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竞赛自主学习及信念调查研究

时间:2022-07-17 10:47:29

高校学科竞赛自主学习及信念调查研究

摘要:专业竞赛已经是现代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几乎所有高校都在积极推进,但是作为参与主体的学生多数比较被动,通过一定的问卷分析学生对于专业竞赛的态度,以及专业竞赛的主要目的分析,促进专业竞赛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追求,养成学生的良好品格,需要在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学习信念;自主学习;学科竞赛;第二课堂

目前以高校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种类繁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项竞赛最早由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最初的300多人的小竞赛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这些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目的的竞赛参赛学生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这样的竞赛看似热闹,但是具有较高的难度,参与面虽广,但不够专一,让参与的学生和指导的老师无所适从。高校专业竞赛如同体育竞技,应该追求专业,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同一或者相近专业之间比较才会具有可比性,不同专业之间的比赛,如同把体育比赛中的100米和10000米来比较,没有可比性。

1专业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

专业的竞赛形式不同于奥林匹克的体育竞技,但信念却是相同的,都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目标,那就是突破自我,取得更高的成就,专业竞赛更多的是依托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和体育竞技没有本质的区别。专业竞赛追求创新的同时更应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竞赛精神。1895年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好友是亨利•马丁•迪东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作为自己创办的体育学校的校训。在1913年,顾拜旦提议并经过国际奥委会批准将这一格言纳入到《奥林匹克宪章》,1920年,国际奥委会又把这一格言作为会徽的组成部分,也使得这一格言成为奥林匹克的标志性遗产而得到广泛的认可,奥林匹克是全人类的财富,他有着明确的信念和内涵,这些对现代高校教育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信念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名言,是奥林匹克的重要精神财富,在学科竞赛中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竞赛,而不是纯粹为了竞赛获奖,如果参与并顺利完成相关竞赛,突破自我,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更快、更高、更强”是竞技的终极追求。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在比赛场上,面对强手,发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对自己则是永不满足,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实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对自然要敢于征服,克服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限制,挣脱自然对我们的束缚而取得更大的自由。

2学生参加专业竞赛的调查分析

2.1参与竞赛的调查。学生参加竞赛的动因较多,能够顺利完成竞赛主要是教师的压力,就像大家常说的那句话“压力就是动力”,随着竞赛活动的开展,也有许多学生积极主动寻找合适的竞赛主动参与其中。我们通过一次问卷对学生的学习和竞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参与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的学习计划和规划(图1),可以看到61.14%的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计划,38.86%的学生没有最细计划;对于本科学习阶段的主要目标则比较明确,79.07%的调查者认为参与学科竞赛、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考取研究生,另外11.63%的学生是为了创业就业而锻炼自己,只有6.98%的学生是为了获取课外学分或创新学分,2.33%的学生则没有具体的目的性。2.2参与竞赛目的的调查。参加各种竞赛的主要方向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图2),问卷调查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参加和自己学习专业密切相关的竞赛,这一比例占到58%,也有18.8%的学生参加竞赛是为了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并不在乎竞赛和专业的关系,还有18.24%的学生参加竞赛是为了打发时间,娱乐自己,参加的内容没有要求,另外也有4.93%的学生明确表态不愿意参加竞赛。高校的教学培养模式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除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实践教学形式也是不断改革,第二课堂的形式也是有许多的形式,其中学科竞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是否愿意参加竞赛,参加何种竞赛,需要不断的探索,不能一概而论。2.3竞赛与课程教学关系的调查专业课程更多的是专业知识的教学、实践,教师在教授完课程之后,多数不再和学生有太多的交流,课堂的教学基本是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且课程考核基本是书本、基本理论知识的的考核,对专业知识的消化和应用没有太多的帮助。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满意度不是很高(图3),觉得效果一般的占比较高,达到了61.58%,满意占比30.79%,不满意占7.62%。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也是很重要的(图4),现代高校教育对学生的课余时间没有太多的限制,除了一些学校的集体活动,学生大多自主安排课余时间,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多数学生课余时间会看书学习,比例在39.76%,19.88%的学生参与运动锻炼,上网、玩手机的同学达到20.92%,这也是大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构成,说明他们的课余时间比较单调。调研对专业课程设置的问卷显示,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也不是很乐观(图5),从学生角度看专业课程的设置有一些问题。至于哪些课程学生没有兴趣,哪些课程学生比较满意,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和学生积极沟通,和相关职能部门建议调整,或者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中进行调整。所有这些改革和调整都要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都要满足科学的教学,不能随便进行调整,也不能片面的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全面调整,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不能全面了解学科的发展,也不能全面理解课程的重要性。

3专业竞赛的培养目标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着自己的目的(图6),学校开展相关竞赛也是有着明确目标的。抛开这些目的,专业竞赛是获得技能的重要途径和学习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获取课外创新学分的途径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精神。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WilliamG.Thompson在2002年的一研究显示品格教育可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分校WilliamJeynes教授研究表明,学生的品格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品格要求方面,主要对学生的正直、诚恳、责任、爱心和尊重等的价值观方面,高校的品格教育多数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会有专门的课程和教师(辅导员)教育,但是仅仅靠占比在1/4的课程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及品格教育是不够的,大学的课程中专业课程占比在3/4左右,课时多、周期长,所以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是最好的。专业课程老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专业追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指导学科竞赛不同于课程课堂讲解,现在高校的各种专业竞赛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共同努力取得研究成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会更加了解教师的品格,影响远超过一门课程的讲解。

4结语

专业竞赛是当前高校的重要考核指标,是考核学校教学成果的指标之一,也是考察学院工作指标之一,同样也是考核高校教师个人的工作绩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考核其实是结果考核的产物。专业竞赛最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专业学习中追求卓越,以促进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永攀高峰的竞争精神。

参考文献

[1]黄玉妹,李敏.“以赛代训”模式推进应用型会展人才培养的途径探析[J].学术评论,2018(06):91-98.

[2]张显,印东,屈太国,刘佳,陈雷平.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35):115-117,127.

[3]李琨.依托专业竞赛构建高校土木工程教学实践平台———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学改革为例[J].福建建筑,2018(12):109-112.

[4]史伊凌,段立,陈峰,张泽彬,陈依琪,刘昱,沈耀华.基于专业的第二课堂平台体系构建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7(23):205-206.

[5]田海宁,李根,黄研,闫杰,黄文华.结合专业竞赛推动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改革[J].亚太教育,2016(14):285.

[6]莫妮娜,许晋,焦颖慧.结合专业竞赛推动建筑教育模式革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5):338-341.

作者:康锦润 陈萍 蒋洋 单位: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