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6:55

学校德育论文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篇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更新,德育作为我国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久不衰,在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后,对现代教学仍有着深刻影响,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德育教学是实现全民族素质提升的关键。德育的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素质对知识、能力所特有的催化和指导功能,使得其成为当前社会各国教育方针确立的主要依据。在某种程度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其二,德育教育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对于人生以及一切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只有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下,人才能积极地投身于生活实践,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三,德育教学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内心思想来改变学生的行为,即由内而外的教化学生,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更为深远和长久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它的影响,并且在无意识中将这些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使得学生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同时为学科教学的优化提供了条件。其四,正如上文所言,德育教育是以影响学生的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目的。因此德育也可以作为学科教学的灵魂与核心。正如行星围绕着恒星不停地运转一般,德育是学科教学的恒星,失去了这颗恒星,学科教学的意义也就丧失了,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是出于对将来的美好愿景,如果是怀着一颗想要破坏的心,那么我们的学习和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因此德育对学科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科教学的基础。

二、学科渗透在现代学校德育教学中的难点

(一)德育观念狭隘

在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同,将德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化为一谈,缺乏对德育教育全面深刻的认识,把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任务全部寄托于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的教育上,这是与德育教育的发展目标相悖的。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本学科渗透德育教学的难度太大,或者德育教学只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教学,与学生的升学就业并没有太大关系。很多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只是出于一种应付心理,敷衍了事,并没有将德育落到实处。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为主,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是课外的事,不应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导致德育教学与学科教学分离的现象。片面的德育观念制约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目标的实现,使得学科的德育教学效果不佳。

(二)德育方法单一

如果将讲台视为舞台,教师作为表演者,学生为观众,那么道德教育也可视为一种艺术。教师的艺术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决定着其表演的效果,也就是观众的反应和态度。将德育融入学科教育之中即所谓的德育渗透,教育家窦桂梅表示学科渗透是实现德育的最佳途径。然而在实际的学科教学中,不少学校、教师在进行某些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着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方式和手段也不能幸免地简单而粗糙。比如不少教师在学科德育教学中采取的是“德育灌输”和“穿靴戴帽”式的德育方法,在这样的德育教学中,教师仅是将德育视为一项额外的任务,完成了就好,至于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能够接受、德育效果如何并不在教师考虑的范围之内。在如此生硬和简陋的德育方法之下,学科渗透只是表面的,对学生的德育效果自然不佳。

(三)德育内容残损

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来对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思想政治课是学生获得道德知识的主要来源,承担着主要的德育任务。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学,逐渐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然而,在其他学科的德育中,由于德育内容是零散地分布在学科课程内容中的,导致学生很难对学科中的德育内容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学习,同时也给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带来阻碍,学科渗透缺乏清楚的目标和明确的内容,甚至有时出现重复渗透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引起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

三、学科渗透在现代学校德育教学中实施的途径

(一)树立全面正确的德育观

要想有效实现学科教育渗透德育的目的,首先要端正教育者即教师的教学态度,施教的一方对德育要正确和全面地认识。其一,就学校方面而言,学校必须树立好大方向上的教育观念,明确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原则;其二,就教师方面而言,学科教师要能自觉地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渗透,清醒认识德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人,还要育人。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不能算是完整的教育,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表示,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才是教学的最核心的目的。针对上文所提到的德育观念狭隘、片面的问题,建议树立全面科学的德育观念,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同时将自己视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首先教师必须要清楚认知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教学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但是也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德育的全部。德育的内容远不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德育不仅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让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观念。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摒弃这种政治化的德育观念。同时每位教育工作者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德育并不是某一门学科教师或者某些学科教师的责任,而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教育教人、育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个特点的时间和空间内。虽然政治课是德育内容中最系统、最具条理化的一部分,但是如上文所言,政治课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德育教育内容,而剩下的德育教育内容则需要通过其他的学科来补充,因此其他学科以及其他教师同样有德育职责。

(二)改进学科德育教学方法

实际的教学效果表明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而由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延伸出来的学科德育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中也是难以生存的,因此必须改变当前学科德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坚持将课堂作为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比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教学、生物化学课的实验教学、语文课的人文情感体验教学等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的熏陶。此外,鉴于上文所建议的树立全体德育的观念,承继其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同时将课堂之外的校园、社会、家庭都纳入德育教学实施的范围内。将德育渗透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以及各种服务性工作的领域之中,切实贯彻正确的德育理念,从书本中、学生管理中以及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构建全方面、立体化的德育体系,促进德育的落实与发展,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考察机制,对学校工作人员的德育进行科学系统地考核,进一步实现学科渗透德育的目标。

(三)深入挖掘德育教学内容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篇2

1.校级领导的管理

校长对于学生而言,就如同主席对于老百姓,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校长不光是应该出现在特定的场合,做一些特定的演讲,学生的德育工作并不光是口头上的教育,更应该是行为上的教育。作为一校之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不收礼、不开小灶,时刻为学校这个大环境的风气着想,端正学风,若是出现主任或者教师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应该及时地进行教导,并让其对自身不当的行为作出检讨。而校领导也应该经常在学校中与学生多接触,就像国家主席也需要体恤民情。校领导亲切的与学生接触,除了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德育程度之外,还能够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产生想成为品行兼优的人的思想。

