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论文5篇

时间:2022-02-24 11:10:15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论文5篇

第一篇

摘要: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高校从事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力量,工程实践能力决定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相对缺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工程实践;青年教师;能力培养

一、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以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整体现状作为出发点,通过调查了解到现在的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严重缺乏工程实践能力。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量应届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进入高校,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虽然这些教师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但他们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缺乏工程实践能力,这也制约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亟待发展。2.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需求。学习以学生为本,教育是以教师为准,教师储备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各大高等学校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应该同样重视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水平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有利于学校全方位地掌握每个教师的教学特点,更好地集中管理教学问题,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教务处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提升青年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壮大学校后备力量。3.课堂改革的需求。在新课标改革热潮中,高校成了每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教师质量对于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的十年里,专任教师将会相继退休,这种趋势将会成为制约本学校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解决师资问题,就要进一步引进一批生力军。高校应该未雨绸缪,预先培养高素质教师,壮大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为了保障高校未来的教育发展,必须从现在开始保障青年教师的素质,把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策略

1.强化岗前培训。目前,各高校对青年教师均开展了岗前培训,但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方面,对工程实践教学方面的培训较少。在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期间,教师可以组织青年教师参观企业、实验室、工程实践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等,了解专业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熟悉工程实践的内容,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对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的重要性。2.建立完善的师徒结对辅导制度。虽然岗前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但他们的教学经验、工程实践能力仍然不足,高校中优秀的中老年教师在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模式,由工程实践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的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建立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师徒辅导模式,明确指导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制定可行的考核指标,逐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3.创建多方位培养训练机制。以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综合各项能力,让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更好地为未来的教育服务。创建更多的跨学科、跨单位的不同合作,形成高校青年教师教研团体,综合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人事管理和赏罚方式,吸引青年教师,激发教师对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高校青年教师出类拔萃。从大方向来看,建设可以从制度与实践方面出发,构建更多的发展和交流平台,或者是开设比赛项目,激发教师积极性。4.企业挂职锻炼。对于无工程实践经历的青年教师,在正式承担教学任务前,借助高校与企业建立的产学研平台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跟班顶岗学习。一方面,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补充所欠缺的工程实践知识,全面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并将在企业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将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在企业有效利用,为企业创收。5.建立完善的检查、评价与考核制度。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建立教学督导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评价方法,走进课堂,检查青年教师的教学资料、教学情况,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将检查、评价与考核有机统一,建立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激励机制,确保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实践锻炼,提升自身的工程素养。

三、小结

现实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培养,忽略了能力的培养。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高校越来越重视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学校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宇庆.高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

[2]肇立春,白岩.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

作者:李栋 单位: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第二篇

摘要:新一轮英语类专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诸如发展环境不够理想、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较大、人文精神缺失和职业规划困难重重的现状与危机。试以高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当前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现状、问题,同时结合英语类专业新制定的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炼高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要素,并提出培养核心素养与发展能力的有效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英语专业;青年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趋向和《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进入了新一轮关键的教育改革时期。对此,高校青年教师同样面临着职业上的危机与困境。每位英语专业青年教师面临着处理好教书与育人、教学与科研、职业发展与现实要求等多重关系。毋容置疑的是,时代的发展与新标准的制定都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同样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进修,为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发展能力研究也成为了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吴一安、张莲、仲伟合等国内学者均承担了关于“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等主题的部级重大课题,并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涵盖着教师的师德修养、业务素养、研究能力、服务意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多重方面。本文以高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当前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困境,同时结合英语类专业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提炼出高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要素,并提出培养核心素养与发展能力的路径与策略,以期对新标准下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高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的现状分析与问题透视

