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9:55:39

学校学报

学校学报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人才培养;队伍建设

教育部办公厅《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二条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1]陈浩元老师等指出:“高校学报为本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快捷地进行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引导学术研究的潮流,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整体科研学术水平;高校学报是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高校学报记载着学校科研、教学发展的历史。”[2]。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学报(以下简称“高校学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只有几家国家重点大学有学报到几乎各家大学都有学报,从无章可循到国家统一规范、标准、一体执行,从没有专业职称到建立专业队伍、设立专门专业、建立相应职称体系,从一般要求到设定硬性指标,这种变化效果十分明显。随着高校学报专业化的日益发展,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出版单位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的要求,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和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现状及问题

1.编辑队伍现状。目前,我国高校主办的期刊近2000种,约占各类期刊总数的1/5,其中学报近1100种,占高校期刊总数的55%,且多为双月刊[3]。国家科学技术部1991年6月5日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出版科学技术期刊应当具备……健全的编辑部。专职编辑人员按任务定编,一般季刊(或半年刊)不少于三人,双月刊不少于五人,月刊不少于七人,并设一定数量的专职编务人员。”[4]高校学报编辑队伍一般由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等人员组成,根据不同岗位责任与分工,负责相应工作。主编、副主编全面负责学报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主持学报日常工作;负责稿件的终审,付印样通读定版工作。责任编辑负责自己责任编辑稿件的初审、编辑加工、三次校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责任编辑尤其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我国领导人的论述,古诗文,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认真核对,不仅要保证文字内容的正确,还要保证用词的准确;还要进行统稿,保证体例一致。这样,才能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材料更翔实、引文更准确、逻辑更严谨,保证期刊内容和排版印刷有较高的质量。责任编辑的聘任一般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或出版系列职称评审,具备出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二是不具有出版或编辑专业资格证书,但与稿件内容相关专业的教师。以上各类人员各司其职,接受主管部门定期检查。2.存在的问题。(1)编辑人员专业层次参差不齐,业务水平不高。目前,在高校学报从事责任编辑工作的人员中普遍存在所学专业与现职岗位不符的现象。例如,理工类期刊的责任编辑是文科背景,而社科类期刊责任编辑则是理工科背景。近年来,高校的人才引进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高校尤为注重博士毕业生的引进,而引进的博士大部分充实到了教学科研一线,并没有充实到学报编辑工作队伍。因此,学报编辑人员从学校人才引进渠道增加的专业人才很少,只能通过校内的人员调整来充实编辑人员队伍。随着老编辑的退休,专业编辑人员短缺的现象日趋严重。通过校内调整来到编辑部的人员不但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更为严重的是所学专业与编辑业务相差甚远。大多数刚刚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既没有语言文字专业背景,又缺少编辑岗位的专业培训,导致整个队伍的编辑专业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顺利完成完整的编辑工作程序,难以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究其原因,是高校对编辑部的定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高等学校学报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重要园地”的地位认识不足,对学报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能更好地展示教师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2)编辑专业人才不足,队伍不稳定。高校学报编辑队伍中具有编辑出版专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比例不高,教师、研究系列等技术职称的编辑人员占很大比例。因此,专业人才不足,编辑队伍不稳定。究其原因:一是多数高校学报编辑部长期处于学校行政管理的边缘地位。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人员有的归属教学科研部门,有的归属行政部门,但大多归属教学辅助部门。“学校好的政策向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倾斜,职称晋升同样向教师倾斜,给编辑等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系列的额定职称数比例相对较低。……在职称晋升中竞争力不高,晋升之路难行”[5]。因此,不仅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而且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员也不愿意从事编辑工作。二是工作压力大。编辑人员不但要完成稿件的初审、编辑加工工作,还要进行校是非、查文献、核对参考文献等一系列工作,工作量大;而且社科类学报有很多涉及法律、民族、宗教等的敏感性稿件,这要求责任编辑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还要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出版管理制度,不能有丝毫疏忽。因此,责任编辑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3]。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制约了编辑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二、编辑队伍建设对策

1.改变观念,提高对编辑部定位和作用的认识。学报是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自[6]始,各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期刊、报纸的出版。常常亲自撰稿,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7]中甚至对报纸上错别字的消灭方法提出了具体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为办好学报提供切实保障。各高校必须把学报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学校党政领导要像重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一样重视学报工作”[8]。(1)学校层面。就像《意见》中指出的,“学校党政领导要像重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一样重视学报工作”,这是加强学报编辑部建设,办好学报的关键。《意见》明确规定:“学报编辑部是校属院(系)一级的学术机构,由学校直接领导,由一名党委书记或校长分管。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对于长期从事学报编辑工作,爱岗敬业,为办刊做出突出贡献的主编、副主编或骨干编辑,应纳入学校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队伍的建设计划,为其提供从事科研的条件和给予必要的奖励。”[8]这些规定是保证高校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基本条件。据笔者调查,东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在此点上做得很到位,人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外语水平等都与编辑工作匹配,值得效法。因此,高校应全面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准确理解高校学报性质,以解决学报机构设置(岗位设置)、职称配置及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把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真正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2)编辑队伍层面。编辑人员面临两项艰巨的任务:一是整理继承,二是创新发展。我国有整理继承先进文化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编辑队伍才逐渐建立起专业职称系列,原来已有的底蕴,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可作为编辑工作的文字依据,但远远不能满足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继之出现了一大批工具书,一系列国家标准。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更设立了编辑出版专业。一大批编辑学专业教材问世,对编辑学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发展与创新已成为青年编辑的主要任务,编辑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出版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基础人才培养,开展定向培养。支持、鼓励高校设立专业课程,联合研究机构,培养面向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专业人才,定向输送出版与科技专业知识相融合的基础性人才。”[9]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依托优质学术资源或优势学术出版平台……构建国家重点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引导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10]这些文件的,要求学校学报编辑部门需要在做好纸质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力量进行数字化期刊建设。高校编辑人员不但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还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上级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提高编辑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意识,完善知识结构,开阔业务工作视野,认真学习新的报刊出版工作法律法规,及时掌握新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行业标准[11],提高编辑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编辑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把工作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撰写成编辑学论文,也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体会科研工作的甘苦,以实现与专家作者的平等沟通。姚远呼吁:“编辑要拿起两支笔,红笔为人作嫁,蓝笔充实自己”[12]。2.完善各项相关制度。(1)规范职称制度。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1];第十二条规定:“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的职务评聘、生活待遇及评优表彰等方面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1]因此,学校在职称评聘过程中,编辑系列与教学科研系列应一视同仁,不应将编辑系列划入非主系列。要制定相关政策,为编辑人员在职称评聘上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并支持编辑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术与科研活动,与其他专业公平竞争,使他们在事业上有成就感,更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增强编辑队伍的稳定性。(2)制定人才培养制度。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出版管理条例》等规定,完善出版单位制度建设,排查风险隐患,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三审三校”制度的要求,高校应在编辑人员数量上进行必要配置,保证三审三校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同时,在学校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应考虑将具有编辑出版专业资格的人才逐步充实到学报编辑队伍中,加强编辑队伍专业人才的配置。在编辑系列的职称人数设置上,学校应考虑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及以下人员的菱形式梯队建设,尤其是副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配置,副高级人员是编辑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学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编辑队伍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3)加强业务培训学习。编辑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有一定的编辑专业理论和技能,不是随便调来个人马上就可胜任的,所以必须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业务培训。按照《出版管理条例》(2001年国务院令第343号,2016年2月6日修正)、《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7号)和《关于加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登记注册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出厅字〔2010〕466号)的要求,责任编辑每年需要完成72学时的专业培训,可以完全面授,也可以48学时的网上继续教育培训加24学时的面授培训,否则将不能登记、注册,将失去从业资格。因此,编辑部应首先建立编辑人员岗位培训制度,要求凡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参加有关编辑专业技术资格岗位学习的各种培训以及会议,除了培训必会的知识外,每项新标准颁布后都应请起草者专门讲授该标准起草的动因、过程、注意事项等,以加深受训者的理解。通过学习,掌握适合当今发展的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编辑专业实行注册准入制,无论是编辑的职称考试还是岗位的继续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学校要为编辑人员参加培训提供充足的经费,鼓励编辑人员参加行业的各种学习与培训,促进他们与同行的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拓宽视野,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促进编辑队伍建设。3.创新激励机制编辑加工过程不仅周期长,而且工作程序复杂,每一个程序都需要编辑认真履行。编辑工作中的每道程序都有相对应的岗位,不同岗位对应着不同的责任和任务,学校应根据责任的大小与任务的轻重实行岗位竞争制度和奖惩制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岗位竞争机制。古训有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所以,应鼓励优秀编辑人员竞争上岗,进行编辑部内部人才选拔,让有资格有能力的人员到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其优势,做到分工合理,权利与责任明确,并落实到位;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促进编辑人员积极提高业务水平,提升责任意识,减少差错,使期刊达到国家出版标准,保障学报保证质量、按期出版发行。与此同时,为了缓解编辑部编辑人员编制数量的不足,并考虑编辑人员的知识能力及业务能力的欠缺,学校应制定相关措施,聘请校外具有编辑出版专业技术资格及能力的优秀人员,给予优厚待遇,充实到学报编辑队伍中,以减轻校内编辑人员工作负担,提升稿件编辑加工质量。但外聘人员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是否能够保证工作时间、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等。只有通过强化编辑部内部自身机制建设,并采取吸收外部优秀专业人才的相关措施,有效地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进行有机结合,对有贡献于学报发展的人才给予合理报酬,才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编辑队伍,而且留得住优秀人才,保持编辑队伍的稳定,才能促进学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学校学报范文篇2

地方高校学报的现状

稿源不充足对季刊或双月刊的学报来说准时出刊,有时会面临稿子不充足。不少学报稿子采用率大于60%,退稿率比例较低,遴选困难。并且稿源在各学科间很不平衡。有时只要论文论证正确实验无误,虽无多少创新,而仅做了些平行性工作,经修改,最终也给予发表,从而影响刊物的学术创新性。稿件质量不高现有的职称评定方法,即必须凑足一定量的论文数。因此不少作者只为评职称而匆匆赶写论文,未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也未广泛查阅资料,进行深层次剖析。从而产生了不少一般的甚至平庸的稿子,影响刊物的学术质量。作者队伍不稳定教学科研队伍的不稳定,导致某些专业的作者素质有所下降。例如,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学者、教学科研人员下海经商,或利用业余时间干第二职业,无心坐下来认真做学问,在学术界产生一股浮躁之风,导致作者队伍素质有所下降。学校对学报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校对自己的学报重视程度不够,自己瞧不起自己,给学报定级太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和编辑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报在教职工心目中的地位。编辑队伍不稳定,缺乏敬业爱岗精神由于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作为清水衙门的学报,首当其冲地受到震动。一部分编辑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不安心修炼内功。