2.中层领导的管理

教导主任是学校的中流砥柱,能够直接向校长汇报学生的德育情况,也能够和老师、学生经常接触,从而了解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提出建议。对教导主任的选择,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作为一个管理普通教师并直接作用学生的中层领导,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品性为教师和学生做到表率作用之外,还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和学生,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方式。对于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要积极鼓励,使之成为道德教育的风向标,而对于品性道德相对不足的教师和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展开德育工作,并及时向校领导汇报。

3.教师的管理工作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学生的领头羊,对学生的德育作用不言而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班上几十双眼睛所看见。所以班主任要想顺利地展开德育工作,就必须要让学生信服自己,自身做到良好的表率,时刻站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士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行动,能够让学生也产生共鸣,从而学习效仿。定期对自身进行检查,通过对《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班主任工作条例》进行学习借鉴,扩大自身的视野,加深作为成年人的内涵,处事不惊,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参加教师的交流聚会,互相之间学习交流工作经验,结合实际的工作实例分析和探讨,为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出最好的工作实效性。

二、学校和家庭德育管理工作的沟通和交流

学生作为一个持续吸取知识的群体,但是由于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并不能具备良好的是非分辨能力。不光是良好的行为品性,就连恶劣的行为,学生也会接收并效仿。在这一方面,不光是学校要抓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同时进行实之有效的家庭、学校交流沟通,也是提高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关键点。许多的家庭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对孩子的品性行为非常的娇惯,导致学生在学校中一个模样,在家庭中又是另一个模样。这是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非常忌讳的一点,家长在家中不仅要规范孩子的行为,更要通过自身对于社会的理解,尽早向孩子灌输社会经验和知识。让孩子知道恶劣的品性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孩子引以为戒。学校和家长良好的沟通形成一条德育工作的标准线,时刻让学生了解自己行为带来的良性后果和恶性后果,对于良好的行为要积极鼓励和提出建议,对于恶性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且深入剖析这种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进行教育和管理。

三、结束语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篇3

当代职业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型教育,除了基本的学历教育外,还有社区公民教育、企业员工在职培训等。21世纪后,职业教育进行了改革,由教授单一定向化、以“制器”为原则的技能教育转变为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以“育人”为原则的一种综合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当代职业教育,首先,要保证受教育者能够掌握专门化的知识与技能,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其次,要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尤其是职业道德健康发展;再次,要使受教育者习得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能力,综合运用、随时转换多种不同的技术。

二、高职学生德育现状及德育教师素质现状

1.高职学生德育现状

就读高职的学生大多都是由于高考失利迫于无奈才去职校学习,他们的学习成绩都不太好,高考失利没有考上好大学,让他们觉得自己前途未知,所以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态度。除此之外,他们选择职业院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就业有保证。许多学生都认为,职校是专门传授专业技能的,他们只要学好了专业课,就可以找到工作,而对于那种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德育课自然就是采取忽视、应付的态度了。他们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个人职业道德对职业生涯的重要影响,错误地认为只要学习专业技能就足够了。

2.高职德育教师素质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地加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教师的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首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在教师工作中,也就是职业道德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从事教师工作前提和基础。虽然许多高职院校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思想理论学习活动,但大部分学习活动并未取得相应的效果,并未提升教师的个人思想道德素养。尤其是自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教师的待遇也有高有低。一些教师逐渐把学校的教学工作当做“副业”,成天忙于在一些培训机构兼职赚钱,并未在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上下功夫,德育教师也是如此。长此以往,他们根本没有经历和时间钻研业务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别说有充足的时间多关心了解学生的近况。因此,学校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仍不可放松,尤其是德育教师,他们不仅要有一般公民所具有的社会公德,而且还应该具备比一般专业教师更高的道德水平,成为一般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榜样。

3.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不少高职院校是从原来的中职院校升格而来,由此中职院校的老师不一定具备良好的高职老师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素质。德育工作更是如此,它不是任何教师都能胜任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要向教师汲取文化的养料。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是教学的必要保证,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因此,德育教师的选拔就必须确认其专业素质。现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都不高,归其原因,就是学校在选拔德育教师上与一般教师没什么两样。有的学校为了节约资金甚至让一些教授其他专业技能课的老师代班上德育课。这样挑选出来的德育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式地上课,他们并不了解德育课的核心和重点,也不知道怎么样运用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工作。因此,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项紧急的任务,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既不利于学校的的教学教育工作,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三、高职德育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对于教师就像是一面镜子,教师可以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身的优缺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如实的反映到“镜子”上,他们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明日言行的写照。因此,高职德育教师的素质会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