我国外语教育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当前全国有近1000所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近十余年的扩招使英语专业学生人数急剧膨胀,英语专业成为扩招规模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1]3但是英语专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埋藏着专业发展的危机。人才培养质量低下、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同质化、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低等现象日益突出。近几年连续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英语专业毕业生因“低就业、高失业、低薪酬”等原因多次被亮“红牌”。这一现象暴露出英语专业以规模扩张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的弊病,同时也反映出专业面临着向质量引领的内涵式发展的现代转型和切实需求。调研发现,不够理想的工作条件、发展环境与工资待遇,高校对教育教学方面过多的行政干预以及教师自身缺乏的自主发展机制与自律品格等诸多因素制约并影响着高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规划。首先,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刚入职时面临着最大的负担就是沉重的教学负担。有些高校不考虑青年教师的专业方向,认为只要学的是英语专业就可以讲授英语专业开设的任何课程。这就无形中给青年教师以沉重的教学压力。他们有的迫于刚刚研究生毕业,面临成家立业的现实需求,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因此就无法保证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也造成了“比较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量与专业发展、学术提升之间的矛盾,即教学负荷与科研投入之间的矛盾”。[2]86同时,各高校对教师的科研要求不断提高,论文、书籍、课题、成果获奖等科研要求不断量化和细化。而青年教师沉重的教学任务,加上缺少科学的指导与培训,导致了青年教师想从事学术研究而力不从心,从而导致了科研成果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甚至无法完成科研任务,最终致使青年教师任教多年仍无法顺利评上高级职称。与此同时,许多高校评职时“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趋向,更是挫伤了青年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久而久之,造成了教师价值取向的缺失,职业发展停滞不前,教学设计应付了事,最终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日益下滑。为此,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指出,高校的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校里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教学、科研和精神上的多重突围。如果不给予他们恰当地指导与培训,师资队伍就会出现断层现象,那么要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的目标就只能是空谈。其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缺失从根本上讲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而人文精神的内核是以人为本。英语专业的本质属性是人文学科,试想一下,一位缺少人文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教师去任教专业课程,他最终只能沦落为只会传授语言技巧,缺失人文内涵的教书匠。而我国青年教师忽视学生人文修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足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传统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职业为导向的复合型英语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青年教师要想突出以灌输知识为目标的陈旧教学模式的重围和藩篱,就得深刻领悟英语专业“人文性”的本质特征和英语学科的人文内涵。“从根本上说,学习英语就是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民族先贤智者的思想和智慧,领悟他们的情操并从中汲取养分,以塑造个人的品格。”[3]438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对选择的职业有着难得的激情与理想,如果自己都缺少以人为本、注重品格培养的人文教育理念,又谈何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培养人文情怀和批判精神呢?因此,青年教师要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深刻领悟人文教育理念,人文教育的重点是“基于独立思考、判断、价值认可、尊严意识,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讨论、说理和对话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升”。[4]4第三,地方高校各级行政部门为了应对各级各类专业、教学评估和评价,过多地干预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以考核评估作为约束手段,层层施压,学校、教师便丧失了教育的主体性和话语权,沦为了谁都可以管的听话的‘小媳妇’”。[5]高校中存在的非教学任务工作,诸如各类会议、教学检查、各类培训等更是让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忙得焦头烂额。这些额外负担造成了教师工作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差、职业幸福感不高等诸多问题,甚至有的青年教师入职几年后,跳槽到其他行业谋职。对此,高校行政部门实施的各类政策是要保证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中心地位,而不是用政策去束缚、干扰教育教学活动,以完成上级下发的评估任务。最后,青年教师面临着职业发展规划上的难题。高校对评职要求和学历层次的要求使得青年教师在入职后不得不考虑攻读博士学位。然而,青年教师一方面要解决在职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一方面要面对苛刻的博士论文,考虑取得博士学位前发表CSSCI期刊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的硬性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孩子教育、赡养老人等家庭因素。如果高校不能正视青年教师培养带来的实际问题,缺少人性化的管理机制,青年教师要么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规划,要么坚持读完后果断辞职,另谋高就。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不断流失最终受损的还是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总之,在构建大国外语战略的背景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多重困境。青年教师任重而道远,需要适时而变,不断除旧布新,主动融入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整体而言,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诸如科研压力、评职压力、生存压力等职业发展压力与困境;面临着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理念的缺失,从而导致主体精神和价值观的缺失;面临着缺少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与支持,从而导致人才队伍建设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高校和教师需要建立联动机制,以提升青年教师的核心素养和发展能力为目标,协同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二、高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所具备的核心素养与内涵阐释

