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管理探析

时间:2022-12-23 10:45:13

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管理探析

摘要:“趋同管理”既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展外国留学生培养的主要方式,也是在跨文化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从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的实际出发,力求在“同中有异、求同存异、大同小异”的原则下围绕语言的相合、知识的整合、文化的应合和情感的融合作出整体性、系统性探析,构建语言、知识、文化、情感等四者互动、互通、互融的“LKC-E趋同管理”培养模式,从而促进“知华、友华”来华留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趋同管理;跨文化适应;培养模式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深化教育国际合作[1]。其中,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创新,对扩大和提升来华留学生(以下简称“留学生”)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留学生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2],对其培养层次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给当前高校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趋同管理”的内涵及原则

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数量、结构层次、培养模式及其教育质量,是衡量一所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教育部颁布的《留学中国计划》指出,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十六字方针,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3]。“趋同管理”培养模式既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展外国留学生培养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也是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从世界范围内看,趋同管理的方式是各国接收外国留学生普遍采用的培养方式,在英美及欧洲高等教育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港台地区的实践也是收效显著,可以作为我国留学生事务跨文化管理模式的一种借鉴[4]。“趋同管理”是指外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采取与本国学生相似或相近的标准和机制来统一规范并进行教育培养,目的是让留学生在校园内外享受与本国学生同等的“国民待遇”,最终达到培养模式与管理方式的趋同[5]。留学生的“趋同管理”就是根据我国各省份、各院校的留学生教育培养实际,参照、借鉴中国学生的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依据中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校规校纪进行教育管理,力求对留学生的培养要求和管理服务与中国学生基本一致,把相应的招生计划、学籍管理、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实习实践、规范养成等纳入高校统一的教学管理中。留学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本质和内涵上与中国学生的教育培养是相同的,即通过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使其在人格、知识、技能、文化素养上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和要求,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劳动者和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基本特征是排除为留学生的所谓“异文化”而制定不同于本国学生教育管理规范的双重标准,对留学生不实施“特殊礼遇”。其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1.基于遵循教育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教育不因为对象的成分不同而改变自身的规范体系,尽管其内部有复杂的构成和操作方式[6]。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是在遵循教育规律普遍性中的特殊,既不与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相对立,也不与教育方法、培养模式与过程发生根本冲突。“趋同管理”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对留学生采取趋向于中国学生教育管理的培养模式,具有跨国家、跨语言和跨文化的鲜明特征。“趋同管理”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借鉴国外留学生教育的成熟经验,由“封闭式管理”逐步走向“开放式教育”,最终与国际社会通行的培养模式接轨。2.基于“同中有异、大同小异、求同存异”构建原则“趋同管理”符合辩证法的要求,正是因为留学生教育中存在“特殊性”的客观实际,才会产生“趋同性”需求。“趋同”不是无视差异性的简单同一,而是要在教育管理中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7]。在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既不能把“趋同管理”视为“等同培养”,也不能把对留学生的教育培养机械地认为是“一刀切”。其中,如何整体地、联系地、发展地认识和处理“同中有异”“求同存异”“大同小异”之间的辩证关系,逐步实现由以“区别隔离”为特征的“封闭培养”转变为以“开放融合”为主线的“趋同管理”。

