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行业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6 15:18:26

煤矿行业研究

煤矿行业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煤矿安全;CiteSpace;研究热点;前沿演进

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在煤炭行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我国煤矿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保障了百万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了煤炭行业的科学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评价,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内外学者对煤矿安全领域的技术、管理等研究较多,但很少给出量化指标来衡量科技创新对煤矿安全的推动作用,也较少梳理煤矿安全的知识结构体系。为此,通过相关性分析给出煤炭行业科技创新(数量、煤炭工业科技奖励报奖数量、煤炭行业授权专利数量)对煤矿安全(百万吨死亡率)的影响;同时,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煤矿安全领域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演进过程,从而得到我国煤矿安全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机遇,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矿安全领域理论与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我国学者提供参考借鉴。

1科技创新与煤矿安全的相关关系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百万吨死亡率)及研究的趋势,但科技评价指标众多,通过对国内外科技评价指标的梳理及行业内数据的可获取性,最终选取:煤矿安全领域数量、煤炭工业科技奖励报奖数量和煤炭行业专利授权数量3个指标,以此衡量煤炭行业科技创新与煤矿安全的关系,经统计1980—2019年数据[1-5],科技创新与煤矿安全统计直观图如图1。从图1可知,科技创新与煤矿安全之间的反向关系,随着煤矿安全领域数量增多、煤炭工业科技奖励报奖数量增加和煤炭行业专利授权数量增加,百万吨死亡率随之逐步降低。但仅从直观上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不足以说明其关系的强度,也不能作为选取和筛除指标的依据,因此,需要以客观的统计方法对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做出说明。统计了自1980年至2020年7月间的相关数据,但为了更好的显示近状,特截取2002—2020年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得出各指标间相关系数[6]。百万吨死亡率与煤矿安全数、煤炭科技奖励数量和煤炭行业授权专利数量的散点图如图2。从图2可以初步判断百万吨死亡率与科技创新3个指标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即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使得百万吨死亡率降低。图2只是直观的分析了各指标间的关系,为选择相关性分析的计算方法提供依据。由于数据符合Pearson相关分析法,所以在SPSS计算过程中选择Pearson法[7]。百万吨死亡率与科技创新的3个指标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2、-0.923、-0.849。这说明,自2002年起至今,随着煤炭工业科技奖励的申报数量的增加,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可以说,我国科技工作者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提升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其次是煤炭行业授权专利和数量都与百万吨死亡率呈现强负相关。因此可以说明,煤炭行业科技创新推动了技术发展,提升了煤矿管理水平,最终使得煤矿安全大幅度提升,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

2煤矿安全领域研究的时空分布

为把握我国煤矿安全相关研究的前沿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通过回顾近40年中文文献情况,重点分析我国煤矿安全领域的论文发文量、主要研究机构分布情况,通过图谱可视化分析呈现了我国煤矿安全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主题及发展方向。2.1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1)数据来源及处理。数据来源选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文献全文数据。在CNKI的高级检索中选择“主题”和“关键词”检索,检索条件为“煤矿安全”,并含“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灾害、防治”,时间期限为1980年至2020年7月的中文文献,剔除新闻宣传、会议通知等非研究型文献后,共获得7248篇有效文献。2)方法分析及工具。CiteSpace[8]是陈超美博士等人开发一种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工具,通过科学计量和聚类分析判断领域的学科热点及前沿。通过梳理近10年煤矿安全领域相关研究及期刊、机构分布,揭示了煤矿安全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研究方向。基于CNKI数据库对煤矿安全领域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归类、整理与分析,从发文量和科研机构2个维度阐述了煤矿安全领域研究的动态情况;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煤矿安全领域的知识图谱进行了可视化,定量地分析了近10年来煤矿安全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其研究现状。2.2时空图谱分析。2.2.1时间研究分布。通过对40多年的检出文献的年代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文献的年代跨度大。根据文献数量的分布规律客观上反映了我国煤炭安全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1)第1阶段,1980—2002年。该阶段与煤矿安全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少,主要是该时期,我国煤炭发展较慢,更多的关注煤炭产量,而较少关注煤炭安全生产。该阶段累计发表量548篇。2)第2阶段,2002—2013年。该阶段为我国煤炭的“黄金十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在该阶段显著的提升,国家及社会也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煤炭行业,煤炭产量的不断上升引发了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因此该阶段对煤矿生产及煤矿安全的讨论不断增加,10年间累计4183篇涉及煤矿安全领域的论文。3)第3阶段,2014—2020年。在“黄金十年”过程中,煤炭开采给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随着2013年煤炭市场价格下跌,“黄金十年”也随之结束。国家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与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的法规与政策,这使得煤炭行业重新思考发展问题。该阶段整体数量有所下降,6年累计发表涉及煤矿安全领域论文2517篇。2.2.2研究机构分布。截取近10年煤矿安全领域发文机构数据(2010年—2020年),合并同一单位不同名称后,根据机构发表频次前5的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12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82)、河南理工大学(58)、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53)、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47)。煤矿安全领域频次机构分布见表1。从机构间联合研究的分布方面分析,各机构间合作研究较多,体现了煤炭行业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知识与研究成果的共享充分。如: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南理工大学和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跨机构研究多,辐射面广。

3研究热点及前沿演进

3.1研究热点分析。研究热点是基于对关键词的分析。关键词是反应论文主题概念的词组,聚类后能够反应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运行CiteSpace中的关键词节点,煤矿安全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见表2。这些聚类表明了我国近10年来煤矿安全的热点问题现状:煤矿安全、矿工生命安全、煤矿安全监管、ZigBee技术、数值模拟、瓦斯预测、抽采量、安全规程、风险评估、不安全行为、层次分析法、安全对策。在煤矿安全领域研究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装备技术、安全管理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瓦斯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监测、治理和评估是重点研究方向[9-10]。3.2前沿演进。通过对近10年(2010—2020年)数据的分析,识别与追踪我国煤矿安全领域的研究方向,提供研究演化动态。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因此仅对突出词进行分析。运行CiteSpace得出煤矿安全引文量最大13个关键词结点统计情况见表3。结合高突文献的进一步分析,探测煤矿安全研究关注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早期阶段(2010—2014年)。该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六大系统、瓦斯抽放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相关研究。2010年,国务院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煤矿及非煤矿山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突出词与国家相关规定完全一致,说明我国学者在此阶段的研究重要集中在六大系统及瓦斯防治方面。早期前沿阶段的研究,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中期前沿(2013—2016年)。2013年国办99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小煤矿退出、提高准入制、强化矿长责任、提升安全监管水平等要求。因此在中期前沿阶段,学者对我国煤矿的现状和安全管理研究较多,为小煤矿退出提供了理论、数据和政策的支撑。3)近期前沿(2015—2020年)。该阶段研究集中在开采装备提升、灾害防治体系、监控系统和防范措施等方面。主要反应了近年来,行业内不断关注装备技术、信息化技术、管理水平对煤矿安全的作用,其中云计算、智慧物联网、智能化开采及装备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将成为我国煤炭安全领域的发展趋势。

