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仓储实训教学现状

时间:2022-05-10 03:22:50

智慧物流仓储实训教学现状

【摘要】现如今伴随电子商务平台的崛起与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物流行业在国家经济产业中所贡献的价值日渐突出,智慧物流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推动了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了物流行业的长足发展。本文阐释了当前智慧物流在国内外发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中职学校“智慧物流”仓储实训的教学现状,并从创设真实实训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贴近企业工作实际等三个层面入手,探讨了智慧物流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物流;中职学校;仓储实训;教学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物流行业所消耗的总成本费用在年度GDP中占比接近15.5%,相较于十年前下降了约2.6%。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的《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对于物流行业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慧物流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创设了有效的契机。基于此,教师应当依托智慧物流理念推动中职院校当前仓储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智能化系统应用技术水平,优化实训教学的实施效果,从而为学生实践能力与岗位技能操作能力的提高奠定稳固基础。

一、当前智慧物流在国内外发展的研究现状

(一)智慧物流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国外早在20世纪末便致力于拓宽物流行业的发展渠道与运营模式,欧盟于1996年实施了TEN-T计划,预计截至2050年将在全欧洲打造9条核心运输通道,而以德国政府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运用财政激励、免除关税等手段,推动了多种联运模式的发展,为智慧物流模式的实施创设了完备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以美国IBM公司为代表的国外企业致力于实现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开发,由英国Tesco等企业实施的RFID计划构建了完整的物流产业链条,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同时,美国政府引导交通局、大学与物流公司之间构建密切合作关系,通过大量实践调查整合形成了CFS数据,实现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集合英特尔、思科等多家企业成员形成了工业互联网联盟,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创设了完善的平台基础与设施保障。此外,德国政府极力推动物流园区的集成化建设,引导多家物流企业共同构建一体化信息网络与专门管理协会,进一步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二)智慧物流在国内的发展现状。相较于国外成熟化、规模化的发展形势而言,智慧物流在我国尚且处于初级、不完备的发展阶段。由于我国缺乏完备的信息基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之间难以实现良好的对接,导致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受到我国人均仓储面积、物流设施水平、资金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主体差异,整体服务质量较差。从低碳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我国物流运输的低碳化水平较低,物流运输车辆的能源消耗量较大,致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此外,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社会物流运输成本仍然偏高,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难以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创设完备的物质保障。具体来说,以广西北部湾港的智慧物流发展现状为例,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前沿地区,北部湾港在我国西南、华南经济圈中占据了极为关键的位置,是连通我国西南至东盟国家的交通枢纽要地。当前北部湾港内部涵盖了诸如北港集团网、广西西江物流服务平台等多个主体平台,然而这些信息平台却仅仅承担着物流生产信息的功能,并未真正连通口岸通关系统以及上下游的物流企业,缺乏完备的EDI平台。同时,北部湾港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相关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物流系统的功能难以与企业管理系统实现良好的匹配衔接,相关物流信息的管理仍然依托传统登记模式,缺乏对RFID、条形码等新鲜技术的充分使用,导致智慧物流的建设进程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二、中职学校智慧物流仓储实训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物流专业教材。通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仓储实训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发现物流专业在中职学校中的形成与发展时长较短,现行教材大多由高职、本科教材修订而成,缺乏符合中职学生学习情况的专业教材,且教材内容大多局限于理论知识,未能随时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调整与更新,尤其缺乏对仓储实训内容的详细讲解与介绍,教材设置上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问题,难以实现对学生实践操作的专业指导,与企业实践之间缺乏紧密衔接。(二)教学手段与考核方法相对较为落后。当前中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师资力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以某中职学校为例,该院校物流专业共计招收近2000名学生,然而物流专业的教师数量却不足100人,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物流知识教育、缺乏丰富教学经验,导致在开展仓储实训课程的过程中盲目照本宣科,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死板,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更不利于智慧物流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同时,当前多数教师只将期末测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指标,其考核方式也局限于单一的书面考核,并未真正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与职业教育的目标相背离,难以提升教学实效。(三)实训条件难以满足智能物流发展需求。鉴于仓储实训必然要涉及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其建设用地以及设备购买资金实则是一笔巨额的开支,许多中职学校对此无力承担,进而导致实训条件难以获得良好的改善。由于缺乏配套齐全的实训基地与专业设施,导致学生难以在仿真环境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在实训中培养感性认识,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提高。同时,部分学校虽然配备了专业的实训基地,然而相关智能化应用软件与硬件的实际利用率仍然偏低,并未针对相关专业教师的技术操作水平进行专业化指导,导致智慧物流的实际实施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状态,不利于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

三、智慧物流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积极作用探讨

(一)创设真实实训环境,丰富实训内容手段。要想切实发挥智慧物流对中职学校仓储物流实训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首要前提便是真正应用智慧物流的相关技术进行实训环境的重新建构,借助3D技术创设现代物流企业的内部运作流程,通过真实场景再现引导学生进行仿真模拟,加深对物流行业的理解。例如可以借助3D技术再现物流企业的写字楼、配送中心、仓库、制造工厂等场景,引导学生依托既有知识基础进行实训模拟,掌握物流运输的各个环节与流程,进而为学生提供改编后的企业案例,引导学生在虚拟现实场景中锻炼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发挥实训的意义。(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深化学生主体地位。在创设真实实训环境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RFID技术、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自动化料箱立库等物流设备进行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模拟再现,引导学生加深对物流行业各项技术与手段的理解,依托直观操作锻炼学生的操作水平与控制能力,在近似游戏化的操作中调动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储备、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主体认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协调与调动。(三)贴近企业工作实际,强化业务能力培养。由于大多数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考核模式缺乏合理设计,因此应当着重就考核体系进行整改优化,借鉴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考核机制的全新设计。例如考验学生对出入库方法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盘点方法的运用,真正在模拟环境中进行相关线路的安排设计,考验学生的车辆调度与配载能力等。通过借助3D模拟实训实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热情,真正考查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先进技术提升实训水平,更好的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智慧物流的长效发展。

总而言之,智慧物流引领了物流行业发展的全新态势,依托RFID、感应器、GPS、物联网等设备与技术实现了物流行业与电商平台的密切结合,有效提升了物流系统的分析与执行能力,推动物流系统实现智能化建设。基于此,物流专业教师应当认真审视智能物流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着重运用相关理念与技术推动现有仓储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引导学生在实训中巩固理论基础、提升实操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推动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萍.基于智慧物流的北部湾港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J].经贸实践,2017(10)

[2]孙丽.中职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科技风,2018(02)

[3]吴燮坤.实训助中职物流学生能力上位———基于本校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及总结[J].物流技术,2011(15

作者:卢玉婷 单位: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