1.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德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塑造学生的个人品德,作为学生学习的首要榜样,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拥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的德育教师必定会得到学生的喜爱,将他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向自己的老师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个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前提,而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德育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不利于自身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不利于其面对今后生活、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德育教师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榜样的作用,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3.教师的政治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作为学生良好个人品德的塑造师的德育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一名优秀的高职德育教师,必须以其科学的政治素养,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党领导人民的信念,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思想,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四、提高德育教师素质的途径

新时期,高职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广大德育教师更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修养,完善自己专业素质,多向德育教育行业的榜样学习。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德育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德育教师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尤为重要。德育教师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抵制住各种不良诱惑,才能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转变学生错误的生活、学习态度。

2.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篇4

一、落实德育工作的课程渗透

如三月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六月开展庆“六一”、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七月开展红领巾心向党活动和安全教育;九月开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十月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十一月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读书活动;十二月举办法制宣传、纪念“一二•九”活动。通过上述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课程改革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优化课堂教学,使每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在各科教学中,使任课教师做到对德育渗透有计划、有落实,力争有效果。

二、经常性开展有意义、有特色的德育活动

一是针对“年龄长大,快乐减少”这一学生的普遍感受,让学生在学校里充分体验成功、彰显个性,认知自身价值。每天下午开展大课间活动,成立篮球、跳绳、书法、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与才华,进而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坚持国旗下讲话活动。在升旗仪式上,每周选派一名优秀学生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懂得感恩、勤奋学习、强身健体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等教育,塑造学生主人翁意识,使德育融入心灵,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三是开展“感恩演讲比赛”,使学生懂得感恩来自父母、老师、同学和全社会的爱,感恩大自然之爱,重温人性中最美丽、最精华的东西,使心灵得到净化与洗礼。同时关注贫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为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建立档案,采取教师、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他们,让他们体验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四是精心组织专人撰写校史,把校史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作为地方课的内容之一。以爱学校、爱家乡为起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五是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并实践《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六是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把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办好校刊、广播站,使校园文化活动健康、生动、丰富多彩,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作者:张海峰单位: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中心学校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篇5

一、青少年价值观的多元化与学校德育社会主义一元化导

向之间的矛盾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其中不容忽视的是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人们的价值取向由单一变为综合,由一元走向多元。各种价值观交错并存,既有与社会主义要求相一致的积极进步的价值观念,又有与社会主义要求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混杂、相互冲突的现状必将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影响,促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据调查,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多元复合、偏重自我、注重务实、变化不定等。这样,一方面,我们学校德育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一元化导向,即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一代,从而使他们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青少年精神生活的空间拓宽了,接受影响的媒体增多了,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也多元化了。这种状况势必导致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一元化的导向和青少年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倾向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我们认为,这两者的矛盾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有效度较低,学校德育困难度增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学校德育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因此,学校德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道德进步本身的渴求及其对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的内化程度。而这种内化的过程与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价值观制约着学生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及行为方式的内化过程和选择模式,它在由社会意识、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中起着一种中介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德育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

(附图{图})

〔注:在这里,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对教师的教育影响起着分析、选择(接受或抵制)、自我加工的作用。〕

当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符合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即两者同构时,教育影响就会顺利地被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被受教育者内化的程度就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就好。反之,则学校德育的效果就弱。当前青少年价值观相互冲突和多元化的倾向与社会主义德育一元化导向之间的矛盾,破坏了学生个体内部的德育接受机制,从而造成了当前学校德育的困难。正如犹太教育家布贝尔在《品格教育》一文中所说的:“否认那些具有绝对效力的普遍价值和标准的存在,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倾向。……以致不再可能重新确定一个人类共有的价值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能完成培养品格的任务呢?”[1]

二、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滞后性

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变化,但学校传统德育模式却相对不变或变化不大,学校德育模式与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出现了滞后性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各个领域发生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表现得相当明显。这种滞后性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有两个表现:1.学校传统德育模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没能及时反映出社会发展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然更谈不上帮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2.学校传统德育模式落后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没能及时地反映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就学校德育内容而言,其滞后性主要表现在德育学科及其内容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没能及时地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学科和内容体系。就学校德育方法而言,有人对它的滞后性作了如下描述: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一代,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儿童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训练,忽视德育过程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形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的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是重外律、轻内省,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要从多渠道吸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只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2]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造成学校传统德育模式滞后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外部原因。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当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变化了,教育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意识形态改变了,但学校德育的改革没能与之配套进行,没能及时反映变革时期的社会现实,这样,学校德育势必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2.内部原因。这涉及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即教育并不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化而立即发生变化,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出现一定的滞后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就学校德育内容而言,教材本身的特点也是造成这种滞后性的重要原因。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而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教科书有相对的稳定性,更新要有一个过程,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两者不相适应。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滞后性,降低了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它是造成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学校传统德育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关键就是要使学校德育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青少年的教育需求。改革学校传统德育模式,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1.要变训诫式的德育为自律德育,变封闭德育为开放德育,变单维德育为多维德育,变被动受教为主动求教,形成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自主选择的德育方法体系。2.要精减教材内容,删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没多大实际价值的内容,特别要删去那些与当今市场经济相矛盾的内容。同时,也要增加有关市场经济和商品观念的内容,如价值规律、竞争意识、利润原则、风险意识、开拓精神、独立意识、开放意识、时效观念、创新意识等。

