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工作境遇与路径探索

时间:2022-11-11 04:56:02

高校美育工作境遇与路径探索

摘要:新时期加强美育工作,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基于高校美育工作工具化边缘化现状及美育育人效度冲击的时代境遇,有必要回归美育工作本位,从美育主体的“心理-行为”结构出发,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艺术,完善美的认知;优化顶层设计,增强活动内涵,丰富美的情感;把稳网络阵地,净化网络生态,强化美的意志;拓展实践平台,加强实践指导,创新美的行为。充分挖掘并发挥其他育人体系的协同美育功能,为美育工作“大美育”化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校;美育;大美育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来塑造人的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1]。美育一词最早由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20世纪初,随着席勒的美育思想被引入国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一批我国近代学者相继在美育思想的译介中开展中国特色美育研究。莫小红[2]、栗嘉忻[3]等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美育发展历史及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美育的情感中和功能对于人的精神修复、人格构建以及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美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美育实践方面。傅琴[4]、马晓娟[5]、高培月[6]、韩景岩[7]等通过学科交叉法,阐释了美育对于德智体劳其他各育的促进作用,主张构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程岭[8]、朱哲[9]、刘芳[10]、何骏[11]、王敏[12]等从问题-对策的角度对高校美育现状进行分析,旨在突破瓶颈,发挥美育育人实效。然而问题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学生实际有所脱离。而且美育常被等同于艺术化教育,即便是与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者们也多采用德育的美育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化的范式。如何立足学生视角,将美育融入到高校育人工作实际中,切实提高美育工作质量和效果的探索鲜少见到。本研究从美育主体的“心理-行为”结构出发,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维度探讨高校不同育人体系中存在的美育可能,反向解决其他育人体系如何主动融入美育的问题,以期为构建高校“大美育”格局提供若干启示。

一、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必要性

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文件对美育工作提供指导,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新时期加强青年学生美的教育,具有多方必要性。(一)时展的需要。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曾预言: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13]。新时期不仅包含“两个百年”目标的交汇,还有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经济社会发展的交汇以及不同国家文明体系的交汇。中国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中激流勇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升中国文明的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主渠道。高校美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为教育基础,在青年学生群体中营造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在艺术的浸润中触摸历史脉络、感受文化变迁,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二)教育改革的需要。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学校教育重智育轻美育的现象由来已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提到国家发展的核心地位,学校才真正在课程规划、资源配置上将德体美劳纳入人才全面发展培养全局中。然而就目前而言,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依然不完全同步,与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还不相符合,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三)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是高等教育要清楚认识的问题。新时代党领导下的高校教育如何能旗帜鲜明地坚持其意识形态属性,又能润物无声地隐蔽其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意图,非常考验教育工作艺术。美育以其特有的情感柔软性,成为高校协同育人的重要媒介。从高校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综合素质不仅是个体社会竞争力的标尺,更是国家综合软实力的基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将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大局,充分发挥美育对于其他各育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四)价值引导的需要。当代青年学生每日被海量信息包围,碎片化的认知经不起实践的推敲。追求标新立异,把丑的当成美的,把出格当成创新,这是审美素养缺失,更是审美教育的缺失。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其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4]。美育,通过美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受力,培养审美情操,塑造美好品格,这有助于恢复学生被“快餐”文化碎片化的价值观。