4结语

煤矿行业研究范文篇2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是当前煤炭行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和组织机构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反映出煤炭行业管理上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在资源开发管理、行业标准和规程修订、市场准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治理、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为此,要围绕煤矿安全生产采取措施,加强煤炭行业管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夯实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和完善煤炭行业管理工作协调机制

煤炭行业管理涉及面广,工作复杂。为加强综合协调,统筹兼顾煤矿安全生产和有关行业管理,及时研究解决行业管理中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和完善煤炭行业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并相应调整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责。

调整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在国务院领导下,负责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研究提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分析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要时,协调总参谋部和武警总部调集部队参加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研究提出煤炭行业管理中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推动指导煤炭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和科技进步等基础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完成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在现有职能基础上,承担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协调煤炭行业管理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督促检查各项工作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相应加强组织建设,加大协调指导工作力度。

二、调整国务院相关部门职能

加强煤炭行业管理,既要加强宏观管理,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也要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强化管理手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解决当前煤炭行业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理顺职责关系,将发展改革委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业管理职能划转到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安监局。

将发展改革委负责的指导和组织制定或拟订煤炭行业规范和标准的职能,交由煤矿安监局承担。

将发展改革委指导和管理的矿长资格证颁发的工作,交由煤矿安监局承担。指导和监督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工作,改由煤矿安监局会同发展改革委承担。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的审核发放,以及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具体工作由地方负责。指导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由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负责。

发展改革委核准重大煤炭建设项目,要征求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安监局的意见,煤矿安监局负责对项目进行安全核准。

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项目安排上的工作分工,即:由省(区、市)投资主管部门、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和设在地方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项目的立项、资金安排的方案,联合上报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安监局。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安监局对方案和项目提出审核意见,报送发展改革委审批后,由发展改革委与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联合下达。

三、明确和加强国务院相关部门职责

加强煤炭行业管理,要在宏观政策、安全监管、资源管理、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和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发展改革委要强化拟订煤炭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产业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等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组织实施煤矿大集团、大公司战略。

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安监局要加强对地方相关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炭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指导。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原则,煤矿安监局要继续履行好煤矿安全监察和检查指导地方政府监管煤矿安全工作的职能。同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也要尽快落实职能分工,明确各自责任。

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无证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等乱采滥挖煤炭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科技部要加强对煤矿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进步的组织工作,加大对煤矿重大灾害治理、瓦斯抽放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科技投入,加快推动煤矿安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劳动保障部要研究落实推进煤矿工伤保险的有关政策措施,规范煤矿用工和劳动管理。

教育部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地矿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地矿类专业人才。

国资委要按照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加强对中央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加强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和考核国有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

煤矿行业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选型;建议

最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在众多能源中,煤矿能源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做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能源保障工作,煤矿行业必须竭尽全力保证煤矿工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在进行煤矿生产的时候,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煤矿机电设备,如果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煤矿行业的生产效率,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由此看来,煤矿机电设备在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煤矿机电设备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煤矿工业起步相对比较晚,很多技术不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成熟,所以,在煤矿行业生产上还是处于比较被动落后的位置。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目前煤矿生产现状,人们开始着眼于煤矿机电设备,尤其是在设备选型上,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煤矿机电设备选型来推进我国煤矿工业的发展。煤矿机电设备选型之所以这么重要,是由于在进行煤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就是依赖于煤矿机电设备来进行作业的,煤矿机电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煤矿工业的整体开采量。因此,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选型时必须要慎重,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选型,确保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使用安全有效。

一、煤矿机电设备选型的意义

煤矿能源的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等在某种程度上都能够通过煤矿机电设备体现出来。业内人士都知道,煤矿机电设备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如果要保证各个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使用安全,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还要进行科学准确的选型。所谓煤矿机电设备具体来说,就是指在进行煤矿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运用到的机械设备,对于这些机械设备该如何进行选型,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保证生产作业安全,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1.煤矿排水设备。煤矿排水设备的选型非常关键,煤矿工业生产和其他工业生产不同,在进行煤矿开采时是绝对不能够出现漏水情况的,否则将会破坏整个煤矿的工业生产,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煤矿开采时,首先要进行排水设备的选型,保证所选出来的设备性能优越,即在没有出现漏水现象时它能够保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下方的作业用水,而如果遇到漏水现象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排水,保证煤矿生产能够顺利进行。2.煤矿瓦斯设备。在进行煤矿工业生产时,瓦斯设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瓦斯设备的使用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就决定了在进行煤矿瓦斯设备的选型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对于矿井下方瓦斯比较多的地方,要确保抽放设备能够有效工作,能够快速排出所产生的瓦斯气体。3.煤矿提升设备。和煤矿瓦斯设备一样,煤矿的提升设备对于煤矿工业生产安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煤矿提升设备的主要作用就是联系地面和矿井,因此在进行煤矿工业提升设备的选型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正确的选择。一旦提升设备的选型不准确,很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给煤矿生产进度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损害。4.煤矿电气设备。煤矿的电气设备对于提升煤矿的生产效率是很有用的,在进行煤矿电气设备选型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其防爆特性。煤矿电气设备在进行煤矿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是非常容易出现爆炸现象的,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进行煤矿电气设备选型时要将防爆作为重点考虑对象,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5.煤矿通风设备。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废气,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会给煤矿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通风工作。煤矿通风设备就是为了不断给矿井提供新鲜空气,与此同时,它还能够抽出矿井下方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给煤矿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隐患,保证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煤矿机电设备选型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选型的时候一般首先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机电设备选型的相关系数要求、机电设备选型的可靠性。1.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正如前面所说,煤矿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为了将危险系数降低到最小,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进行煤矿设备选型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在进行机电设备选型的过程中要全方位考虑确保所选设备的安全系数最高,这样做既是对煤矿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也是对煤矿工作人员生命健康的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机电设备选型的相关系数要求。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选型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机电设备的选型要符合煤矿生产需求,要能够在煤矿工业生产中正常使用。如果所选出来的机电设备根本不能够用于煤矿生产,这样不仅会影响整个生产进度,同时还可能会出现由于设备型号不符合标准,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甚至是安全事故,这样不仅会浪费资源、增加成本支出,同时还可能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3.机电设备选型的可靠性。在进行煤矿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会尽最大可能地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是以机电设备的稳定可靠为前提的。因此,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的选型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对于不同型号机电设备的稳定工作能力进行分析考察,确保选择出可靠性能最好的机电设备。

