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2-08-14 09:02:26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

公共艺术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如若过于强调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德育美育,则将导致学生无法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仅仅是一群技术劳动者,将来很容易被机器替代。智能时代下,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高职院校应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路径,探索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给予公共艺术教育以足够的重视。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具有以下一些价值:1.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校期间不仅应当系统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更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通过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将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亦能够通过对艺术类课程的接触和学习,使其获得美的熏陶,进而内化人文精神、健全人格、提高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在更好的成长和成才。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公共艺术类课程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等相关课程,从这些课程所具备的效用来看,其对于高职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和价值。如,音乐类课程能够使学生在舒缓的音乐的浸染之下,缓解紧张情绪,并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美术类课程将帮助学生获得敏锐的艺术鉴赏力和赏析力,并且使学生的审美格调得到提高;舞蹈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肢体,使形体变得优美、健硕。此外,通过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将会使学生的艺术思维得到激发,让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3.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健全学生完善人格。高职院校通过对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将使学生在接触和学习公共艺术类课程的过程中,锻炼表达沟通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心理素质,在高雅的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浸染下,情操得到有效的陶冶,进而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忽视德育内容、课程内容单一、师资力量有限等问题。1.重视程度不足。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地提高着他们的审美情趣。然而现如今,高职院校非常关注专业教学,重视专业课的教学、实践、考核,而对于人文基础课程包括艺术类课程则并没有予以重视,艺术课课程甚至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纳入必修或限选课程,导致艺术教育可有可无。2.忽视德育内容。目前,部分已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大部分都是只注重对学生艺术知识的传授,很少会关注德育的渗透。事实上,艺术教育是实施德育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而德育对于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来说是一个盲区。3.课程内容单一。当前,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非常单一,比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主要局限于艺术作品的赏析,教学方式也比较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先讲艺术理论,再给学生看一些经典范例,课后让学生去搜集一些资料,布置一些如观后感等作业。这样的上课过程没有充分挖掘公共艺术课程的丰富内涵,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4.师资力量有限。从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类课程的阻碍来看,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欠缺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师资,这样一来,高职院校往往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或者采取安排近似专业授课教师兼任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师的方法,作为解决专业教师人手不足问题的对策。而这些兼任教师往往存在对于自身所担任课程的不重视,主要的授课手段就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音乐视频资料。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公共艺术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下降,最终影响到了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授课效果,所追求的美育教育目的也无从实现。5.实践活动不足在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生的状态基本上是以欣赏为主,很少实践,缺乏艺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且缺乏实践的体验和感知,无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往往不能真正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

三、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美育德育功能,丰富课程内容,强化师资力量,丰富实践活动。1.提高重视程度。为了让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类课程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美育教育功能,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当给予此类课程的课程建设工作以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对于此类课程的价值,高职院校应当形成清醒地认识,以便通过系统的美育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成长和成才。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力得到提高和进步,同时亦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审美意识以及养成健康的心理。有鉴于此,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而言,其应当以科学的眼光来审视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价值,并出台具体的保障机制确保公共艺术类课程建设工作得以持续的展开,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当设置专门的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学系部,为公共艺术类课程安排足够的师资,采购和添置必备的教学软硬件设施。除了这些方面之外,高职院校还应当在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师的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出台专门的措施。2.审美德育渗透。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作为高职公共艺术类课程而言,其承担着美育教育的功能,同时,此类课程亦承担着德育教育的功能,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授课教师而言,在实际的授课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当中,应当贯彻审美德育渗透的教学理念。这不但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同时亦是当前教育部所倡导的课程思政的重要实施途径。通过高职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将使学生在感官层面受到艺术的美育熏陶,进而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水平获得提高,同时,借助带领学生赏析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向学生系统传授和讲解艺术理论的方式,亦能够达成对学生的德育教化效果。由此可以说,作为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公共艺术类课程而言,其必须在坚持美育教育的同时,贯彻课程思政,以此达到审美德育渗透的课程教学目标。3.丰富课程内容。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课程在建设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对旧有课程体系的更新和重整,开拓理论课程网络资源,大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对课程内容加以不断地丰富,使学生能够藉此接触到更多的艺术知识,获得更多的艺术营养。4.强化师资力量。高职院校为了确保公共艺术类课程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教学功能,首先要做的,便是打造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水准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师资队伍,具体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招聘,遴选优秀的教师,也可以邀请社会上的优秀艺术从业工作者来校担任兼职教师。5.丰富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在推动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应当采取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达到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师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应当承担或参与组织学生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如担任学校艺术类社团指导教师,组织艺术社团参加学校表演、参加市级艺术节比赛,参与指导学校艺术节等艺术实践活动,利用各种平台为学生创造艺术实践活动机会,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和美育。

五、结语

艺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提供一些良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科海.“立德树人”视角下推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61-62.

[2]李薇.从评估标准谈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走向[J].逻辑学研究,2007,27(5):206-208.

[3]杨学志.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29-31.

[4]仝军.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规范化建设研究——基于南京四所民办高职院校的调查[D].南京农业大学,2015.

[5]张学军.高职高专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J].艺术教育,2017(11):253-254.

[6]李波.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书育人,2012(21):145-146.

作者:申佳 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