地方高校学报的质量意识

学报的学术质量问题已是当务之急,应从下列几方面入手:积极宣传,主动约稿利用刊物的宣传办刊宗旨,介绍刊物发展概况,推荐并介绍重点、优秀论文。主动向科教第一线的同志约稿。以此拓宽稿源,获取优秀稿件。主动向高一级刊物推荐优秀论文鼓励作者向著名刊物或国外投稿。向著名刊物或国外投稿,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作为学报,可以做一些我们应该做的工作。比如,与国内外著名的刊物建立联系,开展学术交流;组织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吸收到的学术水平高的论文,继续向专业刊物、部级刊物、国外刊物推荐。这样做不仅能激发作者对本刊物的兴趣,使部分作者能间接地通过本刊向高一级刊物或专业性杂志。而且,对本刊来说,一方面开拓了稿源,吸引住高质量稿子,更主要的是融入了一股学术气氛,从中也提高了自己刊物的质量和知名度,也为学校争得荣誉。积极吸纳高质量外稿引进高质量外稿的好处:1.促进双向交流,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关注本刊。2.扩大影响,提高刊物的知名度。3.扩充稿源。因为学报特别是自然科学版学报,稿源并非十分充足,吸收部分外稿一方面有利于编辑遴选,保证一定的录用比例,另外,增加优秀外稿,同样可提高刊物质量。4.可收取一定量的版面费,以补充办刊经费不足。认真组织专家审稿、评稿专家审稿,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另一方面,对稿件的学术水平做出评价,以便编辑更准确地了解稿件的学术质量,为进一步评审和取舍稿件提供依据。只有认真负责地组织审稿,才能做到不发错稿,不遗漏好稿,真正把好学术质量关。稳定编辑队伍,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编辑队伍的不稳定是指人员的不稳定和人员心理的不稳定。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学校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拨款外,更主要的是要给予一定的宽松政策,使其有一定的自主权。另外也不能疏忽对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的主体知识结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下“知识爆炸”局面,学报编辑在其编辑活动中如何提高评价选择能力,提高判断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编辑唯有进一步提高自己,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慧眼识英雄,在众多平凡的稿件中选择学术精品。才能有效抑制论文造假、抄袭现象,保证论文的学术质量,维护学术的纯洁度。

学校学报范文篇3

一、打造品牌是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高校文科学报,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学与科研成果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术性刊物,早在20世纪初期开创伊始就被基本上确定下来了。1906年6月创刊的苏州东吴大学学报《东吴月报》的创刊号《学桴》就明确地在发刊词上说:“东吴学堂成立逾五周年。西士谋刊行月报。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4](P33)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在1915年的《清华学报》第1期第2号的《小引》中也明确地指出:“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薮也。清华学子,以学报有益于学业者甚大。特于课余之暇,译述欧西有用之书报,传播学术。”[1](P40)《北京大学月刊》创刊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在发刊词中也开宗明义地宣布:“大学者……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凡是“有几许新义,可以贡献于吾国之学者,若世界之学者”[1](P65)便可在月刊上发表。不难看出,无论是“交换知识”还是“传播学术”,作为高校之间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媒介,文科学报“交流”和“学术”的性质和特点从开创之日就已经先天地被命定下来了。20世纪末的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第二条更明文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高校文科学报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特性至少有如下几方面:1.学术性;2.意识形态性;3.商品性。

首先,高校文科学报历来便是文科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它与生俱来便与学术性相依为命,无法分离,可以说,学术性是文科学报的生命,作为学报本身固有的内在特性是毫无疑问的。无可非议,学术性是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之一。

其次,高校文科学报所刊载的内容与社会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文科学报刊登的主要是文、史、哲、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文章,这些领域的研究,决不可能离开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而且,高校文科学报“不以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以其载体中的科学文化知识、学术观点、思想智慧等来满足社会需要,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积累、思想行为”[2](P28),具有对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等的导向性,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因此,毫无疑义,意识形态性也是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之一。

再次,高校文科学报是以印刷品这一物质形式来承载教学与科研的学术成果的特殊产品。高校文科学报从根本上讲:“是学术理论文章及其载体的结合体。前者是学报的内容,后者为学报的物质形式。……学报的内容却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传播、保存和使用。”[6](P211)它必须通过交换和交流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辞海》,第357页)。由于高校文科学报是由学术内容即学报所刊载的学术性文章和物质形式即学术内容的载体两部分组成的,而“学报的内容却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传播、保存和使用”,这个“传播、保存和使用”的过程就有可能进入市场。一旦进入流通市场,就必然会产生市场效应,就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律去运作。学报虽然不是一般的劳动产品,却也还是属于“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尽管它的交换形式、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与普通的劳动产品差别很大,具有特殊性,但依然排除不了它所具有的商品的一般属性,因此我们说,商品属性也是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之一。

所谓本质属性,是指“某类对象必然具有并与其他各类对象区别开来的属性”(《辞海》,第1246页)即一事物同它事物之间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来最为本质的规定性。文科学报有不只一种的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商品属性都是它的基本属性,但本质属性却只有一种,那就是学术性。我国的高校文科学报从创办之日起就始终把学术性放在首位,上面引述的《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就是明证,《清华学报》在其编辑部启事中公开声明,“本报以研究学问为宗旨,选载研究学问之文字”[1](P76)更是无可非议的证明。近百年来,高校文科学报始终沿袭着这一宗旨发展下来。可以说,除了“”那个极为荒唐的时期,高校文科学报一直都是把学术性视为它的根本,视为它的生命。“高校社科学报是视学术性为生命的,学术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期刊的内在规定性。”[4](P23)高校文科学报从根本上讲:“是学术理论文章及其载体的结合体。前者是学报的内容,后者为学报的物质形式。”[3](P211)文科学报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结合体,文科学报的内容不是商品,它是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语言、法律等学科经过作者和编辑共同研究和编辑加工所获得的学术成果,是人类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积累,其所有的内容都渗透着学术性;而无论何种事物,都必然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中,内容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学术性正是高校文科学报有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品牌,是产品的品质和品位的标识,是产品优质化与社会公认度、公众信誉度等的总和。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学报开创伊始就被定性为“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薮也”,因而我国的高校文科学报的编辑出版一直以来就是以学术交流为主要目的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报更被明白无误地定性为“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性理论刊物”。因而高校学报一贯被认为是高校内部的学术刊物,是服务于高校内部的教学和科研的,加之它本身又缺乏市场意识,故而它总是以“内向型”的面目出现,并以非赢利性的特征被“挤出”市场经济之外。又因高校文科学报的品牌总是与学校的品牌连在一起,而品牌也往往被认为是商品经济市场的产物,学报自然也就与品牌缺乏缘分了。同时,尽管从理论上讲学报是高校的学术窗口,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大多数学报却因种种原因一直处于高校的边缘地位,不少学报面临的是出学报、求生存,而不是创品牌、求风格,因此,现今的高校文科学报总体上依然是远离市场,远离品牌。

然而,“编辑出版工作,从性质上说一方面是文化事业,属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范畴。同时,它也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具有经济性质和产业性质”[5](P9)。高校文科学报从根本上讲也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通过“传播、保存和使用”来实现其价值[3](P211)。这个“传播、保存和使用”的过程就注定了它不得不去融入市场,借助市场的渠道来实现它的部分价值。文科学报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结合体,文科学报的内容不是商品,是人文社会科学各种学科的学术成果,是人类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积累。但它的载体却是物质的,是商品。这就注定了文科学报有可以融入市场经济的一面。从这个层面上看,高校文科学报完全有理由去创立自己的品牌,去融入市场,去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而要融入市场,要尽可能充分地去获得市场效益,就得去创立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品牌。从内容的层面看,尽管学报的高层次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着眼点在于社会效益,不在于经济利益,学报“的竞争主要是学术品位、文化品位的竞争,而不是价格的竞争”[6](P182),但着眼于社会效益不等于不要品牌,不等于不要求高品质和高品位,相反,为了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更要立足于竞争意识,立足于高品质高品位的竞争,更要立足于品牌的创立。因为社会效益大多是非显性的,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地获得效益,它靠的是潜移默化的潜在的社会影响,尤其是文科学报这种高品位的文化精品,品牌效应往往是它获得社会效益的最佳途径。因而,品牌的创立对于高校文科学报来说,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是必不可少的。品牌,是文科学报品质与品位的标识,是文科学报优质化与社会公认度、公众信誉度等的总和,它与文科学报不是势不两立的敌人,而是亲密的朋友,是亲兄弟、亲姐妹,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忽视文科学报品牌的铸造。

综上可见,打造品牌不是人为规定的,它是由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讲,它更是由高校文科学报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二、打造品牌是知识经济社会市场竞争的需要

王振铎、赵运通在他们所著的《编辑学原理》中说:“中国的编辑学理论中,有一条被我称之为‘文化缔构’的原理。这条原理认为:编辑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构筑优秀的文化大厦,即缔造真善美的文化结构。这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精神生活的环境和家园。”[7](P274-275)这就是编辑学的缔构原理。这原理告诉我们,编辑工作者是人类文化的缔构者,而“世界文化的结构是由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经过历史的大交流、大融汇而形成的总体文化构成状态。这是一个多元统一的文化结构”[7](P272)。高校文科学报作为这个世界文化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发展和需要是息息相关的,它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制约。因此,高校文科学报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需要,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文明服务,为人类的文明进程添砖加瓦。根据我国当前的现实,“高校文科学报的运行,必须围绕市场经济来进行,因为高校文科学报的存在和发展在现时是以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的,它必须满足其需要,服从和服务其需要”[8](P11)。故此,转变观念,转变过去一段时期我国文科学报片面强调的意识形态属性,明确高校文科学报的文化信息产业属性;改变角色,由被动的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转化为服务于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是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市场竞争的首要任务,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信息一体化,经济一体化。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知识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学报作为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在世界知识经济市场的大舞台上,我国的高校文科学报没有理由不去融入市场,没有理由不去创立自己的优质品牌。因此,高校文科学报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

[page_break]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将取代资本和权力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1世纪世界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信息的竞争。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和源头就是知识创新及理论思维能力。高校文科学报是传播高质量的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总有一天会成为竞争的焦点;而市场经济的竞争,品牌的打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如果你的学报缺乏个性,没有自己的品牌,又没有意识到必须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尽管它所承载的是高质量的知识和高水平的学术信息,也会因此而默默无闻,打不出自己的旗帜,亮不出自己的亮点,不要说去知识经济的市场之中争得一席之地,恐怕早就淹没于知识经济市场的大海之中。别的不说,我们仅从我国期刊界的现实情况看,就不难看出打造自己的品牌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何等的重要了。全国的期刊有一万多种,从北京地区高等院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研究、编制和出版的《中文期刊核心刊物要目总览》(下称《总览》)可以看出,专业院校的学报入选核心期刊相对要多一些,而综合性大学的学报就要困难一些,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综合性文科学报总体上缺乏个性特征,标签不鲜明,品牌的打造缺乏亮点。《总览》在大约10331种期刊中选出了1598种期刊为核心期刊,其中经济类期刊入选的有208种,学报入选34种;体育类入选期刊12种,学报入选6种;法学类入选期刊16种,学报入选6种;艺术类期刊入选8种,学报入选3种;而综合类期刊入选37种,学报入选21种。从数字上看,综合性文科学报在入选的37种期刊中占21种,数量并不少,比例也高。但是,因为综合性文科学报绝对数量大,实际入选率要比专业性学报低得多,全国综合性大学、师大、师院、师专的综合性文科学报有上千种,进入核心期刊的只有21种,入选率要远远低于经济、政法、体育等类学报。[9](P354-360)可见,综合性文科学报由于本身的个性不突出,如果不想方设法突出自己的个性风格,提升自己的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那是很难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的。

