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留守儿童的特征与建议

时间:2022-09-20 03:19:35

中学留守儿童的特征与建议

1留守儿童及其留守状态

所谓留守儿童或农村留守儿童,我国相关文献中大多“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人向城镇转移就业而没有携带的子女,这些孩子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多数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来实施监护”。对“留守儿童”概念做这样的界定,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为如果说留守儿童就是“农村成年人向城镇转移就业而没有携带的子女”,且“他们多数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来实施监护”,那么,就应该断定这些孩子应该是远离双亲的,也就是其父母都是在外打工的,只是单亲在外打工而生活在母亲或父亲身边的就不能算作留守儿童,但其中“这些孩子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留守儿童”这句话又把单亲在外工的孩子列在了留守儿童的范围。在我国现有相关文献中,大多数也都把只要父母亲中有一方在外打工的就算作了留守儿童。而在相关的论述中又都将“亲情缺失”、“缺少父母关爱和监护”作为留守儿童的主要特征。这就导致了对留守儿童相关研究的不准确或不科学性。

我们在安徽省芜湖市5所农村初级中学对初一至初三年级的文化课学习成绩排年级前五名和后五名的学生的调查中显示,父母都在外打工的占18.9%,只是母亲在外打工的占4.2%,只是父亲在外打工的占48.3%,父母亲都在家的占28.6%。我们认为:把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母亲外出务工的农村未成年人”更加合理。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在我国当代农村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仍然是绝大多数家庭的现实状况,只要母亲在家,子女就有“家”的感受;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在回答“你认为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谁?”时,回答为“父母”的占约34%,而明确回答为“母亲”的占30%,明确回答为“父亲”的只占15%,经统计检验,学生中认为母亲最了解自己的人数显著多于认为父亲最了解自己的人数。也就是说,学生在心理上更依赖于母亲。其二是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文化课成绩排在年级前五名的学生中,父母全部或只有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比例,显著地少于文化课成绩排在年级后五名的学生,而这两个群体中,“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的学生比例却几乎相同,这说明“父母都在外打工”或“母亲在外打工,父亲在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也就是说,因为母亲长期不在家,而使儿童失去了“家”的感觉和对家长的心理依赖,并对学习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定义为“因母亲长期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生活和就学的未成年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因其“留守状态”的不同而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在我们调查的文化课成绩排在前五名的学生中,有15%的人是父母双方或母亲长期在外打工的,也就是说,在文化课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中有15%是留守儿童。这说明“留守状态”并没有对所有留守儿童的学习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这是为什么呢?对此,我在对所调查的五所农村初级中学部分教师和校长的访谈中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1)励志型:父母同心协力地艰苦创业、勤俭持家,有明确的改善家庭生活状况的愿望和目标,并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子女对父母的心愿心领神会,并深受父母的感染和激励,努力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表现报答父母。

(2)平常型:父母把外出打工只认作是赚钱过日子的平常事,认为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自己外出打工而子女在家生活、上学很正常,家庭生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没有感觉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目标,父母和子女都习惯了这种家庭生活状态,也就是说,父母和子女对待留守状态都有一颗“平常心”。

(3)困苦型: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得不外出打工,打工的收入又不能满足需要,家庭成员中有生病或残疾等其他特殊困难,感觉日子很艰难又很无助,子女也因家庭条件差而感到自卑。

(4)颓废型:父母长期感情不和,一方或双方有婚外情,夫妻争吵或与家庭其他成员争吵不避子女,子女对父母彻底失去了应有的信任和尊重,对家庭生活感到失望和苦恼,甚至其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较大偏差,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很显然,这四种类型的留守状态对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会有着极不相同的影响。

2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的若干特征

2.1留守儿童的心愿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留守儿童们在回答“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他们的答案前两位的依次是:“考取理想的学校”或“把成绩提高到满意的程度”(占30%),“能和父母在一起或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占24%)。这可能说明:其一,留守状态对儿童的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部分儿童对于能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渴望已经成了其最大的心愿;其二,在学习上追求进步,仍是留守儿童普遍的特征之一,不过,非留守儿童则有55%把“考取理想的学校”或“把成绩提高到满意的程度”作为自己最大的愿望,这两者差异显著,这可能说明家长的经常性监督有利于学生建立和巩固学业理想。

2.2留守儿童的“知心人”

在回答开放式问题“你认为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谁?”时,留守儿童的回答依次是:父母(占33%),祖父母等其他亲人(占24%)、母亲(占18%)、同学(占9%)、父亲(占9%)、老师(占3%)、自己(占3%)。在这个问题的回答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几乎没有差别。这可能表明: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最主要心理沟通对象仍然是家人(上述回答是父母、母亲、父亲及其他亲人的占84%),而与同学有较深层次沟通者的比例很小。而根据我国学者以往研究的成果,初中生是把“朋友”作为第一位倾诉“平时内心想的事”的对象的,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心目中显得日益重要。这可能说明学习方面的压力或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导致我国农村初中学生交往心理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另外,只有3%的学生认为“老师”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这说明:虽然学校在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几乎所有学校都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列入到了学校的工作计划,并专人负责等。但这些工作还没有使学校的教师走进留守儿童的心里。