三、煤矿机电设备选型的具体建议

1.煤矿排水设备的选型。在进行煤矿排水设备选型之前首先要对煤矿开采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水系统方案设计,最后再根据所涉及的排水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备选型,这样才能够保证排水设备的功用。2.煤矿的通风设备选型。根据调查发现,很多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过程中所选用的煤矿通风设备主扇的功率普遍偏小,而且矿井下方的通风设备选型不合理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煤矿企业应该重视并及时改正这些问题,在进行通风设备选型时要提高主扇功率,同时确保主扇功率和备用主扇功率之间的差距不要太大。3.煤矿提升设备的选型。在进行煤矿提升设备选型时,要选择一些质检合格的厂家进行合作,同时为了进一步确保提升设备的质量,可以对合作厂家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对于一些质量不合格的设备直接剔除。同时还要确保提升设备的保险装置的完善,一旦保险装置出现问题要及时和厂家进行联系、进行改善,以此来确保提升设备的质量符合标准,满足煤矿生产工业的需求。4.煤矿电缆设备的选型。和其他工业所用电缆不同,在进行煤矿工业生产的时候所用的电缆必须是煤矿专用的电缆。煤矿专用电缆必须要有足够大的电缆截面积,这样才能够保证和地面的充分接触,同时又有足够的截流量以满足煤矿生产的需要。5.煤矿输送设备的选型。煤矿生产需要有专门的输送轨道,为了保证输送过程的顺利,必须要使得输送轨道的各个设备型号相符。近年来,我国的煤矿输送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通常有电机车、矿车以及刮板运输机等。还有就是跑车防护装置的设置,要能够阻止脱轨车辆,防止其掉落矿井中,同时还要设置相应的信号装置,在出现危机情况时能够及时发出信号提醒工作人员。

四、煤矿机电设备选型的管理

煤矿机电设备选型的管理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①设置相关的管理标准。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选型的管理时,要先有一个遵循的管理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所以,相关管理人员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保证管理手段的科学有效、管理过程的合理进行。②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水平。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要交给专业的技术人才,对于一些技术不过关的人员要对其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确保机电设备在专业的技术管理下将功能发挥到极致。③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力。煤矿企业的管理层要重视机电设备的选型管理,明白机电设备选型对于煤矿生产的重要性,加强对机电设备选型的管理。

五、结语

在煤矿工业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选型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煤矿工业的整个生产效率。为了保证煤矿工业生产的效率,促进我国的煤矿工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科学准确地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的选型。

参考文献:

[1]赵兴来,訾建新.煤矿机电设备中高压变频器的应用与选型[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5):87-88.

[2]王亮.煤矿机电设备中高压变频器的应用与选型[J].科技传播,2014(21):87-88.

[3]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6(2):101-104.

[4]王宏.浅谈当代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2010(14):55-59.

[5]杨松.有关煤矿机电设备选型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9):89.

煤矿行业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煤矿;机械设备;智能化;开采效率

煤炭行业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当前煤炭行业的发展较为成熟,且规模逐渐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煤矿机械设备结构复杂无法适应当前煤炭生产环境,造成设备利用率及生产率降低;科技水平低,数字化智能程度较差,使得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严重,且在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设备材料可选种类较少,煤矿机械设备主要使用钢铁材料,但当前钢铁材料低端钢材生产量多,高端钢材生产量低,使得煤矿机械设备质量差;使用寿命较短,低质量煤矿机械设备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更加无法适应开采环境,受到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使得煤矿机械常常出现故障等问题。煤矿机械是煤炭开采和挖掘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因此针对煤矿机械存在的问题若不进行及时改进,将会影响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开展对煤矿机械智能化的设计与研究分析。

一、煤矿机械智能化设计

(一)煤矿机械智能挖掘设计。针对煤矿机械中用于挖掘的部分进行智能化设计,本文采用在机械设备中添加电牵引驱动装置的方式,提高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挖掘效果。在煤矿机械设备挖掘过程中,依托计算机技术,采用传感器故障诊断识别装置,对发生的故障问题进行精准诊断。图1为基于电牵引驱动装置的煤矿机械智能挖掘设备组成。图1基于电牵引驱动装置煤矿机械智能挖掘设备组成本文将挖掘设备的电牵引驱动装置设置为以垂直齿轮传动的形式完成挖掘动作,将牵引电机的输出轴的转矩,通过转动齿轮当中的多个连杆销传动至对应的连杆空心轴上,再通过煤矿机械主车轮的多个连杆销传动到对应的车轮对上。具体电机转矩传递的路线为:煤矿机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杆销—连杆—连杆销—橡胶关节——传动盘—连杆销—连杆—主动齿轮—车轮。同时,当高速运行的煤矿机械速度达到150km/h~220km/h时,为了降低转向架框架自身的质量,提高转向架蛇形稳定性,可通过将牵引电动机转移到煤矿机械本身的车体上,使其形成煤矿机械的电机悬挂装置。基于电牵引驱动装置煤矿机械智能挖掘设备还采用遥控和远程控制技术,通过操控遥感手柄实现煤炭开采人员的远程操作和驾驶机械设备。将单片机作为远程控制的核心部分,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将接收到的挖掘命令信息,结合外部终端检测数据信息进行传输。再将当前被控制的煤矿机械挖掘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发挥到网络控制中心,通过发光二极管实现对挖掘设备的可视化控制。(二)煤矿机械智能运输设计。针对煤矿机械的运输智能化,首先通过集控平台将煤矿机械不同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计算并将计算出的结果进行汇总,根据煤矿开采区域运输设备的不同组成,设置对应的最优启动方式以及启动顺序,启动方式主要包括顺槽皮带运输启动方式、主井皮带运输启动方式等。通过运输控制装置的各个监测节点,接收由集中控制平台发出的相应设备运行指令,控制变频调速装置,并实现对煤矿机械设备不同皮带机运输的运行方式。其次,由集中控制平台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结合当地煤炭产运销计划方案,优化整个煤矿开采区的矿井产量,以此实现以销定产。最后再根据各个煤矿矿井质量指标的对比结构,自动提醒矿区内部各个矿井的开采人员该矿井最佳煤仓储装比例,并调节整个连采生产任务,并根据不同运输模式在原煤仓中的对应位置入料。同时结合电网峰谷用电情况,给出煤矿机械运输的最佳生产时间,并利用阶梯电压实现错峰用电,以此降低运输成本。(三)生产安全自动监控设计。针对煤炭行业的生产安全监控,本文将Ethernet、TCP/IP等计算机通信技术直接应用于对煤矿机械的控制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EPA的煤矿机械生产安全监控网络。图2为基于EPA的煤矿机械生产安全监控网络平台结构示意图。当煤矿机械运行时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监控而言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信息管理层、过程监控层以及现场设备层共同组成基于EPA的煤矿机械生产安全监控网络结构,可有效实现对现场生产安全的一体化监控,为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提供数据参考。根据煤矿机械的生产环境,在基于EPA的煤矿机械生产安全监控网络中建立针对生产环境及防爆要求的工业网络平台,对各个控制区域内进行实时通信,实现对安全生产的无扰动切换监控控制。一旦煤矿开采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或事故停产时,由煤矿机械生产安全监控网络中心平台及时根据具体生产情况及作业计划,动态调整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煤矿开采的均衡生产。

