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小学教育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12-05 10:44:49

改革开放小学教育回顾与展望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经过了初步探索、逐步发展与深化研究三个发展阶段,如今形成了较为稳定独立的研究领域,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的讨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问题,而关于小学教育自身的性质、功能、定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这也是我国小学教育研究面临的现实问题。反思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基于进一步深化小学教育研究,一方面需要丰富小学教育研究共同体,另一方面需要拓宽小学教育研究的视域,实现小学教育研究多方位、多学科等的融合。

[关键词]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学教育;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小学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小学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研究、小学教育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与变革、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师范生培养等都是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整体来看,关于小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的研讨,以及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教育等问题,而关于小学教育自身的性质、功能、定位等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梳理分析并反思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厘清我国的小学教育的发展脉络,进而为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小学教育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原本受“”影响而处于停顿状态的小学教育获得了逐步恢复、起步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特别是有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理论与经验的研究受到了研究者们的较大关注。1976-1985年是小学教育的恢复与起步时期,恢复举办重点学校、加强师范教育与改革学制等都是这一时期教育的重要工作,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对师范教育、中小学教育等进一步重视起来。小学教育的规模在扩张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我国的在校小学生人数在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达到了高峰,随后由于出生率的降低而逐步回落,其中1978年与1980年的在校小学生人数均约为1.46亿,1985年的在校小学生人数约为1.34亿。[1]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2]足见全党和全国当时对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视,普及小学教育成为了一项大政和历史任务,这既打开了我国小学教育的一个新局面,也是我国教育战线中的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有关普及小学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广东东莞、[3]江西大余[4]等地区提炼了普及小学教育的经验策略。1985-1992年是小学教育的兴起阶段,努力推行小学教育,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照顾学生的个性等是这一时期小学教育的着力点。特别是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意味着我国的教育由依靠政策指导发展到依靠法律来保障实施,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小学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学教育必须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面向全体”“素质教育”“学生为主体”“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是这一阶段我国小学教育研究和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气象。当然,由于这一时期对小学教育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小学教育研究甚至是整个的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力量都相对单薄,研究方法主要以理论思辨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小学普及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有关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且也是以思辨为主,如张秀媛对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目的、原则与特点等进行了探析。[5]此外,这一阶段有关教育功能的探讨主要是教育的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和生产斗争工具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的育人功能。(二)小学教育研究的逐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阶段,也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不过此时的课程设置观念仍倾向于社会政治本位,并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课程方案(试行)》中提出中小学的课程由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组成,改革了课程的总体结构,也改革了以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为主的课程内容。这对基于课程开展的小学教育研究起到的一定的推动作用,让小学教育研究得到了逐步的发展。1997年,旨在对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培养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专业建设研究”项目成立;1998年,我国开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开办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不是以学科为基础,也不是专门培养某一学科的小学教师,而是将专业指向了某一职业。[6]可以看出,我国的小学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研究获得了良好的开展环境。此时,有关小学教育研究的领域也逐渐丰富。1999年,杨建云对小学考试的功能、价值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小学考试改革中的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7]此外,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也成为这一时期的部分研究者探讨的主题。刘红颖指出,学前教育应为小学教育做好准备。[8]这一阶段对教育的多种功能进行分析,对小学教育的研究更加多元。(三)小学教育研究的深化研究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小学教育研究进入深化阶段。自2001年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建立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成了小学教育关注的重要领域。并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倒逼着学校进行整体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到小学教育的性质、功能等问题。2003年,时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朱小蔓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需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教师,要重新认识现代小学儿童的发展特征与教育;重新认识小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特殊的教育功能;重新认识小学教师的培养,转变传统教师的角色。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应包括: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智慧品质发展的基础,个性品质发展的基础,身体发展的基础。”。[9]这一时期,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开始探索开设小学教育专业。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市教委联合在晓庄师范筹建了晓庄学院,率先再全国进行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试验。1999年,北京、上海、无锡、常州、杭州加入试验行列。[10]小学教育作业作为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全新专业,其专业性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等问题也成了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教育性质、功能的研究。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段,对于小学教育学段问题的思考,涉及到小学学段教育本质的研究,更多是对小学学段的具体学科教学的研究。小学教育的性质定位有助于小学教育科学开展。1994年田本娜对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进行了专门的论述,[11]这也是较早的关于小学教育性质的研究。21世纪初期何洪涛从历史的视角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学教育性质进行了阐释,并且对新时代小学教育的性质进行了界定。他提到,小学教育是在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对儿童实施初级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的学校教育,它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全面的、初步的基础教育。[12]但是目前关于这方面内容研究较少,新时代的小学教育如何定位与发展,迫切需要对小学教育性质、定位的再研究。(二)小学校长、教师发展的研究。小学教育具体内容要素的研究较为丰富,既有优秀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历程、机制与规律,又有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等方面开展的理论研究。校长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引领者。小学教育改革必然离不开对于校长的研究。关于小学校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学校长领导力、[13]领导行为[14]等方面。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也是重要研究内容。曹慧英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综述,也对当前小学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15]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小学教师教学风格、[16]小学全科教师培养[17]等是小学教师相关研究的核心问题。(三)小学学科教育的研究。对小学教育的研究主要是从学科的视角来研究。其中,分科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多,如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思想品德、体育等学科课程与教学进行探讨。且有关小学教育的分学科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如基于小学数学内容开展的小学数学研究,为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从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历史、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小学数学学习原则与方法、各主题内容的分析与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小学数学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对小学数学教育进行的系统的研究。[18]对全科教育的探讨也有一些,如陶青等人对小学全科教育的本质内涵、产生的背景、影响因素以及实施的策略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19](四)小学教育实践案例的研究。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实践中涌现出许多鲜活的改革案例。对于小学实践案例的研究,也有助于为其他学校提供样本。小学改革实践案例,有侧重于课程改革的,有侧重于教学模式改革的,有侧重于学校整体改革的,代表性的实践研究有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体系,[20]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21]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小主人教育”体系,[22]无锡市五爱小学的“和谐教育”育人体系,[23]等等,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案例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这一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生机。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反思

