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环境护论文2篇

时间:2022-11-12 03:44:03

畜牧养殖环境护论文2篇

第一篇

1原因

没有科学合理处理污水与粪便。养殖户实行规模养殖这种方式时,随着牲畜数量的增多,污水、垃圾、废物以及牲畜的排泄量也随之增多,没有及时合理处理,很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养殖户没有对污水与粪便进行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者地下,会对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等产生严重的破坏。规模化的养殖与传统的散养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散养时很多的牲畜随地排放尿液与粪便,生态环境的自我净化功能可以消化这些尿液与粪便,甚至变成花草的肥料,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少。但是,规模化的养殖方式,产生的污水以及粪便较多,需要集中排放处理,不及时科学处理的话,长期积压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巨大[2]。由于在城镇地区建设养殖场需要占用一定的农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的耕地面积,而且城镇的农田面积较少,对于牲畜的粪便与尿液作为肥料的需求量也较少,运到农村使用的话,运输费用较高,可行性较差。这就会造成很多的养殖户乱排放这些污水与粪便,对于城镇的农田以及地下水都会产生一定破坏,也会影响周边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3]。农村以及城镇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破坏大。很多的牲畜养殖化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以及节约养殖成本,对于养殖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规范与合格。比如有很多的养殖户将牲畜的养殖场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广大农村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规模养殖对于生态环境会造成较严重的破坏。另外,很多的养殖户为了方便运送,降低成本,将牲畜养殖场建设在城镇周边地区。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病菌传播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牲畜在养殖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病菌,对于这些病原体或者病死的牲畜尸体没有及时处理的话也容易导致病菌的传播。病菌进入生态环境中,由于病原体的复杂与多样,与生态环境结合产生其他的病变,会对牲畜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都造成一定的威胁。养殖场的建设以及卫生管理不严格,会对养殖场周边的居民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都造成一定的影响,粪便、污水的乱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对策

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首先需要养殖户在意识上、观念上引起足够的认识与重视,这样才可以较好地引导养殖户在行动上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有关部门对于养殖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监督,提高养殖场的建设要求,对于污水以及牲畜粪便的排放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对这些违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宣传与教育,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牲畜的养殖会面对许多疾病以及病菌的威胁,因此在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上需要严格管理,对于病死的牲畜以及患病的牲畜进行及时隔离与科学处理,隔断病原体,减少对牲畜生命威胁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威胁。牲畜的养殖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牲畜的管理水平,对于牲畜的粪便以及养殖场的垃圾与污水等进行严格合理的处理,禁止污水胡乱排放、垃圾的胡乱堆放等,这样可以减少对地下水以及生活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严格管理养殖场以及提高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也促进规模化养殖的科学与长远发展。合理处理污水废物以及牲畜的排泄物。养殖场由于每天需要喂养牲畜,对养殖场进行清洁与消毒,牲畜每天也会排放大量的排泄物,因此需要合理处理污水废物以及牲畜的排泄物。例如,可以在养殖场建立沼气池,将牲畜的排泄物进行集中处理,经发酵发电供养殖场使用。也可以与肥料厂商达成协议,将牲畜的排泄物集中起来卖给肥料厂商生产化肥,养殖户也要以获得一份经济收益。

3结语

牲畜养殖进行规模化养殖,对于污水、废物以及排泄物等进行规模化的管理,循环利用,科学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可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养殖户提高管理的水平,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作者:徐金花单位: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

一、畜牧养殖污染中的主要问题

1.粪便污水污染

在畜牧养殖活动中,粪便污水的任意排放很容易造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在粪便污染物当中,BOD、COD、TP、TN等污染物都可能会对周边的水源造成污染。例如,粪便污水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威胁到水中生物的生存;在稻田中会使植株徒长、倒伏、晚熟甚至绝收;渗入地下则会可能会影响到地下水的饮用安全。

2.臭气与臭味污染

在饲料中,蛋白质最终会代谢为臭气和氮,这也是畜牧养殖中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在畜牧养殖中产生的硫化氢、氨等气体通常带有强烈的刺激性,尤其是在养殖场的周边地区,臭气的长期存在会造成大气的严重污染,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3.畜产品污染