通过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与透视,可以说,青年教师只懂教书育人已经难以满足英语类专业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发展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将决定着本轮英语类专业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成败。“以教师发展为统领,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能力素养,是保障英语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强化英语类专业的文学文化教育与人文素养,意味着首先要培养一大批英语功底深厚、对英语文化有切身体验、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人文素养与批判精神的专业教师。”[6]7换言之,新的国家标准中对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的培养要求是需要以高素质、强能力和厚知识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前提的。笔者认为,青年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深厚的学术研究素养和综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1.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不难看出,青年教师在授课之余,在申报省级以上课题、发表核心论文等方面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科研经验和方法的欠缺以及科研成果少影响了该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2]86如果缺乏深厚的专业理论修养,青年教师就难以将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科学融合。没有专业理论作为支撑,教学实践就如同无本之木,难以深入开展。专业理论素养是指教师对其研究的专业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能够把握专业前沿理论,并能够运用理论去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要获得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青年教师要读语言、文学、翻译、文化、历史等领域的理论著作和国内外期刊文献。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带着问题意识,将相关理论概念和内在关系理解透彻,并不断地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创造性地融入到自己的研究课题中去。2.深厚的学术研究素养青年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是他们不得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高校给予青年教师提供较多的是教学方面的培训,而缺乏科学研究方面的指导,导致教师入职后摸着石头过河,掌握不了研究方法,找不到门道就难以入门。教师的学术研究素养是指在某一专门领域,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就某些学术话题开展系统深入地研究与论证,并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得出准确的结论,不断拓宽某一领域的研究视野。为此,青年教师需要定好自身的研究方向,了解前沿动态,加强理论学习,并勤于思考与写作,将研究视野切入国家外语教育的整体规划中,让自己的研究具有现实价值和学术意义。3.综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注重论文、书籍、课题、获奖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迫使青年教师过多地走向功利和实际,甚至部分教师为评上高级职称不惜重金,雇佣中介代其写作,出版成果。青年教师越来越缺失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值得教育界深思。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需要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当下一些青年教师迫于评职压力,铤而走险,论文大量抄袭,课题重复申报,研究结论没有经过细致的调研、大量的阅读文献、严谨的科学论证,成果质量没有任何新意。即使评上高级职称,青年教师的后劲不足,难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走向深入,最终碌碌无为。新标准下的英语专业青年教师是知识丰富、能力过硬、素质综合的新型专业人才。青年教师发展能力的提升需要高校搭建平台和教师自身自主发展共同作用,协同发展。

