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林业方法运用

时间:2022-05-02 10:19:00

水土保持林业方法运用

1林业造林技术概述

整理造林地,可有效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杂草、灌木和采伐剩余物.是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主要工序。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整地清除地表植被后,透光度明显增加。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此,整地能显著改善造林成活率及幼林的生长情况,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1.1造林地的清理工作

造林前清理林地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其中整地方式分为2类:一是全面整地.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二是局部整地,分为块状整地、带状整地,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高台等;带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田。

1.2植树造林方法

一是播种造林法。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有缝插、条播穴播、块状播种等方法。二是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即用根系统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三是分殖造林法。即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_引。四是分蘖造林,指直接利用分蘖苗进行造林的方法,已为许多地方种植沙棘时所采用。五是其他造林法。如插条造林法与插根造林法,二者造林技术相似,在春秋季节均可进行。

2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2.1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优势

据有关资料报道,lhm森林可涵蓄降水约l000m,且后期的蓄水能力受前期涵蓄水分程度的影响;其中单层稀疏人工林涵蓄能力较弱,复层紧密天然林涵蓄能力较强,中间值为100mm。同时,乔木和灌木有深长的根,相对于种类多但仅集中分布于土壤表层的草类,其在固结土壤的作用更胜一筹;另外,由于林木的蒸腾面大且作用时间长,保持林森林的地表蒸发量虽受林木遮蔽而有所降低,与无林地相比,其林地范围内总的绝对蒸发量还是有明显的优势,这也使林地及其附近地区的空气湿度增加,可有效改善、调节周边气候,减少一部分蒸发,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鸱。

2.2营造保持林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林营造工序应遵循“以治坡为主、沟坡兼治和先上后下、上下结合”的原则,具体应用时,应先营造水流调节林和分水岭防风林,然后营造各种防护林,以形成侵蚀沟系林.营造过程中切忌先下后上的造林顺序。

(1)分水岭防风林。分水岭高起突出,温度变化剧烈,风大;而防风林可削弱不良气候的影响,改善农作物的环境条件阎。营造分水岭防风林,也是出于考虑到控制地表径流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首要基础即从地表径流的起点开始,也就是从分水岭开始防治。

(2)水流调节林。营造水流调节林时可参照多年科学试验的数据报道进行:水流调节林吸水和分散地表径流的能力一般为林带宽的3倍。

(3)沟边防蚀林。此类林带适用于在侵蚀沟基本固定状态或发展较弱的情况下,其主要作用阻截在水流调节林带下部产生的地表径流,过滤淤泥,防止沟壑继续发展和堆塌旧。营造技术控制要点:该类林带结构应为紧密结构,宜离沟岸约1.5m处营造,其宽度计算方法与水流调节林带相同。具体措施:①护堤护岸林。即在江河两岸和堤坝两侧应营造护堤护岸林,以达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及防止地表径流对河岸堤坝的冲刷的目的,其宽度一般为10In左右。营造此类林带,为防堤坝风蚀,应在堤坝的在背水面距堤脚5m处的地方和迎水面距堤脚2m以外的地方进行;②在沟头造林时。为了防止侵蚀沟的发展,在侵蚀沟头上方的进水路上应选用耐湿性树种组成的乔灌混交林或营造灌木林;同时为了以便过滤流过的径流和减缓流速,应横对水流方向嘲;③在沟坡造林时,为防止侵蚀沟的继续发展,在有一定杂草覆被的土质沟坡上或坡度较缓并已停止堆塌区域。不宜直播造林,最好是埋干、插条或栽植大苗;④沟底造林,则必须在流量少的地方进行,其目的是拦阻流水携带的泥沙流入河内淤塞河道。此类林带最适宜种植柳树树种,具体可通过每隔30m横截沟底,每栅7行,株行距2~3m等距离规划进行。

3结论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仅要努力采取林业措施。也应综合使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农业耕作措施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从而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稳定及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