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高中美术教育研究

时间:2022-03-20 09:56:09

人文关怀高中美术教育研究

摘要: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在此之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具有人文教育功能”。这无疑代表着美术学习不再只是单纯的技艺学习,它更应该成为一种文化的学习。但是目前处于美术教育中的大多数教师更偏重于造型艺术教育的传授,而忽略了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本文将以高中美术课程为例分析人文关怀在美术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以此来激发教师的教育思考,完善美术课程发展体系。

关键词:人文关怀;高中美术教育;审美美术教育

作为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其它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它不仅教会学生怎样设计创造出具有美感作品,更能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而这些都离不开美术学科中人文性的发掘。

1人文关怀的概念

在尹少淳编写的《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一书中提到美术学科有五大核心素养,其中放在首要的就是人文底蕴素养。而人文底蕴又包括人文积淀、人文关怀、审美情趣等三个基本要点。由此可见人文关怀是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关于人文关怀,“人文”表示的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关怀”主要指的是关心爱护的意思。总的来说,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状况,更加重视和承认人的价值与主体地位,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

2高中美术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1)在美术课程中美术教育的作用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有高超技艺的画家,而是让学生在美术课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之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知识,丰富人文情怀。但是在美术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只是一味对学生进行技法的训练,忽略了学生其它学科素养的养成。导致学生只会盲目临习画作,而缺少了审美能力与想象能力,人文素养低下,对作品背后所蕴藏的精神与文化更是知之甚少,背离了美术教育的要求。(2)在美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美术是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每一件美术作品背后都蕴藏着不同的思想及文化,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彰显。处于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反映的是各个时代的不同特征,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则是人类集体智慧的成果,而了解每一件作品历史与文化背景,有利于学生传承历史文化。特别是对于本民族艺术作品的了解,不仅有助于青少年更好的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更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在今后的发展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人生价值。(3)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正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此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极容易进入心理误区。这时就需要发挥出美术学科的独特作用,在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将艺术作品与学生情感需求相结合,关注课程中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积极的价值观。其次,在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感受人文关怀的同时,更能促使他们学会人文关怀,即学会爱护自己、爱护生命、关心他人、关爱自然与社会。

3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凸显人文关怀

3.1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之前重视技巧训练的教学模式,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素养。教师要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性情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美术课程成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每一位学生个体生命的特殊性和能动性,尊重学生情感和需,从知识传授到对人的关怀,美术教育这一华丽的转身将真正发挥其作为人文学科的本质功能。3.2提炼作品中的人文情怀。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这门课程是必修科目,也是颇受广大师生喜爱的课程。但是面对中外美术史中闻名的美术作品,做为美术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不同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出每件作品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与情感,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中借助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分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3开发凸显人文关怀的美术校本课程。高中美术鉴赏这本教材汇总了许多中外优秀艺术作品,但是对于作品的分析有的过于浅薄,人文性质并不突出。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可以学校为平台开发有关人文关怀的美术校本课程,例如制定美术与生命、美术与自然、美术与国家等为主要的课程体系,充分挖掘美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层面的人文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主题式教育,培养更为全面的人文素养形成。

不管是中国画的浓墨淡彩,还是书法艺术的“飘若浮云,宛若惊龙”,亦或油画雕塑的生动逼真,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背后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要在美术课堂中发掘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凸显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素养,并非纸上谈兵如此简单,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完成。而人文素养的塑造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美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教学体系,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2]张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4]顾超.凸显人文关怀的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012.04

作者:冯晨晓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