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时间:2022-02-05 09:21:42

实践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一)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影响教学效果作为一门侧重操作性的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中有大量的实践性内容。授课教师不仅要熟知各国的贸易政策、惯例、法规,还需要对进出口业务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但“从校到校”的模式决定了多数教师本身没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对真实的外贸流程和业务缺乏实践经验。针对教师这一先天不足的现状,高校也在积极鼓励教师赴外贸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但因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教师的积极性并不高,或是因外贸企业对业务的保密,使教师获得的经验非常有限。这种实践经验不足势必造成教师在教学上与实际业务操作相脱节,课程的实践性难以体现。

(二)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少院校为该课程专门安排了相应学时进行实践教学,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时总量偏少不足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二是实践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不少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仍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对实务以讲解为主,学生的参与和实际操作程度较低。这种单向传递教学模式因教学过程枯燥单调,不仅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实践教学效果也大受影响。

二、技能竞赛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为了使学生能够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主要从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个方面进行。校外实训方式主要是在企业内建立实训基地,但外贸企业对此缺乏积极性以及企业的实习岗位数量与实习学生人数的矛盾,导致校企合作未能深入进行,对于实践教学的影响也很有限。校内实训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组建模拟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外贸业务环境。但软件存在本身设计的缺陷、系统更新不及时、对于外贸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操作细节无法体现等问题,学生通过这种模拟训练仍无法完全胜任企业实际岗位的业务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明确了发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职业技能竞赛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以企业的生产经营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为考核内容,以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为考核标准,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展以来,技能大赛展示了高职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增强了学生对职业技能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实操能力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技能竞赛不仅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而且也推动了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深化改革。

三、发挥职业技能竞赛作用,提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水平

(一)借鉴竞赛的考核形式,促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的手段比较单一,多以案例分析为主,学生参与的程度不高,技能水平提高的效果不显著。相比与此,国际贸易相关职业技能竞赛采用了情景模拟、项目任务导向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这些方式既可以作为对学生技能要求的考核方式,也可以作为实践技能的教学手段,被实践教学所利用。首先,营造专业化的实训环境。根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涉及的各项技能,借鉴相关技能竞赛的场地布置,设计出商务谈判、备货报检、报关、国际结算等实训环境。每个实训环境根据实际工作场景进行设计,如在报关技能实训环境中,分别设立海关申报大厅、海关监管区、企业办公区等仿真度较高的实训场景,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中掌握操作技能。设计与实际工作岗位高度吻合的专业化实训环境,对于学生技能训练的职业化氛围营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其次,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实践教学手段。以技能训练场地作为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根据外贸岗位技能的要求结合实践教学的要求,将技能训练模块化。模块化技能的训练以外贸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实训软件为平台。为保证技能训练的效果,每个技能模块下制定相应的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对应具体的任务并提出具体的能力标准。根据职业技能竞赛的考核内容,在实训项目下,设定若干个岗位工作任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操作,在各项任务完成后最终完成实训项目。《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课程教学中可以划分贸易前的准备、进出口合同的商订、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等几个实训大模块,其中进出口合同的商订模块内,针对国际货款收付技能,可设置付款方式谈判实训项目。为保证技能实训能达到预期目标,还可为这一项目布置两项工作任务:支付方式谈判和支付币种谈判。为完成相应任务,学生扮演进口商或出口商的业务经理,面对面或在网络上,模拟与客户就支付方式进行谈判,最后将谈判的结果形成支付方式条款写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这种以工作任务来设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在商品进出易的过程中,准确地掌握不同岗位的具体操作技能,对外贸业务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直接的实践经验,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与“用”统一。

(二)借鉴竞赛考核内容,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鉴于高职教育的教学重心从重理论知识传授向重技能培养上转移,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而言,实践教学必须吸收当前外贸岗位的技能要求和技能标准来优化教学内容。职业技能竞赛吸收了所在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代表了行业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反映了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内容参考。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竞赛的考核内容以外贸行业真实工作内容为背景,反映了当前外贸企业主要岗位的技能要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将技能竞赛融入常规教学中,对接技能竞赛考核的内容和技能,整合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根据技能竞赛中对出口商品经营方案书写与公司网站制作能力的考核,我们在实训项目中增设进出口方案设计与营销实训项目,以增强对学生该方面能力的训练。我们对竞赛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将竞赛中涉及的进出口成本核算、规范申报、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核算等方面的技能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范围,在报关实训项目下分设报关流程、进出口货物登记手册填写、报关过程中的计算三项具体的任务。对于本课程的进口业务和出口业务的综合实训项目,竞赛内容也能发挥补充、优化的作用。这种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的实训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贴近外贸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更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以技能竞赛为桥梁,促进实践教学的校企深度合作职业教育要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就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接轨。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与外贸企业的岗位需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鉴于很多外贸企业规模较小、担心商业机密泄漏、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原因,目前学校与企业主要在赴企业参观、聘请行企专家来校讲座等浅层次方面的合作,深层次的合作开展困难重重,导致实践教学比较薄弱。技能竞赛以行业和企业的技能要求来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应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密切合作。邀请外贸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和外贸协会专家担任校外指导教师,一方面有助于参赛选手得到来自一线的实践操作指导,另一方面便于专业指导教师与其交流学习,在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将调研到外贸岗位的一手资料和项目作为实训项目直接用于实践教学,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在指导参赛的同时,邀请行企专家共同设计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案,共同参与实践教学内容、技能考核标准的制定。把行业的新技能、新流程、新动态纳入日常实践教学内容,将技能竞赛带来的参赛学生实操水平提高的受益惠及到全体学生,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岗位就业竞争力的增强。

(四)以技能竞赛为平台,提升授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职业技能竞赛不仅考核参赛选手的岗位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对指导参赛选手的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效果的全方位检验,包括对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师自身技能水平的检验。国际贸易实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参赛的机会,总结参赛经验,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国际贸易相关技能竞赛在制定比赛规则时,根据外贸企业实际岗位的具体技能进行考核内容的设计,并按真实的操作规范去评分。赛事的整个流程和考核的内容与现实的外贸业务操作有着高度的契合。教师在指导参赛学生进行训练的前提是自身的技能操作必须符合赛事要求和企业的标准,这就迫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在参赛过程中收集外贸业务岗位、单证岗位、报关岗位等相关岗位的技能操作标准,有助于为实践教学中技能水平考核标准提供参考;收集竞赛中的外贸项目案例,有利于丰富实践教学材料,为技能的训练提供真实素材,提高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和针对性。

作者:徐琼黄广群单位:安徽警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