二、高校美育工作的时代境遇

1993年我国基础教育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次正式将美育写入国家教育方针,并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共同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美育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美育依然是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新时期,美育不再局限于艺术教育的范畴。美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内在要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美育急于让自身被整个学校教育的知识系统所接纳,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形态而使美育在其中获得实际的安置[15],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呈现出诸多问题。(一)课程教学形式单一,课程设置滞后,美的主观认知偏差。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内高校教育水准整体提高,但高校美育现状依然不理想,美育课程较为薄弱。从教学过程来看,不论是艺术专业课还是面向公外学生的通识鉴赏课,都存在重理论传输轻精神陶冶的倾向,以技能应用和社会效益为导向,忽略了学生内在“成人”能力的培养。从教授方式来看,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和平面式的欣赏依然是主流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学生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未被充分调动,理论知识接受度低。从课程资源来看,课程少、课时短、碎片化学习是普通学生接触美育课程的现状。从课程设置来看,公共美育课程与各专业教学计划的融合度不高。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每个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据悉,多数高校对于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学分管理未能落实到位。从机制保障来看,公共艺术课师资队伍还不完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设置依然不到位。出于多方原因,学生无法系统完整地学习美的理论知识,对于美的认识容易出现偏差。(二)文化活动同质化碎片化,美的情感体验失衡。社会发展给高校文化育人带来了丰富资源,但文化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日益呈现出诸多问题。活动内涵不足,类型单一,同质化严重,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热情与评价较低。教育主体的独立性与教育对象的同一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文化活动同质化的主要原因。同一时期面对相同的主题,不同教育系统的轮番“洗礼”,必然导致学生“审美疲劳”。高强度的刺激让活动本身失去吸引力,自然也降低了育人的效果。文化活动趋向碎片化、形式化,存在为办活动而办活动现象,活动场成“秀场”。“尝鲜式”的起兴活动多,“招牌式”的推进活动少,割裂了文化育人的内在联系,学生体验感低,持续影响力弱。注重即时消费和感性满足,缺乏直击人心的深度作品和品牌活动。功利化趋向日益突出,与毕业挂钩的社会责任学分以及由参与各项活动带来的综合素质测评加分,越来越成为学生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的的出发点和目的,影响学生对活动内容美、过程美的积极体验。(三)网络主体多元化,时空虚拟化,美的个体意志弱化。信息技术革命除了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变化,也给高校美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网络主体多元化,文化内容良莠不齐。以用户主导生成互联网产品的Web2.0模式,让更多未知“新移民”涌入各大网络空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层次,夹杂着隐蔽的资本经济和复杂的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认知带来巨大冲击,动摇学生践行真善美的决心。网络空间虚拟化,秩序监管难度大。网络文化并不完全是现实存在的“照镜”活动,其产生和存在有其自身的规律[16]。时间和空间上的抽离、匿名化自由化的操作方式消除了网民身份、社会地位、人际关系、公共价值的顾虑。现实社会规则受到忽视,个人本我意识下的陋行在网络上充分暴露,破坏青年学生对人性美社会美的信心。网络符号个体化,价值导向标准不一。随着网民参与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日益开放,同质话语逐渐受到差异话语的冲洗,其中不乏有“带节奏”者利用网络话语传播的漏洞,通过点穴式发帖、抹黑式营销、影射式诱导、游牧式渗透,对青年学生展开信息轰炸,舆论诱导,阻断学生创造美的恒心。(四)创新教育不足,活动路径单一,美的创造行为拘限。实践活动是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培养社会责任感、感受劳动美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有新情况,亦需要新思维新创造。然而总体来看,目前高校创新教育和实践依然与时代需求不相适应。学校重视不够,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训练轻思维培养。专业技能被摆在教育教学的突出位置,重复的技能训练阻碍了想象力的培养,而创新往往来源于想象中的突发灵感或顿悟。学生“无用有用”的自由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难以感受想象空间美。实践内容主题性专业性不强,教学体系与活动整合度不高。相对于社团文化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普通高校里与专业密切结合的社会实践或科研活动较少。实践活动与专业脱离,导致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低。随着时间推移,形成了专业教师负责教学和科研,学工系统负责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平行育人模式。学生“学以致用”的效能感在现实活动里得不到实现,难以理解学科专业美。实践平台不完备,实践形式单一。高校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场域。就目前而言,学生实践活动依然以校内场域为主,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服务活动。校外场域的实践活动则多以学生自主联系自发组织为主,学校的技术指导和制度保障依然有待加强,学生劳动体验感差,难以体会社会环境美。