随着畜牧养殖技术的进步,目前的兽药和饲料中有很多的添加剂和激素类药物,这在降低牲畜发病率、提高畜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却也带来了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在饲料或兽药中过多的使用抗生素或有机砷等添加剂,将会产生致癌作用,使畜产品通过食物链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安全和人的身体健康[1]。

二、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1.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地方政府部门,还是普通的养殖户,都是过分强调畜牧养殖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于粪便、饲料、兽药不当处理所引起的生态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全面认识,缺乏应有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以在养殖场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很少会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养殖污染治理的基础设施也相对缺乏,这就导致畜牧养殖上规模后,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很难得到及时、全面的处理。

2.政策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环保法规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和城市生活而制定的,在畜牧养殖方面的政策法规则是相对滞后,导致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无法可依,加上地方政府部门受制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很少会对畜牧养殖单位以及个人进行有效的约束,在平时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评价,没有及时将畜牧养殖污染纳入到我国现阶段的环保体系当中。虽然近年来很多地区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畜牧养殖污染治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但是多为部门规章,其在法律约束力和执行力上都大打折扣。

3.畜牧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

针对越来越严重的畜牧养殖污染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虽然陆续出台了《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缺乏相对完善的宣传机制和配套管理制度,导致我国现阶段的畜牧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大多数养殖业主缺乏相应的畜牧养殖环保意识“,重养殖、轻治污”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贯彻和落实畜牧污染质量措施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少会主动了解养殖污染治理技术,治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投入更是无从谈起。

4.畜牧养殖模式相对落后

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型的养殖厂不同,我国的畜牧养殖业还处于比较粗放和相对分散的阶段,畜牧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科学化水平还相对较低,这就导致我国畜牧养殖模式相对落后,很多养殖单位的养殖设施都非常简单,没有相应的治污设施,这对畜牧养殖环境问题的解决是相对不利的。例如,很多农村的小型养殖场饲养设施简单,动物粪便随意排泄,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措施,有的业主甚至习惯于用水直接冲刷养殖场地面,从而形成了对周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2]。

三、畜牧养殖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对策

1.提高畜牧养殖的环保意识

要想有效解决畜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首先转变行业发展思路,树立生态养殖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各级部门在畜牧养殖中的环保意识。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大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要从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切实提高畜牧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畜牧养殖污染防治活动中来,减少畜牧养殖污染给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带来的各种危害。

2.健全畜牧养殖法律制度

随着畜牧养殖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需要借助完善的法律制度的约束力加以规范,并逐渐加大法律监控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国家要根据我国当前的畜牧养殖情况和环境污染现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做到“依法治污、执法必严”;另一方面,要严格养殖技术规则,对饲料添加剂、兽药添加剂等进行严格监控,确保畜牧养殖的生态化、安全化水平,避免畜牧产品的直接污染,确保食品安全。

3.加大畜牧污染的治理强度

随着畜牧养殖污染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唯有加大畜牧污染的治理强度,才能切实有效的解决各种畜牧养殖污染问题。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畜牧养殖污染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畜牧养殖无公害处理中心,实现对畜牧养殖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等;其实,要充分依靠科技力量来规避和改善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如通过生物手段净化畜粪及其产生的污水,利用先进的科技提高粪便等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水平等[3-4]。

4.构建绿色化、生态化的畜牧养殖新模式

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会涉及到很多环节,所以只有积极构建更加科学的畜牧养殖新模式,才能提高畜牧养殖的生态化水平。一方面,在畜牧养殖行业中,要积极推广和使用绿色饲料、绿色兽药,降低动物有害、有毒物质的排出量,提高畜产品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另一方面,要积极对养殖废弃物进行生物净化和再循环利用,积极构建清洁化、生态化的畜牧养殖新模式。

总之,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防堵结合,合理规划,强化引导与管理,并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和科技力量,提高养殖污染物的回收再利用程度,实现畜牧养殖生产绿色化、生态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作者:张艾单位:江苏省泗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