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时间:2022-02-05 10:59:39

高校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摘要:新高考改革提出“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机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必然会受这一政策的直接影响。因此,探究新高考政策下高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新高考政策实施以后,高校普遍面临生源差异化程度增大、生源学科基础薄弱、高端人才难以选拔、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难以使用等问题;在分析高校具体生源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开设预科课程、强化通识教育、落实选科指导、优化专业布局、强化综素使用等针对性措施,可有效改善招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新高考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

一、绪论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1],标志着新高考制度的全面启动。意见中指出:要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取消传统文理分科,采用“3+3”选科模式,高考成绩由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科成绩组成;明确提出“两依据一参考”招录机制:不再单纯依据高考总分招生,而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学业水平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择优录取。新高考政策的实施给予了考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加了高校招生的话语权,有利于高校结合专业特色、自身定位,选拔人才。但是,选考科目、招录机制的变化也为高校的招生工作、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新高考政策下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生源差异化程度明显增大。实行统考时,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所招录的学生,横向的知识储备、纵向的分数排名区间大致相同。而新高考政策下,无论是“3+3”还是“3+1+2”模式,都意味着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外,学生有多种选考科目组合方案。对于部分专业而言,考生甚至只需满足其中的一门选考科目就具备被录取的资格。这必然会导致:即便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招录到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学科特长、专业基础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均衡性。如何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成为高校调整教学管理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时重点考虑的内容。(二)生源学科基础薄弱。新高考政策包含学业水平合格考,并且规定只有学业水平合格的科目才可作为选考科目。而学业水平考试的不合格率控制的极低,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不交白卷、不旷考,基本不会存在“不及格”的现象,所以,虽然学业水平考试的每门科目都合格,但是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有多少、打下的学科基础有多少都是难以保证的。另外,“学一门清一门”也意味着“学一门丢一门”,学业水平合格考之后,对于不再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科,学生往往会直接丢下,这些学科的知识积累与初中水平无异。缺乏系统的学科训练,学生的学科基础薄弱,必然引起生源基础与高校专业要求不匹配问题。(三)统一数学考试,难以选拔高端创新人才。高中文理分科的情况下,文理科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考试范围、考察重点等都有区别。由于高校对文理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文科数学相对简单,理科数学相对困难。新高考政策下,统一数学考卷就要兼顾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水平,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得分率,这就要求要把考卷的难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意味着必须在理科数学和文科数学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这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考试内容的难度降低,对于部分对数学要求较高、创新性思维要求较高的理科专业而言,选拔到的学生不具备代表性,不利于高端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另一种情况是既要有区分度又要保证得分率,试卷难易程度的两级分化就会加大,这样可能会导致中等成绩的学生与高分学生差距非常大,而与低等成绩学生的学分差距无几[2]。(四)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缺乏公信力。将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纳入高考录取机制的目的是,破除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唯分数论”,利用评价导向功能,激励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高校考察录取学生提供有力依据。现实情况却是,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可比性、可信度、可用性并不高。一是由于城乡教育水平和基础条件的差异,城市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艺术素养、人工智能、社会实践等方面会比农村学生更具有优势,即便是统一标准,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可比性也不强;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项目大多无法量化,主观性较强,这就导致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真实性、证书材料的合规性以及评价信息的客观性难以准确把握;三是在招生中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必须要有对应的科学严谨的招生程序[3]。然而在原有的统一招考的模式下,很多高校并不具备独立开展自主招生的能力。囿于现实条件,部分高校招生过程中并不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依旧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拔录取的主要指标;还有可能造成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滥用,滋生招生腐败问题[4]。

三、新高考政策下高校的应对之策

面对新高考带来的生源结构变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必须深入分析生源结构,调整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一)开设预科课程,缩小生源差距。考虑到新高考政策下,考生自主选考,即使录取到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也存有较大差距,以及未实行新高考改革地区学生的学科背景情况,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前结合录取专业的学科基础要求开设暑期网络预科课程,学生完成学习后进行合格测试,考试通过才可获得入学资格。利用类似的预科课程,帮助学生补齐短板,提高专业学习胜任力以顺利进行后续的专业学习。(二)强化通识教育,提高学科基础。宽厚的学科基础是复合型、交叉型人才的重要特征。针对考生缺乏系统的学科训练,学科基础薄弱问题,高校可以按照“厚基础、宽口径”思路,加强通识教育,开展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生入学第一年开展大类通识教育,第一学期结束后,考生结合各人专业兴趣进行专业确认,实施专业分流;第二学期根据不同专业调整通识课程设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学科基础。之后再根据学生填报志愿和成绩进行专业培养。(三)落实选科指导,提高招生效果。新高考之初,对于高校划定的选科范围,考生甚至仅需满足其中一门即可报考;部分高校为了招录更多的生源,甚至不设置选考科目,导致招生需求和录取生源不匹配。面对这样的问题,教育部曾颁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5],《指引》给高校招生设定了一条底线:允许高校同时设置2—3门科目作为必选科目,同时允许高校在对部分专业做出专门说明的情况下,突破《指引》所设定的选考科目范围。这一制度赋予了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高校完全可以依据专业建设要求,主动落实选考科目引导机制,促使高校招生工作有“被动收档”变为“前置引导”,从而招录符合需求的生源。同时应加强招生宣传,新高考政策实施专业招生,这更加突出了二级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微观主体参与招生宣传的重要性。高校可组建由学院院长、系主任、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招生队伍,走入各大高中,与考生和家长进行更为直接、更加专业的交流;建立生源重点基地;开设暑期项目或专业在线课程,梳理高中选考科目和大学专业设置的连接性,提供选考科目指导等等,以此增进学生、家长对高校专业设置的了解,取得更好的招生效果。(四)积极探索,强化综素使用。针对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可比性、可信度、可用性不高问题,高校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主体,可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提前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可以加强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科学研究,追踪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招录学生的在校表现、发展状况等,为如何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对策和建议,加强综合评价招生的程序规范和信息公开,严厉打击暗箱操作等权力寻租行为。(五)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吸引力。由“按学校招生”到“按专业招生”,这一变化强化了专业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考生的选择对一个专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而倒逼学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面对新高考带来的压力,各大高校应当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定位进行积极探索。一方面,调整专业布局。立足区域发展定位、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基础,对一些考生报名较少、就业质量较差、社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实行专业合并或停招,同时提高学校相关专业的辨识度,避免专业同质化现象。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新兴、跨学科、多领域交融、富有地域特色和院系特色的专业方向,紧跟时代需求,提升专业吸引力。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立足学校发展目标,聚焦优势专业、特色专业,通过开展专业评比、专业认证等方式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专业质量。

四、结语

高考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细化、完善,也需要统筹多方,做好协调配合。本研究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新高考政策下高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系列挑战以及可能的应对之策,希望能够更好地助力新高考改革。

作者:史晓华 单洪勰 张丽萍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