增加收入150元以上。

二、抓品改,提质增效。通津铺镇的南山片有8个行政村,人口6000多人,由于缺水,这里的村民以旱粮生产为主,没有水稻,年人均收入低下,很多人家连生计都难以维持,大多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人靠几块低产地种植玉米度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最后认定,这8个村的农民增收还是要以农作物增收为突破口。于是,请农技部门的同志实地查勘,制定了推广玉米新品种的增收策略。种植玉米本是南山片几个村的传统种植项目,但缺水低产的顽症一直是当地百姓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一回,农技部门的同志认真筛选、反复比较,选定了耐旱丰产的“洛玉一号”新品种。在乡镇、村组干部们大力宣传发动下,大部分村民打消疑虑心理,一举开辟了近3000亩的新品种玉米生产基地。去年6月,全省旱粮生产现场会在南山片隆重召开,标志该项品改计划大获成功。统计数据表明,南山片玉米平均亩产超过1500斤,较2005年增加700斤,该片村民因此增收126万多元。

三、抓信息,错位取胜。在通津铺镇农业发展史上,曾有过大量种植油菜的辉煌时期。当时,出售油菜籽成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植物油市场的衰落,农民种植油菜的热情明显回落。去年初,镇党委政府通过企业了解到植物油市场行情有所回升,成立专门班子在秋冬播生产中,组织燕子村、通津居委会等村的村民大规模种植油菜,建立了千亩油菜免耕技术生产示范基地。这一举措,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有关领导不失时机地到镇里召开油菜生产现场会,有效地推动了全县油菜免耕技术的推广。现在,全镇油菜生产势头良好,丰收在望。保守估计,亩产可达350斤上。开辟“柑橘绿色通道”是镇党委、政府在**年下半年开展的另一项中心工作。根据全镇柑橘产量创历史新高,可能会出现产品积压的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未雨绸缪,及早行动,主动出击,组织干部群众四处搜集信息、联系销售渠道,建立起了方便柑橘快速输出的“绿色通道”,有效防止了柑橘产品的滞销积压。截止去年11月底,全镇柑橘销量约达12000吨,销售收入总额约达840万元。

农民增收范文篇10

今天利用半天时间,实地察看了我县农民增收的几个典型项目,感到很高兴,无论是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还是小水果种植、畜禽养殖、来料加工等项目,都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带动了一方农民致富。农民增收工作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省、市都抓得非常紧、严、实。上半年我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461元,同比增长3.1%,在全市排名第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年7%的增长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在这项工作上既面临较大压力,又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省内的松阳县以农村住房改造为龙头,带动农民致富,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了14.7%,我想我们同样也还有很多潜力可挖。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农民增收要着重深化三方面认识

1、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抓农民增收工作。抓好农民增收工作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而且是政府部门、乡镇肩负的重要职责。近些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农民转移就业受阻,增收显得更加困难。部门和乡镇干部特别是农口部门,要看到差距的存在,满怀感情地关心农民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多用实劲、多出实招、多办实事,只有满怀感情,沉下心去深入研究,才能让农民增收工作不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

2、要把农民增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农民收入的高低,是直接体现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富裕程度的最为重要的标志,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中,前两条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也就是让农民通过创业就业来增加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都需要建立在农民增收基础上。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也要以农民增收为基础,没有一定经济基础,一切建设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3、要增强抓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近年我县农民收入水平增长较快,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我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635元,而全省已经达到了9258元。本来在我县之后的松阳等地,也以两位数的强劲增势在迅速追赶。当前经济增长的变数仍然很多,完成7%目标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希望各部门、乡镇务必增强紧迫感,不折不扣地抓好农民增收工作。

二、农民增收要深入研究三个关键问题

1、深入研究如何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是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部门、乡镇必须深入研究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农民强烈的致富欲望、激发农民闯荡市场的勇气、引导农民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创业致富。

2、深入研究政府如何引导扶持的问题。现阶段的农民增收工作,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扶持,尤其要着重突出五个方面。一是如何开辟更多的就业门路,让农民有更多就业岗位;二是如何进一步完善扶持鼓励创业政策,激励农民动起来;三是如何帮助提供信息,为农民经营、务工、经商提供劳务信息、市场信息;四是如何组织开展各种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更多就业本领;五是如何营造创业氛围,破除农民的思想禁锢等,对此我们要深入研究。

3、深入研究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农村市场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在此过程中,政府和农民两个主体都要加强对市场的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扬长避短,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农民增收要着力解决三个紧迫问题

1、进一步解放思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时期,面临着众多机遇与挑战,政府和农民都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政府要把农民增收放在县域经济发展大局中考虑,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在规划上长短结合,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谋划长远,决不能囿于农业抓增收。农民也要努力克服懒惰消极、小富即安的思想,与时俱进的创业、就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闯出一条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增收路子。

2、进一步寻找增收渠道。政府要搭建更多的平台和载体,拓宽已有的增收渠道、开拓新的增收渠道。既要立足农业抓增收,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更要瞄准二、三产业,鼓励农民改变身份,到小城镇发展二、三产业,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领域,尽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新结构。

3、进一步引导全民创业。当前全民创业活动,农民的参与程度还是不够高,我们要继续围绕激活主体,支持群众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要继续加强对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继续加大对起步阶段农民的帮扶力度,完善创业贷款、扶持奖励、创业培训等政策,降低创业风险成本,提高农民创业本领。

四、农民增收要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大力气

1、强有力地抓落实。我县已经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八大举措,目前成效明显,但也有一些好的思路还没有落到实处。希望部门、乡镇能采取更切实有效的举措,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把好的政策、好的思路转化为农民收入,让农民得到实惠、感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