“文化市场、读者作者的需要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读者的文化需求应该是统一的。期刊总是要由读者去评说,时间作检验,市场来反馈。期刊刊载的科技与人文成果的信息主要也是由文化市场流通而传播、转化的。品牌期刊正是通过文化市场与读者需求、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和超前而确立自身地位的。”[10](P228)所以,文科学报要想在世界文化缔构的大舞台上崭露自己的头角,要想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在浩如烟海的期刊中闪耀出自己的亮点,就得想方设法亮出自己的旗帜,塑造自己的标签,打造自己的品牌,拿出自己优质的学术产品,否则是没有出路的。品牌学报是高质量的学术性与优秀的文化载体的精粹,在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全球化趋势的文化交流中,只有品牌学报,才有可能独领世界文化市场的风骚。可以说,打造高校文科学报自己的品牌也不是人为规定的,它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市场的需要,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

三、打造品牌是高校文科学报塑造个性风格的必然结果

个性,即恩格斯说的“这一个”,就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质。他使事物具有各自的特点”(《辞海》,第1528页)。风格,就是“风度、品格”,即事物总体上表现出来的内容与形式的个性特点。文科学报的个性风格就是文科学报这种事物从内容和形式总体上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不同学校的学报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其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学校的学报必然有不同的个性风格。一家学报的个性风格的形成是这家学报成熟的标志,也是学报走向品牌打造的第一步。

品牌,是商品的品质和品位的标识。文科学报的品牌,就是文科学报的品质和品位的标识。学报的个性风格的形成与品牌的打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性就是标签,风格就是品牌,高校文科学报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关键就是要创立自己的个性风格。没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就很难有自己的品牌,只有个性风格形成了,品牌的打造才有可能。“缺乏个性的出版物,就必然缺乏生命力;个性鲜明的出版物,其知名度就会越高,其品牌效应就会越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会越佳,市场占有率就会越高。”[11](P53-54)个性风格与品牌是一对孪生兄弟,血肉相连,品性相依。同样,学报的个性风格与学报的品牌也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所以,品牌的打造是高校文科学报个性风格形成的必然结果,是学报成熟的标志。

可是,由于高校文科学报的宗旨一向是反映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报的品牌与学校的品牌往往是互相依存的,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这样说,学校的品牌就是学报的品牌,学校的品牌和学报的品牌是浑然一体的。既然如此,学报还有什么品牌可追求、可打造呢?其实不然。

首先,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的是,学报的品牌固然依赖于学校的品牌,然而,学校的品牌又不完全是学报的品牌。学校的品牌靠的是学校的个性风格,靠的是学校出类拔萃的独特的个性特点,学报是学校的学术窗口,学校在特色学科学术上的个性特点往往也会客观地反映在学报上,不过,这种个性特点依然是学校的个性特点,而非学报的个性特点,它只是学报的个性风格的物质基础而已。因此,学校的品牌不能等同于学报的品牌,它充其量也仅仅是学报的品牌的物质基础罢了。学报只有在这个物质基础上创立自己的个性特征,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这个层面上说,当今我国高校的文科学报,大多数打出的还是学校的标签、学校的品牌,而不是自己的标签、自己的品牌;其个性风格也基本上是学校的个性风格,而非自己的个性风格。而这,正是当下我国文科学报必须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打造自己的品牌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学校的品牌固然是学报的个性风格的物质基础,但学报的个性风格毕竟不是学校个性风格的再版。学报的个性风格是学报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的个性特征,学报品牌的铸造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主体因素。山东大学的《文史哲》就比山东大学的品牌要响亮得多,它不仅依靠山东大学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个性特征,打造自己的品牌,一旦品牌打造出去了,就会反过来提升山东大学的知名度,提升山东大学的品牌。

其次,科学研究本身是有水平和层次的差异的,高校除了个性风格的差异之外,也还有教学科研水平的差异和层次的差异,因而高校的品牌也具有层次的差异。层次相近的高校往往会有几十家、上百家,在层次相近的高校之中,你的学报如果仅仅依靠学校的品牌,缺乏自己出类拔萃的个性风格,你的学报就很难有脱颖而出的余地,就很难有自己的优质品牌。因此,学报的个性风格与学报的品牌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就很难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依靠学校的品牌过日子的学报是没有出息的,高校文科学报的根本出路只在于创立自己的个性风格,打造自己的优质品牌。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打造品牌也是高校文科学报创立自己的个性风格的必然结果。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高校文科学报向何处去?高校文科学报的出路何在?是赶时下市场经济的时髦,不顾文科学报的本质属性而一窝蜂推向市场呢?还是固守学报远离市场经济的阵地而躲开市场经济呢?前者未免过于浮躁,过于不负责任;而后者呢,又过于迂腐,过于不求上进,无所作为。正确的答案是,创立自己的个性风格,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的打造逐步融入社会,扩大社会影响,获得社会效益;融入市场,逐渐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这才是高校文科学报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出路。这是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及其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是21世纪知识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文化大市场、大舞台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舍此,别无终南捷径。

【参考文献】

[1]宋应离.中国大学学报简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2]廖茂才.谈高校学报适应和引导市场经济的几个问题[A].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委员会.学报与市场经济[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3]陈传汉.问题——商品——模式——市场经济中的文科学报[A].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委员会.学报与市场经济[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4]杜家贵.社会科学期刊编辑实用手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张积玉.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A].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编辑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编辑工作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工商出版社,2002.

[6]周涤尘.社科学报与市场经济[A].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委员会.学报与市场经济[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7]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

[8]肖汉森.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文科学报的功能和机制转换[A].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委员会.学报与市场经济[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9]范军.核心期刊的评选与高校文科学报中的核心期刊[A].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编辑委员会,学术委员会.21世纪社科学报与学报编辑[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学校学报范文篇4

一、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

为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一年来,按照校党委的部署,认真抓好编辑部的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编辑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编辑出版方面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把握力,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政治家办刊”的意识,严把政治关。同时,尊重学报作为学术理论刊物的自身发展规律,追踪学术前沿,倡导学术争鸣,努力把学报办成学术创新的阵地。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目标,在稿件的遴选审定上,实行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统一的原则,优稿先发,抵制和杜绝关系稿、人情稿等不正之风,保证了期刊的政治方向和学术质量。

二、打造地方高校学报品牌

应该说,学报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主要的并不表现在刊发本校教职工的多少稿件,而是在于打造学报品牌,扩大学校影响,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此,我们根据本校的办学层次和学术地位,前几年就提出了“在全国高校学报中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在全国同类高校学报中争创一流”的中期发展目标。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致力打造学报品牌,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为保证学报出版质量,我们在约稿、组稿、审稿、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做出了努力,主要有:实行开放办刊,优化稿源渠道。为了提高办刊质量采取了重点栏目、重点文章向专家约稿的措施,保证每个栏目有重头文章。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和内稿外审制度,理工类稿子全部聘请外校专家审稿,使质量得到保障。发挥地方特色,打造地方品牌。为突出泰山文化和泰山旅游优势,早已设置的泰山文化研究与旅游经济研究栏目,不断得到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严格工作程序,确保编校质量,以上级有关部门期刊质量管理标准为标尺,严格编辑岗位责任制,实行“三审四校制”,增强了稿件遴选的科学性和文字编校的正确性。

三、努力服务于教学科研

在办刊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报是承载学术成果的阵地,宣传学校学术研究的窗口,教师进行学术探索的园地。必须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围绕教学科研这个目标开展工作,才能使学报质量不断提高,不断得到全校教工的支持和关爱。我们十分重视校内作者稿件的选用,在稿件的遴选审定环节,规定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刊发校内稿件,保证每期学报内稿占有较大比例。平时注意向校内专家学者约稿,借学报这一平台展示学校的学术力量。除此之外,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结合校内作者的教学科研立项编发专栏或稿件,这样既支持了教师科研立项的结题,又保证了学报栏目稿件的质量。二是依托校内优势学科、专业编发专栏或稿件,在突出学报的栏目特色的同时,积极支持了学科和专业发展。三是配合学校的重点工作编发专辑。今年,共编辑出版泰山学院学报6期,刊发文章168篇;岱宗学刊4期,刊发文章229篇;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4期,刊发文章109篇;为迎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出版教育教学研究专辑1期,刊发文章183篇,全年共编辑出版15期刊物,刊登文章689篇,有利地配合了学校的中心工作和不同时期主要工作的开展。

另外,为了配合学校50年校庆,精心策划编辑了第5期学报,刊发了校庆特稿,设立了“校友论文”专栏,集中发表了校内一批教授、博士的论文以展示学校的学术力量,封二、封三安排了宣传性的图片文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建设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高质量的学报需要高素质的编辑人员,高素质的人员是学报质量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一年来,编辑部在抓好编辑人员政治学习的同时,努力加强编辑职业道德学习,培养大家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崇尚科学、公正公平的编辑作风。同时,加强了业务培训和学习:一是加强自身专业学习,努力掌握本专业学科前沿和研究动态,并尽量拓宽知识视野,二是编辑业务学习,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规范”意识和操作能力。

在工作中,我们还注重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为此,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编辑流程及责任要求》、《责任编辑职责》、《执行编辑职责》等十余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每一个编辑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有力地保证了学报编辑出版的质量。

学校学报范文篇5

一、高校学报名刊的基本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1.高校学报名刊应具备高校学报的一般性质

所谓名刊,顾名思义,就是著名的刊物。我国期刊业自19世纪产生至今,产生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期刊。如1905年孙中山先生创办的《民报》,就以站在时代潮头,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而闻名于世。又如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就是“五四”时期最著名的期刊,它有力地促进了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的民主思潮的兴起。还有创办的《湘江评论》,被称为“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1]就学报名刊而言,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都创办了著名的一流期刊(学报),如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杂志》等。

这是因为一流的大学都把科学研究放在突出地位,强调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特别是鼓励学科的交叉和学术探索;而学报通过论文的发表和交流,通过活跃的学术活动来配合学校的教学及科研,提高了学校的师资水平,激活了学术氛围。因而,学报就是学校的一扇窗口、一面镜子;办学报就是办学校。中国教育部首批入选名刊工程的11家高校学报,可以说是名至实归。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据此,高校学报名刊首先应该具备高校学报的上述一般性质;同时,它又应该高于一般学报,是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有引领时代学术前沿能力的、有培养名学者和名编辑机制的、有催化学术成果创新胆识的、被学术界公认的著名期刊。[2]

2.高校学报名刊的构成要素

高校学报中的名刊,除了具有学报的一般构成要素之外,还有其特殊的构成要素:

(1)高的学术地位和大的学术影响,是高校名刊的基础性构成要素。学术乃大学的生命力之所在,大学学报无疑是学术性期刊;追求高学术品位、高学术水平、高学术价值,理所当然是高校名刊的根本价值取向。[3]它的社会地位、社会贡献的主要衡量标准就是学术水平的高低、学术影响力的大小和被学术界所公认的程度。具体体现在刊发有重大影响的前沿性成果、原创性成果以及有影响力的学术争鸣等方面。这一方面不仅要求编辑慧眼识珠,而且要求编辑大器大量、思维敏锐、意识超前、有胆有识,敢于使高校学报成为倡导学术自由、展开学术争鸣的最佳论坛;另一方面还要从学术制度上建立起一套公认的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制止抄袭等学术腐败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更多地从知识产权制度上鼓励和保护学术创新,纠偏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认识误区。

(2)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是高校名刊的功能性构成要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也是高校名刊的灵魂。创新,就是要站在学科前沿,抢先反映这一学科的全球最新理论、最新成就和最新学术动态。这就要在了解客观实际、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勇于研究新状况、探索新问题,敢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选择新的研究课题。所以,探索是创新前提;只有大胆探索未知领域,才能使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性、超前性和引领性。它不仅指理论上的新突破或重大发现、发明,还包括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新视角、新方法、新材料以及提出和论证的问题有新意,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或是对前人的学术见解有所修正、扬弃和发展,或是对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学科研究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材料比别人快一步的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这也就是超前性。探索、创新、超前,加上方向和方法正确以及站在学科前沿或理论高峰,自然就能引领学术潮流,成为同类学术期刊的领头羊。在此,我们不妨看看《当代财经》的办刊实践。