三、学校德育过程中的离散因素增多,内耗加剧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阻碍因素增多了。我们从两个方面对此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从学校德育的外部联系来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离散性

这种离散性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的离散性。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就是要使这三个方面影响协调一致,并形成教育的合力。在50年代,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这三方面一致性程度高。而当前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差异较大,其间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地方增多了,造成了三方面教育相互离散的程度加大,内耗加剧。有的教师形象地列出一个公式:6+1=0。意思是一个星期在学校里受到的六天正面教育的效果被星期日一天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所抵销。

2.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离散。德智体美劳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人的发展和在教育的整体结构中都占有重要的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这几个方面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在看到它们之间的统一性时,也不能忽视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矛盾性。学校德育与其它各育也具有离散性,在这里,我们着重要指出的是学校德育与智育的相互离散。由于当前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主要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虽然在中小学中都开设了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并以此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但检验学生对这两门课程学习情况的标准并不是看它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而是看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知识点掌握的多少和考试成绩的高低,在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智育化”的倾向。这种在实际教学中重智轻德,甚至以智代德,否认学校德育独立实体地位的做法也降低了学校德育的效果。

(二)从学校德育过程本身来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离散性

学校德育过程主要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要素构成。

1.教育者中存在的德育离散因素。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校德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轨时期,随着全社会对学校德育认识的提高,随着青少年一代品德问题的急剧增加,客观上强化了教育者(尤其是教师)的德育功能。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及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教师德育意识、德育能力及师德修养不高。这样,就形成了强化教师德育意识与教师德育素质下降之间的矛盾和离散。

2.受教育者中存在的德育离散因素。主要是:①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构成要素的相互离散。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构成要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无论先从哪方面进行,都可以达到思想品德的整体优化的目的。然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内部构成要素并非完全一致的,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离散因素,其中突出的是当前中小学生中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离散程度加剧了,在学生中知行脱节或知行不一致的现象有所增加。②受教育者内部德育接受机制的离散。受教育者作为学校德育过程的客体,他要接受学校的德育影响,并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这是由他们自身的地位和社会角色所决定的。但是,由于过去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大”、“空”、“套”等弊端,学生对这种形式主义严重的德育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样,受教育者要接受学校德育与他们对学校德育方式的逆反心理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这实际上是受教育者内部德育接受机制的离散。

3.学校德育内容中存在的离散性。主要表现在:①从学校德育内容的性质上看,存在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内容与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和离散,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离散。②从学校德育内容与时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来看,存在着学校德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和发展,这两者也构成了相互矛盾和离散。

4.学校德育方式中存在的离散。主要表现有重传递,轻思考;重灌输,轻交流;重说教,轻训练;重外律,轻内省;重显性,轻隐性等等。

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上述矛盾和冲突过去就存在,只不过在社会经济转轨的今天,表现尤烈,给当前学校德育带来较之以往更大的困难。减少以至消除学校德育工作中诸因素的离散性,无疑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教师的德育素质有所下降

当前部分教师德育意识有所弱化,德育素质有所下降,这是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度较低,困难度增大的又一重要原因。教师劳动与其它劳动形式相比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劳动对象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使用工具去实现,而是通过自身的知识、才能、情感、意志、个性、思想修养和道德作风等方面去影响学生的,即影响受教育者的是教师本身的言行。因此,教师自身具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属性和功能,教学自身即具有教育性。然而,当前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下降了,教师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减弱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的原因,如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好本学科的知识,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政治课老师的事,与己无关。对教师职责理解的狭窄化和片面性弱化了这部份教师的德育意识。也有客观的原因,其突出表现是重智轻德。衡量教师劳动成绩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比例,这必然弱化了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另外,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市场经济逐利性原则的诱惑下,一些教师忍受不了教师职业的清苦、劳累和寂寞,难以继续安贫乐道。下海弄潮者有之,“跳槽”从事第二职业者有之,出国“淘金”者亦有之,而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教师更是大量存在。教师队伍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有所抬头,极少数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淡漠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符。这样,一部分教师的德育意识弱化了,德育素质下降了。无疑,这也是造成当前学校德育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无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国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个问题都客观存在着。很显然,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篇6

一、关于中职学校德育模式

1.在当前环境下的意义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做好德育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最佳方法,也是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之下,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在工作上脚踏实地,在生活中与其它同学和睦相处。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要建设者,中职学生大部分就职于实践岗位,更是在社会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对他们进行的与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思想上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呈现,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有很多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譬如说很多学生缺乏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在与同学相处时矛盾频发,缺乏应有的合作意识等。并且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诱发了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这对于中学生未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再加上中职学生本身的特点,最终带来的不良影响可见一斑。