二、实验论证研究分析

选择某煤矿开采区域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利用本文智能化设计后的煤矿机械与传统煤矿机械对该区域进行开采。该区域工作面标高为-105.7~-156.4m,倾斜长度为78m,推采长度为1024m,煤层厚度约为1.34~2.48m,煤层倾斜角度为8°~17°。设置本文智能化设计后的煤矿机械为实验组,未经过改造的传统煤矿机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该区域煤矿开采情况,并将开采结果进行记录,绘制成如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对比表。表1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造经济效益是按照平均每万吨煤矿200万元价格计算得出,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三个月的平均开采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远远大于对照组。因此,通过对比实验证明,通过本文智能化设计后的煤矿机械设备可有效提高开采效率,充分满足煤炭行业的开采要求,且整个开采过程中安全性更高,可保证煤矿工作的安全生产。

三、结束语

煤矿企业当前依然是我国国之重业,煤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经济建设影响较大。在开采作业中选择合理的煤矿机械设备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确保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本文智能化设计后的煤矿机械提高了煤矿采掘效益,并降低了大量的开采成本,为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承谱,韩康,鲍佳蕾,等.基于SolidWorks与MATLAB六轴机械臂动力学仿真研究[J].煤矿机械,2020,41(04):171-173.

[2]王大刚,李艾民,程志红,等.聚焦“智慧煤矿”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46(21):171-174.

煤矿行业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煤矿行业;计算机;数据挖掘;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数据挖掘技术逐渐应用于煤矿企业,参与企业日常工作,该技术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应用的特点,为企业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开发成本、提高收益。本文以下章节,重点分析了计算机挖掘技术在煤矿行业的两点应用: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企业数据管理的安全措施评估。

1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的出现为各行业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为人们管理个人、公共数据带来了方便,然而,该技术一直存在一个缺陷,即缺少一种有效的手段获取数据中隐藏的原始信息。在这种技术背景下,计算机挖掘技术应运而生,它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该技术的首次提出源于机器学习领域,这个领域的学习方法非常极端,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归纳法,通过大量总结得出规律;还有一种是无监督学习形式,这种方法过于依赖周围的环境,即从环境中获取大量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如筛选、建模、分析等过程,最后得出结果。其实,第二种方法的本质依然没有摆脱归纳法的嫌疑。因此,想要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大量的、有效的原始数据,并且基于这些数据得到有实际利用价值的结果,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十分重要,它们能够帮助管理者做出最正确的决策。本文所讨论的煤矿行业中的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更侧重于感性的数据研究。

2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实现煤矿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煤矿行业实现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全面解放供电系统的超负荷压力,逐渐走向高度自动化和科技化道路。实现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需要电源切换技术,该技术经过多次改进,逐步摆脱了响应速度慢的劣势,相比其他控制系统,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更加全面、高效的维护系统。电源系统是煤矿行业正常运作的关键,是各个环节设备安全的保证,如果电源系统存在较大的缺陷,会影响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质量。随着人们对煤矿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煤矿行业供电系统的负荷量也越来越大,所以企业应该选择响应速度较快的电源切换技术以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较高的系统稳定性。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对煤矿企业工作负荷量影响很大,系统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需要较高的稳定性,电源切换技术使用不当会导致生产事故,损害整个控制系统,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较高的系统稳定性是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是生产效率的基础。第三,较好的故障预防能力。应用电源快速切换技术可以帮助控制系统预防故障,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最重要的一点是,当系统处于过负荷运行时,该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切换到备用电源,从而保护主电源,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第四,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以上几点是数据挖掘中电源切换技术引进,除此之外,为了确保煤矿企业控制系统的功能更加稳定、更加高效,还应该给备用电源配置相应的保护设备,能够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任意切换,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2.2实现原始数据管理的安全性评估。数据挖掘技术还可以实现煤矿行业原始数据管理的安全性评估工作,将企业原始数据的安全性措施进行汇总,分析安全措施的部署、使用以及管理历史,锁定安全措施的实施范围,从而计算出系统的风险指数,并做出对应的消除建议。安全性评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安全技术措施评估。数据挖掘技术会搜集煤矿企业不同部门安全措施的部署、使用和管理情况,针对防病毒系统的特点、更新途径、设备使用率、工作异常、工作日志、系统管理员权限、管理密令、密保级别等信息进行分析汇总,综合多方因素得出系统的安全级别,非常接近系统的真是安全属性。第二,安全管理措施评估。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煤矿企业进行数据安全分组,通过不同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用文件进行告知。此外,对现有的数据安全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帮助企业各部门、各小组制定一套更加全面、安全系数更高的策略,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际操作的正确性,大大减少了违规操作带来的影响。第三,物理与环境安全。存储企业原始数据的设备应该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如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将所有的环境系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确保机器对数据的正常存储。第四,对意外事件的处理和恢复管理。即使再精密、再安全的控制系统也会存在一定的纰漏,意外事件无法完全避免,在发生了意外事件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响应,进行数据的恢复工作。煤矿企业对原始数据的保护工作应该配备完善的应急机制和恢复管理体系,制定对应的应急预案要经过严格的评审,评审合格之后方可。第五,安全整改。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煤矿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下一步就是安全整改,消除风险,在整改工作中,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所有的整改工作要围绕着它们进行,对原始数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管控,从而保证原始数据的稳定运行。

