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

时间:2022-08-15 08:27:56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

一、战略管理会计内涵

战略管理会计重视战略层面,通过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整合相关信息,选取合理战略,获得竞争优势。随着近年来战略管理会计在不同行业内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战略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将企业财务信息与企业的战略相联系,在战略的高度制定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

二、河南省商业银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现状

内外部环境客观上要求河南省商业银行要不断增强管理能力、节约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省内许多商业银行也已经摸索着尝试应用战略管理会计。但截至目前,尚未有一家省内商业银行全面系统地推行战略管理会计,河南省内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

(一)战略管理会计相关文件和运作模式有待补充和论证

战略管理会计从国外引入至今也就20年时间,由于实际工作中运用并不普及,大部分学者更多还是致力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研究战略管理会计的学者较少,以上种种原因致使我们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还不深入,认识水平不高。战略管理会计缺少理论指导和材料支撑,再加上河南省商业银行没有统一、规范的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总则和运作模式,没有对具体操作的会计一线人员进行专业集中培训,这些都制约了河南省商业银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

(二)传统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存在漏洞

商业银行管理层进行战略决策和战略管理时仅凭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仅对内部信息进行加工得来的素材远远不够,因为商业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动态的、复杂的。特别当商业银行应用价值链分析银行业务流程,确定银行竞争优势及处理银行战略定位问题时,需要对同业竞争者进行动态跟踪,收集同业竞争者有关数据材料。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学习对方优势,改善自身劣势。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之初还没有提高到战略高度,所有科目设定还是自身内部的一系列指标,重视对自身内部数据的加工整理,而对于同业竞争者的重要数据,例如:各类财务指标、产品定价、销售渠道等信息都没有显示,这些信息相比以往信息,不管是获取、加工都完全不同。另外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各类数据非常分散,例如:产品销售额在营销部门、人力成本在人力资源部门等,没有整合在一起供高层宏观把握,甚至还存在统计口径不一的问题。

(三)作业成本法应用存在障碍

商业银行提供金融产品、办理金融业务,一般企业比较容易就完成的工作程序:识别资源、分析资源动因、划分作业成本库、确定作业动因,在商业银行却完成困难,此外商业银行在某些时候还只能主观对信息进行判断,准确性存在质疑。就以确定作业动因作为例子,导致银行间接成本发生变动的因素非常多,但确定为作业动因的因素数量却要恰到好处,选取过多,会增大会计人员工作量和难度,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损耗;选取过少,就无法准确反映产品成本,不便于控制成本。选取比较合理数量的成本动因作为间接费用的分界点显得极为重要。

(四)内部绩效考核存在缺陷

商业银行各部门之间单独实行绩效考核,员工待遇存在差别,主要依据本部门效益状况,行业中惯用的平衡计分卡也只能考核单个员工的业绩,很难衡量银行整体的业绩,平衡计分卡中没有设置有关组织目标和组织战略考核项目。除此之外,计分卡中已有的评价指标中,大多以岗定数,稍显简单和随意,存在考核项目过多、标准过高、关键项目缺失等不足,评价体系只强调眼前效益、忽视客户关系、公司成长等潜在长远收益,没能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一些员工对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不理解,感觉损害了既得利益,情绪抵触,采取不合作态度,也对应用该工具产生阻碍。

三、更好更快在河南省商业银行中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建议

基于上述对河南省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现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下文探索着对河南省商业银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提出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商业银行实践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补充制订各种规范性文件,指导战略管理会计实践

由银监会、财政部门、会计师协会等单位负责成立商业银行中战略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的研究机构,对商业银行中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难点加以调研并提出解决方案,补充和制订涉及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规范性文件和法规,使得商业银行在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时“有法可依”。战略管理会计90年代由国外引入中国,从引入到“落地生根”需要很多年的摸索,不能急于求成,生搬硬套,应采取从简单到复杂、由点及面、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根据每个商业银行的特点,选取试点推广银行,待条件成熟再在全省商业银行中推广。作为首批试点银行应挑选内部管理严格、员工素质过硬、软硬件齐全的商业银行。

