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模式下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分析

时间:2022-07-17 09:37:07

多元模式下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分析

[摘要]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破除地区、城乡差异,实现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题中之义。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发展,是让适龄儿童接受良好教育,为其提供公平教育条件和均等化教学设施。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小学教育资源配备的不均衡、不完善等问题,学校应当提供包容性强、灵活多元的全新解决路径,充分重视多元化、多角度和多样化课堂模式的开发,完善教育资源内容设置,推动小学教育资源分布向均衡导向转型。

[关键词]多元模式;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实践分析

作为公共产品,义务教育资源分配必须体现公益性质,以保证个体和社会在教育资源上的平均分配,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理论角度来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单一行政区划内在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实现国家投入的均衡化和标准化,城乡间、居民间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与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包括国家法律层面的制约,也包含区域、城乡、群体间的资源分配,还内蕴学校内部协调管理与教学资源的有序推进。

一、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我国教育平衡地区、城乡差异,实现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题中之义。实现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发展,要让每一位适龄儿童和学生都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向每一个人提供公平教育条件,为每个学生的教育提供均等化教学设施,实现教育效果的公平公正。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要注重教学活动和设备资源的均衡,促进物质层面的教育公平,提升师资力量个体化均衡,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完善性。多元模式是学生在教育锻炼时,立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小学学校和教研部门要充分借助教育资源的精准定位、科学评估和重新架构,在利用既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健康提升。具体来说,要在如下方面进行资源的调整设置。

二、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元模式应对

由于小学教育资源配备的不均衡和不完善,实现学校教育的均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面对上述问题,包容性多元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路径。(一)政府公办普通学校模式。该模式强调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要求政府针对当前区域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不完善和不合理问题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政府财政支付转移和专项扶持资金投入,优化小学教育硬件设施,配建高标准设备,确保小学生在学校受到良好教育。同时,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公办普通学校少的现状,积极展开学校的扩建和完善,建设更多学校,使之成为满足不同阶段小学生就近入学的重要支撑。此外,针对部分学校出现的教师数量较少的现象,加大师资投入力度,不断引进教师人才,充实一线教学队伍,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公助民办教育模式。当前,针对部分地区存在较多私营教育而公立学校不足的现状,采取公助民办的基本思路进行有效探索。具体来说,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教学中私立学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民营资本投身小学教育事业。同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教育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提升民办教育的政府扶持力度,让更多小学生在民办学校接受与公立学校同等重要的教育机会和教育内容。尤其是部分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优惠政策不断改善上述儿童的教育环境,让他们能享受到同样的义务教育。

三、多元模式下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一)精准定位,突出教育资源配置的目标导向。第一,更新教育资源配置的理念。以小学生教育资源指导纲要为依托,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和学生个性特征,立足当前教育资源分布及发展的现状,完善课程与教材设置,开发适应小学生特征的资源体系,用全新教材引领教学实践,实现教育资源的自由配置。第二,明确目标整合要求。在教育资源设置的多元转向中,采取标准运作措施进行目标分解和实践整合。所谓目标分解,是结合小学生教育资源纲要的基本要求,将多元化资源配置目标落实为教学参与目标、心理健康要素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然后,根据上述目标,结合小学生身心特征来组织教学内容,考虑因不同年龄段和接受能力而造成的要素连续性。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教育资源配给与学生实际,实现目标选择与整合,促进资源目标转变为学习目标。第三,突出教学内容分类与选择。在教学内容上,借助先进的现代教育资源分布资源配置方法与实践,融合于小学教育资源。重视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学生在横向和纵向层面的要素协调性。小学教育资源设置包含理论知识、技能组成和拓展开发等多方面内容,根据学生的专长和兴趣,结合资源实际和学校需求,开展课题化和小型化教学,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学习。(二)政策支撑,优化并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小学教育重点在于传授知识,基础教育的核心是讲授基本理论。然而,过多教育教学压力会分散小学教师精力,让教师失去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面对高强度工作和低待遇之间的落差,教师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特征。为此,在多元配置理论下,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和层次,突出教师考评的激励机制,借助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和人文氛围等方面的塑造,用优惠政策和人文关怀留住教师人才,让教师能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中。适度减少教师职称评定的门槛和限制,提高教师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开辟教师职业发展和生涯提升的通道,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完善和提升教师资源。(三)多措并举,促进多元教育资源融合。一是通过不断地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公办与民办教育的统一,实现教育管理与配合的协调发展。合理引导民办性质的学校,实现空间与效率的统一与均衡。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引导最大程度上的社会资本注入,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弥补教育发展的短板。根据小学生特征,依托专项资源配置内容,分析多元资源配置模式、手段与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模式,强化技术资源配置的多元整合,为技术发展提供保障。完善运动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双向互动,强化理论内容的学习,让小学生了解多元资源配置的目的和意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二是抓住重点,增加小学教育教师多元培训机会。在多元资源配置与资源优化中,教师对学生有极强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小学教师要准确把握多元资源配置的发展导向,积极参与培训。教师既要学习并梳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的放矢地为学生制定完善的计划,又要加强多元资源配置的方式探索,开发适应小学生特征的教学方法和资源配置手段,让小学生在资源学习中实现自身多元能力的有效提升。三是营造平等和谐的环境,避免教育资源的剪刀差现象。加大统筹规划力度,破除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生源质量差别,摒弃急功近利的观念,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最大限度破除认知限制,实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的可能性,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和教育格局。实现小学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发展,就是让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良好教育,为他们提供公平教育条件和均等化教学设施。针对部分地区小学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不完善,学校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要提供包容性更强、更灵活的多元模式解决路径,重视多元化、多角度、多样化课堂模式的开发,完善教育资源设置,推动小学教育资源分布均衡,不断提升小学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文少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问题及其改进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8(2):32.

[2]李燕.供给侧视角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9):67-68.

[3]吕普生.政府主导型复合供给:中国义务教育供给模式整体构想[J].中国行政管理,2017(1):45.

[4]陈岳堂,倪文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源配置研究[J].理论观察,2016(10):76.

[5]张茂聪,刘信阳.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于内发发展理论的构想[J].教育研究,2015(12):18-19.

作者:刘正波 单位:深圳市龙华区清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