2.现实情况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很多中职老师依然采取较为陈旧的教学方式,缺乏新鲜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并不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使之达不到效果。另外,我们不得不承认,现阶段的中职德育课内容和现实生活当中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罅隙,难以兼顾到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和发展需要,虽然德育工作自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实际上在这种理论性的背后却有着极强的实际意义和作用,然而在大多的中职学校中,老师只是将相关理论教给学生,却没有告知他们这些理论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联系,这与德育教育的最初目的南辕北辙。

二、采取新措施构架并完善相关工作

1.完善相关德育建设的领导与考核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德育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便,首先是对有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做好相关工作首先就要切实研究当前党和国家对未来建设者的需求,从而从中分析当前学校道德建设应当发展的方向,并根据这个方向确定具体的德育教育课程以及教学内容。另外,学校要根据当前的国家政策方针以及社会现状对老师进行重点培训,例如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要对老师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和讲解,抽出有关德育以及有助于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部分,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做出要求。中职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设合理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到全校职工的绩效评估之中,对于按时优质完成任务的领导和老师进行奖励,对忽视德育教学工作的要提出批评,从而提高各领导和老师的积极性,改变教育工作者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步和素质教育相契合,从而为德育工作建设创造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2.净化教育环境

除了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外,对老师自身的德育教育也十分的重要,正所谓为人师表,如果老师不重视自己的师德师风,做出违反道德的事情,那么他就难以得到学生的尊重,甚至会歪曲学生的道德意识,例如当前较为突出的就是学术功利化的现象,很多老师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课题和项目上,而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基本教育,导致学生也产生了较强的功利心理,将物质和名气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这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背道而驰,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对此中职学校要对严格控制学校的教育风气和环境,定期检查老师的教学质量,并由学生填写相关调查问卷,对于有问题的老师要求其限期整改,对于问题严重的老师则坚决辞退。

3.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队伍是主抓学校德育工作的团队,所以对这个队伍人员的选拔和培养上一定要慎重,将其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去培养。在人员配置上主要考虑每个班的班主任,与其他教师不同,班主任主要负责班集体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管理,很多工作都会涉及到德育教育,所以选择班主任作为队伍成员是非常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另外,还需要配备较为专业的德育教育人才,专门负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一些理论知识抽选和总结出来,并化为一定的可实践性知识点,交给负责德育教学和队伍其他成员,这样不但能够保证老师教学质量,也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可实践性。

4.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对于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来说来说,中职德育工作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此处我们强调“典型案例”、“实事分析”等多种教学法,这些方法得到了大量的实践,也得到了客观的成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冲淡德育教育工作的理论性,但是由于我国中职学校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典型案例”教学法的时候,难免会受到种种主观和客观上的阻碍。由此看来,想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法推动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就必须要走出思想上的误区,充分认识到其作用所在,从而弥补传统德育课堂上的种种弊端,构建轻松活跃的德育课堂,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教育,并将其落实到今后的实践当中。

三、结语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篇7

做好头羊方可引领

陶行知先生曾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品德、学识、才能,对办好一所学校的关系极大。为此,身为校长,我始终把自己看成教师队伍的普通一员,关心教师疾苦,平易近人,以平和的心态处理矛盾,用平稳的手段推进发展;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工作中以身作则,尊重信任领导班子的每位成员;信任和善待教师,为教师的学习、教研提供便利高效的平台,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舒心的人际环境,努力维护和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用人格魅力影响师生,用智慧才能指导教育实践,通过勤学博采、积极进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教育。

做好表率方可示范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篇8

德知是认知层面的德育,学校德育传授的是关于道德的知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程教学中度过的,各科课程的教学与学校德育紧密联系。因此,德育工作只有渗透在各项课程教学中,融入学习中,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德知。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能够掌握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德育知识。学校德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德育工作,不同于一般专业课程的教育功能,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上,首先应依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准确规范各年级德育目标,科学设置德育课程内容,形成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有机统一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其次,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应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和教育的最新理念而做出调整,始终要关注社会的价值取向,使社会倡导的德育价值观进课程。德育课程内容要坚持科学性,具有针对性,符合时代性,使德育课程结构不断优化。把德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各科学习的潜移默化中能接收到德育知识。仅仅依靠德育课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领域太局限。通过把德育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各环节中,体现在育人的全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对德的认知更深刻。这就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学科教育”。“学科教育”针对“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展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过程中,应把德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于社会最新的德育价值理念也应进入智体美劳各科的教材中,进入各科的教学课堂中,这样才能使这些道德知识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还应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把德育内容融入在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青少年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但他们未必对这些道德知识有内在的认同感,或者未必会按照这些道德知识去规范他们的言行。这就需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识。