由江西财经大学主办的《当代财经》,主要是通过“新、专、深”三个字来体现刊物的学术品位和个性特色。“新”即追求学术创新,有新意;“深”即追求理论深度,有独到的深刻见解;“专”即刊物的内容专业。要做到“新”,首先是选题紧跟时代步伐,追踪当代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适时设置新栏目予以引导;其次在用稿标准上,要求观点新、材料新、论证方法新,鼓励向传统理论挑战、与典型观点争鸣,及时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高校学科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要做到“深”,必须从“专”入手,突出财经学科的专业性,同时增加反映江西地方经济特色的专题内容。如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征文大讨论”与政府或企业共同组织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突出学术期刊的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通过这些活动,吸引和结识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知名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作者,使符合发稿要求的较好文章稳定在总载文量的80%以上,且有一批确有真知灼见的高学术水平的好文章受到学术界、各数据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社会影响日益提高。

(3)名作、名栏、名家(即名编辑),是高校名刊的支柱性构成要素。名刊必须有名作、名栏作支撑,而在名作、名栏的背后,忙忙碌碌的是编辑名家的身影。所以,名作、名栏、名家是名刊的支柱性构成要素。名作,应具备学术性、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等特征。著名学者的名作,能给学报增辉;青年才俊的名作,同样能给学报添彩。名栏,是集中彰显期刊个性和特色的栏目,当然是名刊的支柱。而名编辑则是名刊的栋梁,是创造名刊的主体,是发现、培育名作、名栏和名学者的主体。换个角度说,名刊应具有发现、培养名学者,造就名编辑的功能。一方面,任何名家、大家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一定的平台、一定的机制去发掘。一本好的期刊,其直接意义是发表了好的作品,其更深远的意义就是发现了好的人才。当然,这其中也就造就和锻炼了好编辑。例如,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的轮值编辑,为《狂人日记》的催生者,从此鲁迅便一发不可收拾。再如,早期的《小说月报》就刊载过一大批文坛新人的处女作,像茅盾,丁玲,巴金等。这与当时任《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有很大的关系,以至于后来人们一提到《小说月报》就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叶圣陶编辑。另一方面,大家会以在名编辑手上发表作品为荣耀,而名编辑也会以编辑大家的名作为荣幸。

(4)公认性,是高校名刊的外界评价性构成要素。公认性是指高校名刊被学术界认识、认可、认同的程度,或者说在特定人群的心目中,高校名刊是大作品、大学者、大编辑三位一体的综合体。我们之所以说在特定人群中,是一种现代市场细分的结果。因为学术研究属于理论思维活动,其研究成果通常也是由专业术语表达而成的。因此,学术研究的高文化素养要求和学术成果的高学理性特点,决定了学术期刊读者对象的特定范围性。学术期刊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普通大众都能认知它、认可它、认同它,并成为其忠实的读者。如果一味地追求受众群体的最大化,那么只能成为科普读物、大众读物,而称不上学术期刊,更谈不上高校名刊了。[2]

上述分析表明,高校名刊既有一般学报这一学术期刊所具有的共性构成要素,又具有作为学术名刊所具有的特殊构成要素。为促进名刊要素的生成,进一步分析名刊工程建设的各项措施,对探索高校学报的发展战略,将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page_break]

二、高校名刊工程的内涵及其导向功能

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名刊工程,既有社会转型、适应新时代竞争的客观要求,也有近百年高校学报发展的历史沉淀与理论积累,更凝聚了当代高校社科学报人的办刊智慧与学科求索。

1.名刊工程的内涵

高校“名刊工程”与“社刊工程”、“百刊工程”和“署刊工程”仅一字之差,但内涵颇异。“署刊工程”、“百刊工程”、“社刊工程”都是统而笼之的集合概念,而非特定的期刊类群与类型;而“名刊工程”则以对期刊类群的理性认同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以高校学报的学术价值取向和定位为根本,以对高校学报的传播规律的深刻认识为基础,追求学报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这将引领社科学报坚定地回归学术自身。名刊工程为一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可析出名栏、名作、名家(名编辑)作为子系统,从而使系统内涵极其丰富,使名刊建设的重点极其明确,即名刊工程的内在系统性设计集中指向期刊主体与客体的创造关系。而名刊创造的三个主要层次及其结构的关系,遵循了期刊出版的普遍规律。

名刊工程是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方法的统一。“名刊工程评审标准”形成了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彰显了名刊生成规律;既直接服务于名刊遴选,又为全国社科学报发展予以规律性提示,间接指导名刊建设。

为此,对“名刊工程评审标准”作一简要分析,将有利于我们加深对高校学报名刊生成规律的认识,从中获得不可多得的启迪。

2.名刊工程的导向功能

目前已完成的名刊工程入选评审标准,兼具了社科期刊评选的创新意义与高校学报的引导功能:即针对同类评审对象导入了统一的量化指标,改经验型的模糊评估为学科性的数量分析,突出了评审的科学性;拟定评审标准的专家和评审专家分离是评选队伍优化的改进(前者主要为高校社科学报系统的专家,对评审标准体系的科学性负责;后者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国期刊协会等单位的学者,对评审的执行过程负责),意在使评审的公正性进一步加强;纳入名刊工程建设环节是评审性质的重大改变,“名刊”评选固然是对过去业绩的评定,但更主要的是以科学的方法发现冲刺名刊的“选手”,着眼于当前潜力与将来的发展。

评审标准由主办单位对学报建设和管理工作、编辑部内部管理工作、学报质量3个一级指标,学校管理等10个二级指标,学校投入等支持名刊工程的规划与措施、工作流程管理、社会影响等28个三级指标共48个分值点组成。立体结构形态下闪耀着的是社科学报的成长规律,理性升华了近年来社科学报的实践创新,其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

(1)名校需要名刊支撑,名刊成长需要学校强有力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名刊评审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评选的观察点就是名刊工程建设的着力点。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其要义是适应教育创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创办世界级名校的客观需要。而名校需要名刊支撑,名学报是名大学的重要学术窗口和学术名片。学校作为学报的主办单位,理当把创办名学报纳入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充分保证名刊发展的经费和人才投入。国家教育部在名刊工程建设中,要求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对入选期刊分别给予25万元的经费资助和25万元的配套投入,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为社科学报的发展方向正位,纠偏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观念误区,引领社科学报回归学术自身。同时,将主办单位对学报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名刊工程评审,意在营造有利于名刊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就把期刊出版单位的运行质量与期刊主办单位环境营造责任的内在关系凸现出来了。

(2)名刊需要名编辑,需要一流的编辑团队,这是名刊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因素。在名刊评审标准中,有2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都涉及于此。如在主办单位对学报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一级指标中,设立了人员状况的二级指标,内含主编素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3个三级指标;另在学报管理的二级指标中,有专职主编和副主编2个三级指标;在编辑部内部管理一级指标下的管理状况二级指标中,有编辑队伍建设三级指标,并有编辑参加学术会议、教学科研活动和业务培训的分项要求。此外,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申报表中,就编辑部人员状况还专列了学科分布与学历情况的统计项目。由此可见,名刊工程不只是一般意义上认同的名刊竞争,它首先是编辑人才的竞争,更深入到学报编辑队伍的学科布局与梯队结构当中。这就揭示了名刊的奥秘,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敬业的编辑队伍稳定而持续的创造性劳动。

(3)质量是学报的生命,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是学报旺盛生命力的表征。在名刊工程评审标准中,学报质量标准共含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共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其学术标准中又有学术水平、社会影响、写作质量3个三级指标;其编辑标准中还设立了编辑主体思想、特色栏目设置2个三级指标,构成了体现学报突出专长和特色这一办刊思想的指标导向。可以说,明确定位、特色鲜明,是医治“全”而“散”、“全”而“平”、“全”而“弱”的有效药方,是构成学报质量生命的重要部分。

(4)名刊要有一流的管理。学报办成名刊,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所能奏效的,需要充分调动编辑团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坚持不懈地“咬住青山不放松”,长期坚持不懈地甘于淡泊、为人作嫁衣——这就需要一流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既有良好激励又有严密约束的管理、能充分发挥每位编辑人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的管理、能创造良好学术生态的管理。这既包括主管部门、主办单位的开明、支持,也包括编辑部自身的全员全过程管理体系——以管理促名刊。

实际上,教育部名刊工程对于学报质量的提升,确实已经和正在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我们以高校社科学报荣获国家期刊奖的变化来作一说明(见图表)。

国家期刊奖中高校社科学报获奖情况表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社科期刊入围数(家)71166177

其中:社科学报入围数(家)2716

社科学报入围数占总入围数百分比(%)3%4.2%9%

其中:社科学术期刊入围数(家)134042

社科学报入围数(家)2716

社科学报入围数占学术期刊入围数百分比(%)15%18%36%

学校学报范文篇6

一、高校学报名刊的基本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1.高校学报名刊应具备高校学报的一般性质

所谓名刊,顾名思义,就是著名的刊物。我国期刊业自19世纪产生至今,产生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期刊。如1905年孙中山先生创办的《民报》,就以站在时代潮头,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而闻名于世。又如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就是“五四”时期最著名的期刊,它有力地促进了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的民主思潮的兴起。还有创办的《湘江评论》,被称为“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1]就学报名刊而言,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都创办了著名的一流期刊(学报),如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杂志》等。

这是因为一流的大学都把科学研究放在突出地位,强调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特别是鼓励学科的交叉和学术探索;而学报通过论文的发表和交流,通过活跃的学术活动来配合学校的教学及科研,提高了学校的师资水平,激活了学术氛围。因而,学报就是学校的一扇窗口、一面镜子;办学报就是办学校。中国教育部首批入选名刊工程的11家高校学报,可以说是名至实归。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据此,高校学报名刊首先应该具备高校学报的上述一般性质;同时,它又应该高于一般学报,是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有引领时代学术前沿能力的、有培养名学者和名编辑机制的、有催化学术成果创新胆识的、被学术界公认的著名期刊。[2]

2.高校学报名刊的构成要素

高校学报中的名刊,除了具有学报的一般构成要素之外,还有其特殊的构成要素:

(1)高的学术地位和大的学术影响,是高校名刊的基础性构成要素。学术乃大学的生命力之所在,大学学报无疑是学术性期刊;追求高学术品位、高学术水平、高学术价值,理所当然是高校名刊的根本价值取向。[3]它的社会地位、社会贡献的主要衡量标准就是学术水平的高低、学术影响力的大小和被学术界所公认的程度。具体体现在刊发有重大影响的前沿性成果、原创性成果以及有影响力的学术争鸣等方面。这一方面不仅要求编辑慧眼识珠,而且要求编辑大器大量、思维敏锐、意识超前、有胆有识,敢于使高校学报成为倡导学术自由、展开学术争鸣的最佳论坛;另一方面还要从学术制度上建立起一套公认的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制止抄袭等学术腐败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更多地从知识产权制度上鼓励和保护学术创新,纠偏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认识误区。