二、“趋同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相对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高校开展留学生的教育管理相对较晚,国际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实施“趋同管理”的时机、条件和体制还不尽完善。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在特定历史时期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把留学生当作“外宾”来对待,在他们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中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区别隔离”教育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逐步开始转变和改革“特殊化”管理模式,对中外学生的“趋同化”教育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校内管理校园化,校外管理社会化”[8]逐步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和社会的统一管理中。当今,“趋同管理”培养理念虽已引起来华留学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积极实践,但是国内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多有别于中国学生的“区别对待”,也就是“区别管理”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留学生规模持续增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也无形中延长了中外师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甚至长期的“区别管理”容易导致留学生的“去社会化”和对中国国情的“陌生化”。留学生的教育过程既是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化解的过程[9]。因此,应深入分析和总结留学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在梳理和化解矛盾中逐步构建和完善“趋同管理”培养模式,其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办学要求与我国高校开展留学生培养理念和教育管理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国际化融合和现代化管理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需求,开展外国留学生的教育培养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必经途径,但我国留学生培养的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手段提升和管理模式改革与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日常管理主要以集中管理、方便操作为主,注重学校的利益而忽略学生的利益,忽视对学生成长和满意度的评估[10],这既给提升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和高校的国际化办学声誉带来多重挑战,也不利于高质量和可持续地做好我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2.日益增长的留学生规模及自身需求与高校在招生、教学、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存在“分而治之、权责不明”的矛盾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部门主要包括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工部(处)、研究生院、后勤集团和专业院系等部门,由于历史遗留及现实发展原因,相关教育管理主体对中外学生教育中存在“同中有异、大同小异、求同存异”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及实施原则的认知不客观、不全面、不到位,造成部门间的分工不科学和权责不清晰,对推进和完善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缺乏“一盘棋”的统筹和协调,导致工作职能模糊、办学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不高[11]。3.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较大差异背景下,东中西部高校留学生的“趋同管理”培养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据统计,在2018年1004所接受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中,留学生达到或超过500名的院校有249所,其中,有147所高校位于东部的省份,占比为59%[12]。相对于东部地区高校的留学生培养,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不仅留学生教育规模较小,开展留学生教育的时间相对较晚,学历生和非学历生的比例也不尽合理,而且开展“趋同管理”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相对滞后。这一现状已影响和制约了东中西部留学生教育的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对留学生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也带来诸多挑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与提升是保障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留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是如此。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颁发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高校应当将国际学生教学计划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中,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13]。虽然当前我国高校全面开展留学生“趋同管理”培养的发展时机还未完全成熟,各地区、各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实施条件也有较大差异,但依据发达国家开展外国留学生教育培养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经验,从“区别管理”过渡到“趋同管理”既是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贯彻和落实留学生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还是加快和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LKC-E趋同管理”培养模式