三、高校美育工作的提升路径

《意见》对各级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设意见:高校要推进美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厚植美育情怀,要增强美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17]。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是教育系统下一个完整的教育分支。美育的实施在于如何在现有的育人体系基础上,整合各大育人体系的美育资源,针对美育工作短板,进一步完善美育体系,形成“大美育”格局。(一)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艺术,完善美的认知。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发展”[18]。面对课程美育存在的问题,各学科要强化美育意识。美育课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围绕美育目标,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文化发展新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各类课程与美育专业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美育是一种熏陶式“成人”指向的综合性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讲究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美化心灵,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从而自发产生美的行为。只要充分挖掘各学科的美学元素,任何一堂课都可以是一堂美育课。课堂美育必须转变教学形式,提炼接纳性高的教学艺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改良考核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作业中发现美,创造美。美学理论只有为学生所掌握,才能转化成精神的力量。而美学理论只要够生动,就能为学生所内化。课程美育要拓展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面对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与美育课程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各高校可联合创建互联网+美育课程,将国内外网站优秀的美育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平台资源共建共享,扩大美育课程覆盖面,让线上课程创建成果惠及更多学生。(二)优化顶层设计,增强活动内涵,丰富美的情感。文化育人要重视内涵建设,让文化活动不仅“有意思”,更加“有意义”。内容上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让学生在体验的反哺中,思考活动的意义,提升理性经验。形式上要符合学生灵活自由的期望,既要发挥教育主体的宏观把控,也要挖掘学生群体的自发潜能,让学生由活动被动接收方转化为活动组织方。语言上要结合青年学生的用语特征以其所喜闻乐见的符号呈现。第二课堂是理性经验与感性认识碰撞的中间地带。校园活动既要通过官方价值观宣讲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也要结合时代特征和青年用语偏好,对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民间文化或小众文化进行价值协商,让文化美育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直抵学生的内心。文化育人要加强顶层设计,让文化活动不仅“一时育人”,更要“持久育人”。美育是美的熏染,情感的陶冶,讲究于无形之中浸润人的心灵,因此美育是慢工,更是细活。群发式的校园活动,只会让学生在各类活动现场的奔走中徒生疲惫。只有加强各育人部门之间的沟通,挖掘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在个性与共性,从横向类别和纵向深度上进行规划,才能层层育人、多方育人、有效育人。学生组织是丰富校园活动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与学生群体加强接触,是对学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补充。团委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学生团体从组织机构到具体活动的规范和指导,确立监督考评机制,让团体内部有章可循,团体之间互促共进,充分激发校园底层文化的活力,让文化美育在学生群体间层层开花。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在不同模块的记录考评功能,形成美育成绩单,分阶段对学生参与美育活动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行美育效果评估,为顶层设计提供参考,让文化美育以更系统和更科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共鸣。文化育人要强调主体定位,让文化活动由“你要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学校教务部门和学生工作处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责任学分与文化实践活动的关系,正确认识评奖评优与成长成人的关系,正确认识综合素质与时展的关系,转变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动机。要创设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减少学生参加活动的顾虑和压力,让文化活动真正想学生所想、应学生所需、为学生所喜。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只有解决思想层面驱动力的问题,才能让其真正敞开心扉放开思维参与其中,并享受校园活动带来的精神愉悦与内心充盈。同时,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自身要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让文化美育以更人性和感性的力量感染学生的心灵。(三)把稳网络阵地,净化网络生态,强化美的意志。在美的领域里,只有美的认知和美的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更深一层的美的意志。据中国第44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2019年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0%[19]。高校要培养学生美的意志,实现知-行的顺利转化,就必须要在美育工作中把握好利用好网络新阵地。网络美育要把握网络主导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凝结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共识”[20]。高校要发挥好主流媒体的育人功能,通过网络浸染的方式,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真善美的感性认识中坚定对人性美社会美的信心。网络美育要强化网络治理,净化网络生态。高校要加强网络法律知识宣传,倡导文明用语,合法用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新生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辩证看待网络的双刃剑作用,让学生在“可用”“可控”的全过程、全方位“第三课堂”美育阵地中增强传播美创造美的决心。高校在党团建设中,要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让“初心”和“使命”的人本美、服务美充盈学生的内心,并转化成持之以恒创造美的不竭动力。(四)拓展实践平台,加强实践指导,创新美的行为。实践是美育的试金石和孵化器,离开了劳动实践,美育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时代美育要立足实践,面向学生,以生为本。实践美育要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课堂教学是间接经验的传授。理论能否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取决于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学生在实践中实现新旧经验的顺应与融合,从而建构起对外部世界完整的认识。社会实践,既要动脑,也要动手。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3月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美好劳动品质[21]。高校要发挥其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完善劳动教育方案,保障劳动实践经费。要充分发挥劳动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社会劳动中认识理论知识与现实存在的关系,认识丰硕成果与辛勤付出的关系,认识脚踏实地与建功立业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中,收获成就感,提升获得感,增强幸福感。实践美育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关注。学生是学校的人,但终将是社会的人。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供给站,能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社会与高校都要肩负起育人的责任。要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政府、地方机构育人资源,搭建多方实践平台,营造实战模拟社会空间。要发挥教学系统理论专家和企业系统实战专家指导优势,完善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机制,让青年学生在劳动中学思践悟、学思践行,认识社会美,感受劳动美,创造未来美。实践美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顺应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充分激活其内在附属驱动力。新一代青年有多重标签:享受、冲动、脆弱、精致利己主义等。正是这些不被看好的标签,让其一度被质疑能否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然而,当疫情袭来,这批不被看好的90后、95后第一时间主动冲上了火线救人的前线,成为狙击战的中流砥柱。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里,肯定了当代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的答卷[22]。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实践活动要紧紧结合时代责任与爱国担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美的底色外化为美的行为,在实践中锤炼美好品格,实现人生价值。

四、结语

时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美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既对德智体劳教育有重要协调促进作用,也离不开其他各育的支持。高校美育工作通过美育课程改革和学科交叉共建,使“第一课堂”既能育“智”,也能育“美”,帮助学生完善美的认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使“第二课堂”既能树“德”,也能树“美”,助力学生丰富美的情感;通过净化网络生态坚定网络育人方向,使“第三课堂”既能立“规”,也能立“美”,引导学生强化美的意志;通过校企共建资源整合,使“社会大课堂”既能产生“劳动成果”,也能孕育“劳动美果”,鼓励学生创新美的行为。高校美育工作要正确认识美育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中的地位和其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其他育人体系的美育功能,积极构建“大美育”育人格局,与其他各育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刘云云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