(2)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是高校名刊的功能性构成要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也是高校名刊的灵魂。创新,就是要站在学科前沿,抢先反映这一学科的全球最新理论、最新成就和最新学术动态。这就要在了解客观实际、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勇于研究新状况、探索新问题,敢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选择新的研究课题。所以,探索是创新前提;只有大胆探索未知领域,才能使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性、超前性和引领性。它不仅指理论上的新突破或重大发现、发明,还包括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新视角、新方法、新材料以及提出和论证的问题有新意,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或是对前人的学术见解有所修正、扬弃和发展,或是对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学科研究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材料比别人快一步的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这也就是超前性。探索、创新、超前,加上方向和方法正确以及站在学科前沿或理论高峰,自然就能引领学术潮流,成为同类学术期刊的领头羊。在此,我们不妨看看《当代财经》的办刊实践。

由江西财经大学主办的《当代财经》,主要是通过“新、专、深”三个字来体现刊物的学术品位和个性特色。“新”即追求学术创新,有新意;“深”即追求理论深度,有独到的深刻见解;“专”即刊物的内容专业。要做到“新”,首先是选题紧跟时代步伐,追踪当代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适时设置新栏目予以引导;其次在用稿标准上,要求观点新、材料新、论证方法新,鼓励向传统理论挑战、与典型观点争鸣,及时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高校学科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要做到“深”,必须从“专”入手,突出财经学科的专业性,同时增加反映江西地方经济特色的专题内容。如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征文大讨论”与政府或企业共同组织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突出学术期刊的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通过这些活动,吸引和结识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知名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作者,使符合发稿要求的较好文章稳定在总载文量的80%以上,且有一批确有真知灼见的高学术水平的好文章受到学术界、各数据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社会影响日益提高。

(3)名作、名栏、名家(即名编辑),是高校名刊的支柱性构成要素。名刊必须有名作、名栏作支撑,而在名作、名栏的背后,忙忙碌碌的是编辑名家的身影。所以,名作、名栏、名家是名刊的支柱性构成要素。名作,应具备学术性、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等特征。著名学者的名作,能给学报增辉;青年才俊的名作,同样能给学报添彩。名栏,是集中彰显期刊个性和特色的栏目,当然是名刊的支柱。而名编辑则是名刊的栋梁,是创造名刊的主体,是发现、培育名作、名栏和名学者的主体。换个角度说,名刊应具有发现、培养名学者,造就名编辑的功能。一方面,任何名家、大家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一定的平台、一定的机制去发掘。一本好的期刊,其直接意义是发表了好的作品,其更深远的意义就是发现了好的人才。当然,这其中也就造就和锻炼了好编辑。例如,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的轮值编辑,为《狂人日记》的催生者,从此鲁迅便一发不可收拾。再如,早期的《小说月报》就刊载过一大批文坛新人的处女作,像茅盾,丁玲,巴金等。这与当时任《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有很大的关系,以至于后来人们一提到《小说月报》就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叶圣陶编辑。另一方面,大家会以在名编辑手上发表作品为荣耀,而名编辑也会以编辑大家的名作为荣幸。

(4)公认性,是高校名刊的外界评价性构成要素。公认性是指高校名刊被学术界认识、认可、认同的程度,或者说在特定人群的心目中,高校名刊是大作品、大学者、大编辑三位一体的综合体。我们之所以说在特定人群中,是一种现代市场细分的结果。因为学术研究属于理论思维活动,其研究成果通常也是由专业术语表达而成的。因此,学术研究的高文化素养要求和学术成果的高学理性特点,决定了学术期刊读者对象的特定范围性。学术期刊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普通大众都能认知它、认可它、认同它,并成为其忠实的读者。如果一味地追求受众群体的最大化,那么只能成为科普读物、大众读物,而称不上学术期刊,更谈不上高校名刊了。[2]

上述分析表明,高校名刊既有一般学报这一学术期刊所具有的共性构成要素,又具有作为学术名刊所具有的特殊构成要素。为促进名刊要素的生成,进一步分析名刊工程建设的各项措施,对探索高校学报的发展战略,将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page_break]

二、高校名刊工程的内涵及其导向功能

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名刊工程,既有社会转型、适应新时代竞争的客观要求,也有近百年高校学报发展的历史沉淀与理论积累,更凝聚了当代高校社科学报人的办刊智慧与学科求索。

1.名刊工程的内涵

高校“名刊工程”与“社刊工程”、“百刊工程”和“署刊工程”仅一字之差,但内涵颇异。“署刊工程”、“百刊工程”、“社刊工程”都是统而笼之的集合概念,而非特定的期刊类群与类型;而“名刊工程”则以对期刊类群的理性认同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以高校学报的学术价值取向和定位为根本,以对高校学报的传播规律的深刻认识为基础,追求学报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这将引领社科学报坚定地回归学术自身。名刊工程为一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可析出名栏、名作、名家(名编辑)作为子系统,从而使系统内涵极其丰富,使名刊建设的重点极其明确,即名刊工程的内在系统性设计集中指向期刊主体与客体的创造关系。而名刊创造的三个主要层次及其结构的关系,遵循了期刊出版的普遍规律。

名刊工程是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方法的统一。“名刊工程评审标准”形成了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彰显了名刊生成规律;既直接服务于名刊遴选,又为全国社科学报发展予以规律性提示,间接指导名刊建设。

为此,对“名刊工程评审标准”作一简要分析,将有利于我们加深对高校学报名刊生成规律的认识,从中获得不可多得的启迪。

2.名刊工程的导向功能

目前已完成的名刊工程入选评审标准,兼具了社科期刊评选的创新意义与高校学报的引导功能:即针对同类评审对象导入了统一的量化指标,改经验型的模糊评估为学科性的数量分析,突出了评审的科学性;拟定评审标准的专家和评审专家分离是评选队伍优化的改进(前者主要为高校社科学报系统的专家,对评审标准体系的科学性负责;后者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国期刊协会等单位的学者,对评审的执行过程负责),意在使评审的公正性进一步加强;纳入名刊工程建设环节是评审性质的重大改变,“名刊”评选固然是对过去业绩的评定,但更主要的是以科学的方法发现冲刺名刊的“选手”,着眼于当前潜力与将来的发展。

评审标准由主办单位对学报建设和管理工作、编辑部内部管理工作、学报质量3个一级指标,学校管理等10个二级指标,学校投入等支持名刊工程的规划与措施、工作流程管理、社会影响等28个三级指标共48个分值点组成。立体结构形态下闪耀着的是社科学报的成长规律,理性升华了近年来社科学报的实践创新,其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

(1)名校需要名刊支撑,名刊成长需要学校强有力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名刊评审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评选的观察点就是名刊工程建设的着力点。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其要义是适应教育创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创办世界级名校的客观需要。而名校需要名刊支撑,名学报是名大学的重要学术窗口和学术名片。学校作为学报的主办单位,理当把创办名学报纳入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充分保证名刊发展的经费和人才投入。国家教育部在名刊工程建设中,要求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对入选期刊分别给予25万元的经费资助和25万元的配套投入,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为社科学报的发展方向正位,纠偏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观念误区,引领社科学报回归学术自身。同时,将主办单位对学报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名刊工程评审,意在营造有利于名刊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就把期刊出版单位的运行质量与期刊主办单位环境营造责任的内在关系凸现出来了。

(2)名刊需要名编辑,需要一流的编辑团队,这是名刊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因素。在名刊评审标准中,有2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都涉及于此。如在主办单位对学报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一级指标中,设立了人员状况的二级指标,内含主编素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3个三级指标;另在学报管理的二级指标中,有专职主编和副主编2个三级指标;在编辑部内部管理一级指标下的管理状况二级指标中,有编辑队伍建设三级指标,并有编辑参加学术会议、教学科研活动和业务培训的分项要求。此外,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申报表中,就编辑部人员状况还专列了学科分布与学历情况的统计项目。由此可见,名刊工程不只是一般意义上认同的名刊竞争,它首先是编辑人才的竞争,更深入到学报编辑队伍的学科布局与梯队结构当中。这就揭示了名刊的奥秘,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敬业的编辑队伍稳定而持续的创造性劳动。

(3)质量是学报的生命,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是学报旺盛生命力的表征。在名刊工程评审标准中,学报质量标准共含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共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其学术标准中又有学术水平、社会影响、写作质量3个三级指标;其编辑标准中还设立了编辑主体思想、特色栏目设置2个三级指标,构成了体现学报突出专长和特色这一办刊思想的指标导向。可以说,明确定位、特色鲜明,是医治“全”而“散”、“全”而“平”、“全”而“弱”的有效药方,是构成学报质量生命的重要部分。

(4)名刊要有一流的管理。学报办成名刊,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所能奏效的,需要充分调动编辑团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坚持不懈地“咬住青山不放松”,长期坚持不懈地甘于淡泊、为人作嫁衣——这就需要一流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既有良好激励又有严密约束的管理、能充分发挥每位编辑人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的管理、能创造良好学术生态的管理。这既包括主管部门、主办单位的开明、支持,也包括编辑部自身的全员全过程管理体系——以管理促名刊。

实际上,教育部名刊工程对于学报质量的提升,确实已经和正在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我们以高校社科学报荣获国家期刊奖的变化来作一说明(见图表)。

国家期刊奖中高校社科学报获奖情况表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社科期刊入围数(家)71166177

