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

时间:2022-03-19 09:15:4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

一、理论基础

角色植根于生活,在戏剧舞台中得以凸显,最后又回归社会生活。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学派引入这一概念研究社会结构,其后米德正式将角色引入其符号互动理论。从此,“角色”成为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重要概念,它统筹考察文化背景、社会关系与个人自我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按照米德的理解,角色是在社会或者群体中处于某一地位并按照其期望行动的人。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它成为社会学的重要理论框架。角色理论主要分为角色结构理论和角色互动理论两个流派,后者探讨了角色形成的过程,是本文重要的理论支撑。根据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个体的社会化经历了玩耍(play)、游戏(game)和概化他人(generalizedother)三个阶段,从而由生物人发展为社会人。在玩耍阶段,孩童通过语言学习获得自我察觉的能力。当孩童有能力在大脑中实现预演或者想象他们即将参与的交谈时,就学会了如何拿取他人的角色或者态度,即角色采择(roletaking)。角色采择是一种从他人的立场与观点去想象现实世界的心智活动和行为反馈。这个时候,孩童开始关心别人对其行为所产生的反应,但他们只有提取片段的、单一的角色的能力,尚不具备提取多个角色的能力。而此时与其互动的成人就是他们生命中首次遇到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重要他人是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他们可能是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明星偶像、宗教人物或者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发展到游戏阶段后,孩童有能力在社会情境中同时提取多个活动参与者(主要是重要他人)的态度或角色,他们可以区分这些不同重要他人的角色,但无法将这若干角色整合为一个具有一致性的他人的观点。只有在概化他人的阶段,孩童才有能力同时考虑所有活动参与者的态度和立场,并将这些个别立场概括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一般性观点或观念。这里的他人不再是特定的、具体的个人,而是抽象的社会准则、规范、文化与观念。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一种使我们有能力理解他人对我们的期待并据此形成自身行为规范的能力,即角色扮演的能力。人们将概化他人的期待内化,也就是将整个社会的态度和观点内化,这是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

二、适用性分析

国内学界对角色理论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国内学者在其后不久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应当进行角色理论研究的观点。但是,角色理论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引入尚在起步阶段,未能充分阐明其在思政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或仅仅着眼于对大学生特定类型的角色进行分析,弱化了角色理论的解释力;或止步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成长的分析,未能深入揭示角色理论对思政工作全局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从大学生角色形成的过程出发,引入角色理论分析框架,从角色的全新视角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那么为何角色理论是适用的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目标一致、内涵一致。“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到学生个体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了思想上进、立场坚定、道德崇高、心智健全、人格完善、才能突出等内容。从符号互动论的观点来看,个体角色的获得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它解释了个体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机制。同样,对大学生而言,在我国当前的语境中,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通过学习而思想成熟、道德发展、心智发育、人格完善、才能积累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目标和内涵都是一致的。角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与角色理论的研究主体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教育本身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而人与外部世界互动正是角色理论的研究范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皆是对未来社会生活高度模拟,教育正是从价值观、方法论层面对这种模拟进行指导。从角色理论视角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质上是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教育则是对这种角色扮演的塑造、引导与规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角色理论的研究主体是高度一致的。第三,角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性。角色理论聚焦内在的角色实现,通过角色的形成与改变,动态呈现人的发展规律;此外,角色可以将多重的、甚至冲突的内部、外部期待剥离,解析出若干真实的自我,生动形象,便于思政工作者和学生深刻理解到行为背后的动机。角色理论由于其本身已经集众学科之长,解释力和适用性具备难以比拟的优势。