(一)小学教育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尽管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曾受的影响而几乎一度中断,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形成了相对稳定与独立的研究领域,开发了丰富的小学课程与教育教学资源,而且还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小学教育评价体系。1.形成了相对稳定与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关小学教育的研究,从最初的关于小学教育文本或具体实施方式的简单介绍,逐渐发展到如今的关于小学教育涉猎各要素的深入具体的探究。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重新审视小学教育研究的要素,探究处于幼小、小初衔接段的小学教育等相关问题。在对小学教育进行反思与实践的过程中,研究者既放眼国际视域,了解国外小学教育的动态,如对美国小学阅读与写作教学等的介绍,[24]对法国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缩小班级规模的介绍,[25]同时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教育,对小学教育的价值功能,小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小学的教育管理方式,小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等领域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小学教育研究逐渐从整个教育系统或者基础教育系统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2.开发了丰富的小学课程与教育教学资源。由于课程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载体,对小学课程进行研究是小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这期间,小学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发了丰富的课程与教育教学资源。如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材,一些学校基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等开发的校本课程等。此外,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微课程等一些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也层出不穷,这些既是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同时还是进一步开展小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基础。3.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小学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评价体系对于了解和督导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方向引领作用。相对而言,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发展步伐较为缓慢,长期以来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不过,在引进、介绍和学习国外的一些教育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立足本国的国情,尝试构建本土化的小学教育评价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小学数学(单册)教和学的目标及检测》、《小学数学(双册)教和学的目标及检测》等课程与教学评价方面的著作,推动了我国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促使我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评价理论框架。此外,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完善以推动教育的发展,评价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考试,而是变得更加多元,评价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学力,对课程、教育活动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的计量方法也更加注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二)小学教育研究的不足。尽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小学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小学教育研究的价值定位、研究的共同体、研究的视域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突破的问题。1.小学教育研究的价值定位不够明晰。对于小学教育的价值,谢维和曾指出,一个人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一个国家和社会教育发展中的特色与风格,都能够在这个人或国家的小学教育中找到它们的胚胎和萌芽。[26]可见,小学教育在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奠基作用。但是相对而言,在小学教育研究的开展过程中,有关小学教育的价值、功能以及自身定位等的探讨却始终是一个短板,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都是小学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伴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知识的不断增加,多种价值观的涌现,对小学教育价值的认识存在偏颇,进而致使小学教育功能的发挥错位似乎是一个常见现象,这对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小学教育质量的改进与提升会起到一定的阻碍。2.小学教育研究的共同体意识较弱。作为小学教学实践者主体的小学教师,虽然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开展小学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但是整体而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教学实践之中,而游离于研究之外,或者认为搞研究是教育科研人员的事,或者虽有搞研究的意识,但是意识淡薄,加之平时教学任务繁忙等各种原因难以将成为小学教育研究共同体的一员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此外,作为专门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教育科研人员,虽然他们关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一致性问题,但是整体而言,他们的工作重心常常又不在现场教学,而是游离于教学一线之外,他们的研究或者指导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教研共同体之间的交流协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一言以蔽之,小学教育研究共同体意识较弱,对于小学教育研究工作的正确高效开展而言是一大困境。3.小学教育研究的视域较为狭窄。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目前仍然集中于小学课程与教学、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等方面,无论在研究的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毕竟教育是一项集整体性、复杂性、系统性于一体的一项工程,不应限定研究的视域,倘若研究者研究视域的局限,只能对小学教育整个系统中的部分内容加以描述与分析,研究的内容自然就较为狭隘,在整个教育系统的复杂性面前就显得价值寥寥。事实也是,在倡导教师也是研究者的当下,由于教师自身的重心在教学,而在教育理论方面的欠缺,开展研究的内容常常集中于所教授学科的相关内容,在研究的规范性、研究的广度、研究的深度等方面都不足致使研究的视域变得较为狭窄,进而致使研究的实效性难以保障。

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展望

杜威于1920年6月10日在杭州的讲演中提到,“十年或二十年后中国之强与不强,全观小学方面之趋向如何,而为判断之。”[27]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正视现实与规划未来。对于我国的小学教育,要以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主导今天的小学教育改革,以国际化的思维推动我国小学教育本土化改革的行动,以因地制宜的策略提升我国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地,对于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对小学教育理念的定位与落实,小学教育国际化视野的借鉴与本土化途径的选择,小学教育的专业化与专门化等方法方略的探索等都需要我们在小学教育研究的开展过程中实现。在丰富小学教育研究共同体、拓宽小学教育研究的视域中,实现小学教育研究多方位、多学科等的融合。

作者:朱忠琴 王玉国 单位:1.山东师范大学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