3结语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计算机技术会在更多领域展示它的优越性,并逐步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平台。煤矿行业中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应该综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结合企业特点,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数据挖掘体系,提高原始数据的安全指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为社会带来更大的利益。

作者:张易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阳.中国数据挖掘研究进展[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

煤矿行业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煤矿资源;地质勘查;新技术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推动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煤炭工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给各行各业也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在煤矿地质勘查行业中,不仅国家对这个行业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同时煤矿勘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相关设备的研发,为煤矿地质勘查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在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相关工作者必须要积极的探索和创新相关技术,不断的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趋势,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做稳做扎实,使其能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事业的腾飞。

一、煤炭地质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煤田地质基础研究的过程,是由传统地质向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阶段过渡的过程,对我国盆地的聚煤规律和煤田资源进行了相关课题的分析,从而对我们国家的聚煤盆地的演化规律和资源聚集规律有了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其中在《中国东部煤田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研究中,对滑脱构造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印证,使得中国东部的找煤研究有了创造性的进展;在《中国洁净煤地质研究》的相关研究课题中,通过研究、例证、分析等,构造出了我国第一张洁净煤的资源分布图,是洁净煤地质研究的重要性转折。

二、煤矿地质勘查的重要性分析

(一)能源结构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们国家的能源是以煤炭为主的,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尤为突出,所以煤炭行业的发展更要稳定和安全。(二)煤炭储量的需求。当前情况下,国家对煤炭的需求量非常大,而煤炭行业也有一定的缺口,如何推动煤炭工业的发展,这更需要煤矿地质工作者能够不断的找矿源,加大煤炭的储备量。(三)安全生产的保障。煤炭开采行业已经由原来的粗框型向精细型转变,这个转变和过渡的过程,更需要煤炭地质工作者精湛的勘察技术以及科学的勘察手段,从而提高煤矿的开采质量,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三、煤矿地质勘查新技术分析

(一)遥感技术。煤炭的遥感技术,是一种空间遥感技术,它的特点是整体性、客观性、实时性等。遥感技术在煤田区进行自然环境、区域地理环境、水资源环境等等方面进行研究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煤田地质工作提供了诸多可靠、准确、及时的资源信息,是煤田地质工作的基础工作。(二)雷达勘探技术。雷达勘探技术,故名思议,是运用雷达自身的功能,运用电磁脉冲高频率的反射特点,对地质情况、自然环境和目标物等进行相关的探测。(三)高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高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这项技术是分析数字信号来进行勘探,对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含了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两个方面。以下分别对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阐述,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需要采用小药量、小道距、小组合基距,矿井深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对于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要有准确的定位;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对于噪声的要求要尽量低,对于子波长度要尽量压缩,对于叠加和位移要尽可能的精确;通过以上对数据信号的处理分析后,所获得的高频信号,从而得出煤田的构造信息。(四)瞬变电磁技术。所谓瞬变电磁技术,就是利用电磁波可以穿透物体的基本原理来应用与煤矿地质勘查,通过在地面或者空中设置某种电磁线圈以便使深埋矿井之下的导电岩体产生感应电流,断电以后电流由于热损耗而衰减,通过观测地下介质产生的感应二次场随时间的变化,而对地下煤矿进行地质勘查的一种方法。总而言之,在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工作中,其勘探手段是有很多种,每一种技术手段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和对地质环境的要求,所以在选择勘探技术手段时,要结合实际的地域和自然环境选取恰当的方法,从而提高其工作的效率,提高勘探工作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的增长值与煤炭行业的需求量成正比。所以作为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煤矿地质勘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结合经济的发展走向,跟上时展的趋势,符合煤炭产业的开发需求,将煤矿地质勘察工作做到实处,采取精湛的技术手段,严格要求煤矿工作者,最终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远德.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09).

[2]李风华.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现状及新的勘探技术分析[J].煤炭技术,2015(02).

[3]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J].中国煤炭地质,2014(05).

煤矿行业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就是依靠一定的规则进行的,这也决定了标准化体系对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标准化的组织,技术规范也逐渐发展成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就是将最优化作为发展目标,并应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方式和生产工具实现生产的协调。但是在我国的煤炭生产行业,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薄弱,这就让我国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发展不够全面,并且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1]。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作为煤矿生产行业来说,零事故就是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建立以“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一个重要前提,这也是贯彻相关执行标准系统的重要依据。以安全生产为主要目标,根据群体动力学为依据,进而组建标准化的班组、标准化队、标准化煤矿三级安全生产制度。除此之外,在制度建立健全过程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这样才能将员工的内在潜力发挥出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高效化的生产。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煤炭生产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在我国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和实践经验,总体来看还比较完善,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和改革创新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就目前传统煤矿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处理好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对煤矿生产的各个层面进行全面的改革,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2]。

2.1缺乏较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

由于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很多煤矿行业在建立过程中并没有制定出生产标准化的相关工作准则。甚至还有部分管理人员认为这些标准值的管理体系建设只是一种形式,即使有建设标准的也是留存表面,并没有真正付诸于实践。其中,还有一些煤矿产业对国家积极提出的创新性思维进行了扭曲讲解,认为煤炭的开采工作需要灵活多变,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不同的采煤方式,而并不遵循正规的采煤方式,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的不足,如图1所示。

2.2技术人员缺乏较高的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但是煤炭生产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远远达不到生产需要的专业度,甚至还会阻碍煤矿企业发展的速度。除此之外,由于相关专业人才的匮乏,很多行业都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精尖人才。另外,很多煤炭企业由于考虑到生产成本,还是会选择农民工从事一线的生产工作,由于他们专业能力的缺乏,再加上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的知识,这就很容易导致职工素质的整体低下。

2.3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力度和政府的关注度是影响煤炭生产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对相关方面人才的教育资金投入还远远达不到煤矿生产发展的速度。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煤炭企业在进行转型升级,但是很多落后、陈旧的管理模式和生产程序还是会影响煤炭的生产效率。不仅如此,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专项基金,这就大大减缓了煤炭开采领域新技术的研究进度,阻碍了企业的升级和发展[3].

