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审美教育策略分析

时间:2022-10-15 02:44:47

高中地理审美教育策略分析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人的综合发展过程中,美育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题材,比如自然地理中的美丽山水、人文地理当中的城市景色,都是十分合适的审美对象。地理教师需要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地理教材为依托,适当扩展课外资源,并且通过美化教学语言、建立审美对象等方式来提高审美教育的效率。

1.依托地理教材,挖掘地理审美元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材是教师展开教学的主要依托。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数不胜数的审美题材,但是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那么学生也不会接受到有效的审美教育。因此,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将教材中具有美元素的图片和文字化归出来,将他们作为审美对象进行研究,设计教案,将教材中的审美元素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课时,首先我给学生讲解了有关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性质、特点以及地球与宇宙的关系,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浩渺的宇宙当中除了地球还有别的星球存在生命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其次,我借助多媒体工具给学生展示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以及银河系之外的星系,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对宇宙的感知,学生也被美丽的星系所吸引,不仅给予了学生感官上的美,还丰富了学生的心灵。

2.利用课外资源,完善审美教育内容

对于地理教学而言,高中地理所占的课时比较少,但是所教学的内容却比较多,如果教师在兼顾地理教学的同时又能够很好地开展审美教育是不太现实的,教师也会力不从心,而且审美教育的内涵也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课外资源,由地理教师带领学走出室外,感受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美,会对地理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参加美术展览、摄影展览和科技展览,在实践中对地理形成浓厚的兴趣,感受这些展览中存在的地理元素。教师还可以利用地理教研室、野外活动、图书阅览室和影视资源等课外资源中寻找审美元素。近年来,优秀地理纪录片层出不穷,展现了非常高的水准,并且蕴含着许多美的元素,比如《人与资源》《天上西藏》《列国图志》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制地理小模具等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挖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3.美化教学语言,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地理教师的语言平淡乏味,那么再有趣的地理事物都不会吸引学生。因此,地理教师要在课堂上注意语言的运用,应当使地理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同时还要具有审美性。例如,在讲到锋面系统与天气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一句诗进行课程导入,这句诗当中就蕴含着地理意象,这样进行课程导入会给学生带来新的美观感受,相比较直接的课程导入更加具有美感性。此外,无声的语言也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仪容仪表、手势、神情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地理教师应该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自身的整体形象,通过外在的仪表风范和语言功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奉献一堂有质量的地理课堂。

4.建立审美对象,提高学生审美认知

爱因斯坦曾说:“研究问题的好奇心除了需要鼓励,主要需要自由。”要想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就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拥有足够安全的心理安全空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注重给学生建立审美对象,给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进行批判、想象和感知。例如,在讲到“自然灾害”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提高学生对自热灾害危害性的认识,我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汶川地震”的画面,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都十分团结,无论是参与救灾还是捐款,帮助那里的人民走出了困难。我也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共创美好家园、与自然灾害抗争的意识。

总而言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作为地理教师,应该认识到地理美育的价值,并在实践中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美学情境。

参考文献:

[1]于晓燕.基于审美融合的高中地理教学重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叶先进.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J].地理教育,2016(11):11-13.

作者:党清泉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