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时间:2022-03-09 09:59:15

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摘要:由于我国绿色可持续战略的贯彻与发展,国家和社会对环境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尤其对居住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要求逐渐升高。这种情形下我国的煤矿产业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煤矿矿山的环境治理在当今形势下的紧迫性,从煤矿矿山环境治理的现状出发,分析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治理策略,使煤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管理和恢复。

关键词: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制度体系要求不断完善,国家对于煤炭的开采也逐步重视起来,因此煤矿产业的发展开始在市场经济中逐渐站稳脚跟。但是煤矿产业的发展是以几个牺牲作为基础而发展的。因为煤炭的开采对地质环境条件不够重视,导致风险因素增加,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这是第一个环境牺牲。当煤炭资源开采过度、矿山开采风险较大,就会造成资源匮乏、危险系数较高,这是第二个牺牲。但是这样的牺牲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因此在今后的煤矿产业发展中,一定要杜绝这种牺牲,必须对煤矿开采后的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把被破坏的环境尽可能复原,但是这项工程由于早期的保护环境意识淡薄、资金耗费巨大、修复技术不够成熟等因素,在如今的环境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1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煤矿开采严重破坏地质环境

由于目前的大部分煤矿矿山大多在地表浅部,而煤炭的重复开采对地面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通常表现为地表的建筑物出现裂缝、农耕土地出现塌陷、地表水流沿着裂缝向下渗漏等等。另外一些废煤渣的堆积、矿井水的排放同等的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危害,影响煤矿周围地质。比如会污染地表水,由于煤矿废渣的胡乱堆放、不及时处理,煤矿矿井中废水缺乏有效管理,就会使地表上的干净水遭到污染,影响周围河流的干净程度,出现“水华”现象,破坏水平衡(图1)。作者简介:熊国锦(1970-),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管。

1.2对社会影响较大

一些老旧的煤矿矿区周围是人流量较多的密集地区,煤矿开采后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对群众的工农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煤矿开采后造成了耕地的塌陷、对交通道路(如桥梁)产生了影响,不利于重卡车的通行;村民生活建筑物出现裂缝、倒塌等情况,这些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态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所以,煤矿产业在进行开采时一定要做好地质环境的修复工作,保证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不能够影响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样煤矿产业的各大企业形象才能够收获好的口碑,实现“安全优先、以人为本”的宏伟发展目标。

1.3修复管理不到位

由于前期的煤矿开采工作对环境保护问题不重视,导致进行地质环境修复时资金不足;一些规模较大的煤矿产业都是年代久远,是在发展我国经济的基础下建立的,因此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并且普遍存在“重建设、轻治理、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缺乏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意识,对破坏环境的危害认知浅薄。一些地方型的煤矿、个体煤矿种类数量繁多,对由于开采工作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根本没有进行恢复工作;一些已经关闭的煤矿之前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并没有得到完全恢复。如今煤矿开采工作由于技术不成熟,采用传统的采挖方式,造成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而由于煤矿工作造成了地质危害修复是较大的工程,需要长期坚持,若制度不够完善,很多煤矿企业就会忽视,另外为了避免增加企业的经济压力,国家虽然加大了后续的恢复治理资金投入,但是仍然无法面面俱到,使小型矿上的危害得不到治理,积小成多进一步恶化整体的自然环境。

1.4恢复治理资金不足

煤矿开采后造成的地质环境的修复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大部分煤矿矿山由于利益驱使,盲目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不考虑后展、忽略可持续发展,对修复工作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行动的支持,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修复;而我国土地资源部门的资金主要用于大型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上,地方的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上存在盲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

2出现煤矿周围地质环境危害的原因

(1)煤矿开采造成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煤矿行业建立于改革开放时期,那时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煤矿开采时技术不够成熟,保护环境的理念薄弱,主要以发展经济为目标,长此以往对环境破坏相当严重,使得日后的修复工作非常困难,而现在的部分煤矿开采时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不能进行对环境破坏非常严重的采挖,但是这类煤矿产业即使环境影响较小,但日积月累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环境危害,另外煤炭资源大多存在地表浅层,开采时因为作业强度大、时间长,长此以往对周边的建筑物安全等级造成了影响,而部分煤矿企业也不重视这个危害,只是一味的用钱安抚居民,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地质灾害频发。煤矿开采不管技术有多成熟,都会或多或少造成地质灾害,矿上一般在山腰、山谷,这些地方由于地形影响、自然气候会使部分岩石风化,使土壤松动,若遇上较大的降水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煤矿开采时造成的地质影响、废煤渣的大量堆积,加重了自然灾害的频发。而煤矿所处的特殊位置为自然灾害的破坏提供了便捷,增加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对地质环境的危害远大于煤矿开采造成的影响,甚至对周围居民的安全产生了威胁,造成无法挽回和修复的伤害,使水土流失现象加重。如图2,地下水流被破坏造成开裂,该现象就是煤矿的高强度作业使地下水的走势发生改变,偏离原来的轨道。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部分区域的生态平衡受到影响,而其他部分的地质由于水的大量蓄积,出现塌陷的情况(图2)。