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健全的措施

3.1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完善管理体系

(1)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就需要建章立制,并结合企业和岗位特点来明确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人的责任,以此来确保煤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2)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煤矿企业要明确生产的安全目标,并将小目标划分至每一个主管部门,把责任精准落实到个人,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效率。

3.2强化安全监督,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体系

(1)构建群众性安全网。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监督的主体并非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普通群众也可以参与其中。实际上,建立群众性的安全网既能够通过群众性监管来真正做到对煤矿安全生产全方位监督,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效率。(2)安全检查经常化、制度化。在煤矿生产阶段,安全隐患时有发生,此时就需要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确保安全检查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这样既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煤矿生产效率。(3)完善安全举报投诉制度。现有的安全举报投诉制度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可以正确面对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摆正全体人员的心态,号召所有员工积极参与进来,以此来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强化基础建设,完善各类基础资料

煤矿行业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照一定的制度才能进行,这样才能对风险进行管控和跟踪,进而实现信息化管理。另外,技术设施的建设也是对煤矿生产情况的体现,相关部门要重视起来,并做好相关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活跃企业的生产氛围,营造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另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还能对员工以及管理者形成约束,将安全生产的理念充分体现在生产过程中,进而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经营思想。

参考文献:

[1]杨松.推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方式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6,35(06):103-105.

[2]李盼.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模式与应用分析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07):11-12.

煤矿行业研究范文篇8

关键词:煤矿安全;经济下行;监管

目前,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下行趋势,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进入转型发展新常态。受此影响,煤炭下游各行业,如火电、化工、冶金、建材等需求严重不足;社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压力逐步加大,煤炭用量受到严格控制;优质清洁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产能加大,造成全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煤价连续下跌,煤炭行业发展陷入困境,甚至一些煤矿因资金状况难以为继,主动停产、转产。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规律分析,当煤炭市场发生较大变化、煤炭经济处于大起大落的时期,往往也是煤矿事故的多发期。煤炭工业经济持续低位运行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煤矿安全生产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1]。

1.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煤炭行业进入“四期并存”的阶段,即需求增速放缓期、超前产能和库存消化期、环境约束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这是10多年来持续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作用的客观体现,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从有利的一面看,“四期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必将推动煤炭行业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从而促进安全生产。同时,由于一些小煤矿业主抗风险能力较差,为避免亏损被迫退出煤炭行业,整顿关闭阻力减轻、障碍减少,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依法治理良好环境的形成,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也有利于全国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有效落实[2]。一是为促进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条件。经济下行客观上迫使煤炭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整合重组,全面结束煤炭行业依赖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进程,转向依靠理念创新、科技创新,走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促进提高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绿色和智能化生产水平,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煤炭产量受控促进安全生产风险整体下降。控制国内煤炭生产总量是帮助行业脱困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安全监管监察,依法调控、依法治理,促进企业减少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了安全生产风险。[3]从不利的一面看,为防止陷入亏损,各煤炭企业均采取措施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部分企业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摊薄成本,甚至以量保价,低价促销,降低安全标准,违规超能力生产,造成安全生产风险加大,为企业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一是安全投入减少。当前,煤炭企业各种税费较重,融资十分困难,融资成本较高,加之下游企业的拖累,加重了煤炭企业财务费用负担,致使企业安全投入必然会减少,各种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改造、设备设施更新升级等难以落实到位。二是人员情绪波动。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分散了企业负责人抓安全工作的精力,造成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矿工的情绪波动,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加。一些企业甚至出现生产、技术、管理骨干大量流失,动摇了安全生产基础。三是管理水平下降。部分煤矿为防止巨额亏损而采取降薪措施,客观上造成企业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热情下降,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得不到有效激励,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大打折扣,企业安全生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4]。

2.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1)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为煤炭企业清费利税,严格落实煤炭资源税改革措施和煤炭企业收费清单制度,调低煤炭增值税税率,合理减免有关涉煤费用。进一步改善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的信贷状况,尝试建立政府以奖代补等激励机制,引导、支持、帮扶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改造等投入,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完善煤炭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组政策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不安全的产能,优化煤炭开局,提高生产集中度[5]。

(2)寓监管于服务之中。继续通过开展“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等活动,了解煤矿真实情况,掌握煤矿安全生产普遍性问题,探讨解决办法。把执法监管过程当作为企业服务的过程,在不降低安全监管标准的前提下更好地提供各类服务;组织专家帮助企业排查隐患,支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为企业安全技改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提高各类涉煤行政审批办事效率,帮助企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矿井)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标准体系,实现“四减”(减矿、减面、减产、减人)要求。

(3)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全生产整治。整顿关闭小煤矿和“打非治违”是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全整治,把小煤矿数量降到一定程度,从整体上提升煤炭工业的素质和安全保障能力。对违法违规建设的项目一律责令停工停产;对超能力生产、越层越界开采等非法违法行为一律严厉处罚,直至关闭;对非法违法开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对安全基础条件差且难以改造,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的小煤矿,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一方面要加快引导其退出煤炭生产领域。

作者:穆壹 单位:六盘水市钟山区安监局

参考文献:

[1]汤道路.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2]王沛莹.论我国煤矿安全法律制度构建[J].煤炭技术.2013(08).

[3]姚有利,秦跃平,于海春.煤矿安全状况随社会经济发展演化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7).

