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艺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究

时间:2022-12-20 03:56:17

学校艺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究

1艺术通识教育

艺术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中国学者通常译为“艺术通才教育”、“艺术人文教育”等等,这种教育是美国教育同西欧自由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美国教育史上的一打创举。原哈佛大学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曾这样解释当代大学使命:“追问什么是真、善、美;赋予学生思考深刻问题的灵感与技巧;挑战传统的思想和习俗;让学生追问什么给他们带来生活的意义,什么使他们能更加热爱生活[1]。”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通识教育最大的亮点在于善于引导学生寻找自我价值的发现。以满足在物质需求以外的追究境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越来越多高校将通识教育课程添加进学生课程中,因为高校普遍认识到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有着狭隘,大学生只是片面的追求成绩,对于个性的发挥、视野的开拓方面显的不够水平有限。高校在“制造”合格的打工机器时,忽略了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培养。以至于在社会里出现很多缺乏社会担当的大学生。高校通过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达到消除专业化培养的弊端。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并使人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是高校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为人类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提供了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情趣、意志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使学生感受真善美,进而健全人格、修炼气质,促进个性健康发展。这与完善人格为目标的通识教育理念是相通的。我国财经院校作为多科性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财经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虽然学科相对比较单一,但绝不应满足于培养“工匠”。这类大学推行通识教育,从学科、资源、文化积淀等条件方面以及办学思路方面肯定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她必须既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要突出财经特色。

2财经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第一课堂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1)授课内容:偏重于知识与技巧的传授,审美创造与审美人格方面的熏陶不够。目前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基本上是60人~80人的大班授课。由于课堂教学基本按照教学大纲的学时安排进行,另外课时有限,教师上课方式通常是说教的,观摩或者欣赏也是辅助教学。由于时间和课堂容量很难深入有效的教学,教学效果一般,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没有实质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而,在课程考核之后,学生对课程的意识只是停留在记忆几个艺术作品和作者,或者了解了一点艺术史乃至一些专用术语等知识目标层面。(2)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发挥不够,对艺术的体验不够。一方面,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班级人数(常常在80人左右)较多的限制,第一课堂的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收、机械记忆地位,难以真正营造活泼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而“艺术”的本质是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和体验,当它只能以“知识”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就失去了“艺术”最核心的功能和内涵。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也曾尝试过小组课堂展示等方式,但也由于人数偏多的限制,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与互动不足,仅凭课堂难以尽可能丰富、生动地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学生对于“艺术”的认识是抽象和模糊的,课堂外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与期望,从而有针对性的释疑解惑。(3)考核方式:多以知识点的考查为主,难以真正检验学生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提升方面的效果。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总分40%,期末成绩占总分60%。平时成绩根据课堂作业给出,期末成绩多采用开卷或闭卷考试的方式给出,题型主要是简答和论述等,除了少数允许学生有限发挥,其他题型都是以背诵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实际上“美育”变成了“记忆力测试”。当鲜活的艺术体验活动变成了冷冰冰的概念与名词背诵之后,它所挑战的只是学生的记忆力而已,难以启发艺术感悟、增加艺术体验、发挥艺术创造,更难以通过艺术来“触及灵魂”,完成心灵的净化与素质提升。

2.2艺术教育第二课堂现状分

财经院校第二课堂的艺术教育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实现,包括每年一次的艺术节、新生文艺汇演、定期不定期的书画艺术展、偶有的音乐会、话剧社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从总体上缺乏学生广泛的参与性。如果说艺术课程进入第一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艺术知识教育的普及性,那么作为艺术教育第二课堂的学生艺术活动以及学生艺术社团事实上是已经学有专长的学生提高艺术水平的舞台。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艺术体验俨然成为了“身外之物”,难以触及。目前由学校各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以及各学院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比赛层出不穷,学校各类艺术社团也是琳琅满目。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第二课堂的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艺术技能也许得到了提高,但这仍主要是一种技巧上的训练,而不是心智上的丰盈。学生艺术社团也只是少数艺术特长生活动的场所,无法在社团活动中真正做到对广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与熏陶。

3通识教育背景下财经院校艺术教育的改革思路

目前许多的财经院校艺术类专业“异化”为应试教育或者只关注在各个大赛中获取名次和奖项,对于艺术教育的本质都遗忘,我们应该追本溯源到艺术教育的本质中扩展这一思路,高校应该以非功利的视角来转变教育观念。着眼于提高学生艺术整体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我认为财经类院校艺术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努力以此改变这一现象。

3.1调整第一课堂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

通识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培养全面能力的提升,特别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艺术通识教育中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改变,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也要相应发生改变。在通过课程的教学后使学生能够获得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拥有理解、品位、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人格形成。首先,在授课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应发挥形象性、情感体验性、自由开放性的特点。以美怡人,以情感人,使人在愉悦的审美享受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升华。从艺术的一般概念入手,在具体的作品鉴赏中介绍中西方艺术相关知识,从而带领学生在深入理解艺术家的手法、意图之后,获得对世界、人生、人类命运的深切观照。其次,在授课方式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互动。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将课堂上未能充分展示的艺术作品、艺术书籍、艺术史的内容在网络上共享,将平时作业通过网络完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教师与学生能在课堂内外及时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最后,在考核方式上,要紧紧围绕“素质”、“能力”目标的考核来设计考核内容和形式。考核方式应有利于发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将平时学习中“素养”训练的成效体现出来,使学生深彻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3.2在艺术教育中注入人格教育与生命教育内容

人格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艺术教育对于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的作用,历来为艺术教育思想家们所重视。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人格培养、人性发展问题上,曾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4]。孔子还认为,“理想的社会应该具有音乐般的节奏与秩序,又具有音乐般的和谐与完善,即一个充满诗意光辉的‘礼乐之邦’。这样一个社会只能由那些充满仁爱之心、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组成。因此,社会的改造与建设,必须落实到人格的塑造与完善。这就必须诉诸于教育,尤其必须诉诸于艺术教育。”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意义的教育,是唤醒生命意识,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基本内涵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失落与痛苦;热爱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维护自然生命;培养以人为本而引伸出的人文精神和关爱情怀;陶冶健全的人格品质。高校艺术教育倡导生命关怀,是源于对当下教育过度工具化,只注重教育的科学理性忽视了人文关怀现实的深刻反思。因此,强调生命的艺术教育,不仅探索了人类的终极归依,也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注脚,补充通识教育对学生生命关爱、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良心等方面的培养。

4结语

大学是学生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知识和技能得到爆炸式的增加,人格成型的重要时期,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艺术通识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将学到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通过艺术通识教育学生不仅知识面得到了大量的增加,也学会了怎么求真、求美、求善。这就是艺术可以使学生体悟到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充实使学生在心理内容和精神领域充实和完善,弥补了学生素质上长期存在的缺陷。在促使学生健康的心理要素成熟上,艺术通识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功能。

本文作者:沈思朱琨工作单位:西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