2注重师德培养育人,不断增强德识

德识是认识层面的德育,从德知到德识,这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特别是情感性认同,才能有意义。立德树人,先要立师德。师德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注重师德建设是其内在的必然要求。培养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才能育出有德识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识。贵为人师,应以德为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始终坚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基本原则。要始终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心换心,学生也会形成尊师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不仅仅是在教书,关键是要怎样育人。如果脱离了饱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教育,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育人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贯穿特定的德育内容和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以境育情,以情育情,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认同,来增强学生的德识。师生应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和谐关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从而增强德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识。以身作则是师德之必然要求。至圣先师孔子,非常重视“为师”之道,提倡以身作则,其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并以“以身立教”贯彻一生,终成“万世师表”。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明确提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其以德立教、以身作则的教育实践,而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之楷模。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以身作则,首先要正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言传身教。因为,教育树人,在学生心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各方面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发挥良好的言传身教的作用,让学生心生敬佩之情,才能很好地用自己的人格去造就学生美好的人格。在平时生活中,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另外,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模范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给学生做好榜样。只有通过强师德,塑师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增强学生德识,更好地树人育才。学生的德知通过德识的内化和情感认同过程,形成德行。个体的德行,可能由于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通过德识指导自己的德行,产生自觉的行为;也可能由于组织、社会的外在因素,外界的规范诱导自己的德行,产生被诱导的行为。不管是来自于哪种因素的影响,个体表现出了一定的德行。因此,展开道德实践很重要。

3强化德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德行

学校德育实践活动是指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针对学生道德水平的实际开展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德育工作的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的载体,学生德行的养成、发展、成熟,是在参与德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互动中逐渐建构的。在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不断增强其德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一些德育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丰富有趣的德育实践活动,从而养成德行。德育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围绕着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而展开的。使学生能真实、生动、活泼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去。这种活动是一种交互性的过程。教师围绕一定的德育目标而组织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在活动中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并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把从课程中获得的德知,形成德识,再通过实践就有了一定的德行,并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的德行习惯。在课余时间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不断养成德行。学校德育应放开视野,使德育走向生活。社会公益活动是生活化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师或家长在课余周末或暑假里,可组织学生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以团结友爱、真诚互助、弘扬人间正气、树立时代新风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关爱自然、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各种活动,来实现品德的和谐。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在活动中与他人交流,逐渐学会文明有礼、团结友爱、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在活动中通过做事情,逐渐学会要有耐心、有责任心、有恒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德知,内化的德识,外化为持续的德行。学生从德行到德性,是对德的更高升华。德性没有外在因素的强迫,也没有内在因素的强迫。德性表现出来是一种“发乎心”、“形乎外”的道德素质。它与生命融为一体,不因时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最高层面的道德素质。而德性的提高不是靠教师的传授,而是需要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反思,需要学生自主构建。

4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断增强德性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篇9

在问及“造成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时,有68.5%的学生回答是“基础差”“智力差”;在回答“是否有信心成为自己所学专业里的行家里手”这一问题时,选择“信心不足”或“毫无信心”的学生竟达74%。这反映出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接纳,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和失落感比较严重。在此学习心态中,不少中职生由厌学而致厌校,对学校没有归属感,在生活习惯上表现为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有的还染上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早恋的学生也占了一定比例。面对这样的情形,德育导师制更凸显了它的价值:“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实现了全员育人的新局面。充分挖掘了教育群体的潜在力量,改变过去辅导员孤军作战、单一的德育模式,由于课任教师与家长的加入,扩大了教育者的范围,加大了教育力度,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4]

二、中职学校践行德育导师制的现状

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全省中小学生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至今已有九年。学校对德育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不一,效果也有差别。我省德育导师制开展较早的属长兴中学,已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在对长兴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实践进行调研后认为:“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作为‘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理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5]与之不同的是,还有一些学校仍处于尝试阶段,没有作深入实践。笔者所在县的职业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已有三年,积聚了一定的经验,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历经三个阶段:一是筹备阶段。由德育安全处着手准备,先在教职工大会上动员,再由各班主任根据需要列出受导学生的名单,分给各任课老师。原则上受导对象为所谓的“后进生”———学习能力、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每个德育导师负责一至三名学生。二是施导阶段,学校发放德育导师及受导学生的记录表,用于平时交流时填写,学期结束上交学校。三是考核阶段,将平日要求施导教师与受导学生记录的谈话表及相关材料作为考核依据,纳入学期或学年德育考核。实践下来,效果不很理想。据笔者调查,在实施初期,教师“每周与受导学生交流一次”的占45%,“两至三周一次”的为30%;后来就迅速减少,有的甚至一个月不与学生交流一次。学期结束前,有的德育导师一次性填完表格上交即完事,有的干脆没交。在考核方面,学校考核过于笼统,缺乏评价的操作性,缺乏过程性考核制度,大多德育导师由开始的一点“勤”,演变为后来的形式主义。学校整个德育导师制的实践可谓“浅尝辄止”。师生对“德育导师制”总体上满意程度较低。

三、中职学校在德育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中职学校中推行的“德育导师制”,让更多的教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与学习,有助于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新格局。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一)定位不准:应明确自身角色