其中:社科学报入围数(家)2716

社科学报入围数占总入围数百分比(%)3%4.2%9%

其中:社科学术期刊入围数(家)134042

社科学报入围数(家)2716

社科学报入围数占学术期刊入围数百分比(%)15%18%36%

学校学报范文篇7

学报最早是通过电子邮箱﹙E-mail﹚触网的。如今,学报通常利用电子邮箱接收稿件、办理公务,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最早出现的网络异步通信工具,电子邮箱其实是一种便捷、高效和经济的网络营销工具。通过电子邮件,可以信息、进行双向沟通、提供客户服务、管理客户关系和开展市场调查等。然而,大多数学报仅是把电子邮箱视为一种联系工具,并没有充分利用电子邮箱的营销功能来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网站①是网络营销的基础性平台。通过网站,可以信息、共享信息、设置论坛、开展调查、即时沟通、在线销售、在线促销、在线服务和创建网络品牌等。因此,网站本身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营销工具。目前,大多数学报借助同方、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已将过刊上网,并在数据库网站上设立了学报的网页②。学报的网页一般设有期刊介绍、征稿指南、订阅启事、联系方式和友情链接等内容,并提供检索、浏览、付费下载等功能。在数据库网站上的学报网页虽然具备了网络营销的基本功能,但由于学报没有主控权,不能直接利用来广泛开展各项网络营销活动,只能看作是学报的网上宣传册,而且这一宣传册上有关学报的信息还相当有限。另外,学报过刊的在线销售问题也较为突出。一是学报的分成比例较低;二是学报没有定价和议价权;三是学报无法监督在线销售的情况。[7]这也就是说,网络化的过刊作为学报网络营销的核心产品,可是学报竟然不能自主经营,从而无法获得更好的经营收益,因此也就很难调动起学报开展网络营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能力,能够自建网站的学报很少。因此,大多数学报只是在校园网上设立了自已的网页。但是,在学报的自建网页上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一是信息量少且刷新率低;二是友情链接不多且访问量很少;三是大多数学报的自建网页只能只提供期刊目录和文章摘要的查询和浏览,而能够提供全文免费查询、浏览和下载的却不多;四是只有部分学报的自建网页上设有远程采编系统,提供在线的投稿、查稿、编辑、审稿、排版等服务;五是大多学报没有利用自建网页开展在线的咨询、沟通、讨论、调查等活动。总的来说,一方面学报自建网页的营销功能还不完善,而另一方面学报也未充分利用自建网页开展各项网络营销活动。随着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网络工具层出不穷。而今,博客﹙Blog﹚、微博﹙MicroBlog﹚、QQ、微信、RSS﹙信息聚合﹚、SNS﹙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交网站﹚等甚为流行的,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营销活动之中。然而,目前少有学报主动利用这些网络工具进行信息、广告宣传、网页推广和互动沟通。可以认为,当前学报的网络营销尚处于尝试阶段,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局限性,效果不甚显著,且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缺乏网络营销规划。学报的网络营销规划,是为了有效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办刊目标而拟定的系统性的网络营销计划,主要包括网络营销的目标、策略、措施和步骤等内容,是学报未来网络营销活动的指南和依据。而拟定网络营销规划,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确定、目标市场定位等工作,以保证网络营销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目前,学报大多没有拟定规范性的网络营销规划,从而导致学报网络营销活动目的性不强、针对性不好、有效性不高。2.缺乏经营动力。学报虽然被美其名为高校的“窗口”,但学报编辑部作为高校的教辅部门,实际上并没有多高的地位。教育部虽然已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第十二条中明文规定了学报编辑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享受同等待遇,但现实远非如此。基于现行的高校体制、科研体制和学报体制,学报及其编辑人员缺乏经营动力,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是很高。“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唯有让学报及其编辑人员看到发展的愿景,并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办刊体制,读者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才会被牢固树立,学报的网络营销活动才能顺利开展。3.缺乏复合型的人才。学报的办刊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其利益相关者———读者、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等发生互动的过程,正确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是学报办刊的重任,是学报健康发展的关键。编辑是学报对外关系的中介,其职业操守、办刊技能和工作行为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刊物的质量和形象。[8]可以说,编辑就是学报的灵魂。学报的网络营销对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编辑必须精通出版业务;其次,编辑还应具备经营意识和沟通技能,能够充当学报的营销员;再次,编辑还要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网络的日常性的软硬件,能够充当学报的技术员。然而,当前学报编辑队伍中能够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素质的编辑少之又少,从而阻碍了学报网络营销的有效开展。4.缺乏专项投入。学报是非营利性的学术期刊,大多没有广告收入,其办刊经费完全来源于主办学校。基于高校的财务体制,学报的办刊经费不可能宽裕。然而,学报开展网络营销需要相当的投入。例如,独立建设和维护一个网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采编系统的购置和维护需要资金,计算机等通信设施的购置和维护需要资金,另外相关技术员人的培训同样需要资金。如果主办学校不重视学报的网络化和网络化经营,那么学报的网络营销将难于顺利开展。5.缺乏同行合作。借助同方、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将学报上网,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报的服务水平和扩大了学报的影响。但是数字版学报的“贱卖”,必将会影响到学报基于互联网的持续经营能力。“弱、小、散”向来是学报经营的软肋,单打独斗只会陷入困境。因此,学报之间亟需加强合作,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并开拓出更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在线销售渠道,才会获得预期的回报。6.缺乏学报网络出版政策。总体而言,当前学报的网络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每家学报的网络化程度并非一致;另一方面,学报目前的网络化并非编辑、出版、发行、服务和管理的全流程的网络化,学报只不过是把数字化的过刊上网而已。为了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潮流,目前已有不少传统的纸质版的报刊转变成为数字版的网络报刊,并以全新的办刊模式进行网络化经营,其中有的报刊已初获成功。但是在现行的政策之下,学报尚未被允许进行网络出版和即时发行,因此阻碍了学报网络营销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学报网络营销的对策

(一)争取主办学校的支持

一是争取获得网络化建设的专项拨款,以便加强学报网站建设和普及远程采编系统。在自建网站上,学报可以自主管理网站信息、自主完善网站功能和自主实现期刊全文的在线的查询、浏览、下载与交易,从而掌握了网络营销的主动权。远程采编系统能够提供在线的征稿、约稿、查稿、审稿、编辑、校对、排版、沟通等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学报的办刊效率,是学报网络营销的重要工具;二是争取获得必需的网络营销专业人才;三是争取获得和落实办刊激励政策。学报主办学校应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学报编辑人员应该享受的待遇,以提高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学术期刊转企改制,一段时间内,学报人心惶惶,这很不利于学报的稳定发展。基于学报的特殊性,学报的改制应区别对待,学报的改制应让学报及其编辑人员看到发展的希望,学报的改制应稳妥推进且要努力避免学术的金钱化和低俗化。为此,学报主办学校应研究和出台相应的保障和扶持政策。

(二)加强学报之间的合作

目前,我国期刊已有9000多种,其中,科技期刊近5000多种,高校主办的期刊约有2500多种,而学报约有1700多种。[9]虽然学报为数众多,但学报的办刊规模都很小,人员不多,发行量很低;同时,学报“千刊一面”的现象严重,栏目设置雷同,办刊风格相近,这使得学报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学报之间要主动加强合作,通过在稿源、审稿、编辑、出版、发行等多方面的广泛合作,走出经营困境。就学报的网络营销而言,共建网站和共同经营是个良策。资源共享,有利于学报增强竞争实力,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益。

(三)优化和推广学报网页

结构合理、信息丰富、功能完善和服务周全,是学报网页优化的基本思路。学报网页的结构只需简洁明了、方便浏览。访客感兴趣的是学报网页上的信息,学报应适时增添和刷新网上信息,尤其是读者和作者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这是增强学报网页吸引力的关键。配置远程采编系统,提供期刊全文在线订阅服务,提供RSS服务,提供在线的咨询、投诉、沟通、联系和帮助服务,开设学报论坛,也是学报网页优化的重点工作。为了让尽可能多的潜在用户了解并访问学报的网页,应做好学报网页的推广工作。通过搜索引擎营销、E-mail营销、博客营销、网络广告、友情链接等多种途径,能有效推广学报网页。

(四)利用网络工具开展营销活动

学报应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在信息、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营销活动,以达到提高学报服务效率、扩大学报社会影响、创建学报品牌和发展互利关系的目的。而网络工具的选择,需遵循经济、高效和适用的原则。﹙1﹚利用搜索引擎推广学报网页和扩大学报社会影响。大部分用户是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取网上信息的,因此搜索引擎营销是最为常用和较为有效的网络营销方式。学报应仔细研究读者、作者和其他公众使用搜索引擎的习惯方式,利用他们检索信息的机会,尽可能将营销信息传递给学报的目标客户。搜索引擎营销的基本方式有搜索引擎登陆和排名、搜索引擎优化和关键词广告等,学报可选择适合的方式加以利用;[2]35−50﹙2﹚利用电子邮箱开展营销活动。电子邮箱是最为普及和最为实用的基础性的网络通信工具,因此电子邮件营销是一种常规的网络营销方式。学报通过电子邮件,能够接收稿件和管理稿件,能够宣传信息、征订启事和征稿启事,能够提供咨询、投诉和帮助服务,能够开展市场调研和收集办刊建议,能够与作者、读者、编辑、审稿专家等保持联系、增进了解和加强互动。因此,学报应积极开展电子邮件营销活动。利用邮件列表进行电子邮件营销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报平时要注意收集目标客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以便编制学报的邮件列表。学报的邮件列表可分为作者的、读者的、编辑的、编委的、审稿专家的和其他公众的邮件列表等。需要注意的是:邮件的发送需要得到用户的许可,避免成为垃圾邮件;办公电子邮箱需要足够容量且安全可靠;邮件的格式需要统一规范;邮件的内容需要简洁明了和形象生动;邮件里最好含有学报网址,以便推广学报网页;﹙3﹚利用其他网络工具开展营销活动。有些网络工具相当便捷、经济和实用,因而深受网民的青睐。如博客、微博、QQ、微信和SNS等,普及率高,用户量大,很具商业价值。学报可积极尝试利用这些网络工具联系业务、加强沟通、发起讨论、开展调查和宣传学报,以便改善学报服务、提高学报质量和扩大学报社会影响。

(五)加强学报网络营销管理

学校学报范文篇8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加入WTO后我国出版业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为学报的做大做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要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找准位置、把握方向、明确任务、守土有责,使学报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工作有新的举措,已是高校学报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学报的困境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高校学报沐浴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春风,得到了长足的、快速的发展,办刊规模不断扩大、办刊人数不断增加、办刊层次不断提高、办刊实力不断增强、办刊影响力日益显著,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现已成为传播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校学报虽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要求相比,和学报在科教兴国中所具有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来看,我们学报仍有不小差距,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学报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八多八少”:

1.水平一般的学报多,质量高的学报少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近20万种期刊,其中学术性期刊约10万种;我国有期刊9000余种,其中学术期刊有6000种,在我国期刊中,高校学报有2000多种,占我国期刊总数的近1/4,占全国学术期刊总数的1/3。从规模数量上我们已跨入学报出版大国的行列,但还不是学术期刊出版强国。还没有创出像Science、Nature那样世界顶级的学术期刊,甚至在国内有影响的名刊都很少。在全国性评奖中,高校社科学报仅有《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文史哲》等先后荣膺全国优秀期刊奖、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称号;2001年,在、新闻出版总署组建的由1518种期刊构成的中国期刊方阵中,高校社科学报只有47种入选,仅占入选期刊总数的3.1%,和高校学报的地位极不相称。不少学报从未被SCI、SSCI、EI等国际检索刊物收录,也未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内权威性文摘类期刊转载。北大图书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内核心期刊推选工作,在大量的统计过程中,发现有的学报从未被任何检索工具收录过,也从未被作者引用过,连图书馆都很少有收藏,其影响因子(CSSCI)和被引频次为零。高校学报有日益被边缘化的倾向。

2.出版周期长的学报多,出版频次短的学报少

现在学报基本上为季刊和双月刊,甚至还有半年刊或年刊的。出月刊、半月刊的寥寥无几,还没有旬刊。学报是学术期刊,是连续出版物,是介于报纸和图书之间的一种平面媒体。可由于周期长,业界人士和读者老埋怨,出学报就像出书一样。

3.发行量小的学报多,发行量大的学报少

发行是刊物生命力的保证,是刊物最主要的经营内容。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学报以外的刊物而言的。对于由学校全包全揽、计划经济色彩很浓的学报来讲,发多少,算多少,反正死不了。据说一个有40年历史的学术期刊,发行量才40册,实在是可悲可叹。学报的发行量虽然是学报主编和编辑缄默其口的,但据调查,在邮局发行的学报大多数在300份~2000份之间,5000份以上都很少。这和中国期刊三巨头:《读者》500万份、《知音》423万份、《家庭》305万份的2001年的月发行量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学术期刊和时政、经济、社会生活类等期刊不具有可比性,但我们确实在发行上还有努力的余地和发展的空间。

4.内向性的学报多,外向性的学报少

学报的内向性决定了学报是为本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是为本校的教职工服务的,代表了本校的学术研究水平。内向性虽能保证本校研究成果的及时发表,但对外稿却造成了排斥性,这种封闭保守型的办刊理念和方式,有碍于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发挥,也容易造成近亲繁殖,不利于学术创新,同时也容易产生职称稿、关系稿、人情稿,不利于学报向更高层次迈进。现在一些学报已扩大了外来稿的比重,在办报资源开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内外稿大抵还是8:2、7:3或6:4,打对折的都很少,离真正的开放还有一段距离。现在学报还主要以各高校的校名为刊名,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报就是各高校的附属品,只为本校服务。学报首先是个传媒,它虽称不上大众传媒,但也是“小众传媒”,它是为特定的层次较高的有需求的受众服务的。学报以哪一个学校为刊名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要为读者提供精品。

