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农村公共服务提升探讨

时间:2022-06-21 10:24:12

乡村振兴下农村公共服务提升探讨

摘要: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从少向多、有向优、供向需、全向专四个方向转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本文结合农村地区的特征,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增强多元供给主体的共情能力、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搭建信息平台等措施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优化供给、有效供给、精准供给,从而激发农村地区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供给需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表明,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动力。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在控制病毒引起的肺炎中凸显。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必要的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已成为当下农民的迫切需要。农村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总体任务的有力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基本环节。城乡二元结构壁垒逐步打破,农村以城市社区建设经验为模式,逐步弱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村居民需求的差异,逐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农民的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不断提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建设好农村,把握好农民公共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措施,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变迁

同质化、低水平供给范式使老百姓的满意度与获得感下降,农村公共服务离不开农民的需求表达,构建农民的参与机制尤为重要,碎片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导致公共服务不足。当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缺乏,需求表达渠道受限,农村地区的居民生产、生活出现的实质性变化让原有依靠建设公共服务的经验和思维的方式失灵,出现了“供需偏差”,农民的需求经历了从基本需求-有一定满足-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四个阶段,农村公共服务陷入供给不足,无效供给,供需失衡等现实困境[1]。公共服务需求在地域、城乡与人群间差异显著。由于地域和供给人群的文化素质、性别、年龄层次、喜好、流动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农民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的体验感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满意度和幸福感成为检验供需效果的有力依据。到一定阶段和水平后,个人需要的偏好要求农村公共服务向差异化、个性化转化,公共服务的统一僵化、不变通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差异化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成为改革的重要要求[2]。务实而准确的制度安排、精细的政策设计推进有效供给,落实农村公共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2需求导向下的农村公共服务转变

供需之间的博弈主要依托于建立壁垒。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是自发的,是内生存在的,嵌入到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具有客观需求的满足。随着资本的投入和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的快速获取,使得供需过程中的需求不断变化,供给也应随着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度的调整。二者之间的时间差使一方面满足了农民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又能通过供给的效果验证需求的匹配度,从而激发需求的外显。随着需求的转变,农村公共服务实现了从有向优、少向多、供向需、全向专的转变。2.1由“少”到“多”的转变。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东西部农村公共服务的差异大。信息化水平低下,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数量不足等现实问题都成为禁锢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城乡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减小城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差距,逐步弥补农村医疗、教育、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上的不足。从数量上满足公共服务的升级和均衡布置,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增量增值。2.2从“有”向“优”。了解农村背后的逻辑关系,把握好农民的需求,深入研究和把握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需求演变,将其置于经济社会转型乡村振兴和农村社会发展现实条件下,充分认识和理解供给和需求的独特性、复杂性,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变。经济水平的高低影响了农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从维持生存的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寻求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整合农村资源实现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实现公共服务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2.3从“供”向“需”的转变。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由单一的政府向多元主体转化[3],各级政府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意愿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由于农民本身的知识水平以及思维的局限性,导致农民只关注眼前的需求和忽略长远收益的公共服务。对于处于信息弱势群体的农民而言[4],公共服务供给常被严重忽视。保障农民公共服务权利的同时,构建农民公共服务需求反馈渠道,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效能,增强农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实现公共服务网络化供,实现公共服务由被动接纳向主动获取的转变。2.4从“全”向“专”的转变。当前,农村逐步向城市公共服务靠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从传统的基本需要转向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可效性。避免公共服务供需错位的现实问题,结合农民在农村在自然条件、人口构成、保障体系、收入状况等多方面与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识别不同类型公共服务的差异特征,找出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失衡背后的逻辑关系,区别已经实现和尚未实现的农村公共服务,构建有效的供需机制,从全面型的供给转向针对性供给,精准的把握公共服务的分类和级别,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