角色定位是角色执行的前提,模糊的角色定位只能带来行动上的不自觉,以致效果受损。一些中职学校对德育导师的角色没有形成统一的认同,以致产生了各自为阵、随意施导的现象。有的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就对受导者予以一点学习上的鼓励就算是德育导师施导的全部内容了;有的教师在自己空闲时,叫来受导学生,随意聊一通话,算是尽上导师的职责;有的教师纯粹从经济上关心,受导学生缺乏生活费,慷慨地拿出钱借给对方就算完事。如此种种,都是对德育导师制职责的片面解读。笔者以为,德育导师制首先需要在概念上加以明晰:教师担任学生德育方面的导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职责,其角色应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物质上的求助者、心理上的疏导者与学习上的指导者”,其中“,思想上的引导者”与“心理上的疏导者”是主要角色。同时,德育导师制不能代替德育安全处与班主任的职责,中职学校应采用以班主任工作为主、德育导师制为辅的多元德育模式。

(二)准备不实:应满足培训需要

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首先就要让德育导师对自身的职责、德育的任务及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笔者所在的学校没有实施这个准备阶段,德育导师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仓促地接受“导师”的身份与使命,效果自然就不理想。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开展德育导师制前需要培训的”占95%,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需要并希望学校能组织相关的培训,学校或师资培训机构可以把德育导师的培训作为一个新的培训项目。与德育导师制相关的培训主要涉及两大内容。一是开展学校相关工作负责人的培训,学校要预先提供制度保障,如档案制度、学生家访制度、谈心与记录制度、会诊制度等。这些制度需要在“德育导师制”开展前预先设置,否则会直接影响后面的工作成效。二是开展德育导师的培训,以理论学习、专题讨论、模拟实践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技巧。这样的培训可以贯穿在“德育导师制”实行的整个过程中。

(三)教育不当:应尊重学生心理需求

德育导师制工作的核心与落脚点是学生的实际需求,包括思想上的矛盾、心理上的困惑、行为习惯上的偏差等。在具体的实践中,教育不当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沿袭旧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德育导师制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把他们看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去呵护、去赞美、去矫正,让学生的生命在发展的过程中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德育不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而是朋友式的推心置腹,亲人般的亲切自然”[6]。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生命关怀,至少是心理关注,所以应该基于学生的需要去倾听,但在与受导学生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反映最多的是教师的道德优越性,这容易使他们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如有个德育导师第一次把受导对象叫来,简略地询问了对方学习生活的情况后,就请学生在“受导学生手册”中填写谈话记录内容。这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里不听话的人”或“有些不良习惯,被人当作另类学生,而且被询问一些隐私”。可见,德育导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心理,特别是对方的隐秘,教育方式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而应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二是忽视学生心理层面的需求。相对传统的德育,德育导师制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关注。据调查,笔者所在县的职业学校,有60%的教师认为“德育导师最基本的任务是给予学生心理疏导”。中职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及行为不完全是道德问题,更为主要的可能是心理问题。德育工作的核心不是知识性地说教,而是一种情绪的感染与交流。忽视对方的心理需求是造成“德育导师制”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

(四)评价不全:应落实德育实效

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篇10

(一)从德育过程中分析现代学校德育功能的不确定性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采用同样的教育方法,作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人们之所以对现代学校德育功能有着无限的企盼,是认为学校德育与学生优秀品行的培养具有必然联系,只要开展德育活动,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特定的效果。然而,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即便采取了有效地措施,也未必能够达到预定的效果。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一方面与德育活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自我建构有关。由于学生具有人性复杂性以及生活多样性的特点,这也造成了德育功能的不确定性。在同样的德育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仅仅产生了对道德规范的感悟,而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这些都是学校德育不确定性的体现,这种不确定性,恰恰反映出了学校德育的有限性。

(二)从效果中分析德育功能的有限性

德育功能的有限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某一阶段中,针对某一问题的德育教育效果是有效的,而且效果的显现具有一定的延时性,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的负面性。德育功能延时性主要体现为学生在某一阶段接受德育教育后,并不能立刻培养出良好的品格、产生道德的行为,学校德育教育只是让学生对道德规范有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实践道德行为。让学生认知道德规范并不难,而且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但是要让学生形成道德行为,却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磨砺才能逐渐形成[2]。理性来讲,这三个结果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道德认知是其他两种结果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需要学生在生活中经历长期的磨砺与积淀才能形成,最终的结果可能在学生毕业后产生,也可能在学生步入社会多年后才会形成。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还表现可能产生负效果上。由于学校德育内容有限,条件不足,会限制学生德性体系的形成。尤其是在校园中潜藏着许多不道德的因素,比如以功利性的心态去追求荣誉、考试作弊、恶性竞争等,这些不良因素都会限制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对学校德育造成负面影响。