三、高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发展能力提升的核心策略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诸如环境、政策、高校、管理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自我建构能力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个体与教育环境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是内外诸因素综合影响并发挥作用,发展和完善专业认同的过程。”[2]86因此,青年教师的发展能力提升离不开所在高校实施的培训体系与进修计划。青年教师需要充分利用高校搭建的发展平台、融入学术共同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注重自身专业素养、学术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提升,力争成为一名业务精湛、科研突出、严谨笃学、师德高尚的高素质青年学者。1.搭建培训平台,构建科学多元的教师评价体系教育部颁布的各类教育改革文件中都明确了对教师实施培训,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性。一方面,各高校为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纷纷实施体现办学特色的学者奖励计划和人才项目,重点培养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从各院系中选拨出优秀的青年教师,拨出专项资金予以重点培养,要求青年教师在培养期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要求,并进行中期和末期考核。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这种人才培养计划极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动力,使教师对自身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发展动力。另一方面,高校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课程培训,成立工作坊,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核心目标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高校还需要创新思维,构建科学多元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方法,以公平合理的评价指标去评价教师的教研成果与质量,不断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应以激励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主张多元化和发展性原则。”[2]87高校要把握原则,对那些在教学、研究、指导学生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在国内外研修、职称评定方面优先考虑。2.建立学术共同体,培养合作精神与学术情怀青年教师仅靠自己的力量来申报课题、、出版书籍,那只是具备了晋升职称的条件。但是仅靠单打独斗,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脱离研究团队和课堂教学的研究不会走向深入。正如欧盟纲要所指出的,一名优秀外语教师的成长发展不应仅局限于语言教学能力提升,更应通过系统持续的学习获得跨学科的视野、个人领导力和跨领域互动合作能力。[7]7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建设跨院系学术共同体”的做法对培养青年教师的合作能力与学术情怀值得借鉴与尝试。由于各高校专业办学层次和师资队伍建设差异较大,需要依托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色,建设跨院系的学术共同体,每学期精心设计学术活动,主要围绕青年教师该如何申报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注重从选题、论证、申报等关键环节的培训与指导,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互助互学的合作能力、发挥团队作用。“学术共同体的建立要从参与者的基本需求出发。我们要把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国家需求结合起来。”[8]10这种做法值得每所高校借鉴,其核心理念是组建研究团队,匹配师资力量,量化科研目标,培养合作精神和学术情怀。3.把握时代脉搏,规划职业生涯,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当下,我国各高校都重视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相继成立名师论坛,邀请国内外名家讲学,通过名师讲座、工作坊、示范公开课等形式让青年教师了解前沿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教育技术,同时注重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为此,青年教师应积极从名家讲坛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素材,同时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和自律的品格,建立自我发展机制,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脉搏,主动融入本专业领域。每年要有计划地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根据论坛主题和依托主持的相关课题,提前撰写会议论文,并在研讨会上与同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听取他们的点评,然后对论文润色加工、投稿、发表,让自己在行业内崭露头角,著书立说,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教师应树立终身发展的观念,通过在职进修、学历教育、行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科知识素养和综合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7]7我国地方高校外国语学院中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阶段的学习使其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对本学科的学术研究仍不够深入、系统。因此,他们在学历层次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许多青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科研工作的同时,仍克服困难,潜心复习,攻读国内外高校文学、语言学和翻译专业的博士学位。这种自我建构职业生涯、践行终身学习的自律品格和不断提升学历层次的学术素养让青年教师们获得了强大的自我认同感,对自我的职业规划和学术研究具有强大的动力与自信。一言以蔽之,“青年教师的自主发展走的是从学习借鉴理论到革新现有理论,从而最终成功创建属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理论的道路。”[9]124无论是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产出导向法,还是参加各级教学竞赛、攻读博士学位等反映出的都是青年教师内部自主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决定着青年教师未来职业发展的走向与高度。结语面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战略背景,我国各高校、各专业都结合自身的办学水平、规模、优势和特色,顺势而为,准确定位,提出了学校的发展总体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目标。而高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更需根据《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指导精神和要求,依托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从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学术研究、学历层次等各个方面不断地培育自身的核心素养。具备核心素养就是青年教师在教育界的立足之本,是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青年教师只有依托高校搭建的发展平台,在教学、科研、培训、进修等各个环节不断协调发展、综合提升,才能在英语类专业新一轮改革与发展中有所作为,从而实现自身的教育理想与学术梦想。

作者:崔永光 韩春侠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第三篇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界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将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推动力量。本文试从高校教育教学及科研现状对青年教师的内涵作出界定。本文研究对象———高校青年教师,指的是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一线青年教师,不包括在高校工作的专职行政人员。作出如此界定的原因有二:一是年龄上的界定。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较短,与学生的年龄界限不大,其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以及职业情感尚不十分明确与坚定,因此,这类青年教师的核心价值观需要科学地加以引导。二是工作性质的界定。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一线青年教师,需有与学生长期接触的经历,而不包括与大学生平时基本无交集的专职行政人员。这类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教学过程有着直接影响。