3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措施

通过以上煤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问题原因的分析,依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加强煤矿企业对地质环境保护的意识

大部分大型企业更多的能够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企业也贯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对后续的环境修复工作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执行,基本能够大致修复主要的环境问题。但是仍有一些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目光短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修复工作不重视;因此若要保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控制,需要对这类企业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保证企业在煤矿采挖之前能够做到对地下开采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确保矿山开采达到国家要求的条件,可以实施正常的开采步骤。比如,企业在进行地质情况勘察时,首先要考虑地下开采的空间面积,保障开采空间能够适合作业运转,一般而言,矿山矿体较薄并且矿体的连续性比较差的情况下,所形成的采空区面积就比平缓的开采空间要大一些。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制定合适的开采方案,避免出现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匮乏而造成环境无法承受的破坏。

3.2建立预防灾害制度

由于矿山的开采而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破坏力非常大,因此,树立一定的预防灾害意识,能够有效的防止自然灾害产生时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就目前矿山开采情况而言,想要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就需要根据前期的地质勘察与工程设计相结合,制定出一套合适的防灾制度,尽可能的能够做到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工程项目的开展同时进行。这种预防制度能够使后期的责任体系得到明确,防止出现经济利益的纠纷,减少企业的后期恢复资金投入,也能够避免后期的恢复制度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3.3落实保护责任

地质环境保护本身是一个较大的概念,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企业也非常多,考虑到这个原因就非常容易产生责任体系不明确,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可续发展战略,对煤矿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就必须明确各部门完善责任体系制度、分清楚企业与政府涉及到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责任和义务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只有明确相互的责任跟任务才能够保证各部门,各企业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范畴,做好工作处理,互不冲突。

3.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现在煤矿的开采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矿山的开采条件也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要求,是为了保证能够做到开展受益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保障后期开采工作顺利进行和修复工作顺利完成。而这几年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也逐渐增大,国家对矿山的开采也应持积极态度,增加后期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资金覆盖面,保障一些中小型开采作业得到资金支持,鼓励各煤矿企业自行恢复后期的环境问题,做好煤矿开采行业的规划。

3.5加大对于施工项目的研究力度

在开展一项煤矿产业建设项目时,应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局部气候等各种因素,制定出一套由于实施项目带来的一系列不便和污染的解决方案,并且要不定时的根据考察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争取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到整个工程当中,在建设期间,应该提高建设技术,有效降低工程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大化的提高煤矿带来的经济效益。

3.6加大监督力度,构造环保体制

开采过程中应该加大管理人员对于开采项目作业的监督,对于一些严重破坏环境的违法开采行为,做出严厉的处罚,对直接堆放的重金属或废煤渣进行随机排查,一经发现堆放过度,强制要求煤矿企业进行自主处理,并做出处罚。另一方面,需要对煤矿项目中的作业人员进行环保理念的教育培训,大力宣传环保知识,从道德方面约束工人行为,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4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产业开采作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相应的因为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灾害也逐渐增加。因此,基于出现问题的原因和现有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制定出一些适合煤矿开采的制度,并深入了解分析,加大对建设开采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加强采挖后的地质环境修复工作,国家加大对修复工作的资金投入,丰富治理方案,明确各部门、企业责任体系,做好分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发展的美好局面;加大宣传环境保护工作,让社会中的每个企业、公民都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让人类文明发展延续。

参考文献:

[1]赵德深,范学理,刘文生.采煤区覆岩与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及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8(3):51-54.

[2]王运福.枣庄市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J].中国地质,1998,25(1):37-39

[3]黄铭洪,骆永明.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J].土壤学报,2003,40(2):161-169.

[4]葛维琦.中国煤矿采空区塌陷灾害治理对策[J].中国能源,2004,26(10):27-30.

作者:熊国锦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