煤矿行业研究范文篇9

重点是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即十个"落实"):

(一)落实执法职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完善监察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工协作,全面认真履行监管监察职责。

1.各省级煤矿安监机构、区域监察分局要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职责要求,结合辖区煤矿安全的具体情况,制订年度、季度等监察执法计划并按规定报批和备案,监察计划执行率达到100%。

2.继续组织研究重点联系的河北、黑龙江、湖南、四川、重庆、贵州等6省(市)及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的山西省的煤矿安全工作,加强对各省市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联系与指导,争取取得新的突破。

3.把45户重点监控煤矿企业和其它灾害突出、隐患严重的企业以及事故多发地区继续列为各省级煤矿安监机构、监管部门监控的重点,并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各区域监察分局也要确定监控重点,组织开展重点监察。

4.驻各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各级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结合辖区内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和阶段安全工作重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督检查活动。

5.驻各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与配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促进煤炭工业安全发展。

(二)落实"十二字"方针,继续深化瓦斯治理。

不断深化瓦斯治理,继续强化监测监控,加大抽采力度,以利用促抽采,进一步遏制瓦斯事故。

6.组织辖区内煤矿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以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和"先抽后采"的要求,完善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提高抽采利用率。

7.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规定,督促辖区内未装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在20*年底前装备到位;继续推进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监控系统的联网,建立区域技术服务机构,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

8.把煤矿机电管理尤其是供用电安全管理纳入瓦斯治理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煤矿与供电企业的供用电协议,限期淘汰落后的、危及安全生产的供用电设备,并加强供用电安全管理。

9.会同发展改革等部门,积极组织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监督落实30亿元国债补助资金及地方、企业配套资金的到位,发挥好国补资金的导向作用。

(三)落实"三年规划",深入推进整顿关闭。

进一步落实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强力推进整顿关闭、资源整合和管理强矿。

10.督促各地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12部委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认真清理属于关闭范围的16种煤矿,限期淘汰不符合煤炭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煤矿;清理纠正违规越权核准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新建、改扩建煤矿。

11.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制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指导意见》要求和20*年关闭矿井数量目标计划,进一步落实关闭矿井名单,对已确定关闭的矿井,春节前后要再组织关闭一批。

12.继续推进落实11部委局《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和即将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假整合",打好整顿关闭第二战役,促进煤矿企业的实质性整合与重组。

13.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联合执法活动,继续依法取缔无证开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超层越界开采的煤矿,并及时了解掌握整顿关闭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推进整顿关闭工作有序开展。

(四)落实"指导意见",努力夯实管理基础。

深入贯彻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14.继续推进7部委局《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会同省(区、市)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细化相关配套措施,指导煤矿企业完善制度、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15.在继续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指导煤矿企业积极创建安全高效型矿井,并选择基础较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的煤矿开展安全高效型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试点,力争20*年在全国建成220个安全高效型矿井、10个本质安全型矿井。

16.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要下发的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小煤矿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逐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7.大力推广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闭环管理"、鸡西矿业集团全员安全培训以及神华集团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等先进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和引路作用。

(五)落实准入制度,继续强化源头管理。

不断修订完善标准,严格行政许可,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动态监管,淘汰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煤矿。

18.组织制订、修订煤矿通风、瓦斯治理及建设施工等方面的安全标准、煤炭行业标准,健全完善煤矿安全标准体系。各单位要结合辖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积极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制修订的建议。

19.严格执行煤炭重大建设项目安全核准标准,认真做好安全核准工作,把好安全准入关;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落实在建新建矿井和改扩建矿井的"三同时"工作。

20.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管,加强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矿的监督检查,对安全生产条件滑坡、不再具备规定颁证条件的,要依法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21.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提高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准入标准的通知》要求,严格相关人员安全资格申报的门槛,并认真做好衔接和过渡工作。

22.督促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特别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教育部等7部门《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切实搞好全员培训、严格农民工的培训,严格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同时,指导有关煤矿企业建设好全国煤矿安全警示教育基地。

(六)落实"科技兴安",逐步提高保障能力。

加大科研力度,采取多种手段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增强矿井抗灾能力。

23.配合科技等部门抓紧启动"**五"煤矿安全科研开发、示范项目和重点工程。抓好"十五"期间优秀科技成果和先进安全科技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搭建科研项目推广平台。

24.指导相关煤矿企业和科研机构,抓好煤矿瓦斯、水害、火灾与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等4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实施;并完成"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煤矿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攻关工作。

25.指导有关单位积极推广应用煤矿瓦斯等灾害防治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动煤矿灾害治理工作;继续做好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产量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七)落实"两个指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煤矿安全工作的合力。

26.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炭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6〕49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对地方相关煤炭行业管理工作的指导。

27.积极配合做好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和8省区煤炭资源有偿使用试点政策的总结推广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炭完全成本、严格小煤矿税收制度、建立合理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等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推进煤矿安全源头治本、政策治本。

28.督促各地、各煤矿企业按照国家要求制定完善煤矿安全生产"**五"规划、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并按照规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29.健全完善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分级指导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地方煤矿安全工作情况,定期分析辖区内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有针对性地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加强与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意见,指导地方抓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

30.不断健全完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通报、信息交流、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执法权威和执法效力。

(八)落实治理责任,努力消除事故隐患。

严格隐患排查治理,规范生产管理,坚决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31.指导督促有关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按照国务院《特别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对各级安全大检查、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建档登记,做到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措施、时间进度和责任人"五落实",并加强跟踪监督。

32.按照4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监管、监察,督促企业严格矿井劳动定员,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科学组织生产。

33.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严格生产能力复核结果的审查,指导各级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监机构对生产能力的动态管理。要切实做好矿井生产能力复核,严格煤矿井下生产定员的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

(九)落实"四不放过",严肃追究事故责任。

依靠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以严格的事故查处和严厉的责任追究树立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的权威,震慑违法行为。

34.按照国务院即将颁布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时组织制定相关配套实施办法,以指导煤矿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继续完善特大事故专题汇报和批复制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5.协同相关部门开展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督促各地切实采取措施,将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严格按规定要求落实到位;健全完善事故公告制度,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的监督。

36.进一步搞好事故分析,并继续及时做好重、特大事故的通报,督促各地吸取教训,认真研究并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和对策。加强事故抢险的现场督导,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努力降低事故伤亡损失。

(十)落实作风建设,着力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执法监督。

3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提倡和培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廉洁奉献"作风,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38.认真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指导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加强业务建设、健全完善监管执法工作机制,着力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煤矿行业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智慧煤矿;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技术

由于在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当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消除煤炭这一危害,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是煤炭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一发展目标也要求了传统的煤炭发展方式和传统的生产模式需要进行生产的变革,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的煤炭开采。因此本篇文章通过对煤矿与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进行煤矿的智能化开采的重要性