三、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角色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社会学中,角色的研究大体遵循两个方向:一个由外而内,从外在的角色规范特定主体的角色扮演;一个内而外,从内在的角色实现解释角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本文的研究遵从第二个方向,通过个体社会化形象再现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过程。(一)基本前提。分析框架成立的基本前提: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即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即是通过与人、与社会的互动实现信号、观念、态度的传递,并通过相关反馈传递符合社会规范的信号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个体实现了社会化。2.大学生的社会化是预期社会化。大学生的社会化不仅包括了对当前学生角色的适应与扮演,还包括对未来学习和生活角色的扮演。做好进入职场、甚至家庭生活的准备也包括在对大学生的期望之中。这里暗含了一个前提,即大学生已经实现了早期的社会化,但现实中仍有部分大学生尚未完成这一任务。3.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贯穿人终生。个体社会化分为角色形成和角色改变两个阶段。个体的社会化是不断迭代的,个体会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期许的变化不断调适,角色形成与角色改变时而同步时而交替发生,一旦调适失败就会发生角色冲突或者角色失败。为便于分析,本文对角色形成和角色改变分别说明。(二)个体社会化:角色形成。角色形成是个体获得稳定角色的过程。大学生的角色形成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获得大学生这一稳定角色,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角色,不同于小学生、中学生,在“学生”这一身份属性中,中学教育强调学生对基础文化知识的掌握,大学教育是瞄准学生职业发展的现代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主性都有了极高要求。此外,学生成年后,还成为了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有了完整意义上的“公民”这重身份;由于与原生家庭分离以及成年的原因,独立的“子女”身份还有“恋人”身份得到凸显。这些都是大学阶段需要形成的稳定角色。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对于这些角色的理解是模糊的,或者无意识的。但是入校之后,这些期望就产生了,期望的产生不仅仅来自学校,还有社会、父母等等。他们都期望大学生成为充满理想信念、积极向上的有为青年。期望产生后,学生的态度与行动会如何反应呢?他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首先就会根据自身的条件、素质、优势特长,外部的期望,以及自身对于大学生这个角色的理解,确定一个或若干对象进行模仿。这个确定对象进行模仿的过程就是角色定位。这些被模仿的对象可能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是由校园文化塑造出的“榜样”,也可能是他们的偶像。在角色定位后,大学生开始角色模仿,并会根据老师、同学、父母等重要他人的态度进行行为调整。这一阶段,大学生有模仿多个角色的能力,但整合的观念尚未形成。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与互动,如经过长达数月的新生入学教育,一个入校的大学新生理解了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习得了课业学习、课外活动、集体生活、安全自救等方面的经验和技能,才基本完成了大学角色适应任务,具备了在大学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这个时候,大学生开始概括众多“重要他人”对其的态度,并形成了泛化的其他人对大学生角色的态度观念。这个时候他们终于理解“大学生”的角色要领。这种一般化的态度观念就是“概化他人”,概化他人的形成标志着大学生产生了“自我意识”,此时他们会产生“我们大学生”这样的概念。从大学生自我观念的形成可以看到,自我包含“主我”(I)和“客我”(me)两部分,分别是个体行为的自我约束者,是对外部态度的反应;以及通过角色采择获取的泛化的、一般性的态度。角色采择是主我和客我交互的过程,主我根据自主意愿进行角色采择,获取外部态度后内化为客我。自我观念形成后,经过稳定的互动,大学生这个角色就能完全获得,个体就能自如应对校园生活的绝大多数事件,并得到老师、同学、学校评价体系的认可。(三)个体社会化:角色改变。角色形成后,随着情境的变化,大学生在角色扮演时有可能会放弃掉部分先前的角色。角色改变一般源自角色期待的改变,角色期待是角色扮演者本身和外部世界所表现的期望。角色期待贯穿于角色扮演的始终,并对角色扮演者的观念和行为施加压力,对角色行为有强烈的塑造作用,从而引发角色改变。因此,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工作空间。角色改变是通过三个路径实现的:1.内部期待的改变。内部期待的改变是由主我、客我角色竞争引发的。在任何情境下,个体行动之前,主我和客我都会发生竞争,特别在人面临道德两难处境时。主我想打游戏,客我表示要先写完作业;主我不想起床上课,客我又告诉自己翘课、懒惰是不对的;主我想打开考场上座位下的小抄,客我则提醒说这是作弊。主我是积极觉知者和行为的发起或约束者,客我是内化的社会之我,人人心中皆有的社会准则与观念,它们类似与佛洛依德的“本我”、“超我”的概念。内部期待的改变是角色改变的最直接动力,它可以直接转化为个体行动。当外部期待改变,或者客我对角色采择的对象不够满意时,都会诱发主我和客我的角色竞争,继而引致角色改变。2.外部期待的改变。外部期待的改变也会引发角色改变。外部期待改变的诱因有三个方面:角色扮演不符合外部期待、环境的变化以及观众的变化。个体的角色扮演并不能总让外部世界满意,当角色扮演总不能令人满意或者行为挑战底线时必定会让外界不满。