二、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现状

教师核心价值观指的是教师行为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体现的是教师整体精神面貌和职业生活态度。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几大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等九所院校,发放调查问卷共计20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47份。调查问卷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设计了不同问题。经分析,发现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绝大部分思想活跃、知识丰富、踏实敬业,但随着经济社会转型,青年教师的价值观日趋复杂化、多元化。(一)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部分青年教师不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教书育人的信仰迷茫,不知道教师行业的意义所在。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缺乏深刻的认识;政治信仰迷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闻其名,对其内涵缺乏必要的了解与科学的认识,深刻领悟与积极践行就更无从谈起了。(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观念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变革的深化,很多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势头呈上升化趋势。青年教师刚刚工作不久,教学、科研、职称、社会压力很大;很多青年教师刚刚组建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压力随之而来。鉴于上述压力,部分青年教师工作中表现为上完课完事大吉,其他精力均放在自己的科研建设或者自己的小家庭建设上,对于深入钻研教学、备课、与学生沟通等没有多大兴趣。(三)民族情结浓厚,家国意识淡薄。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高校教师队伍中有很多蒙古族教师。蒙古族教师普遍民族情结浓厚,本民族内部团结度极高,而对本民族之外的人、事漠不关心,甚至排斥。这一点在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中表现颇为明显,不能够放眼本民族之外的事物,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纵深改革、核心价值观推广与践行漠不关心。

三、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青年教师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实施、改革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核心价值观培育直接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校教学实践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价值判断与人格培养等。(一)学校教育软实力提升。从当前教育局势来看,各大高校的实力竞争不仅仅是专业、学术、运行机制、办学理念的竞争,更体现为学校软实力的竞争。而软实力集中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和师生的士气、精神状态以及学校的传统、文化氛围,学校的形象、声誉与品牌等,换句话说,也就是体现为该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正是以上述内容为目标。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一线力量,其精神风貌直接体现该学校的软实力。(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师德建设,说到底,是教师理想信念的建设,这正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目的。在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重大转折期,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直接关系到这支生力军立场的坚定性、导向的正确性、思想的深刻性。核心价值观培育,正好可以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在校园内树立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促进青年教师积极提高自身思想修养,提升其精神境界,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三)高等教育教学实践的实施。高校青年教师只有以核心价值观为精神信仰,才会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真正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到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地从事本职工作,深入钻研专业知识、汲取学科前沿理论、学习先进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四)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人格养成。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由于年龄与大学生接近,沟通基本无界限,青年教师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养成,有助于培养其诚信守法、尊重生命、公正公平、平等自由的思想。(五)民族地区社会安定团结局面建设。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其社会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内蒙古自治区人数众多的蒙古族一线青年教师正可以扛起这杆大旗,通过自己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紧密团结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族大学生,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输送健康向上、积极乐观、踏实肯干的合格建设者。不忘初心、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不断谱写内蒙古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的新篇章,把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打造得更加美好。四、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一)以先进的大学文化为导向。要推进青年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先保证其思想上认同,才能转化为行动上的执行力。高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主要阵地,因此可以以涵养深厚的大学文化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物质依托和精神载体。青年教师长期工作生活其中,潜移默化,必将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二)以多渠道的专业延伸、人文关怀为主导。高校青年教师面对的授课、科研、职称、生活压力明显高于中老年教师,因此学校可以从多途径、多渠道帮助青年教师减轻各种压力。可适当减轻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使其有充裕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以便尽早在职称上有所进步;可以提供多种渠道,外派青年教师进修深造,提高其学历水平,开阔其学术视野;适当提高青年教师的工资水准,减轻青年教师买房买车生孩子等生活压力,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让青年教师体会学校的人文关怀,从心理上领悟到思想上认可,再到行动上落实,从根本上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以明确的科研项目为辅助。各大高校可针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基金及相关课题,组织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并深入研究。在立项研究过程中势必加强其对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认识。(四)以民族荣誉感为提升。把蒙古族青年教师小范围的民族情结转化为大格局的家国情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放大少数民族青年教师的民族荣誉感,使其意识到蒙古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蒙古族文化融入中华文明才会更加勃发生机,让蒙古族青年教师明白只有民族的才是国家的,只有国家的才是世界的,从而自觉将民族情结提升为家国意识。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其价值观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导向。高校必须重视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教师群体中的推广,尤其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少数民族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对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深远,对自治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经济建设稳步推进意义重大,必须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确保其核心价值观培育制度化、常态化,在学习中理解、在教育中加强、在活动中提升、在实践中深化,以保证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罗宗耀.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策略与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3:23~24