(1)在世界上煤炭资源仍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世界能源结构正在朝着新能源的方向发展,但是化石能源在整体能源结构当中还站着非常大的比重,仍在能源框架当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比如说在16年的全国能源使用情况的调查中,能够明显的发现传统的化石能源仍旧占据能源结构的85.5%。另外对我国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显示也能够发现,从12年到16年,我国化石能源一直保持在能源结构的60%以上。有关专家也对我国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了预测,明确了在未来20年左右化石能源的消耗地位是无法进行改变的。(2)在化石能源开采过程当中面临着非常多的难题,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在我国化石能源开采过程当中,大多煤矿还是按照矿井开采为主要的开采方式来进行煤矿的开采工作,但是许多煤矿内部的构造十分复杂,不仅包括煤矿,还存在着许多地下水,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能源的开采工作,而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人员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来说也产生了巨大的安全威胁。就在2019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企业共发生事故67起,死亡108人。其中:安全生产事故66起,死亡103人;意外事件1起,死亡5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矿安全问题以及煤矿事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心和重视,这也对煤矿开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煤矿也因此对生产技术和开采方式进行了提升和变革,以此来减少煤矿开采过程当中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2智慧煤矿和智能化开采的关键核心技术

2.1地下开采装备需要具备精确的定位和导航功能。在智能煤矿和智能化开采的过程当中,精确地定位和导航,是保证煤矿顺利开采正常掘进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地下开采定位导航模型才能够保障在实际的煤矿开采过程当中相关设备能够对开采路线进行明确的定位和测量,设备也能够严格按照路线机型煤矿的开采。但是在实际的地下煤矿开采过程当中,由于地下环境较为复杂,而且封闭的地下环境也阻挡了信号的传递,因此实现准确的定位和精确的导航难度较大。在目前的地下煤矿开采过程当中,一般是通过GIS地理信息的系统导航等方式来实现的定位和导航,但是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该技术的成本投入较高,而且精度不够高,对于一些复杂磁场环境下的煤矿无法进行精确的导航。核心芯片的技术不够高,对于局部的定位不够准确。在井下还只能使用4G的无线通信技术,5G的高速无线通信技术还未被突破。目前在矿井下的定位系统还不够精准。并且在井下的导航还无法对障碍进行躲避。在进行煤矿挖掘过程当中,掘进机还无法进行精确的制导。在该技术当中辅助无人驾驶系统还未进行开发。这也需要研究人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早日找到技术突破点,促进该技术的发展。2.2在开采的过程当中应用智能探测技术。在煤矿开采过程当中的智能探测技术主要分为3种。(1)煤岩分界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单天线和多普勒雷达的脉冲来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工作信号在接触到煤岩层的过程当中信号会减弱,而且会反射回发射区域。通过这一方式就能够将煤层和岩层进行区分。在判断的过程当中,通过反射波的波长和频率来判断煤层和岩层的分界面,但是反射波的波长和频率会受到发射波的影响,也会受到煤层厚度的影响。(2)煤矸放落自动识别技术。煤矸放落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对煤层矿物质的成分进行分析,但是该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一直存在着技术方面的难题。该技术实际上是利用飞秒脉冲产生的电场来对矿层的物质结构进行分析和鉴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由于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很难进行操作。(3)超前探测技术。该技术在使用过程当中的精确度较高,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也不用事先对物质的成分进行分析,使用范围也较广,在多种条件下都能够进行使用。2.3在进行开采工作时,设备故障自动化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煤炭进行自动化智能开采的过程当中,保障设备能够连续自动的进行开采,设备能够可靠的进行运转是自动化智能开采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实际的开采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设备的故障,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发现设备故障的原因,及时的进行自动化处理,保持设备正常稳定运行是自动化开采过程当中技术上的难题。在以往的自动化智能开采过程当中,一般是针对某一设备的某一故障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然后设计相关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对工作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动化处理没有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种情况也严重影响了设备故障自动化处理的发展,也限制了智能化煤矿开采的进步。2.4张家峁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实践。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是陕煤集团陕北矿区规划的一个智慧矿井示范点,14210综采工作面是该矿的第一个智能化工作面。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就遇到了上述所遇到的导航定位的准确性、煤岩探测局限性、智能化设备的故障处理的及时性以及智能设备对工作面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导航准确性:14210工作面巷道的规划和掘进方向时通过通过GIS地理信息的系统导航来实现的定位和导航,由于受精度不够高和井下磁场的影响未能准确定位,使得工作面巷道有部分地段巷道不直、高低落差较大,为工作面的推采造成一定影响。煤岩探测的局限性:14210工作面煤机上采用了煤岩分离技术来保证煤机不割顶割底,从而保证煤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煤层中有3层夹矸和煤层的赋存有小幅起伏导致信号传递的缺失和减弱,以至于在推采过程中不能够有效的对煤岩探测。智能化设备故障处理及时性:由于14210综采工作面智能化设备在出现故障时未能够准确及时的反映出问题的原因和故障点位置,在推采60m时由于智能设备故障未能及时排查和处理,影响48小时。因此智能化设备故障排除的及时性是制约工作面的高效生产的一个因素。智能设备对采场环境的适应性:14210工作面在初采期间,80~174架底板较软,液压支架的智能系统未能很好适应环境,导致连续5天左右支架下扎,造成工作面大脚前煤泥多,自动拉架控制实现效果较差,整个智能化运转受影响。因此,智慧煤矿和智能化开采的关键核心技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

3在智慧煤矿和智能化开采过程中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为了促进智慧煤矿和智能化煤矿的开采,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1)提高数据的获取和利用率,在煤矿开采的工作面,利用精度较高的仪器和设备,构造更加完善的数字化模型来获取相关的数据。充分利用所获取的数据在井下对设备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航。(2)使设备拥有智能决策的能力。提高设备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的智能化开采水平和效率。(3)对技术设备进行研发。对于一些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克,对于不适合进行煤矿开采的设备,或者是已经落后的设备进行淘汰,选用更加先进的设备进行煤矿的开采工作。对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和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应用智能化一体化的开采方案来进行煤矿的开采,这样也能够解决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来说,智慧煤矿的发展和建立是该行业发展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也是该行业进行转型的战略目标。在进行智慧煤矿的建立过程当中,智能化开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因此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应当总结过往发展的经验,利用目前的新技术新科技不断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并且建立数字化的矿山,在开采的过程当中,将高效开发的技术和清洁技术进行结合和创新对管理部门进行改革,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传统的煤炭行业进行改造和创新。这样才能够实现智慧煤矿的高效绿色发展,促进煤炭行业的进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国法,王虹,任怀伟,赵国瑞,庞义辉,杜毅博,张金虎,侯刚.智慧煤矿2025情景目标和发展路径[J].煤炭学报,2018,4302:29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