2.3留守儿童的生活负担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一道选择题是:“在平时生活中,(1)你只完成学习任务,不需要做家务事;(2)你除做洗自己衣服等少量家务事外,其他事不用做;(3)你需要做与自己相关的所有家务事。”留守儿童的回答选择第一项的占18%,选择第二项的占42%,选择第三项的占36%;而非留守儿童选择第一项的占43%,选择第二项的占30%,选择第三项的占27%。这些差异经统计检查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在平时生活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并没有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担负起特别多的家务事,也就是说,留守儿童因远离父母而缺少照应,从而影响学习和成长的现象并不普遍。3.4留守儿童的学习在接受我们问卷调查的初一至初三年级文化课成绩排在前五名和后五名总共143名学生中,(其中排前五名的72人,排后五名的71人),属于我们定义为“留守儿童”的33人;父母亲都在家的,即真正意义上的“非留守儿童”40人。留守儿童中有33%共11人属于文化课成绩排前五名的学生,66%共22人属于文化课成绩排后五名的学生;而非留守儿童则分别为63%共25人和27%共15人,两者差异极显著。这可能说明,留守状态对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消极作用。在回答调查问卷的另一个有关学习的问题“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你通常首先(1)向老师请教;(2)和同学讨论;(3)自己独立查资料、思考”时,留守儿童21%选择了(1),选择(2)的42%,选择(3)的30%;而非留守儿童选择(1)的18%,选(2)的37%,选择(3)的45%。这些差异经统计检验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在选择(1)和(2)方面,差异更小,这可能说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的依赖性或独立性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一般来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自己独立查资料、思考”,而选择这一选项的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都不足50%,这说明注重对初中生正确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和指导,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3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若干策略

关于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应运用哪些策略的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弄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和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其次要认真思考一下学校教育能为解决问题真正做些什么?否则,我们提出的所谓方法或策略就难以落到实处,更谈不上收到实效。我国绝大多数有关留守儿童的文献中,都先入为主地把留守儿童视作一个教育的弱势群体,但就环境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来说,我们不应该把“留守状态”一概认作是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否则,“官二代”、“富二代”和“星二代”们的成长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严重的问题,更何况“留守状态”还存在着差别巨大的不同类型。我们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结合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认为: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应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3.1把“留守状态”当作独特的教育资源

我们调查发现:虽然“留守状态”可能对儿童的学习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很多儿童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但留守儿童中的百分之三十三文化课成绩进入年级前五名,却足以说明“留守状态”并不一定能够阻止儿童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虽然相对于城镇富裕家庭的子女,留守儿童处在较贫苦的物质环境中,但这并不能足以阻碍其成人成才。古今中外出身贫寒的杰出人才数不胜数,那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名句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寒门弟子的成长。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先系统研究每一名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学习环境,然后根据其“留守状态”的具体特点确定教育方案,尽力挖掘其“留守状态”中潜在的教育和激励因素,引导儿童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理解和领会父母含辛茹苦中对子女所饱含的深爱和殷切期望,促使所有儿童所处的留守状态向“励志型”转化。留守儿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群体,它确实是需要社会特别关注的群体,但如果把它看成是包袱,那么,这个包袱就太大太沉重了;如果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把它看成可以使一代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中国人成长过程中难得的教育资源,那么,科学地开发这个资源,这个资源将会加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着力提高家长学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我国的每一所中小学都有“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其中很多都切实开展了活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学生家校表现的互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我们调查中发现的学生对父母心理依赖程度较高的情况来看,对家长与子女沟通方法、技巧和内容等方面的指导,提高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性,似乎非常必要和紧迫。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曾有一名学生回答其最大的愿望居然是“父母不要管得那么多”!如果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性较高,学生就会有更加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配合也会更加有效。

3.3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学习方法和生活自理方法的指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自主性已经达到了较高程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已经越来越成为其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的关键。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的学习方法指导,各科老师们侧重点多是解题答题的方法,而忽视了诸如: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及如何提高整体学习效率等方面的指导。只有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科学化,学生学的有效性和成效性才会不断提高。而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有助于化解其多方面的心理矛盾。既然农村初级中学中留守儿童占有很大比例,初中生又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对学生的生活自理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常态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和减轻由于远离父母而产生的失助感。

3.4积极促进儿童的同伴交往

进入中学后,初中生将感情的重心逐渐偏向于关系密切的朋友。初中生对与亲密朋友间的交流很珍视、很真诚,他们不仅在这种交流中获得亲密感,也从这种交流中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内心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更多地了解了自己。留守儿童在这种交流中可以减轻由于远离父母而导致的孤独感。因此,学校教育中应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同伴交流的场景,促进他们同伴友情的健康发展。如:指导学生开展多样性的学习兴趣小组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生活互助小组活动,教师最好能参与其中,以便观察和指导。4.5学校要指导教师努力走进学生心里学校的“校本培训”应该把帮助教师掌握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指导教师准确认识学生理解学生,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要求教师平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情况,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性,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承泽恩陶园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