[2]段永清.高校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作者:王树建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第四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在信息技术支持背景下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现状,总结了制约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因素,归纳了提高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素养要求,就如何提高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切实合理的对策,为加快高职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给出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青年教师;信息化;课程改革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明确指出: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在现场实习安排困难或危险性高的专业领域,开发替代性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针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开发仿真教学软件。《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指出:努力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教书育人水平。实施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建立在职教师轮训制度,实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学校制定教师培养培训五年规划,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实际上对高职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1]。信息化教学是高职课堂课程教学的有力补充,合理的运用微课、动画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线,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一线中最活跃的群体,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急先锋。当前,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浪潮,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中国职业教育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大批高素质的青年才俊进入高职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专业能力发展的舞台。1.怀有满腔热情,高职青年教师是信息化的主力军政策引导,素质提高,信息化教学意识高[2]。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全力推进信息化教学,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中明确指出“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中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模式,教师能够常态化应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能够逐步应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与协作式教学所需要的情景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高职青年教师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受教育程度高,接收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强,能尽快接收信息化教学理念。2.缺乏理论指导,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存在盲目性积极参与,盲目跟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3]。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各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高职青年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急先锋,是高职院校承担教学任务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特性决定了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一些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大多从综合性大学毕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但并没有对教学能力进行培养,教学上的一些基本套路、基本方法并未掌握,信息化教学是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教学组织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起来会难上加难;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套路及方法,一些新的提法并没有有效实施,青年教师对于层出不穷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并不能有效的吸收,往往跟风式的哪个热门做哪个,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与指导,使得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碰到种种问题,教师学生对于教学效果都不能满意,遇到种种挫折后失去了对教学改革的热情,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踌躇不前。3.具备一定能力,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软件使用技能有待提高教学保障,技术驱动,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有待提高[4]。目前主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都需要相关的应用软件支持。信息化教学早已不是使用单一教学软件的时代,已经成为一个体系,一套系统。要求教师既要对所教内容非常熟悉,同时又能掌握很多软件的操作方法,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熟悉仿真软件的操作、视频拍摄技巧、视频剪辑技巧、视频后期配音、Flash动画制作、PPT与视频音频混合技巧等等。高职青年教师虽然素质较高,但对于软件的使用及功能不能完全掌握,削弱了信息化教育的效果。4.打破传统模式,高职青年教师亟需改进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科学设计,合理实施,改进信息化教学评价方式[5]。信息化教学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是近几年提得较多的教学理念,国家对信息化教学越来越重视,也督促高职青年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然而,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在学校教学管理层面上,目前大多高职院校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青年教师既要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端,同时也要承担繁重的科研压力,使得青年教师顾此失彼,难以两全。在青年教师自身层面上,由于信息化教学要采用许多新软件、新技术,教师往往把精力多放到软件工具的使用和新技术的掌握上,但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考核及评价方式尝试较少,教学评价并没有因为信息化教学的融入而有所改变,往往还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这样并不能有效体现出信息化教学的效果,阻碍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