(二)加强人员培训,加速发展商业银行信息化

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第一步是搜集和利用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施展战略管理会计的优势,高效的服务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提升财务信息的质量,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充足性是关键。上文提到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只“诊断”商业银行内部问题,商业银行未来肯定要构建同业竞争者数据信息系统,凭借该系统搜集、整理和分析同业竞争者的数据资料,为商业银行扬长避短,制订战略目标提供依据。商业银行内部可根据银行现有部门设置,抽调专人组成战略信息处置部门,将全行各部门支离破碎的、具有各部门特色的数据进行整合,为管理层提供信息咨询和数据统计服务,解决数据在统计和使用上的各自为政问题。因为战略管理会计应用于商业银行还处在初始阶段,还应定期对一线从事战略管理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的认知。商业银行应加大资金投入,购入最新财务管理软件,改革创新现有的营销模式、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构造出集合全行数据资源、集合全行客户信息资源、集合全行管理信息资源、集合全行业务办理程序、集合全行授权管理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平台,用“同一软件系统、同一运作模式、同一信息、业务代码”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为全局目标,实现财务系统与非财务系统(营销系统、信贷系统等)数据共享,利用因特网或局域网实现总行与分支行及网点的财务信息传递,促进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发展。

(三)使用作业成本法注意弹性

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在核算成本过程中,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然后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上。商业银行应用作业成本法首先应确认一点,那就是采用作业成本法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但绝不是完全精准的成本信息,因此为了降低应用难度我们可以稍作弹性处理。首先,合理界定成本对象。为了迎合成本管理的需要,根据各行行情,在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后,对金融产品进行合理分类,特别注意不要将成本对象划分的过细,不然的话,成本信息必然增多,搜集和加工难度增加,违背成本效益原则。其次,恰当挑选成本动因。应用作业成本法的重点和难点是选取和确认资源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在选取时,强调成本动因与间接成本的相关性,间接成本与成本动因的相关性愈高,所计算出的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愈高。另外,还要依据重要性原则分析成本动因,减少或舍弃对成本变动影响不大的成本动因。最后,弹性处理成本分配。全部资源耗费未必都参与作业成本的分配。某些资源成本,例如直接对应成本对象的,免于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配;某些资源成本,例如与成本动因相关性不高的,可选择另外标准分配到产品中,以免使成本信息出现扭曲。

(四)借助工具,增强平衡计分卡效用

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考核时使用可视化工具——战略地图对战略进行清晰、完整、系统的描述,可使抽象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变得更为直观,战略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更为明确、直接。商业银行凭借战略地图这一工具对商业银行的战略目的、执行方案、目标数额及用于考核绩效的各种考核指标进行阐述,更容易让员工理解和接受,不仅列明单个银行部门在银行战略发展中的任务,而且细化到单个员工。这样更容易全行上下统一目标,形成合力。建议在人力资源部门构建数据库,存储过往绩效考核相关数据、反馈信息和同业竞争者的绩效考核数据,将这些数据作为选择指标、权重及目标基础值的依据。构建考核指标数值时,一定要保证部门目标服务于战略目标,不能抵触,另外指标数值必须是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但要具备一定难度,指标数额过低,员工潜能没有激发,衡量不出员工工作成绩多少,指标数值过高,员工就会对完成指标不抱希望,表现消极。最后非财务指标对公司今后长期发展十分重要,也应纳入考核系统并给予足够权重,如产品创新、客户满意度等等,这些指标短期作用不明显,但长期发展中,可以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改善财务指标。

(五)企业文化与战略目标一致

企业文化有时是一把“双刃剑”,当战略目标与企业文化一致时,便能极大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执行银行战略的主动性,反之、如果企业文化与公司战略目标不一致,企业文化会起到巨大的反作用,阻挠战略的执行。战略目标具有长期性、整体性、连续性等特点,银行全局战略、阶段策略需要得到全员的认同,才能准确严格实施战略管理会计设定的战略目标。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时一定要兼顾企业独特文化,协调两者关系,使两者相互融通,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会计实施的正能量。

(六)传统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两者相辅相成

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结果。通过运用传统管理会计为内部规划、决策、控制提供财务信息,主要作用于企业内部。关注外部环境,研究竞争对手,最终从战略的高度找出自身比较竞争优势和竞争优势则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职能。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都是管理层进行战略决策重要的辅助工具,实际应用中各有特点,两者相辅相成,不能顾此失彼,尽管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缺陷,但也不能舍弃不用,因为管理层对企业的战略管理离不开传统管理会计对内部财务信息的处理。

作者:崔嵩 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