5.综合性的学报多,专业性的学报少

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独有的特色。正如有人所说:“学报是个筐,什么学科的论文都可往里装。”学科的大而全,论文的多而杂,不但吸引不了更多读者,影响了利用率,反而淹没了优势学科的研究。这样收集“学科大全”,为大家“办展览”,我想是不会有几个人爱看的。学报不能成为“杂”刊,而应是小而精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6.纯理论性的学报多,应用性的学报少

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相脱节,重理论研究、轻应用研究,是高等教育的弊端,也是高校学报这个载体的一大特点。这种现象虽是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办学体制造成的,但也反映了学报办刊理念和办刊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社科研究力求为党中央、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自然科学研究则应直面经济建设主战场,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7.“等米下锅”的学报多,“找米下锅”的学报少

学报是由学校主办的,没有任何忧虑,不愁发行,不怕亏损,经费由学校全包,不少学报还“免费赠阅”。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报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竞争的紧迫感,在组稿方面也表现出“守株待兔”、“等米下锅”的消极状态,缺乏工作主动性和进取精神,有的学报因采撷不到真正的“好果”,弄得学报像一份加上了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工作总结报告”。

8.共性多的学报多,有个性的学报少

雷同是目前学报存在的大问题。由于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如果你留心一下学报,最大的区别就是刊名不同,刊号各异。如果隐去刊名,仅看内容,确实弄不清到底是哪一家学报。你只要到资料室随手翻一下赠送交换的学报,栏目设置大多是以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语言学等依次排开,很少有专题性研究和地方特色研究;封面设计虽有所改观,封二封三却大多空白一片;目次页也设计得单调陈旧,缺乏新意。办学报不是开百货店,而是要开专卖店、品牌店。

综上所述,学报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从整体和全局看,仍不够强不够大,仍不能直面国内其他期刊和国外学术期刊的竞争和挑战,学报“全、小、弱、散”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二、制约高校学报发展的症结

学报所表现出的“八多八少”现象,仅仅是学报面临困境的外在表现形式,制约学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性障碍所造成的。

当前,我国期刊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求。而期刊中的“大家族”——学报则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办刊方法,在诸如领导体制、责任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刊体制和投资体制,一方面造成了单一的办刊主体和投资主体,限制了非校方渠道的资金投入,使得学报融资能力、资本和资产运作能力非常脆弱,其结果是学校微薄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学报自身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非校方资金难以进入学报,也加剧了学报资源短缺的程度。在经营自主权方面,由于学报没有建立期刊出版法人制度,而是实施主管和主办单位制度,从而使任何一个学报都必须找一个“婆家”(主管机关和主办单位),由于主管单位和出版单位之间责、权、利不明确,使出版物成为主管部门的行政附庸,使学报也成为了安排不同级别富余官员的地方。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涛明确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将修改原有的主管、主办单位的管理规定,在要求主管主办单位继续对出版物保证正确方向负责任的前提下,从制度上保证出版单位具有经营自主权,使它们能够在出版物市场上自主经营、自主发展。在学报的退出机制方面,是生亦难,死亦难。学报办得再差也死不了;办得再好,也没有在出版资源的配置上给予倾斜。学报体制上的问题是根本的,旧的体制的长期沿袭既形成了封闭僵化的办刊机制和办刊模式,也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从而影响了办刊的思路。

伴随着加入WTO和期刊的日益市场化、国际化,这种体制上的障碍在办刊模式上的表现就更为突出:“学报的综合性与读者专一的矛盾,读者面窄与期刊信息传播广度的矛盾,刊载的信息量低和期刊信息密度的矛盾,的周期长与传播速度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实行改革创新,不实行从出版观念到出版体制、机制,从出版技术、出版手段到出版管理的全方位、多侧面、宽领域的改革创新,无异于贻误战机,坐以待毙。在创新中,还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学报工作者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体制性障碍也造成了结构性障碍。在不同地区和各高校学报之间存在着生存性短缺和发展性短缺,这种短缺,可归纳为结构性短缺。它主要反映在高校的各类学报之间,重点院校学报与一般院校学报之间、发达地区学报和欠发达地区学报之间,在办刊上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问题。一方面,“一校一刊”的办刊模式虽然照顾到东中西部的地区平衡和机会均等,但办刊水平的良莠不齐和实力的差距则更加凸显这种结构的不平衡,中西部的不少学报存在着生存性的短缺。办刊经费的奇缺(有的学报年办刊经费只有2万元),办刊稿源的奇缺,办刊人员的奇缺(有的学报仅1人),办刊质量的低水平,从而造成了办刊资源的浪费,为学报的外延式发展和集约化经营带来阻碍,是否每个学校都要办一份学报,这的确需要慎重考虑,这种平均主义式的办刊模式,也有违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另一方面,东部学报大多处于发展性短缺阶段。虽然和中西部相比,学报总体质量较高,办刊条件较好,但学报在国际上影响力还有限,能被世界六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仍很少,办刊实力也相差甚远,现在国际上很多纯学术期刊都自负盈亏,我们的学报自然甘拜下风。如果不靠学校的扶持,要生存和发展都很难。

[page_break]

三、高校学报的出路

高校学报是被“抱大的一代”,在温室里怎么也长不成参天大树。高校学报要在学校的母体中寻求裂变和新生,他不能永远都是高校中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虽然在母亲的眼里,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总也长不大。但高校学报必须要摆脱母亲的庇护设法长大,充分长大,而且要茁壮成长。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学报要想走出困局,就必须求新求变。就必须大打“精品牌”、“特色牌”、“人才牌”、“市场化运作牌”,尽快做大做强学报。

1.“精品牌”

打“精品牌”就是要创精品学报。所谓精品学报,是指学术、技术水平和编辑、校对、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都臻于上品的学报,是实现了两个效益最佳结合的学报,是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的。

质量是学报的生命,它不仅关系到学报的声誉,更直接影响学报的效益。要提高学报质量,首先要保证政治质量,这既是前提也是基础。要“咬”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不放松,铁肩担道义,妙手润文章。学报,尤其是社科学报要以最大的热情,尽最大的努力,坚持不懈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其次,要倡导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实行学术自由和讨论自由。要善于区别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在政治问题上立场必须坚定不移,旗帜十分鲜明;在学术上要积极组织开展各学科有关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入讨论,大胆支持学术理论的探索创新和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自由争鸣。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学术氛围,力促原创性成果。

第三,立足校内外、国内外,扩大重点强势学科的征稿范围,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固定一批有实力的作者群,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学报的整体质量。校内组稿要以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为依托,优先向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约稿;可加大对外约稿的力度,采取聘请担任本刊顾问、提高稿酬标准等方式,主动约请省内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报撰稿,进一步提高刊物的“含金量”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创办国际性期刊,办好期刊英文版。

第四,学报出版要严格学术质量控制,对稿件编排的各个技术流程都要规范操作,杜绝事故隐患。在审稿中要避讳作者与审稿人的亲疏恩怨关系,杜绝关系稿、人情稿及学术赝品,同时注意保密,以确保审稿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等条件成熟时,可实行同行专家的“双匿名”审稿制度。在当前“学术泡沫”日盛的情况下,学报编辑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当好“守门人”的角色。学报编辑部也要加强制度建设,匡正学风,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第五,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出版时效。品质是学报的生命,速率也是学报的生命。学术质量一个重要特点是“新”。想要取得作品首发权必须争分夺秒。一些专业性学术成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几天、几个月后就可能成为“过去时”,失去刊发意义。要缩短出版时间,首先可在条件成熟时把现有的季刊办成双月刊,把双月刊办成月刊,把月刊办成半月刊;其次需要加大编辑力度,在不影响稿件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情况下,通过删减图表、精练文字、压缩稿件篇幅等方式,来增加刊物的载文量和信息量;再次要实现出版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计算机管理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出版速度。

2.“特色牌”

学报与时俱进就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才有品位,特色就是生命。要做大做强学报,就是要充分挖掘自己的特色优势资源,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学报要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所谓特色一是指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有别的期刊和学报不可替代的“绝对优势”;二是指虽与别人重复,但你比别人更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相对优势”。目前一些大学学报已特色凸显。如中国人大学报的《访谈、对话》栏目、北师大学报的《教育创新》栏目、陕西师大学报的《周秦汉唐文化》等栏目,在学报中独树一帜。

学报要办出特色,就要改变目前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大而全的单一性办刊理念,逐步向专题化、小而精的多样化办刊方向发展。如新疆师范大学是一所地处边疆的多民族多学科的师范性的自治区重点大学,学报特色、风格定位就是要突出民族性、地域性和师范性,这既是学报办刊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报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的总体反映。

学报特色最终体现在栏目设置和文章内容上,在特色栏目设置中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为突出刊物的外向性,特色栏目将不设内外稿比例限制,坚持以质量选稿,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同时把提高引用频次作为学报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3.“人才牌”

人才是办好学报的关键。学报要创名牌、上质量、上水平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目前,高校学报多为综合性学术期刊,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而编辑部大多不是期刊社,受人员编制限制,不可能有各个学科的专业人员,往往是一个编辑面向三四个甚至五六个学科,要使编辑人员独自捕捉或判断出哪些稿件质量高、价值大、内容新,难度较大;还有的编辑知识老化严重,亟待提高业务素质;编辑人员待遇偏低、评职称难,队伍还不是很稳定,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等,这些都成为制约学报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呢?

一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加强编辑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编辑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研讨,开拓视野,及时掌握国内外学科动态和信息;要鼓励编辑到院系所兼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兼职中了解学术的前沿,洞察学术的趋势,把握学术的规律。在对外交往和兼职中可以激活编辑的思维,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创造性。

二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选聘知名学者到编辑部兼职,参与选题策划和主持栏目。如新疆师范大学已聘请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宗教学学科带头人担任学报《宗教学研究》栏目的主持人,聘请北京大学毕业的博士后担任《西域文史》的栏目主持人。通过学者和编辑的双向兼职,点面辐射,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守纪律、懂经营、敢创新、专兼结合的精干高效的编辑队伍。

三是加强编者与作者的互动。鼓励作者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鼓励作者向书本挑战,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鼓励作者向老师挑战,敢于否定老师的看法。通过引导,力推重大创新性成果。

四是要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编辑队伍,不断调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像重视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一样重视学报工作,要像重视教学科研人员一样重视学报的编辑人员。”在学报出精品的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培养我们的名编辑、名栏目主持。

五是实行主编负责制和全员聘任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使编辑部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报要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捧上泥饭碗,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实现全员聘用合同制,并推行人事制度。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上岗、开放竞争,把岗位聘任、目标聘任和末位淘汰相结合,做到能位一体、权责相称。分配制度要力破平均主义,除岗位津贴拉开档次外,还要实行绩效奖励。

4.“市场化运作牌”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对于按产业化的标准来衡量,还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的我国期刊市场来讲,真正是“狼来了”,是与狼共舞,实现双赢,还是殊死搏斗,两败俱伤,已成为高校学报特别是自然科学版学报所面临的抉择。

学报不是市场浅滩上的看客,其最终归宿是做深海里的水手,在市场中搏击风浪。从长期看,国家对学报的扶持也是抓大放小。国内外学术期刊之间、学报之间激烈的竞争将不可避免,竞争的结果,是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通过收购、合并、重组等形式,通过集约化经营,将使学报资源得以重新整合,结构更加优化,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届时将会产生高校出版集团或学报集团,学报集团还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公司化管理,争取上市融资,实现学报的跨越式发展。