二、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的素养要求

顺应时展需求,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青年教师专业能力。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不能采用同一种模式,应结合本校实际,因人而异,制定合理的培养技术,促进教师的成长。同样,教师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一定要符合各自院校的硬件软件条件,符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信息技术有效的与课程的教育内容相融合,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1.提高认识,明确信息化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信息化教学水平是衡量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能否有效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当前,信息化教学在整个中国教育界是最热门的话题,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投入到信息化教学的浪潮中来。这样的热情是可喜的,但并不是说信息化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越多越好,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信息化教学。适当的采取信息化教学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如果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比例过高,反而会适得其反。信息化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还应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中好的东西,如工整详实的教案、良好的板书、儒雅的教态等等,这些才是课程教学中的核心所在,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时,切忌本末倒置,全盘采用信息化教学,而应适宜、适度的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2.明确方向,培养青年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能否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是高职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标志[3]。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更新自身的学识水平及学识结构,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学信息化已经引起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有效运用,必须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具有较高信息素养、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优质师资队伍[3]。3.因地制宜,制作精良的校本网络教学资源切忌生搬硬套,依据本校教学软硬件教学资源,制作精良的校本网络教学资源。高职青年教师素质较高,也具备从网络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能在网络上十分便捷的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但这些网络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即使制作精良的资源也不见得适合所有的学校。一部分青年教师开展进行信息化教学时为了图方便省事,随意在网络上下载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一些工科课程需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与检测,同样功能的设备由于生产厂家、型号等的不同,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细小的差异,如不整合本校教学资源,勉强采用网络上的资源,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很好。青年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应针对校内制作微视频资源,将制作的微视频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并根据教学效果、教学反馈随时进行调整、更改,能逐渐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高职青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途径

1.建立长效机制,为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辟道路建立在教务处领导下的信息化教学专门机构,督促青年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管理机构提出合理的项目建设计划、考核绩效评价体系,为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指明道路。定期召开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技能竞赛、技能比武,提高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聘请教学名师来校讲学,多层次、多角度的开展信息化教学讨论、培训、交流,明确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方向。鼓励青年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改革,建立信息化教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在全校形成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的氛围,提高青年教师专业能力。2.加大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政策引导及资金投入,为青年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保驾护航加大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政策引导及资金投入,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6]。高职院校在推行信息化教学时,要在政策上进行引导,比如在评优、评先等环节中要考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在职称评定时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执行能力应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让从事信息化教学的教师要有动力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要给予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教师一定的资金保障,学校应在办学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到信息化教学中,让从事信息化教学的教师能够真正得到实惠,愿意进行信息化教学,这样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才能落到实处,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让从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教师能有所成绩,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成就感,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3.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的软件硬件投入,为青年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排除后顾之忧购置教学设施,保障信息化教学的有序开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在高职一些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要从事信息化教育,不仅仅教师努力就行,目前主流的仿真软件任选一款都要10万以上,要录制微视频需要的视频制作教室,稍好一点的投资都要30万以上,教师个人是无法承担的[7]。诚然,即使没有好的设备也能进行信息化教学,但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高职院校应该添置一些主流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为青年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排除后顾之忧。4.提高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切实加强青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师是打开信息化教学与课程融合的钥匙,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对于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要有针对性,信息化教学培训一定要结合专业特性、学科特点进行,不能所有教师都参加同类型的培训,培训时也应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实现培训的多样性、有效性、差异性。其次,信息化教学培训应具有实用性,目前各级政府、各类学会都有各式各样的信息化教学培训,但有的培训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如教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教学理论上的培训很多,但如何将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有效融合的培训不多,这需要学校管理部门进行区分刷选[8]。第三,应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外出送培是常见的培养方式,同时还可以采用聘请行业知名学者、知名专家到校培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校内教师互相培训等等形式开展培训,关注高职青年教师的具体需求,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

四、结束语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有力保障,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融合已经是一种趋势,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模拟真实生产情境,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是高职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重要指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过程,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改善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必经之路。

作者:李书舟 容 慧 单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已被社会所关注。作为初入教坛的青年教师,走好教师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教师职业观的树立。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在倾听孩子,关爱成长中迈好专业成长的第一步。2012年7月,大专毕业的我进入了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嘉峪关市幼儿教育的排头兵,作为这个光荣集体里的一分子,在这里感受到传递知识所带来的快乐与收获。加入到这个光荣的大家庭,使我感到身心俱暖、活力盎然,团体的榜样力量带给我无穷的憧憬。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让爱从心田萌发成长,将认真负责的态度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幼儿园的人文环境,让我从宽容理解开始,放下自我,走进孩子们的心田。