3以人为本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改进路径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政府积极响应农民需求,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实现农民利益的过程。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建设,更是精神文化建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政策,激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在动力,解决环境供需错配带来的问题。以人为本,利用互联网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通过供给优先序实现有效和精准供给。3.1优化供给—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弹性与刚性并重。虽然政策措施能够满足农民公共服务的基本需要,但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依然旺盛。在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农民在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教育、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各地要根据农民的主要需求,明确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重点领域,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通过“共治”实现帕累托①改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赋权于民,实现弹性与刚性并重,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乡村振兴。政府作为供给主体可根据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按照其类型、性质等罗列农民需求,制定农村公共服务清单,明确公共服务实施的时序。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积极落实好PPP模式的项目,引导资金向农村倾斜。同落实相关政策鼓励金融资本缓解政府的压力,结合农村本地的条件,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进行公共服务供给。3.2有效供给—强调以人为本,增强多元供给主体的共情能力。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顺序呈现出核心公共服务-基础公共服务-配套公共服务的规律。供需中的供不应求、供需错配等问题与公共服务的特征有关,公共服务必须因地制宜,使不同地区有相同需求的农民获得匹配的公共服务供给。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农民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差异化、迫切性、层次高的特点。只有在公共服务满足了基本要求时,才能保证供给与需求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互动调整而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以人为本,就将人作为最核心的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农民个体差异和地方差异,结合农民的收入条件、社会保障情况、家庭构成、人口构成等影响因素,分析农村地区的农民的真实需求,构建供需模型,来测度不同区域的农民需求影响下的供给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温度的供给使农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服务的效果和体验都是当下农民关心的问题。多元供给主体应以农民的主体价值作为供给的核心,增强自身的共情能力,查漏补缺,注重质的提升,切实抓好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离不开供给主体强大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的站在农民的角度上理解农民,在情感上共情农民,才能真正为农民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实现有效供给。3.3精准供给—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搭建信息平台。在农村,利用网络资源、云计算、互联网、智能技术等技术,通过在线联网、数据统计、定向服务等措施,将线下和线上服务结合起来,实现个性化公共服务的“锚定”[5]。拓展服务渠道,增强公众参与,整合农村的信息和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匹配公共服务供需信息,建立乡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各村的信息资料,明确各村现有的公共服务及其使用状态。通过独立服务、在线跟踪等方式快速获取信息,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快速处理,使公共服务更具“服务性”。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政府与农民公共服务供需双向互动,解决农民公共服务参与不足的实际问题,降低服务门槛,使农村公共服务更加低成本、透明化,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政务互动平台,政府快速获取需求信息,实现供需的快速对接与匹配。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全过程的追踪与反馈,避免供需信息差异,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对象精准、人群精准。政府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完成信息交互并及时更新数据,结合跨部门合作,完善大数据条件下的公共服务供需耦合机制,为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化提供基础支撑[6]。

4结语

乡村振兴的要求是不断提高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农村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的支持。农村实现优质公共服务,享受生活便利,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产水平的提高将使人们的需求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生活指数和需求水平会影响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进而影响公共服务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优化供给模式,以人为本,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构建公众参与的联动机制,从而提高公众参与下农民公共服务享有的幸福感。基金项目: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9JD030)。注释:①帕累托最优理论就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庇古经济福利观的基础上创立的。帕累托认为,效用可以进行排列组合,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不同的福利状况。如果再也不能做到增加一些人的福利同时又没有减少另外一些人的福利,这样的资源配置则处于最优的状态,即“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1]杨振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70年:回顾与展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3).

[2]胡玉杰.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给: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9(4).

[3]张新文,戴芬园.权力下沉、流程再造与农村公共服务网格化供给:基于浙东“全科网格”的个案考察.浙江社会科学[J].2018(8):65-74,157.

[4]杨嵘均.“技术索权”视角下信息弱势体公共服务供给的偏狭性及其治理[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6):123-30.

[5]刘宏亮,邱丽.基于供需协同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框架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6):479-85.

[6]吴学良.“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实现对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9(9).

作者:李林芝 陈爽 单位:1.重庆师范大学 2.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