由于受学科专业过泛和读者面窄的限制,现在高校学报的发行量不大,这成为今后制约学报发展的大问题。因为没有足够的发行量,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读者。一个刊物,没有受众,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效益,同时也谈不上社会效益。目前高校学报的印数还很低,在这方面还大有作为。在扩大发行量上,要善于寻找学术期刊与受众的最佳结合点,提高学报的“卖点”。在市场化运作中,随着学报品牌的创立,发行量的上升,影响的扩大,广告也应成为学报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读者定位上,要打破旧的观念,放开视野,不应仅仅把学报看成只为本校师生或只为科研院所学者服务的“自家书房”,而应把学报看做是为高等教育服务,为国内外学者服务,为一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感兴趣,有需要的读者服务的“公共图书馆”。

学报要树立“读者是学报的衣食父母”的观点,增强服务意识,多和读者交朋友。要充分了解读者对学报的潜在需求,分析不同群体的阅读心理,满足并引导他们高层次、高品位的阅读愿望。

要全面扩大学报影响,采取多出光盘、多上网、多向国内外学术机构投寄刊物等方式,提高学报的引文频次和影响因子。学报可利用互联网媒介传播面广、即时出版、成本低、方便查阅等特点,在学校校园网上,建立学报出版网页,实行学报网上出版。网页管理工作由校园网管理人员负责,编辑部须提供网上出版文章的全文资料和处理读者发来的电子邮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学报可实行在线查阅论文收费服务。

学校学报范文篇9

论文摘要:电力类高职学院学报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应强调专业特色,文章对建设有电力特色的品牌学报进行探讨。

随着高职院校数的增加,高职学报数在不断增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全国高职高专学报已有540余种,其中电力类高职高专院校学报仅12家。虽然大部分为具有雄厚基础和实力的刊物,在各省优秀高校学报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但学报要想成为全国高职学报中的一朵奇葩、一个亮点,需进一步强调特色,全方位提高学报的质量,正确定位,不断创新,将学报打造成具有电力学院特色的学报,才能成为精品学报、品牌学报。

1电力类高职高专学报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1.1行业性

电力类高职高专院校通常是以工科为主,工、管、文、财等学科相结合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大多数学院隶属于地方电力公司,业务上接受教育厅指导,其办学指导思想主要是面向地方、面向电力行业,培养地方和系统内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直接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学报应结合学院的办刊宗旨,立足电力系统,使行业性成为学报的特色。

1.2应用性

本科高等学校学报通常把学术价值放在第一位,但高职学报应结合高职学院重实践、重基本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办学宗旨在重视学术价值、不排斥高尖技术外,更多要求是应用性,需要覆盖面广,兼容各门各类层次的适用技术,以便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当地政府决策服务。这一点无疑要成为学院学报的“重头戏”,所以“应用性”是学院学报选题和栏目编排的重点。根笔者统计,在高职学院学报2006年自科版刊发论文中,应用技术方面的论文约占总数的75%,这个比例充分证明应用技术方面的文章在高职学报中占有的份量。以我院学报为例,2006年全年刊发的128篇论文中,电力系统、动力工程及电力发展论坛、电力企业管理类论文60篇,占总数的47%;在全年刊发论文的178位作者中,省内作者高达126人。学报的行业性、地方性可见一斑。

2求是创新,打造有电力特色的品牌学报

2.1设置特色栏目

我国现代著名的出版家邹韬奋先生很重视报刊的个性和特色,他曾经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邹先生将刊物的个性特色提高到存在与发展的高度,并将特色作为衡量刊物力度的标志。一个刊物,尤其是学术期刊,应特别重视和倡导个性特色的形成。

电力类高职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服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学报自然科学版在栏目设置上紧紧结合学院所办专业性质,突出技术应用性,要将电力工程、动力工程设为特色栏目;社会科学版将电力企业管理、电力发展论坛设为特色栏目。这些栏目是固定常设的,相应的稿源较丰富,且理论联系实际,主要反映应用研究成果,有利于形成以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为重点的学术氛围。这些栏目特色鲜明且独树一帜,读者反响热烈,论文的下载率和引用率较高。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日益紧密,因此有关电力供应、电力价格等敏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电力类高职学报应考虑增加“电力市场”栏目,以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据笔者调研,目前该栏目在电力院校学报栏目中尚为空白。

客观地分析,自2004年夏季的“电荒”波及到全国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后,未来的10年内电力这个原本应该提前出发的“先行官”,一定会迈开大步,奋力赶超至其他行业的前头,以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

因此有关电力方面的各类政策性研究课题、技术类研究课题会很容易地得到资金赞助而获得批准,自然也就有相当多的论文伴随着课题的进展和完成而诞生。多发表与学报的专题化栏目选题一致、高级别课题类稿件,是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在我国,专门设置与电力相关栏目的学报屈指可数,除几所电力学院外,只有几家综合性大学学报刊登电力行业相关技术的论文,因此,学报设置如电力系统、电力市场、电力企业管理、能源动力工程等电力类特色栏目,将为广大作者提供有选择余地的、对口的园地。

此外,所有学报目前都设有教育教学栏目,笔者认为,高职学报应专设“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栏目,并作为特色栏目,及时将高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刊发出来,以指导各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高职院校从师资和科研能力等各个方面跟普通高校相比是存在相距,但在高职教育领域上大有文章可做。

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双师型”的教师建制使教师的素质培养、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有独特的地方,高职教育在高职学报上完全合适,也增强了高职学院特色。如果电气学院学报设置该栏目,将在高职院校中树立起一面旗子,既能对高职理论的发展作贡献,又能将作者群和读者群扩大到全国各地,可谓一举两得。

2.2发挥优势,正确定位,文理分开

目前,所有的电力类高职高专学报,虽然侧重于发表工科版论文,但事实上均为综合版,即文、理兼顾。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调整高校学报结构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可适当发展高校专业性学术期刊[1],电力类院校学报应抓住这一机遇,抓紧策划,对现有学报进行改造,文理分开,创办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期刊。根据本院校学科的优势,将自科版集中报道强学科的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文理分开后更能体现栏目特色同时缩短发表周期能对重大的吸引眼球的课题研究项目进行跟踪报道这样不仅及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还能保持读者对这些课题、对学报的兴趣和热情。

在近年来的全国高职高专学报评比中,《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电力类学报均获得优秀学报的称号,充分说明电力类高职高专学报的整体实力。如果电力类学报实行文理分开的办刊模式,将会使社科版的文摘率大大增强,自科版的影响因子大大提高,从而使学报在界限分明的文科学报和理科学报评比中均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和名次。

2.3围绕特色征集稿件

电力院校学报要围绕特色征集稿件。社科版围绕高职高专教育观念改革、体制改革,教学体系、内容改革,电力企业管理、电力市场板块;自科版围绕水利工程、电力工程、能源工程、动力工程技术板块;总之,只要充分体现高职高专院校学科建设特色,能让读者了解所在领域的研究进展,关注科研动态和研究的焦点,又能提供专业的知识积累的文章,都属于学报征集的主力稿件范围。2.4建立开放型编委会

编委会是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学术指导机构,对学报编辑出版工作起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编委会的学术阵容、学术水平与学报的质量息息相关。

高职院校的学报编委会成员,大多是学校各部门负责人,虽然能胜任把握学报的办刊宗旨,使学报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的任务;但在学报的学术研究深度和广度、学术发展视野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与生产活动紧密联系的高新技术发展动态把握不够。根据高职学院的特点,应考虑增加编委会成员,从其他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和公司企业聘请知名的中青年学者和技术精英,组成阵容强大、学术造诣精深、学风严谨、紧随现代科技发展的学报编委会,在这样的编委会指导下,学报的水平会很快提高。

2.5建设“双师型”编辑队伍

特色是质量的体现,但特色并不等于质量。学报质量的保证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其中编辑的责任重大。

编辑工作的本质是选择,而选择的核心是前沿性选择,只有立足于科学前沿,才能准确地发现并选择具有科学价值的稿件。因此,编辑首先应紧跟社会发展,紧跟科技发展,了解科学前沿动态。编辑既是杂家,也是专家,编辑应有一个主要专业方向,并融会贯通多门学科。对于高职院校的学报,学报依托行业,编辑应熟悉本行业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发展方向,才能保证特色栏目的质量。因此,笔者认为,高职学院教师提倡是双师型的,高职学报编辑也应提倡是双师型的。编辑是教师,能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才能保证论文中基础理论的正确性。编辑是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掌握管理新理念和科技新技术,才能从众多稿件中遴选出具有最新科技含量,对生产实际有指导推广作用的好稿子。学报的特色是编辑们赋予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来体现的[3],学报上发表的每篇论文都倾注着编辑的心血。而高素质、双师型、强阵容的编辑队伍,是建设具有电气学院特色的精品学报的基本前提。

3结束语

电力类高职高专院校在发展,院校学报也在发展。根据“与时俱进”的要求,及时调整学报发展的思路,深化学报改革,突出地区和专业特色,提高编辑素质,促进学报成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的品牌学报。

[参考文献]

[1]刘自俭,胡菲,田振东.高职高专学报:历史·现状·未来[J].编辑学报,2004,16(3):331-332.

学校学报范文篇10

一、从抓廉政入手。

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学表编辑部作为高校的窗口”最直接服务广大教职工,1.抓思想教育。学报工作人们服务意识、服务态度以及服务质量的好坏都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因此,始终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狠抓廉政教育,通过组织政治学习、每周的例行学习等活动,使大家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部门上下工作积极、向上,自己带头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律。

努力打造“服务型”窗口。一年来,2.抓勤政廉政。始终坚持“严于律己,从严治刊”指导思想,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制定了学院学报编辑部版面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稿件登记和三级审稿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配合学校清理“小金库”工作,认真自查自纠,规范了版面费从签收、登记、开具发票、上账到日常检查的所以环节,严格了版面费减免的审批程序,即保证了作者的规格,又有效地控制了关系稿和人情稿的数量。

切实抓好廉政建设。教育是抓好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3.强化内外监督。制度是搞好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工作中我紧紧抓好“服务”二字。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了新闻出版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以及编辑部的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落实以上制度,做到编辑部的每项工作都有制度依据,人人明确责任,并把责任落实到人,使学报真正反映我校的科研水平,起到窗口”作用。

二、以新上编辑系统为契机。严格岗位职责,认真做好各项本职工作

把严格岗位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刊质量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1.完成了6期、148万余字的学院学报》采稿、审验、编辑、校对、出版、发行工作。2010年。工作中严格遵守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出版管理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报刊管理的意见》严格执行省新闻出版局和我校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办刊质量稳步提升,影响力逐年增大,学报影响因子和差错率两项硬性指标都较去年有了突破。

经校领导批准,2.学报网络采编系统正式使用。2010年。学报网络采编系统正式立项,经过近半年的紧张工作,招标、采购,安装、调试,9月份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学报网络采编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报的工作效率和办刊质量,为学报规范化、网络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借此东风,部门组织全体人员又进行了集中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各自的岗位责任,规范了工作程序。

部门全员参加了由省新闻出版局和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组织的河南省新闻出版系统编校知识大赛”并获得了大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下半年我还组织参加了省学报年度交流会。通过比赛和交流,3.加强了编辑业务学习和交流。2010上半年。全体编辑人员巩固了业务知识,规范了编辑流程,交流了办刊经验,回来后,又结合学报网络采编系统的要求,认真组织学习了相关编辑出版规范,为今后更好的完成编校工作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