一、在宽容与爱中走进幼儿心田,为专业成长奠定稳固的爱的基石。

新的时代、新的社会赋予了教师新的责任与义务,宽容公正成为教师对待孩子的核心准则,“宽容是阳光、宽容是甘露、宽容是钥匙、宽容是理解”这是多么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相信多一份宽容,会给孩子们带来温暖的安慰和无穷的力量。宽容的微笑,温暖安抚,拥抱,都会使无私的爱源源不断的滋润着每位孩子的心田。记得去年冬天,我带的是小班。因为班里的孩子年龄小,又都是家中的独子,在天气刚刚转冷的时候,家长们纷纷来请假说:“孩子先不来幼儿园了,来往的路上怕冻着孩子。”这些孩子刚来园几个月,在教师们的努力下,刚刚消除了初入园时焦虑不安的情绪,对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各项活动开始适应和投入,如果这时候间断,会不利于孩子后期在幼儿园的成长。于是,我就站在家长的角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去说服他们。一句鼓励、一次奖勉,带给孩子们的是比游戏更有意义的收获,因为那是一颗名为坚持的果实。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给孩子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他们充分理解,鼓励孩子多看多问多思多动手,看着这些天真的面孔洋溢着明媚的笑容,我置身其中也乐在其中。

二、沟通无距离,让我成长无阻碍。

让沟通将爱传递,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深刻感受。在我的班里有几个孩子很少与教师沟通,我常常为用怎样的方法和这些孩子交流而伤脑筋,因为他们年龄小,表达不清楚。有一个叫敏敏的小女孩,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照顾孩子的担子落在奶奶的肩上,老人对孩子的照顾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极尽呵护”,生活方面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入小班时,很难融入集体,吃饭时,老师不喂,她一口不吃;如厕时,不拉着她去卫生间她就坐着;日常活动中,从不主动与人交流;户外活动和游戏时,只是站在一旁观看,从不参与活动;性格内向、胆小、行为被动。为此,她的家人也很是着急,但又不知该如何去调整孩子的状态。由于孩子的种种表现,我主动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向他们介绍了孩子的在园情况,并提出了我们的矫治措施和一些指导建议,希望家长配合,增强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帮助孩子找回自信,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建议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玩耍游戏,同时,关注孩了解孩子的言行,通过交流互动寻找最佳的引导途径;其次,对孩子采取放手政策,引导和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最后,也是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思想上,语言或是和行为上,发现之后及时表扬、鼓励,哪怕是取得一点很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给予她充分的肯定,逐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我的建议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积极的配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为孩子记录着在幼儿园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变化,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同时,也增强了家长对孩子的信心。通过一年多的幼儿园生活,敏敏有了明显的变化,生活上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她能和别的小朋友主动交流了,也慢慢学会了融入到集体当中,看到她的进步,我们与家长都为之而高兴。经过教师们的努力和家长们的配合,孩子找回了自信,增强了独立自主性,也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从这个案例中,我领悟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尽心尽责地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用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三、多渠道的学习、实践与积淀,丰富了内涵,使成长之翼更加丰满。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所以利用课余时间会阅读一些教育教学类书籍,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提高师德修养和理论修养;工作期间积极参加园内外组织的各项实践交流活动,吸取她人的教育教学之长;加强学习。多问,多看,多听,多向同事学习,互相促进,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适合于孩子的教学方式。在走进课堂之前,总要细心研究教参和教材,并针对班级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会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实践“常态课”,做好个人基本功的学习,积极参与每次的教研活动,充分准备认真上好公开课。在工作期间,我本着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的承诺,感受着收获的幸福,和孩子们一同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经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工作的第三年,我有幸担任了两次园级观摩课,并且参与了园级优质课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被评为2014~2015年度园级优秀教师。今年在园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下,我被任命为班主任并担任小班年级组组长。一直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孩子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及时总结,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水平;加强对孩子的观察记录,多看、多写、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用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开拓进取,用我的实际行动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我会不断地收获与成长,并感悟为师的快乐。

作者:俞清桂 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