二、忽视现代学校德育功能有限性的主要原因与后果

(一)“教育万能论”是忽视现代学校德育工能有限性的主要原因

“教育万能论”从古代开始就有,对“教育万能论”的理解主要包括了两个不同层面:从深度上看,教育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有时这种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从广度上看,教育具有多样性的功能,不仅能促进个体成长,而且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帮助。柏拉图将社会分成了三个阶层,分别是哲学家、军人以及劳动者,他认为:教育的功能就是对这些进行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出社会统治者。教育在柏拉图眼中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后来,法国著名教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了“教育万能论”,[3]他认为,人之所以存在才能与智力上的差别,主要原因是由于后天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教育对个人发展、民族性格形成、法律与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古代,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法;董仲舒认为,教育让人拥有了“善”性。通过分析各种“教育万能论”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思想都是从工具化角度对教育进行分析,他们将教育当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理想的最重要工具,甚至作为唯一工具看待,将教育的社会作用夸大[4]。然而,学校教育的功能并非无限性的,不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它都只是发挥出了有限的功能。而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也仅仅只是其中一方面,也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就更加有限。由于受到了“教育万能论”的影响,人们无限夸大了教育的功能,对学校道德教育寄予了无限期望,进而忽视了现代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

(二)忽视学校德育教育功能有限性的后果

1.加重了学校德育教育负担。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在学生的品德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逐渐不明显。然而,我国社会风气逐渐恶化,在这种大的环境下,社会德育功能不但没有发挥出正面作用,反而造成了负面影响,增加了德育教育的工作量。学生德育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的责任,随着家庭教育功能的逐渐微弱以及社会教育功能的退化,学校德育教育的负担越来越重。一旦出现道德滑坡,所有的矛头就全都指向学校德育工作。同时,由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寄托了厚望,这也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2.造成德育教育者的思想错误。当人们忽视了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后,就会认为学校德育能够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起到全部作用。在这种状况下,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必定被寄予了厚望,肩负着历史使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这句口号“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种思想夸大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被寄予厚望后,教师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所以在道德教育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把自己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将自己看作是道德标准的传递者,而学生是道德教育的接受者,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教师错误判断自己在教育中的作用,错误定位自己的角色,不但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反而限制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德育教育的功能必定是有限的,不论教师如何努力,通过何种方法施加个人影响,都不可能让学生完全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当教师看到自己百般努力的结果后,就会十分失望,甚至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德育职责,做一名“本分”的知识传授者[5]。3.对学生的德育发展产生影响。当前,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面临着升学压力等,德育教育不可能被置于核心地位。但是,面临着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无限期望,学校也只能想尽一切方法来缩小与特定目标之间的距离,实施社会以及家庭给予的德育任务。虽然效果不容乐观,但是学校德育工作表面上看来已是尽心尽力。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开设相关课程,而为了更好把控德育教育的进程,学校必定会采取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的控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不断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而学校德育教育将再次回到知识灌输的模式下,因为这样教师可以系统讲解知识,在短期内见效。然而这种暴力灌输知识的做法也必定会忽视学生道德的平衡发展问题,甚至会培养出具有双重道德人格的学生。

三、现代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与“无限”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同样如此,它的功能既体现出有限性的一面,同时还具有无限性的特点,这也是学校德育的本性。在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当中,包含着无限性,而这种无限性,更多的是体现在学校德育的理想当中,是一种不断追求的目标。对于学校德育功能无限性的理解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人性具有无限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这是学校德育无限性的根源。学校德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个体的复杂性等,表现出有限性,但是反过来讲,在提升学生道德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只发挥出了有限性的功能,其作用还具有无限发挥的可能性。在德育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素质,进而不断追求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此时,德育对道德发展以及人性提升表现出了无限的可能性。其次,现代学校教育的延迟特性也为其功能的无限性奠定了基础。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不断实践,经过长期的发展,受到身边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的。虽然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期间很多德育效果并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学习期间,学生好比一颗种子,学校德育对这颗种子进行悉心栽培,让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许这颗种子在校期间仅仅是一颗小树苗,但是当他到了社会之后,会成为参天大树,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获得无限的成长可能。

四、实现学校德育功能有限性向无限性转变

(一)要弱化结果意识,注重德育过程

虽然学校德育功能具有有限性特点,但是却不能因此而放弃了德育实践,必须在认识有限性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向功能无限性靠近。要弱化结果意识,关注德育“过程”实践。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不能过分强调教育的“实效性”,因为学生的品德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作用对象,而德育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延时性特点,对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后的实际效果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如果盲目评价,则会失去评价的意义,对道德实践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6]。学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化的工程,短期内不可能看到效果,系统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实现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就必须充分重视德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一方面要将德育过程看作是学生真实的生活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将学生受教育的过程看作是学生自身道德学习、发展以及生长的过程。虽然在实施前必须明确德育的目标以及具体任务,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遗忘这些内容,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需求和道德期望为落脚点,将德育目标分解在各个阶段的教育行动中。

(二)要淡化知识灌输,注重生活实践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经过社会生活的时间,人的道德意志、情感以及信念等非理性因素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德育教育也必须立足于生活实践,让伦理实践回归社会生活。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学校德育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必须在社会中进行最终的检验。学校德育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它存在的形式是抽象的、假设的、虚拟的,而这些内容的必须到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检验。另外,关注自我构建。从本质上讲,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提升属于一种自我构建的过程,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尝试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的能力,让学生突破有限性。虽然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过学校培养出学生的自我构建能力,以这种能力影响学生生命的整体,发挥出无限的作用。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