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研究

时间:2022-04-03 08:52:30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直困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难题。AR/VR技术适应时代需求,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分析现阶段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训中遇到的瓶颈,探讨VR/AR技术融入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POCIB;国际贸易;实训教学

按照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闽教高〔2015〕39号)要求,各本科高校根据办学实际,积极探索应用型办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专业实训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目前没有达到应有的预期效果。VR/AR技术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比较少。国家《“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支持虚拟现实(VR/AR)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时将VR/AR技术融入教学,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一、VR/AR技术

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交互式系统项目工作组报告将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定义为:在自然环境中,借助计算机模拟环境,使用配备的眼镜和手套,使人进入三维立体的虚拟环境,并感知到这个虚拟环境中的实体信息。[1]其主要目标是提高人机交互的功能,达到真实的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等体验效果。[2]1995年,又提出了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技术,是将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叠加于同一个画面或空间,被人类感官所感知,让人们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全方位体验现实世界,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3]VR/AR技术的有效引入和使用,将为教育领域提供帮助。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训中存在的瓶颈

(一)校内模拟实训。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实训与真实工作环境差距较大,主要通过购买模拟软件来实现,比如南京世格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跟单软件、单证实训软件等。在实训过程中,无法实现实时更新信息,学生只能按照系统设置的固定信息和单一流程完成相关操作,从交易磋商、合同签定再到租船订舱、报检报关、银行结算等都无法与真实的外贸环境相结合。比如汇率的变动、关税和运费的增减不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在办理货物过程中涉及到各部门办理的各项业务细节、时差问题等都无法真实体现。POCIB综合实训平台从2011年推出以来,受到广大高校的青睐,也是最贴近真实外贸环境的软件,包含寻找业务机会、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整笔业务等,但在实践中还是发现一些不足。1.交易国家设置偏少•教学改革•49POCIB(PracticeforOperationalCompetenceinInterna-tionalBusiness,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是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贸易杂志社和世格软件共同联合开发的互联网培训证书课程,主要针对高校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国际贸易行业从业人员,应用仿真在线国际贸易系统,帮助学习者提高外贸综合业务技能。[4]POCIB系统设置的交易国家只有10个,而现实中,参与国际贸易交易的国家有一百多个,交易往来也逐渐增加。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中国与8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5]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为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但在系统里只能体现俄罗斯1个国家。2.交易磋商受限系统不能随时进行交易,因为开放时间固定,交易对象也都是自己的同学或其他学校的学生。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事先通过QQ、微信等联系方式用中文交流交易细节,再到系统里用英语写外贸函电,很少就产品价格、包装等细节直接交流。而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是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人接触,一般要使用英语进行询盘、发盘等环节的沟通交流。可见,学生在PO⁃CIB系统里面无法体验到真实的国际商务沟通交流情境,职业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达不到预期训练效果。3.交易环境设置偏离实际系统里难以实现交易客户资信调查。系统设置交易一票货物,必须统一使用20英尺或40英尺集装箱,不允许同一批货物使用两种不同规格的集装箱,这与现实环境相违背,一旦遇到贸易纠纷需要仲裁,而这一环节也难以模拟。4.缺少团队协作训练每一笔交易的达成都需要公司所有部门紧密协作,特别是上级、同级之间的沟通交流。目前,系统主要以个人练习为主,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也无法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二)校外实训过程肤浅。目前,校外实训主要采取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的形式。但目前的运作情况很不理想,基本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首先,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最少100人,1个企业无法提供同等数量的实习岗位,学校需要和多个外贸企业联系,有些是学生通过家长或亲戚朋友帮忙联系,缺乏统一监管,难以保证实习质量。其次,实习过程中,企业出于自身商业秘密安全考虑,不可能让实习生介入专业领域,只会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琐碎的杂事,很难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再次,企业因业务繁忙,怕耽误交货时间,不愿花时间和精力给学生做相关业务培训。最后,学生虽然在企业实习,但是在工作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危险,学校处于失控状态。

三、VR/AR技术的实训优势

VR/AR技术的出现可以缓解高校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一)提供现实情境,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外贸企业的真实操作流程。只有让学生融入现实情境,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通过VR/AR技术构建虚拟场景,搭建仿真的外贸业务环境,让学生真实体验如何进行目标市场的调研、寻找客户、商务谈判、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履行全过程,不仅有视觉,还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体验。还可以锻炼学生处理业务纠纷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二)节省教学成本,改善教学条件。实验室的建立,需要购置各种实验设备和软件。以国际商务模拟实验室为例,需要1间谈判室、1间样品室、1间操作室。软件设备需要:进出口模拟实训软件、单证实训软件及资料、货贷实训软件及资料。硬件需要:计算机100台、桌椅100套、录像机1台(记录教学活动)、办公桌1张;样品间的各种陶瓷或鞋帽、50套桌子和椅子等。利用VR/AR技术平台,融合各类型的虚拟实验室,不仅有利于节省教育经费,而且可以缓解实验硬件资源缺乏的问题。(三)解决校外实训遇到的各种困境。VR/AR技术代替真实实验设备,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能够很好地解决很多校外实训问题,如企业联系难,不让学生涉足专业等,也不用担心学生外出企业实践遇到危险,还有利于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6](四)不受时间限制,提高自主实践。VR/AR交互系统可以向学生随时开放,促进学生自主实践,学生可以在创新的学习环境中更为灵活、主动地学习。比如在商品价格核算过程中,根据现实的汇率变化和产品的成本等费用进行合理报价,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服务提供智能引导,实现个性化学习方案,将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和服务推送工作前置,避免不必要的错误。VR/AR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时空背景,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完成实践,不再局限于教室,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VR/AR交互系统还可以应用于远程教育,使学习者更方便。

四、VR/AR技术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训中的应用

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力。如何更好地利用VR/AR技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必须形成统一认识,一起推动VR/AR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一)政府应配合教育部门做好牵头作用。扶持校企合作,为参与各院校专业设计和接收学生实习、就业的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第三方积极参与。根据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需求,鼓励企业和开发软件部门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与专业建设,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教育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制度或鼓励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VR/AR技术应用的投入,积极倡导VR/AR技术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育领域的推广和运用。鼓励VR/AR技术引领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为专业实践教育改革开拓新源泉。也可以鼓励各院校联合,提供部分资金共同建立公共实训场地,多校合用,共享资源,节约建设成本。(三)学校应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VR/AR技术的应用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并提供培训机会。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或参加培训,深刻了解这一技术并熟练掌握,认识到VR/AR技术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四)教师应提升科技素养。VR/AR技术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应转变理念,主动践行VR/AR技术的运用与设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完善VR/AR技术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做好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五)学生要有探究式学习精神。VR/AR技术为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使课程体验与现实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更需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化被动为主动来构建知识结构,要有探究式学习意识,更好地提升媒体素养。

五、结论

VR/AR技术能根据学习需要模拟生成逼真的虚拟环境,又可以进行实时交互学习,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进而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因此,VR/AR技术将是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较为重要的切入点之一。

作者:方志玉 黄仙姜 单位:福建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