“趋同管理”并非无视跨文化差异的机械管理,而是鼓励语言、知识、文化、情感等要素相互渗透、融入、影响的动态过程管理,即实现语言(language)的相合、知识(Knowledge)的整合、文化(Culture)的应合和情感(Emotion)的融合,构建“四位一体”互动、互通、互融的“LKC-E趋同管理”培养模式。“LKC-E趋同管理”培养模式的构建理念和培养留学生的目标与要求契合一致。其中,关键要协调和统筹入学评价体系、专业教育机制、教学管理方式、实习实践体系、行为规范养成、文化价值认同等各个培养要素和教学环节。1.“L”即语言“Language”,语言学习是“基础”,以语言教育为依托,核心是解决培养过程中语言的提升与相合语言交流障碍的产生与解决途径贯穿于留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留学生之间沟通以及他们和中国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使用汉语和英语,但中外师生间语言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跨文化环境中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摩擦和碰撞会给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交流不畅甚至产生摩擦和误解。因此,调动留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言教学的针对性、提升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强化语言应用的实践性,对现阶段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优化、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推进“趋同管理”培养模式的改革都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尽管在入学申请条件中对汉语或英语水平有明确要求,但留学生与中国师生在学习和交流中呈现的沟通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对于进入学历阶段的学习。因此,优化留学生的入学语言要求,完善预科语言学习制度是提升语言融合速度的重要途径。其次,以提高学习效果为中心,加强对外汉语教学改革,注重开展不同国别和区域留学生群体的语言学习习惯和特点的调查研究,不断拓展和完善“对话式、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和“体验式、互动式”的课外实践途径,逐步消除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的语言壁垒。最后,作为教育主导的教师,其语言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应积极营造跨文化交际环境,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学管理人员外语水平的提升。2.“K”即知识“Knowledge”,知识教学是“途径”,以知识教育为中介,核心是解决培养过程中知识的应用与整合跨文化教育管理中知识的应用与整合是指在不同的知识传播体系中群体及个体所经历的知识的学习、整合与提升,具体表现为拥有不同语言系统、学科知识、专业背景、文化信仰的传播者和学习者在跨文化环境中知识界限的互学、互通与互融。针对来华留学知识教育中存在的矛盾及问题,应统筹和协调“趋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育主体,客观认识教育对象的“同中有异”现状,在教学管理中贯彻“求同存异”原则,力求达到知识教育效果的“大同小异”,逐步构建和完善中外师生“开放融合”知识教育体系。首先,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拥有的教育背景、语言基础、文化信仰和知识结构也不尽相同。严格招生入学审核程序,科学、全面规范留学生的入学申请条件及知识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把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关注个体基础差异和注重跨文化适应贯穿于提升知识应用与整合的全过程。其次,设立“双导师”制度,即设立指导学习的专业导师和负责日常管理的生活导师,加强“趋同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以往留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真空”状态。最后,落实知识教育过程中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招生、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等部门应权责明确、统筹协调,推进完善“教—学—管—研”一体化培养体系,消除“区别对待”造成的资源浪费,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成效。3.“C”即文化“Culture”,文化感悟是“保障”,以文化教育为背景,核心是解决培养过程中跨文化的感悟与应合跨文化适应主要表现为移居者初到不同于本体文化的客居国时对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不能适应所引发的情绪紊乱到逐步调整、接受、适应、融入该文化的渐进过程。具体表现为拥有异质文化的留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跨文化适应以及与中华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的碰撞、接纳与融合过程。语言和行为是文化表达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和行为产生的基石。所以,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是解决“趋同管理”培养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因素和深层次原因,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促进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与适应。首先,物质文化载体是产生、积淀、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一切物质形态。学校应注重校园景观设计、教学楼宇建设、宿舍社区装饰和文体设施完善等各项物质文化建设,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传承、开放与包容。其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供规范有序、丰富多彩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和趋同化教学实践,注重中外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学互鉴,探索以中国文化和多元文化“共生•共创•共享”机制,拓展跨文化应合的广度。最后,在加强语言学习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提升留学生对科学精神、文学艺术和道德风尚的学习认知,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克服跨文化适应中的情绪焦虑、思维碰撞与文化冲突,在“开放融合”中完成对中华文化的融入与跨文化适应的融合,实现对“趋同管理”培养的文化认同。4.“E”即情感“Emotion”,以情感教育为纽带,核心是解决培养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与融合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应。情感教育是提升和拓展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视野的重要途径,从其内涵概括为培养人的“物情”“事情”“人情”[14]。对于培养“中外交流的使者、中外友谊的桥梁”这一留学生教育的重要使命,只有围绕语言的学习与提升、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文化的感悟与认同这一主线,多层次、多途径地开展“物情教育”“事情教育”“人情教育”,最终才能实现中外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融合,为“趋同管理”培养模式的构建奠定情感认同基础。首先,以语言教育为依托,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开展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国情教育,探索“开放性、对话式、互动式”的课堂学习及课外实践途径,提升“物情教育”融合的广度。其次,以知识教育为中介,积极引导留学生客观、全面认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挖掘和探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传播内容及实现途径,拓展“事情教育”融合的深度。最后,以文化教育为保障,传播和阐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追寻的“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国梦”与“世界梦”,营造“中外一家亲”的人文交流环境,提升“人情教育”融合的厚度,达到情感交流中的“相通”,促进教育管理中的“趋同”。5.立足留学生工作实际,东西互鉴、去粗取精、取长补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学生“趋同管理”培养模式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开展对外国留学生的教育培养是世界各国争夺优秀青年的重要举措。首先,高校在“趋同管理”教育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注重学习、借鉴西方高校教育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先进经验,做到东西互鉴、取长补短,实现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其次,开展东中西部高校的互学互鉴、互帮互助,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交流体系。东部高校在留学生教育培养的机制体制方面较为成熟,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开展“趋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最后,“LKC-E趋同管理”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构建理念、内涵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契合一致,故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主体,高校应立足留学生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学生“LKC-E趋同管理”培养模式,从而为实现培养“知华、友华”高素质留学生的目标保驾护航。

作者:马彬彬 李祖超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2.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