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

时间:2022-11-01 09:32:21

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

为了满足财政预算以及高校发展的需求,我国财政部于2013年颁布了新会计制度,以提高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质量,但也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要求各高校的财务人员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从而实现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新会计制度对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对其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财政部先后对会计制度进行了几次大的变动,最终形成了新会计制度。不但能将高校的预算情况、执行情况反映出来,还能对高校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高校管理层制定正确的发展决策,推动其快速发展。

二、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

高校预算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高校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而制定财务收支计划,要求各部门人员严格按照预算标准进行工作。主要包括财务收入的总量、财务支出的数额、用途等,。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适当的改变,可有效控制高校的资金流动量,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同时,高校预算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依据。会计核算工作是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所花费的资金量进行核算,并对其进行连续性的记录,最终获得完整的数据信息。在进行高校预算工作时,需要收集一系列的数据信息,从而进行管理和执行,同时,也为核算工作提供保障。而会计核算则可以证实预算工作的真实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有利于提高预算水平[1]。

三、新会计制度下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性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从面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使其工作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高校预算的质量和效率。另外,高校的管理制度过于注重教学管理,导致预算管理出现缺失的问题,使其缺少相应的预算标准。(二)预算与会计核算缺乏关联性。一些高校在进行预算工作时,预算支持项目的划分比较模糊,无法精确至各项目的要求上。当进行预算项目设置时往往会缺乏标准,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很难开展,部分支出项目无法统计,使二者之间存在相互脱离的情况。(三)缺乏正确的管理理念。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都存在重核算轻预算的问题,使其管理方向、管理决策等发生了很大的偏差,容易引发财务危机等问题。另外,我国高校并未设置专门的预算机构和会计核算机构,而是将二者进行了融合,甚至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给高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四、实现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创新管理理念。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发,给高校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使其管理质量和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此,部分高校采用重预算或重核算的管理理念,以期控制某一层面,从而达到管理效果。但这种理念存在较强的局限性,过于侧重某一点,会对另一方面的内容造成影响,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无法满足协调性的需要。因此,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变。第一,我国高校普遍采用传统核算型管理理念,忽略了高校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常常会出现资金量不足的问题,增加了财务危机的发生几率。对此,要求高校从核算型管理理念向预算管理的方向转变,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需要来对各个支出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可有效控制资金量,保证高校安全、稳定的发展[2]。第二,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高校将预算工作、核算工作全都交给财务部门进行管理,使其工作量大大增加,给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因此,需要高校建立预算机构和会计核算机构,使其负责各自的内容,可使工作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第三,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的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增设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使高校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高校的预算管理项目并没有进行改变,但支出项目却越来越多,常常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对此,要求预算管理人员及时调整预算管理项目的内容,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而进行增加或减少,为后续的核算工作打下基础。(二)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我国很多高校将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教学管理上,忽略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使其工作质量、效率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另外,许多高校都缺少完善的监管制度,不能对预算人员起到约束作用,对高校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此,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保障预算质量。首先,高校应不断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地位,将其划分到年度重点发展计划当中,促使各部门人员提高重视程度,从而保障预算质量。对此,高校领导应成立预算督查小组,由董事会成员担任小组组长,而行政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为副组长,共同对预算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促使预算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其次,我国高校的管理制度比较多,但都与教学方面有关,对预算管理方面的制度比较少。导致工作人员缺少约束力,工作比较随意,无法保证预算质量,给后续的核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不利于高校的发展。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预算工作顺利进行。例如,单一制定管理制度会存在明显的框架限制,会限制预算人员的思维,因此,应将法律制度融于预算管理工作中。实现制度、人治、法治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使员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工作,从而保证预算质量和效率[3]。最后,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需要支出的项目越来越多,给后续的核算工作增添了难度,同时,也加剧了财务负担。因此,需要高校制定严格的预算标准,合理规划预算内容,从而降低工作难度。例如,高校的发展应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超额指出会增强财务负担,对高校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严格控制预算指标。一是,预算人员要针对支出项目的性质、需求等来划分标准,只对符合要求的项目予以预算,可有效降低资金投入;二是,当预算项目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避免影响资金配置而引发财务危机;三是,对资金性质进行区分,合理规划预算来源,即财政类支出和非财政类支出。可有效控制预算项目的数量,满足会计核算方面的需求,有利于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三)加强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关联性。第一,预算工作为会计核算提供依据,因此,要求预算项目要与核算项目保持一致,使其形成关联性。但我国很多高校忽略了这种关联性作用,导致预算金额与实际核算金额存在较大误差,不利于高校的发展。对此,要加强预算部门的内部控制,对预算项目进行细分,尽可能精确至每一个关联点,防止笼统预算形式的出现。同时,可避免违法乱纪等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预算与核算的质量。第二,随着高校的发展,其预算项目越来越多,包括经济类、事业类、教育类等各个方面。导致预算额度比较大,经常出现收支失衡等问题,加剧了财务风险。对此,要求高校领导制定严格的预算额度制度,根据项目类别规定预算比例。例如,在进行经济类项目预算时,应按照总预算额度的70%至80%予以支出,而对于事业类、教育类的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可有效起到综合效应,从而控制收支平衡。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市场的风险性比较强,存在不稳定因素,高校在制定预算支出时,应适当预留一部分的风险保障金,防止超额支出而带来的风险隐患,实现其应用的效益。

五、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使我国的会计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给高校预算和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要求各高校贯彻落实新会计制度,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实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促使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工作协调发展,推动我国高校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张红 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玲.新高校会计制度下探析会计核算和财务预算协调性[J].财会学习,2017,(09):76-77.

[2]刘珍芳.浅议新会计制度下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当代会计,2016,(0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