比如,学生上课总是迟到、考试舞弊、经常对室友人身攻击,学生干部工作懈怠等等,这时必然带来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同学关系紧张,任课老师可能会对迟到行为提出批评和警告,学校会对舞弊行为进行处分,辅导员可能会找该同学就人身攻击的伤害行为谈话,或者找到学生干部谈心谈话,了解其近况,从角色视角帮其分析工作懈怠的原因,令这些行为得到遏止,角色行为得到改变。社会环境或者校园文化也能引发外部期待的剧烈变化。在曾经文化相对保守的年代,校园恋情在大学是文化禁忌,社会、学校、家长对大学生恋爱均持反对态度,校园里的亲密行为还会受到处罚;但是现如今校园恋情却稀松平常,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持有包容甚至支持的态度。社会文化对于婚恋态度的转变极大地改写了学校对校园恋情的态度。从大学生跨国交换归来后,面对校园文化环境改变所表现出的观念与行为的剧变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也是为何校园文化建设和组织文化建设常常被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观众的变化同样能够引发外部期待的变化。观众是角色扮演的关注群体,是角色价值得到体现的确认方,观众对角色扮演的肯定或者否定态度会会对角色扮演者提供暗示,继而引发角色消退或强化。因此,观众态度的变化也会造成角色期待的变化从而引发角色改变。对大学生而言,观众包括同学、班级、老师等等。这也是为何大学生往往会很在意老师、同学对自己评价的原因。虽然他们在其大学生自我的形成中很可能并不是“重要他人”,但是“观众”身份就足够具备影响力了。外部期待不同于内部期待的地方在于外部期待可以用角色交换的方式引发角色改变。角色交换是指外部A通过自身模拟B角色的方式,为C提供扮演B角色的机会,以实现A对C模仿B角色的期待。“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榜样教育就是这个原理,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灵活掌握的工具。3.角色冲突引发角色改变。角色冲突是指个体的不同角色或外部世界不同方面对个体的角色期待相互矛盾而引发的角色对抗行为。角色冲突暗含着诸多危机,相互矛盾的角色期待会给角色扮演者带来巨大的角色紧张。比如,期末复习期间,某大学生(男)偷偷谈恋爱被家长发现,盛怒之下家长来校要求断绝恋爱关系。此时,作为这名男生,学生角色要求他认真复习备考,但是他受到了来自家长的干扰,遭受到子女角色和恋人角色的双重夹击。该情境下,其学生角色难以为继,因为他需要马上处理好与父母和与女友的关系,然而此时子女角色和恋人角色充满冲突:尊重父母意见,扮演好子女角色就要与女友分手;扮演好恋人角色就要维持恋爱关系稳定。短期内这两个角色的冲突无法调和,角色扮演不论成功与否均会对学生角色造成重大冲击,这是多重角色间的冲突。同一角色内部也会存在冲突,比如一个学生想扮演“好学生”角色,那么这个学生是应该在课业学习上花费更多时间,还是在课外实践上花费更多时间呢,二者的时间安排发生了直接冲突该如何取舍呢?显然,扮演“好学生”角色必然要兼顾到专业学习和课外实践,实现全面发展,但是这两种期待在不同价值取向里,在不同时间维度里本身可能就很难调和,为角色扮演带来挑战。冲突同样潜藏着机会与机遇,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根据角色理论的理论体系,涉及到角色冲突或者多种角色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边界,权力与义务的边界。明晰每个角色的行为边界与事件的轻重缓急方是化解角色冲突的关键,也是开展思政工作的着力点。

四、研究展望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完善,角色理论对社会与个体间的互动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无论角色结构流派还是角色互动流派,都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工具。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突破:一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的身份。我们认为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中的概化他人的代表,为了更加深入地开展工作努力方向是成为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对大学生角色塑造施加强影响;二是外部期望塑造角色具体工具的作用机制和运用。比如角色交换、角色暗示、角色冲突在思政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理论不分国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也必须时刻关注教育理论学术前沿,着力研究先进理论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科学应用,真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

[2]谷佳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合理性的人性根基.理论界.2009(4).

[3]李晓.大学生理想角色建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7.

[4]章诚.论社会角色理论视域中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3).

[5]RalphH.Turner.RoleChange.AnnualReviewofSociology,Vol.16(1990).

[6]ClareHoldsworth&DavidMorgan.RevisitingtheGeneralizedOther:AnExploration,Sociology,Vol.41,No.3(JUNE2007).

作者:胡瑶 方旭峰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